地方特优粳稻“苏香粳3号”保优保存技术

2016-03-27 16:33周建明乔中英朱正斌曹敏旭江苏省苏州市种子管理站50江苏省苏州市农业科学院555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香粳原种苏州市

周建明 乔中英 朱正斌 曹敏旭(江苏省苏州市种子管理站 50;江苏省苏州市农业科学院 555)

地方特优粳稻“苏香粳3号”保优保存技术

周建明1乔中英2朱正斌1曹敏旭1(1江苏省苏州市种子管理站 215011;2江苏省苏州市农业科学院 215155)

“苏香粳3号”是苏州市农业科学院于2005年选育的早熟粳稻品种,具有熟期早、品质佳、食味好等特点。为更好地保优保存该特优粳稻品种,现对“苏香粳3号”的品种特性及保优保存过程中的种植保存、建立档案等技术要点进行了规范。

苏香粳3号;品种特性;保优保存;技术

优良的水稻种质资源包含着丰富的遗传资源,蕴藏着大量控制优良性状的基因,是创新水稻品种育种的重要物质基础,因而一直受到各级政府和科研部门的高度重视[1-3]。“苏香粳3号”(原名“苏05-中鉴3”) 是由苏州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早熟粳稻新品种,2010年通过江苏省品审委审定[编号:苏审(委)稻201001号]。该品种具有熟期早 (在苏州种植一般在国庆之前上市)、米质优、适口性好、抗病性强、植株较矮、抗倒性强等优点,因而逐渐成为苏州及其周边地区优质直播水稻品种[4,5]。为保优保存“苏香粳3号”品种,并为其大面积推广提供优质种源,同时为将来优质水稻育种研究提供稳定的种质资源,笔者在多年试验、实践的基础上,以国家现有水稻原种生产技术标准和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为基础,结合水稻种质资源保护具体实际,采用了“二年二圃制”原种繁殖程序的选择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该品种的品种特性及相关保优保存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品种特性

1.1 品种来源

“苏香粳3号”是苏州市农业科学院用“武粳13”与“北明”进行配组,通过分子辅助选育,于2005年选育出的早熟优质粳米品系。

1.2 主要性状及产量表现

“苏香粳3号”株形紧凑,株高81 cm,主茎叶片15~16张,伸长节间数6个,剑叶着生角度小,叶片较厚且挺直,叶色深绿,分蘖能力较强,每667 m2有效穗数26万穗,穗长14 cm左右,每穗实粒数90粒,结实率85%,千粒重21 g,全生育期132 d,可在国庆节前后上市,故有“国庆米”之称。

2009-2010年“苏香粳3号”在审定区试中,两年平均每667 m2单产为458.8 kg,较对照品种“越光”增产36.1%,两年均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每667 m2单产为426.9 kg,较对照品种“越光”增产27.5%。

1.3 综合抗性表现

对 “苏香粳3号”的接种鉴定结果表明:对苗稻瘟ZB10、ZC15、ZD7、ZE3、ZF1、ZG1六个生理小种均表现为免疫;对穗颈瘟表现为中抗。对白叶枯病JS-49-6、PX079小种表现为抗,对KS-6-6、浙173表现为中抗;对纹枯病表现为中感;对条纹叶枯病表现为中感[4]。

在“苏香粳3号”品种选育过程中,由于其熟期早,抽穗期正值高温天气,所以一直是在高温下进行结实率的跟踪试验。经过连续多年的观察,无论是小区种植还是大田示范,该品种在高温下都能正常抽穗,结实率较高且稳定。2009年在温室内进行高温试验,孕穗期和抽穗期经历了35 ℃的高温3 d以上,与室外正常气温下的结实率仅差1.7%~1.9%,克服了高温对抽穗、授粉的影响[5]。

1.4 外观及食味品质

“苏香粳3号”稻米直链淀粉含量较低,不仅热饭柔软、吃口好、有香味,而且冷饭不回生,烧泡饭和粥都很粘稠,因而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对其米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出糙率83.2%,精米率74.1%,整精米率71.0%,米粒长5 mm,长宽比1.9,垩白粒率6%,垩白度1.6%,透明度3级,乳白色,碱消值6.8,胶稠度76 mm,直链淀粉含量9.6%,蛋白质含量10.9%,达国标3级优质米标准。

2 保优保存种植方法

2.1 种植方法

对“苏香粳3号”进行种植保优保存是保证其可持续利用的基础,在种植过程中,依据水稻种植资源保存方法,采用了“二年二圃制”改良混合选择法,即在单株选择的基础上建立二圃(株行圃和原种圃)。

2.2 单株选择

2.2.1 种子来源

用于保优保存的种子为育种单位的“苏香粳3号”基础种(株行、株系种)。进行单株选择时,是在株行圃和原种圃中选择,有条件的可设置单株选择圃。具体选择时,应在选种圃旁种植“苏香粳3号”原种,对照该品种的特征特性,根据符合典型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原则进行单株选择,并对候选的单株进行淘汰法,防止偏选、漏选等。

2.2.2 选择时期

在抽穗期进行初选,在成熟期逐株复选,在收获后进行室内决选。关于选择数量的确定,参照下季计划的株行数和原种圃面积而定,田间初选数量应为决选数量的两倍,即若计划决选为100单株,田间初选则为200单株。

2.2.3 选择方法

在进行单株选择时,具体记载评价标准主要参照《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水稻》(NY/T 19557.7)进行[6]。在齐穗期进行初选,主要根据抽穗期、齐穗期、株高、株型、叶型、穗型、叶色、颖色、芒的有无、芒色等进行初选,并做好标记,注意不在边行和缺株周围选择。在成熟期复选时,主要根据成熟期、株高、有效穗数、整齐度、株型、叶型、穗型、粒型、叶色、颖色、稃尖色、芒的有无和芒色、抗倒性、转色等进行复选,选种的单株连根拔起,收获单株。最后在室内进行决选,将入选的单株分株扎把,挂藏干燥后,根据株高、穗长、穗粒数、结实率、粒型、千粒重、稻米外观品质、香味等性状等进行判断选择,并对当选单株分别编号、脱粒、干燥、装袋、收藏,注意严防株间混杂、鼠虫危害及霉变。

2.3 株行圃

2.3.1 种子来源

株行圃主要是对上季选择的单株单独种植成小区,淘汰不符合“苏香粳3号”品种特性的单株。2.3.2 田间设计

选择无检疫性病虫害、土壤肥力中上等、地力均匀、灌排方便、旱涝保收的田块,田块的隔离条件及田间设计参照《水稻原种生产技术规程》(GB/T 17316)执行[7]。

2.3.3 田间管理

播种前种子应进行药剂处理,防止种传病、虫害的发生。浸种、催芽、播种、移栽、肥水运筹、防病治虫等各项措施均保持一致,且在同一天完成。拔秧移栽时,每个单株挂1个标牌,随秧苗运到本田,并按照田图和编号顺序进行排秧栽插。

2.3.4 观察记载

田间记载标准按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水稻》(NY/T 1300)[8]观察记载要求按株进行,做到及时、准确,且及时去除变异单株和淘汰变异株行,并做好记录。记载标准参照《水稻原种生产技术规程》(GB/T 17316)执行[7]。

从水稻秧苗期开始进行考察记载,秧苗期记载播种期、叶姿、叶色、整齐度;移栽后分蘖期记载叶色、叶姿、叶鞘色、分蘖力、整齐度、抗逆性等;抽穗期记载始穗期、齐穗期、抽穗整齐度,株型、穗型、叶色、叶姿;成熟期记载成熟期、株高、株型、穗数、穗型、粒型、颖色、稃尖色、芒的有无、芒的长短、整齐度、抗倒性、转色等。在记载田间性状的同时,还要将“苏香粳3号”的特征特性和同时种植的原种对照进行比较,发现不一致或不纯时,该株行就要及时淘汰,并做好记录。

2.3.5 收获方法

收获前进行田间综合评定,当选株行区确定后,将保护行、对照小区、淘汰株行先行收割,收割完成后再次逐一复核当选株行,将当选株行种子混合收割、脱粒、贮藏,严防鼠虫危害及霉变。

2.4 原种圃

2.4.1 种子来源

上季混收的株行圃种子,一部分入库作为种质保存,一部分做原种进行种植,同时也是进一步对其典型性、特异性、稳定性和纯度的再次检验。

2.4.2 田间设计

要求田块集中连片,田间隔离和设计要求同株行圃(2.3.2)。

2.4.3 田间管理

在播种前要进行药剂处理,播种时稀播壮秧;大田采取单本栽插;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氮、磷、钾肥,促壮秆、籽粒饱满,防倒伏;按照当地植保部门的指导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2.4.4 观察记载

各生育期阶段及时观察记载,重点是查看田间纯度,及时拔除异形、病劣株,并携带出田。2.4.5 收获贮藏

当95%以上籽粒黄熟时用收割机收获,收割后直接放入种子低温烘干机进行烘干。种子要求专库存放,防止机械混杂,并密切关注仓库内温、湿度及种子质量状况。

3 建立档案

在进行保优保存种植过程中,要做好水稻种质资源的保存、管理记录,并及时归纳整理。从“苏香粳3号”的保优保存计划开始,就要同步进行各种计划书、原始数据、汇总数据、总结、图像等资料的收集、分类,在每个种植季度结束后,就要及时进行核查、补漏,并整理成册及编制成相应的目录进行存档。通过数据收集、文字描述和图像记录,建立各稻种资源保存技术的档案资料,供今后查阅参考。

[1] 韩龙植,曹桂兰.中国资源收集、保存和更新现状[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5,6(3):359-364.

[2] 姜亮,郭龙彪,钱前.水稻种质资源的分子评价和利用[J].中国稻米,2008(3):8-12.

[3] 张效忠,台德文,苏译胜,等.我国水稻种质资源征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623-21624.

[4] 王建平,乔中英,谢裕林,等.苏香粳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江西农业学报,2011,23(4):30-31.

[5] 乔中英,王建平,陈培峰,等.高温热害对苏香粳3号影响的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2,24(4):23-25.

[6] 农业部.NY/T 19557.7-2004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水稻[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7] 国家技术监督局.GB/T17316 -2011水稻原种生产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8] 农业部.NY/T 1300-2007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 水稻[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2016-06-13

猜你喜欢
香粳原种苏州市
苏州市 多措并举提升全民安全意识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香粳糯低产原因及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苏州市“从前慢”书吧室内设计
全方位管理 提高原种整体质量
绿肥茬早熟优质机插水稻新品种(系)的引种与筛选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抗条纹叶枯病香粳品种‘沪香粳106’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实践与思考
黑龙江省香粳型水稻遗传背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