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文格
(河北飞龙家禽育种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91)
浅析鸡群中的免疫抑制问题
韩文格
(河北飞龙家禽育种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91)
免疫抑制病对鸡群造成的的威胁一直存在,最近又有所抬头,目前最常见的免疫抑制问题大多由传染性贫血病、法氏囊、马立克和包涵体肝炎等引起的。
感染;免疫力;防控
1.1 感染时间对鸡群的影响 越年轻的鸡群感染传染性贫血病后问题越严重。0~3d感染出现临床症状即贫血病。从第3天到6周感染,发生亚临床症状。在6~18周这段时间感染没有任何问题,因为鸡群的免疫系统已经建立起来,现场野毒感染只会产生抗体。在18~70周感染后会垂直传播6~8周。所以说早期和产蛋期感染是高危险期。
1.2 临床症状 精神萎靡、羽毛松散,鸡冠和肉髯发白,皮肤见局部病灶——蓝翅,鸡群大小不齐。剖检2~3周的雏鸡可见胸腺严重萎缩(胸腺很薄),骨髓萎缩变性、血液稀薄、皮肤和肌肉出血、肝脾肿胀、色泽较淡。任何日龄的鸡群均易感染,有日龄抵抗性,只有2~3周内感染才会出现典型临床症状,越大周龄的鸡感染后症状越不明显。日龄抵抗性会因其它免疫抑制病原混感而推迟。较大日龄鸡感染病毒很难在骨髓增殖,这可能与大日龄鸡的免疫功能有关。
1.3 种鸡群必须免疫传染性贫血病 只要有羽毛的鸡检测传染性贫血病都是阳性。目前在现场分离的传染性贫血病病毒都是致病性的,也就意味着看到的阳性鸡群都表现感染,无论抗体多高或多低都可以感染。实验证明,当抗体超过28时看不到鸡只排毒,感染不会垂直传播,只有免疫后的鸡群抗体水平才能达到28以上。所以做免疫后可以减少垂直传播,不做免疫的鸡群可能垂直传播,传染性贫血病人在种鸡群的免疫是必须的。
最近几年传染性法氏囊病发生的不多,好像都有办法防控它。传染性法氏囊的免疫一直在变,传统的做法是,在种鸡用灭活苗免疫可以提供给下一代高且均匀的母源抗体,在商品鸡根据母源抗体的消减速度,疫苗突破母抗能力设定免疫时机,而且不能用饮水免疫,还必须逐只滴口,这样做太麻烦。现在流行做法是,在孵化场免疫,免疫疫苗种类有两种,一种是载体苗,一种是抗原抗体结合苗,这两种都突破以前的模式不用抗原抗体,免疫后对母源抗体还是有影响,只是不用去考虑,因为免疫后机体去协调。是非常方便且肯定有效的。
3.1 马立克病毒毒力变化与防控 1940年是温和性的(mMDV),1960年毒力变强(vMDV)用火鸡疱疹病毒疫苗(HVT)来免疫控制,1980年变成更强毒力 (vvMDV)用HVT+SB-1双价苗来控制,2000年变化为(vv+MDV)用CVI988来防控。以前使用CVI988和CVI988+HVT这两种疫苗,现在用CVI988+r-HVT-(ND+ILT+IBD),现在的火鸡疱疹病毒载体将ND、ILT、IBD放进去,而HVT不能与载体苗一起使用,因为这样会感染。
3.2 疫苗的类型 马立克疫苗有高继代和低继代。高继代是将疫苗病毒放在培养基1次、2次、3次、4次、、、、N次,这样蚀斑单位很快在外界培养出来,这样的疫苗费用很高,所以价格也贵。低继代疫苗指种毒培养的代次少,费用低,价格便宜。
3.3 马立克病的防控 最重要是从四个环节来抓,即种鸡、孵化场、疫苗接种、育雏场。一般疫苗注射后5~7d产生对马立克病的保护,如果种鸡患有传染性贫血病垂直传播给雏鸡后,给这样的雏鸡注射马立克疫苗,等5~7周才产生对马立克病的保护,所以说要重视种鸡有无免疫抑制病问题。蛋壳上的粉尘放300d还可以检测到马立克病病毒且能够感染,因此孵化场的消毒卫生就显得很重要,在此基础上马立克的接种才有意义。接种马立克疫苗时一定要到位、无漏针,注重现场操作一定按疫苗操作规程来做,孵化场的免疫审查很重要,这个审查一个是内部,一个是外部,这样可以内外结合把马立克病控制好。育雏场应彻底清洗消毒,将遗留的鸡毛处理掉,否则早期环境中的野毒对鸡群也是很大的威胁。
4.1 一般症状 目前禽腺病毒变得普遍了,以前有12个血清型,现在分成5个种。种鸡感染后可伴有产蛋下降(10%)或死亡率增加,垂直传播的雏鸡只在3周龄内出现病兆,严重的死亡率高达(10%~30%),最早在第7天发病。从临床上可见肝脏肿胀坏死、肾脏肿胀、肌胃坏死、心脏有心包积液,有的技术人员称此病为——安卡拉。
典型表现是鸡舍发病后隔栏的一侧无死亡,一侧在发病后第8天死亡率高达30%,两个隔栏情况大不相同,所以只要有一个很好的隔离,传播的可能性不大。
此病伴有温和的呼吸道症状,死亡率突然增加,一般为10%,偶见30%,死亡高峰见于 3~4d后,多见第5天停止,这是其典型症状,也可以持续2~3周,病鸡可在48h后死亡或好转,羽毛松散、产蛋率下降。肉鸡多见于3~7周,有的从第7天开始出现症状,老鸡不见临床症状,仅见细胞层级的变化(在肝脏、肺脏和肾脏)。
4.2 与免疫抑制病有很大的相关性 当我们看到引起的死亡率较高时,一定要看看 MD、IBD、CAV等控制的情况。因为与其他免疫抑制病原共感,问题会更加严重。此病之所以不被重视,是因为它突然出现一次然后会安静下来,然后再度感染,目前我们发现此病有持续性且较严重。
4.3 免疫力的产生 感染后可以迅速产生中和抗体1~3d,然后排毒。还可以再度感染(只在局部感染),迅速的2次免疫反应,产生中和凝集抗体。第一次感染后局部免疫可以维持8周,之后粘膜感染是可能的,但可以减少以后的垂直传播。循环抗体可以保护病毒入侵内脏,移动抗体不可以保护自然感染,但可以保护感染后的病毒在体内的发布。所以希望种鸡在开产前感染野毒,可以产生一定保护,对垂直传播、保护后代有改善。
4.4 防控 在血检时用的试剂盒只能告诉是腺病毒,而不告诉是哪个血清型,所以检测腺病毒是阴性还是阳性没有意义,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看免疫抑制病有无改善的空间,其次用PCR方法来检测血清型是哪类。然后加强生物安全、饲养管理、卫生及其他免疫抑制病的控制。
在免疫上,美国疫苗场家为一些现场生产自家疫苗,澳大利亚有两种疫苗,一个血清8型、一个11型,血清型之间没有交叉保护,这是指灭活苗,而活苗有一定的交叉保护。在我国没有商业化疫苗使用,所以控制好免疫抑制性疾病是关键。
总之,在饲养管理自动化、科学化、专业化的前提下,防控免疫抑制性疾病必须做好生物安全、提供全价营养、减少应激、疫苗接种、监控到位等,最终达到净化的目的。
S858.312.4
C
1673-1085(2016)11-0036-02
2016-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