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茶园:松峰山自古天然宜茶
清明前的三月份,历冬后的气温慢慢升起来,雨水多而绵密。这样的天气,于茶叶种植,是大好事。
赵李桥,年均降雨量为1600毫米左右,又有250多天无霜,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雨水。羊楼洞有“六山二水二分田”之称,山地达到了一半以上,且大多为500米的低山丘陵,羊楼洞古街也因“万山如羊,楼房林立,洞泉如仙”而得名。
松峰山就在赵李桥镇羊楼洞古街的近旁。由于前一天小雨的滋润,山间的青竹和松树更加油绿,地下的竹笋耐不住寂寞拱出了头,山地里一些被砍伐过的茶树根部又发出了新枝,吐出嫩绿的芽。
松峰山,原本名为“芙蓉山”,是洞庄茶的原产地,素以“得天独厚,自古天然宜茶”之称而驰名中外。松峰山及周边湘鄂赣毗邻系幕阜山余脉,这里峰峦参差,坡地连片。
相传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入边疆后,农民军水土不服,食后腹痛。羊楼洞茶农从军赴边域,见状就将带去的茶叶给病者服用,服后三天,结果患者相继病愈。朱元璋建朝后,随即派大臣赴实地考察。大臣们见羊楼洞的芙蓉山上芙蓉盛开,花红满地,认为“花好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于是,就将芙蓉山那支靠近羊楼洞的山脉,长有松树的突峰命名为松峰山,意为“松树长青,茶香万古”。
沿着松峰山继续西走,山下是一片绿油油的平缓地区,眼前拿着茶筐嬉闹的孩子们提醒我,这里是一片茶园。
此处的茶园又被称为知青茶厂,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上山下乡的知青开荒种植的,茶厂里至今还存有当时的标语、图片和劳动工具。
这里号称“万亩茶园”,后来又经改良,一排排茶树沿着山坡有规律地排列着,弯弯曲曲的线条重重叠叠。由于村里的年轻人多大外出打工,一些茶园鲜叶采摘便使用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一些学校,有时周末也组织部分中学生采茶,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劳动能力,又陶冶了孩子爱茶的情操,更让他们体验了制茶的不容易。
行走在茶园中间,发现这里的土是淡红色的,翻阅地方志才发现其中奥秘。这里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锌、硒、锰、铁”等微量元素,雨水和高温造成土壤中大量碱性物质流失,比较稳定的铁、锰等化学元素一直处于水化氧状态而有所移动,但是遇到干旱就会脱水变成红色氧化物,固定在土壤中,使这片土壤更有营养、更加肥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