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乡财县管体制中的乡镇财政研究
——以大理市银桥镇为例

2016-03-27 14:10杨砚池
财政科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乡镇财政乡镇政府乡镇

杨砚池

云南省乡财县管体制中的乡镇财政研究
——以大理市银桥镇为例

杨砚池

内容提要:云南省2008年实施乡财县管财政预算管理体制以来,乡镇财政职能主要体现为协税护税、专款专用和公共服务。在银桥镇实践中,乡财县管体制促进了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变,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由于与乡财县管体制相关的资金监管、部门预算、基层自身建设等还不够完善,导致了镇村财力保障下降、乡镇债务难化解等问题。深化乡财县管体制改革,必须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构建科学的县乡财政运行管理体制机制,才能充分发挥乡镇财政的职能作用。

乡财县管预算管理银桥镇

乡镇工作可以形象地描述为“上有千根线,下有一颗针”,上级所有的工作都需要乡镇贯彻落实,工作范围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等方面,既要抓发展,又要保稳定,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等特点。乡镇财政是我国财政体系的基础,是连接国家与农民、城市与乡村的重要桥梁,其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基层政权的巩固以及基层社会的和谐。加强乡镇财政建设,有利于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和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乡镇财政工作,是乡镇政府履行职能的基础,是政权建设和社会稳定的基石。云南省2008年开始实施“划分税种、核定收支、超收分成、超支不补、自求平衡”的县对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等方面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基层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在继续深化改革中切实加强乡镇财政建设。

一、乡镇财政运行的特点

乡财县管财政预算管理方式的主要内容是“预算县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实质是以乡镇为独立核算主体,实行乡镇财政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与管理权、监督权相分离,由县级财政直接管理并监督乡镇财政资金。大理市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州政府驻地,下辖10个镇、1个民族乡。2015年,全市完成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9.19亿元(其中税收收入23.1亿元、非税收入6.09亿元),增长6.02%,完成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6.6亿元,增长11.15%。银桥镇位于大理市中部,下辖8个村委会、32个自然村,国土面积69.87平方千米,总人口30873人。2008年实施乡财县管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以来,银桥镇财政运行主要呈现了以下三个特点。

(一)在收入上突出协税护税

自实施农村税费改革以来,乡镇财政收入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在税费改革之前,乡镇均设有金库,乡镇的可支配财力乡镇领导都能统筹计划,同时村级的自主权也较大,但税费改革之后,实行乡财县管,乡镇必要的开支都要依靠县级。在云南省乡财县管财政预算管理体制中,实行“统收统支加激励”的财政管理体制,即“统收统支,收入整体上划,支出分类管理”的县对乡镇财政的管理办法。按照统收统支的方式,将乡镇作为县级的一级预算单位实行部门预算管理,乡镇所有收支编入部门预算,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按照“收入整体上划”的要求,乡镇的地方财政收入、非税收入全部上划为县级收入。乡镇不再承担组织税收收入的职责,转变为各乡镇积极配合收入征管部门做好协税护税工作,保证财政收入及时足额入库。乡镇政府不再“出钱买税”,不再为发工资、保运转发愁。乡镇税务机构按经济区划设置,银桥镇地税收入业务归属于大理市第七分局管理,国税业务归属于大理旅游度假区国税局管理,乡镇辖区的税收收入全部上划为大理市财政总收入。全市财政总收入预算分解的年度目标任务统一下达国税、地税和市级财政部门执行,各乡镇的财政收入目标任务纳入市对乡镇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体系,乡镇协助税务部门征收辖区内的税收。按照市对镇的协税护税考核办法,在完成财政总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前提条件下,将公共预算收入增长部分的20%作为乡镇发展经济财力奖补资金安排给乡镇使用。2015年,大理市政府下达银桥镇财政总收入3600万元、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10万元,全镇实际完成财政总收入4307万元,同比增长51%;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44万元,同比增长70.7%,按照考核办法2015年度市级财政补助银桥镇乡镇发展经济财力奖补资金178万元。

(二)在支出上注重专款专用

乡财县管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把乡镇作为县(市)财政的一般预算单位管理,支出按性质分类管理。乡镇账务核算管理更加规范,乡镇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有效地防治了乡镇一级挪用或混用各种款项。乡镇各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由县(市)财政统一发放,直接支付到职工账户。乡镇财政的自主性分配功能显著削弱。改革前,由于乡镇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多数县(市)对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一年一定,年初根据不同乡镇的实际情况,确定乡镇收支基数和县对乡镇转移支付,超收留用部分,乡镇作为发展经济、培植财源和化解债务的重要资金来源。实施改革后,尽管县(市)制定和完善了各项配套改革的激励政策和措施,但由于县(市)财力本来就有限,除适当提高乡镇基本支出保障水平外,无力更多地向乡镇倾斜资金。导致一方面,经济发展较好的乡镇认为,收入已全部上划县级,自主公共事务难有资金保障,进一步加快发展和协税护税的积极性受挫;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相对困难的乡镇认为,基本支出有保障了,收支缺口县(市)财政兜底,如同进入了“保险箱”,因而培植财源、发展经济的主动性大大降低。特别是随着国家支持“三农”政策力度的加大,面向基层的资金拨付和管理工作的日益增多,乡镇财政工作在职能定位和工作内容上已经由过去注重面向千家万户抓收入的“征管型”,向农民实施公共财政的“服务型”转变;由过去负责农税征管的“单纯业务型”,向落实财政政策的“综合协调型”转变;由以组织税收收入为主的“收入型”,向以管理财政资金的“收支并重型”转变。由于上级财政对乡镇财政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很多,管理好各类专项资金,确保专款专用成为乡镇财政支出管理的重点。2015年度,银桥镇财政预算收入1381万元中,仅有市级财政预算安排的72万元机动经费和178万元市对镇发展经济财力奖补资金可以由镇政府灵活安排使用,其余资金均属于有明确用途的专项资金,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专款专用。

(三)体现公共财政的基本公共服务职能

乡财县管体制中,乡镇财政的职能已由原来组织收入转变到为辖区群众提供公共服务,切实管好用好财政资金,主要是负责乡镇财务收支计划、决算编制,所属单位财务核算和监督,支农资金、村级资金监管,各项涉农补贴的核定兑付等。乡镇财政所的许多工作已经从“管理”转向“服务”,从“公对公”转变为“公对私”,从向农民“收钱”变为给农民“发钱”。2016年度,银桥镇财政所发放的惠农资金总计达1948198元,其中:农资综合补贴1637801元、农作物良种补贴281141元、退耕还林补贴9834元、草原生态补贴19422元。银桥镇财政所依托农民补贴网络信息系统,严格按照《银桥镇财政所惠农资金发放管理工作流程》的规定,通过一卡通系统把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及资金安全、规范、及时落实发放到位,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洒向广大人民群众。

二、存在的问题

乡财县管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的实施,加快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一方面,“乡财县管”通过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直接监控乡镇收入,有效地堵住收入漏洞,将有限的资金集中、规范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乡镇财政资金效益,促进乡镇财政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乡财县管”通过严格明确支出顺序,严格公用经费标准,可以保证工资等重点支出及时到位,规范支出行为,确保基层机构的正常运转。但是,与乡财县管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导致乡镇财政产生了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一)财力保障大幅下降

一方面,由于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级收入减少,多数乡镇目前还缺乏骨干财源,实施统收统支加激励的“乡财县管”改革措施后,财政分配进一步向乡镇倾斜,各种配套政策不断增加,县级债务包袱沉重,县级财力仅能满足县乡两级“吃饭和运转”的需要,县级统筹全县项目支出预算的能力十分有限,“吃饭”和建设的矛盾较为突出。另一方面,由于乡镇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加之缺乏行之有效的协税护税改革配套政策措施,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条件相对较好的乡镇会失去改革热情,对培植财源、发展经济和控制支出的积极性将会下降,而条件相对较差的乡镇对改革的期望值和依赖性过高,“等靠要”思想将会根深蒂固,容易造成恶性循环,县级收支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大理市财政预算2016年安排银桥镇基本支出中的“商品和服务支出”207.05万元,分别为:公用经费20.49万元、车辆燃修费3.75万元、会议费2.27万元、机动经费72万元、人大代表活动经费4.8万元、村委会办公费21.6万元、工会经费6.48万元、业务费27万元、接待费18万元、福利费0.23万元、协税护税经费29万元、办公费1.43万元。以上预算资金要保障全镇行政运行的需要已经捉襟见肘,还要应对全镇各类事务支出及不可预见的各类事件处置经费显然严重短缺。

(二)资金监管需要加强

“乡财县管”后,乡镇认为财务核算是财政的事情,很容易淡化乡镇的核算意识、管理意识、理财意识。乡镇只负责收收支支的具体事务,而仅靠财政所的会计对乡镇的收支情况进行核实是不现实的。这样不易了解各乡镇财政收支的真实情况,只要单据合法有效、手续齐全,就可以报销,使乡镇财务管理无法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特别是乡镇财政所人、财、物上划县级财政,实行垂直管理后,县级财政对乡镇财政管理“缺位”现象严重,这样就使得财政所难以全面发挥职能职责。总之,乡镇财政是我国财政体系最基层的一级,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特别是随着农村综合改革和中央强农、惠农、支农政策力度的加大,乡镇财政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因此,加强乡镇财政的管理势在必行。另外,支农项目资金条块下达,乡镇财政所监管难度大。部分上级财政涉农项目实行报账制,又牵扯到部门利益和行政层级问题,实质上是“下级监督上级、部门监督政府”,导致到上级各部门实行报账制的“条块”支农项目资金,乡镇财政所难以参与监管,甚至拨款依据的指标文件都很难传达到乡镇财政所,游离于乡镇财政监督之外。乡镇实施的项目资金主要是各主管部门安排的,县(市)财政局负有资金管理职责,而这职责主要由乡镇财政所具体履行。由于乡镇政府、(市)财政局、县(市)级主管部门又是乡镇财政所的上级单位,乡镇财政所对上级到位的资金使用难以切实有效地监管到位。

(三)政府债务难以化解

大理市在实施乡财县管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过程中,根据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审批权不变的原则,乡镇原有的债权债务关系不变,通过清理催收债权、承兑还债、折卖还债、划转还债、置换还债等多种措施,分类化解债务。乡镇新增债务,由大理市人民政府审批。但是,乡镇财政的债务问题由来已久。乡镇财政的债务问题也随着乡财县管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的深入完全“显性化”。乡镇政府性债务规模较大,成因复杂,是乡镇运转困难的突出问题,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后,乡镇举债权上划县级管理,乡镇不得举借新债,对改革前的债务,进行了全面清理和逐项锁定。乡财县管改革后,一方面乡镇财政收入减少,乡镇在维持乡镇政府运转的基本需要方面尚留有缺口,有可能导致新的债务出现。可见,对于原本就负债的乡镇财政,改革更是“雪上加霜”。若没有可行的解决良策,必将使乡镇财政运行更困难和乡镇债务难以化解,导致农村税费改革、乡财县管改革失去应有的意义。2016年5月,银桥镇被认定的政府性债务达123万元,其中:银桥镇农业血防项目62万元、银桥镇财政所办公楼建设项目25万元、银桥镇骨灰堂建设项目31万元、银桥镇农科站建设项目5万元。这些借款和欠款,乡财县管前乡镇财政还可以利用各种筹款渠道逐年予以偿还。在乡财县管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中,乡镇的全部收入上划到县级财政,乡镇必要的开支都要依靠上级财政。但是,上级财政补助给乡镇的建设项目资金没有足额到位,导致了乡镇财政的资金缺口,并以拖欠项目款的形式产生了新的债务。例如:银桥镇农技推广站办公楼建设上级部门只补助了18万元项目工程建设资金,项目工程实际投资达63万元,产生的项目资金缺口成为乡镇拖欠施工方的债务。此外,突发性信访维稳、环保事件、应急救灾等不可预见支出也是造成乡镇财政运行困难和产生债务的诱因。

(四)部门预算尚未配套

按照乡财县管财政预算管理方式的要求,对增加乡(镇)村负担的事项由县级集中管理,严格清理各类达标升级和检查评比活动。但是,执行中仍有部门要求乡镇对一些事项配套经费。近年来,乡镇机构不断上划县级管理,教育、卫生、公安、司法、国土、血防等部门上划后,相应经费也上划县级财政管理,但是这些部门的工作与乡镇政府密不可分,导致乡镇必须开展工作但是配套的经费不保障到乡镇,形成了乡镇政府财力与事权严重不相匹配的问题。例如,在2015年的工作中,计生、血防、安监、妇联等部门在与乡镇政府签订的年度工作目标责任状中,都要求乡镇政府安排专项工作经费,否则影响年终工作考核,在“部门点菜、乡镇买单”中加重了乡镇财政运行的负担。

(五)村级保障仍然薄弱

大多数村委会借助村级活动场所建设的政策机遇,已新建了办公场所,完善了相应的配套设施,但是由于上级补助资金规模小、比例低,导致实施村不同程度存在欠账情况。现行市级财政对村级的补助机制,只能基本保障村级机构正常运转,难以安排资金偿还债务。2016年度,大理市财政预算安排每个行政村工作经费3万元、每个村民小组工作经费3000元。此外,村干部工作条件艰苦,待遇较低。在大理市2016年度财政预算中,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的岗位补贴2000元/月,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不是“一肩挑”的岗位补贴1900元/月,村党总支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岗位补贴1850元/月,村委会委员岗位补贴500元/月,村民小组长岗位补贴500元/月。村干部岗位补贴与其承担的工作任务相比,待遇偏低,难以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六)自身建设亟待加强

乡镇财政所干部编制紧缺、身份复杂、结构不合理,存在“同岗不同身份”和“同工不同酬”的问题,与“三农”工作任务越来越重、管理标准越来越高的实际需求不相适应。银桥镇财政所编制有3人(其中:在职在编仅1人,借用到其他单位2人),现有工作人员6人(其中:公务员2人、事业编制3人、临时工1人),具体岗位设置为所长1名、零余额账户会计1名、零余额账户出纳1名、专项资金账户会计1名、专项资金账户出纳1名、对农补贴一卡通业务岗位1名。另外,基层财政干部在岗培训的长效机制尚未构建,财政所职工仅仅参加县级财政部门组织的短期业务培训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财政工作的要求。乡镇财政所的业务量越来越大,人员紧缺和装备落后已成为突出问题。绝大多数民生资金都要落实到户、到人,农户个人的基础数据要核实,要全部录入计算机数据库,有的补贴要张榜公示,发放前要逐户审核无误,加上“村级经费”管理,有的所还代管着其他单位的账务,乡镇财政所的工作量成倍甚至几倍、十几倍的增加,工作强度越来越大。财政所工作繁重、提拔机会少,导致优秀人才不愿到财政所工作,同时经验丰富的优秀职工跳槽情况时有发生,导致财税人员不足,素质不高,乡镇财政所建设急需加强。在硬件建设方面,银桥镇财政所实施了2012年省级标准化财政所建设项目,省财政厅补助50万元,州财政局补助15万元,已经建成了占地3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的财政所(其中:设置了银桥镇便民服务中心、银桥镇综合会议室),项目总投资150万元,项目资金缺口需要整合基层政权建设资金、武装部建设资金等项目来弥补财政所建设资金缺口,导致标准化财政所建设项目成为了多站所共建共用项目。

三、加强乡镇财政建设的思考

乡镇财政是提供“三农”基本公共服务的终端,是乡镇政府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公共财政体系最基层的组织保障。随着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变化,以及社会管理方式的转变,乡镇财政肩负重任,又面临诸多新的矛盾、问题和困难,对乡镇财政建设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为发挥乡镇财政的职能,更好地为基层服务,确保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基层得以贯彻落实,促进农村长治久安,为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必须的财力支持,加强乡镇财政管理,理顺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在乡镇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乡镇政府职能转变要求的公共财政运行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一)理顺财政管理运行机制

“财是庶政之母,政为理财之帅”。按照权责统一的要求,理顺现有的行政体制、财政体制,调整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要按照“谁办事、谁负担”的原则,明确界定县(市)政府与乡(镇)政府各自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县(市)级部门不能把应由自身承担的事权转嫁给乡镇政府。如果调整事权,必须有相应的财力保障,实现“钱随事走、以钱养事、事多钱多、事少钱少”。进一步明确乡镇职责,合理设置机构和人员,建立乡镇偿债激励机制,对公务费、会议费、车辆经费等机构运转费用逐步提高标准,对救灾、安全、突发事件处置等支出给予支持,实行“支出定标准,超收分成,歉收补助,收支平衡,强化监管”的财政体制。取消各职能部门要求乡镇配套资金的规定,避免“上级点菜、下级买单”,最大限度地考虑乡镇财政的利益,确保乡镇政权健康运转和有序发展。

(二)探索财政预算综合管理

按照全面、科学、客观、精细的原则,建立乡镇政府综合财政预算,要把乡镇各类资金全部纳入乡镇财政预算统一管理。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县(市)乡(镇)所有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和政府性基金等全额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严格做到收缴、罚缴和收支分离;整合财政资源,统筹安排使用县(市)乡(镇)政府财政性资金,增强财政保障能力。通过制定统一的支出范围、统一的定额标准、统一的财务核算制度,使用统一的管理软件,进一步加强支出管理,规范支出行为,确保乡镇支出有据可依,财务核算规范透明,审批制度约束有力,从根本上杜绝乡镇财务管理上的混乱现象。建立科学、规范的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整合部门各专项资金,提高财政资金分配和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优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取消农业税之后加强对乡镇财政的转移支付,实现地方财力的均衡尤为重要。要在原有基础上,加大上级对乡镇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增强乡镇财政的保障能力。特别是中央、省、州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要充分考虑乡镇政府财政的承受能力,要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金额。专项资金应尽量下放给乡镇财政管理,尽可能通过乡镇财政所拨付,充分发挥监管资金的职能。另外,要大力推行镇、村、组财务集中统一核算制度,在账户设置、票据管理、账务处理等方面加大指导力度,充分发挥村组勤廉监督委员会的作用,规范村组财务管理,加大财务定期审计及干部离任审计制度,让基层财务管理上水平,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完善债务防范化解机制

在全面清理核实乡镇债务的基础上,制订债务偿还计划,并将偿债计划纳入乡镇财政支出预算。乡镇要通过多种方式盘活乡镇资产及资源,积极主动消化债务。加强债权债务管理,严格控制乡镇举借新债。建立债务预警机制,对乡村债务的结构、来源、用途、期限进行分类归档,建立债权债务台账和县(市)、乡(镇)、村债务监测体系和债务警戒线,及时掌握乡(镇)债务动态,监控和评估乡(镇)负债及其风险。乡镇财政支出要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避免盲目举债或欠账。

(五)培植财源促进增收节支

产业兴则财政兴,产业强则财政强。银桥镇要以现代农业示范区、绿色食品工业园区、休闲旅游度假区为载体,加快培育现代农业、新型工业、休闲旅游业,壮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项目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是投融资工作的载体。银桥镇要促进年产5000吨“洱之源”植物饮料生产项目、下关沱茶集团三万吨精制茶生产项目、力宝集团(大理)卡那洼其医疗养生度假酒店项目、福安园林滇西苗木集散基地等项目在辖区内落实加快建设,早日运行产生财税收入。同时,通过依法依规征收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费、污水处理费、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费及土地收益调节金等途径拓宽筹资渠道,盘活资源,整合资金,增加可用财力,提高发展公益事业的经费保障水平。在财政支出管理方面,主动公开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强化预算约束,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切实厉行节约,精打细算用好各项财政资金,使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实现透明化、有序化、民主化和法制化。

(六)加强乡镇财政两基建设

加强财政管理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是全面推进乡镇财政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各级财政要把基层财政所建设纳入体系规划,分批逐年改善基层财政所办公条件,加强软硬件建设,以惠农资金安全高效便捷兑现至农户手中为服务目标,做好财政服务。加强乡镇财政网络建设,促进各级财政网络畅通,实现乡镇资金“网上申报、审批、查询和拨付”的网络化管理,避免乡镇往返县城审批资金,有效降低行政成本,方便乡镇使用资金和各项惠农政策的及时兑现。通过各种方式对乡镇财政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努力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加大对基层财政监督人员的培训,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管理模式,做到会计、出纳工作流程有稽核,监督检查贯穿于财政管理的整个过程,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发挥效益。通过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乡镇财政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培养一批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硬的乡镇财政业务骨干,提高基层财政工作人员为国理财、为民服务的本领。

总之,只有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县(市)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才能保证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进一步取得实效。通过调整和完善县(市)对乡(镇)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科学界定乡镇的事权并保障相应的财力,切实减轻乡镇“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务负担,才能促进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变,使乡镇能够集中精力谋划推动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于急需解决的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和社会事业建设,切实提高乡镇财政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责任编辑:董丽娟)

《财政科学》栏目简介

《财政科学》以“贴近现实,贴近地方,贴近决策”为导向,突出政策理论、政策评估和政策模拟的研究。注重前瞻性、政策性、时效性、地方性和易读性。学术类论文设有栏目:研究探索、学科建设。政策分析与改革调研类文章设有栏目:深度调研、专题研讨、案例分析、地方财税。财经大视野方面设有栏目:历史经纬、智库视点、比较与借鉴等。

欢迎广大专家学者和财经工作者给予我们大力支持,不吝赐稿。

《财政科学》编辑部

Research on Township-finance-supervised-by-county System in Yunnan Province:Based on the Exam ple of Yinqiu Town in Dali City

Yang Yanchi

Township financial functionsmainly focus on assist levy,special funds for the specific purposes and delivery of public services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ownship-finance-supervised-by-county system since 2008 in Yunnan Province.Based on the performance in Yinqiu Town,the budgetmanagement system has such positive impacts on the transition of township government functions,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new rural construction,comprehensive rural reform,maintenance of grass-root social stability and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However,it also results in some problems such as financial security decline and difficulty in resolving the local debtbecause of theweaknesses in some related aspects including financial supervision,the department budget and finance cadres.This article recommends establishing a scientific county and township financialmanagement system and operationmechanism by themeans ofmatching the financial force and affairs,so strengthening the functions of township finance in deepening the financial reform.

Township-finance-supervised-by-county System;BudgetManagement;Yinqiao Town

F812.7

A

2096-1391(2016)08-0113-08

杨砚池,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统计学博士研究生,中共大理市银桥镇党委书记,主要从事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猜你喜欢
乡镇财政乡镇政府乡镇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乡镇政府缘何容易“敷衍了事”
加强乡镇财政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思考
提高乡镇财政所会计精细化管理水平的研究探讨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
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
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原因及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