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天富
(大同市农业委员会,山西 大同 037004)
茄子是我国北方夏秋季主要蔬菜种类之一,也是为数不多的紫色蔬菜,其皮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维生素P,这是其他蔬菜不能相比的,并且茄子市场需求量很大。近年来,随着大同市设施蔬菜的兴起,棚式茄子也不断发展。在性能良好的冬暖型大棚中进行茄子栽培,不仅延长了生长周期,还显著提高了产量,而且能满足蔬菜淡季上市供应,经济效益良好,发展前景广阔。为此,根据茄子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需肥特性,研究总结了一套高产高效的施肥技术以满足茄子不同时期的需肥特性。
茄子又名茄瓜、落苏、酪酥等,为茄科以浆果为产品的1年生草木植物,原产于东南亚,喜温、光,不耐霜冻。根系发达,主要由主根和侧根构成,主要根群分布在地表下30 cm以内的土层中。茎为圆形,幼苗时期是草质的,成株的茎木质化,尤以下部的茎木质化程度比较高。叶互生,单叶,有较长的叶柄,叶片肥大,卵圆形或长椭圆形,叶面粗糙。花为两性花,花瓣5~6片,基部合成筒状,白色或紫色。雄蕊黄色,位于花的中心,基部为子房,上面为花柱,顶端为柱头。果实为浆果,由受精后的子房膨大而成,主要由果皮、胎座和心髓等组成,果实的形状有圆球形、扁圆形、卵圆形和长条形等。
茄子耐旱性较差,较喜肥,栽培上宜选择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及保水保肥力强的中性至微碱性壤质土壤,适宜的pH为5.8~7.3,良好的土壤有利于根系深扎,形成纵横扩展的根系。茄子的需肥规律大体上和番茄相似,对养分的吸收量大,在茄果类蔬菜作物中,茄子以需肥量大居首位。在发芽期主要是利用种子内部贮藏的营养物质来供给植株生长,吸收土壤中的营养元素较少,此期一般不施肥。进入苗期,幼苗的生长主要是依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及矿质营养,再通过叶子的光合作用来满足生长的需要。当长到4片真叶时,开始花芽分化,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进行。如果土壤营养过剩,特别是氮素过多,幼苗极易徒长,从而导致花芽分化不良。如果营养缺乏,幼苗生长不良,同样会引起花芽分化延迟。幼苗期需磷较多,磷肥充足,则根系生长好,茎叶粗壮。开花结果期是平衡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键期,如果底肥充足,此期可不追肥,出现缺肥现象,可叶面施肥。结果期是茄子的需肥高峰期,此期较长,需要有充足的肥料供应,做到供肥充分、适当、勤施、薄施。后期对肥料的吸收量比前期增加30%,从采收期开始,吸收强度明显提高;到了收获期,对钾的吸收量急剧增加。
茄子对肥料的需求以氮最多,钾次之,磷较少,喜钙。每生产1 000 kg茄子需吸收N 3.24 kg、P2O50.95 kg、K2O 4.4 kg、Ca 1.2 kg[1]。增施氮肥可获得明显的增产效果,且不发生徒长。氮素主要以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形式由根系吸收到茄子体内。氮供应充足时,幼苗茎粗壮,叶片肥厚,生育旺盛,花芽分化早,着花节位低,花芽分化充分。氮素分布在茄子植株不同部位的比例为:叶子占23%,茎占5%,根占7%。钾素能促进植株健壮,提高其生理抗逆能力如抗旱、抗寒、抗病、抗倒伏能力,参与体内多种代谢过程,维持细胞的膨胀压,调节水分吸收,并且与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和蛋白质的合成等许多生理过程有关。钾在茄子各个器官中的分布以叶片中最多,果实次之,茎中最少。钾素供应充足,可以使氮素得到充分利用,增加蛋白质含量,使其品质得到充分改善。磷素是茄子体内许多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组成成分,是多种代谢过程的调节剂。能促进茄子呼吸作用,同时能提高体内硝态氮的还原过程,加速蛋白质的合成。若磷不足则影响根系发育,发根迟缓,根系明显减少。磷充足不仅根系发达,而且苗子粗壮,花芽分化也早。钙是构成细胞壁的重要元素,是多种酶的活化剂,对碳水化合物的转化和氮代谢具有良好的作用。钙可以增加细胞内分裂素的含量,促进细胞的分裂与伸长,还可以与植株体内有机酸结合成盐,防止植株受到伤害,并调节体内的酸碱度。
施肥量取决于多种因素,主要考虑土壤地力和目标产量,同时还要考虑肥料利用率和田间管理,通过对土壤养分进行测定,以检测土壤的肥力。通过举例来说明:假如土壤中碱解氮的含量为120 mg/kg,根据每生产1 000 kg茄子的需氮量约为3.6 kg;大棚茄子中氮肥利用率26%、氮肥矫正系数为0.6,目标产量为8 000 kg,根据计算,尿素的使用量约为150.5 kg。
选用优良品种,温室点火时间在1月中旬左右,1周后开始播种,通常采用营养钵育苗,苗龄90 d左右,定植时带大蕾。种子消毒播种后覆盖1.0~1.5 cm厚的营养土。
3.2.1 营养土配制
播种床的床土配比:选用前茬未种过茄果类蔬菜的肥沃大田土40%(体积百分比,下同)、腐熟有机肥或草炭土50%、经粉碎的腐熟大粪10%,每立方米加入磷酸二铵1 kg,与床土混拌均匀。
移苗床的床土配比:肥沃大田土50%、腐熟有机肥或草炭土30%、经粉碎的腐熟大粪10%、细沙或细炉碴10%,每立方米加入磷酸二铵1 kg,与床土混匀后装入营养钵中。
营养钵分苗:床土混匀后装入营养面积为8 cm× 8 cm或10 cm× 10 cm的塑料钵中。
3.2.2 追肥
以氮、钾肥为主,缓苗期和开花着果期不需施肥,门茄开花以前控水蹲苗,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门茄瞪眼”70%以上,浇水追肥,667 m2顺水施硫酸铵50 kg。门茄收获20%~30%时,水量不宜过大。进入盛果期,加强肥水管理,一般隔1周浇1次水,同时顺水追1次肥。追肥要化肥与有机肥交替使用。施肥要选择在晴天进行,施肥后要多通风,防止“肥害”。在茄子的整个生育期共追肥3次,追肥总量为60 kg。生长后期可以不追肥,只进行叶面施肥,每隔5~7 d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或尿素溶液[2]。
3.3.1 条施或穴施
适用于结果期以前,此时植株较矮,条施或穴施,比较方便。由于磷钾肥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差,开始追肥时应习惯靠近植株基部施用,以后逐渐向两侧移动。施肥尝试要深一些,尤其是施用易挥发的肥料,施完肥后立即覆土。结合追肥,进行浇水,以水助肥效,充分发挥肥料的作用。
3.3.2 撒施
随着茄子植株的不断生长,根系范围也逐渐扩大,此时如果条施或穴施不仅操作不便,且容易伤根。此期主要采取随浇水撒施的办法进行施肥,每次的用量不宜过多,该方法简便,但肥料利用率低。
3.3.3 根外追肥
叶面施肥是根据植物根系吸收的矿质养分,同样可以从叶面进入植物体内的原理来进行的。通过叶面施肥,营养物质直接进入植物体内,参与新陈代谢和有机物质合成,作用迅速,可以促进植株体内各个生理过程的进展,尤其是对新梢功能叶更为明显[3]。叶面施肥能消除因土壤施肥造成部分养分被土壤固定而降低肥料有效性的缺点,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叶面施肥主要是在植株出现缺素症状时采取的一种补救措施。一般情况下叶面施肥的浓度在0.05%~2.00%,常用的肥料有尿素、磷酸二铵、磷酸二氢钾、硼砂、硫酸锌、硫酸镁、氯化钾、过磷酸钙浸出液、硼酸、硫酸亚铁、硫酸锰等。叶面施肥一般采用喷雾,应注意叶片的正反面都要喷到,尤其是叶背面要充分喷施。喷洒时间最好在傍晚。
3.3.4 气体施肥
保护地茄子单位面积种植量大,冬季密闭管理,空气流动性小,经常出现二氧化碳不足的问题。二氧化碳不足导致叶片光合效率下降,影响产量。增施二氧化碳肥的主要方法有:用硫酸与碳酸氢铵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每667 m2需浓硫酸(9%)2 kg、碳酸氢铵3.3 kg。按上述比率投料,每日清晨日出前30 min施放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比重大,在空气中会下沉,只要在1.5 m以上放风,二氧化碳不会大量逸失。施用二氧化碳气肥要注意只能在晴天上午光合作用强时施放,夜间及阴雨天不施放;二氧化碳浓度不能太大,时间不可过长。也可在定植前多施有机肥或在室内旋转大缸,缸内放动物的蹄角、皮毛及豆饼等进行发酵;或者施用二氧化碳颗粒气肥,将二氧化碳颗粒气肥沟施或穴施在土壤中,肥料湿润后发生反应,缓缓放出二氧化碳,反应完的残留物即化肥。
茄子叶缘褪绿,然后在叶脉间的黄化部分渐渐扩大。缺钾时在多施有机肥的基础上,放入足够钾肥,也可从两侧开沟放入硫酸钾、草木灰,或叶面喷洒0.2%~0.3%磷酸二氢钾或1%草木灰浸出液。
茄子在叶片中脉附近的叶脉间出现黄化,并渐渐扩大到整张叶子,而过量地施用钾肥会造成镁的急剧不足,叶脉间会发生褐色坏死斑。缺镁时,施用含镁的肥料。
植株顶端的嫩叶会发生黄化,多肥、多湿的条件下常会发生缺铁症。如果急性发生此症,应立即叶面喷撒铁盐,同时要防止土壤中引起此症的各种因素。缺铁时可喷洒0.5%~1.0%硫酸亚铁溶液1~2次。
茄子芽的顶端发生弯曲,生长一时停止,并在叶片中有很浓的花青素。缺硼时叶面喷洒0.1%~0.2%硼砂水溶液,隔5~7 d喷1次,共喷2~3次。
下部叶片变浅绿色逐渐到黄色。缺氮时应补施尿素或碳铵,应急时可在叶面喷洒0.2%碳酸氢铵。
叶脉间黄色轻微,顶部叶片仍保持绿色,生长差。缺磷时补施过磷酸钙肥或在叶面喷洒0.2%~0.3%磷酸二氢钾或0.5%~1%过磷酸钙水溶液。
顶端生长受阻,叶脉间变黄褐色,果实易顶部腐烂。缺钙时要据土壤诊断,施用适量石灰,应急时叶面喷洒0.3%~0.5%氯化钙水溶液,每3~4 d喷1次。
中上部叶片叶脉间产生不明显的黄斑和褐色斑点,易落叶。缺锰时叶面喷洒1%硫酸锰水溶液1~2次。
顶部叶的中间隆起,畸形,茎叶变硬。缺锌时首先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碧全有机肥,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必要时叶面喷施硫酸锌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