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平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石门障寻踪
张文平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石门 石门障 稒阳县 五当沟
石门障最早见于《汉书•地理志》的记载。西汉五原郡下辖16县,其中稒阳县同时为五原郡东都都尉治所,《汉书•地理志》“五原郡”条“稒阳”下注曰:“北出石门障得光禄城,又西北得支就城,又西北得头曼城,又西北得虖河城,又西得宿虏城。”
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亦提到石门障,在《水经》的“又东过临沃县南”一句下注曰:“河水又东流,石门水南注之,水出石门山。《地理志》曰:北出石门障。即此山也。”通过《水经注》的这段记载可知,石门障位于石门山中,石门水穿山而过,注入黄河。《水经注》还提到了石门水与西汉临沃县、稒阳县的相对位置关系,二县均位于黄河北岸,临沃县在石门水西,稒阳县在石门水东。
《汉书》和《水经注》对石门障的记载,为研究石门障的第一手资料。后起的史料与石门障相关的,以《清史稿》为代表,《清史稿•地理志》“山西”条“五原直隶厅”下书曰:“有鄂博口,古稒阳道。”《清史稿》的这一记载,可以看作是对石门障地望的注解,提出的观点有两条:其一,石门障位于鄂博口,即今包头市市区北面、沟通阴山南北的昆都仑沟;其二,《汉书》石门障及其西北五城的记载,描述的是一条驿道,名为“古稒阳道”。
今人对于石门障的考察与研究,绝大部分将《清史稿》的记载看作信史。郭建中《汉代石门障的考察与分析》一文①,对前人关于石门障地望的考证作了辨析,归结为四种观点:《中国历史地图集》“并州、朔方刺史部”专图将石门障标绘于昆都仑沟南口;王文楚先生认为石门障在昆都仑沟通向大青山的狭口处②;李逸友先生认为乌拉特前旗小召门梁障城与石门障有关③;刘幻真先生根据固阳县梅令山古城采集陶罐肩部的“石门”字样戳记,认为梅令山古城与石门障有关④。郭建中先生归结的四种观点,前两种实际是一种,昆都仑沟南口就是昆都仑沟通向大青山的峡口处;后两种观点中的小召门梁障城、梅令山古城,均已出昆都仑沟,进入山北的明安川。郭建中文对上述三种观点均予以否定,认为石门障既不在昆都仑沟南口,也不在昆都仑沟以北,而是位于昆都仑沟之中,从昆都仑沟南口向北约2.5公里处有昆都仑沟障城,才是石门障所在。
图一 西汉五原郡部分县邑分布图
今人对“古稒阳道”的研究,与上述对石门障的研究相类似,首先将石门障定位于昆都仑沟一带,然后将出昆都仑沟之北的一些汉代城障遗址推测为北出石门障五城。
以上无论是对石门障还是对“古稒阳道”的研究,出发点均是《清史稿》的记载,调查结论亦均缺乏确凿的证据。即使如刘幻真先生依据采集陶罐的“石门”字样戳记,将梅令山古城与石门障联系了起来,也是无法令人信服的。据了解,在今包头地区,有“石门”戳记陶器的出土地点很多,应是汉代名为“石门”的陶窑生产的陶器输送到了这些地方,梅令山古城只是使用“石门窑”生产陶器的聚落之一。
石门障地望的推定,对《水经注》相关史料的辨析是至关重要的。《水经注》对今阴山以南、黄河以北的汉代五原郡属县治城的描述,有许多前后颠倒混乱之处,如果照本宣科,实难与今天在这一区域内发现的汉代古城相对应。但《水经注》提供的这一区域内存在的汉代县城这一线索又是非常珍贵的,如果没有《水经注》的这些记载,我们根本无从着手考证。
汉代五原郡在阴山以南、黄河以北的辖区,大致西起今乌拉特前旗西山嘴,东至今土默特左旗哈素海,东西直线距离达190公里。处于五原郡东西辖区中心地带的麻池古城,是一个重要的基点。古城西邻昆都仑河,分为南、北两城,规模较大,周边分布着众多的汉墓群,学界普遍将其认定为秦代九原郡郡治及汉代五原郡郡治九原县。九原县以西分布有西安阳县、成宜县、宜梁县,可分别对应乌拉特前旗张连喜店古城、三顶帐房古城与达拉特旗二狗湾古城。其中,二狗湾古城在汉代亦位于黄河之北,只不过清代晚期以来由于黄河的改道,现已成为河南之地⑤。九原县以东分布有临沃县、稒阳县、塞泉城,可分别对应包头市东河区古城湾古城、土默特右旗大城西古城与东老丈营古城。大城西古城为2015年考古调查新发现,位于土默特右旗大城西乡大城西村中,由于受村庄建设破坏,仅存部分北城墙,据村中老人回忆,古城在他们儿时还存有四面城墙,边长约400余米。塞泉城为北魏时期的一座戍城,或沿用自汉代蒱泽县旧址。蒱泽县为西汉五原郡属国都尉治所,其得名或与古哈素海有关,哈素海在汉代即名为蒱泽。过哈素海,进入汉代云中郡地界,土默特左旗平基古城为云中郡咸阳县旧址(图一)。
确定了临沃县、稒阳县的旧址之后,石门水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了。在古城湾古城与大城西古城之间,有五当沟流水注入黄河,如此则五当沟才是《水经注》记载的石门水,石门山、石门障均应位于五当沟之中。
五当沟北自明安川流入大青山,主要流经包头市石拐区,南至包头市东河区沙尔沁镇注入黄河,全长近90公里,流域面积近1000平方公里。自古以来,五当沟是沟通阴山南北的一条重要通道,今天有沙明(东河区沙尔沁镇-乌拉特前旗明安镇)公路穿沟而行。在五当沟之中,大约以石拐区古城塔村为界,向南山势较为险峻,向北则进入较为低缓的山地丘陵区。古城塔村南侧,五当沟在险峻的山中向东形成一个大的拐弯,石拐或即由此而得名。在大拐弯处的西侧,有一条叫石门沟的支沟,形成古城塔村至五当沟下游之间的直线。石门沟的北端,为高耸的山崖,在山崖当中有人工开凿的一道底宽2~2.5米的石门,向北过石门下山即达古城塔村。从石门沟经石门到达古城塔村,为穿越五当沟的一条便捷之道,虽然仅能通行人,但直至近代仍是一条重要的翻山通道,当地老乡称驼道。石门两侧山体高耸,应该就是《水经注》记载的石门山。石门障得名自石门,显然该道石门最晚在汉代已经开凿而成,石门障自然就在石门山左近(图二)。
障为山中小城,那么石门障是一座什么样的障城呢?这需从西汉五原郡的军事建制讲起。西汉五原郡设有西、中、东三个都尉,协助郡太守管理边防军事,西部都尉治田辟城,中部都尉治原高城,东部都尉治稒阳县。西部都尉治所,初步推定为乌拉特前旗公庙沟口障城,为一座边长约140米的障城。西部都尉与中部都尉辖区的分界点,在成宜县。从成宜县往东,关于中部都尉治所,有考古学者推定为位于哈德门沟沟口处的哈德门沟古城⑥。
哈德门沟古城位于包头市九原区哈业脑包乡哈德门村西北0.5公里,西临哈德门沟。古城分为内、外两城,平面略呈“回”字形布局。外城平面呈不规则形,南墙借用战国赵北长城墙体,东墙、北墙、西墙各有部分残存,其中东墙长291米,西墙长212米,南墙长197米,北墙随地形呈折线形内收,长360米。外城内西北部二级台地上修筑内城,四周墙垣轮廓清晰,平面呈方形,边长约50米。南墙中部辟门,现为高出于墙体的石头堆,推测应用石块砌筑城门,方向为182°。从哈德门沟古城的地理位置与规模来看,与西汉五原郡中部都尉治所原高城是可以匹配的。
图二 石门
图三 五当沟石门塞遗迹分布图
以前或认为孟家梁古城与原高城有关⑦,现在看来是难以成立的,该古城应为纯粹的北魏城邑。孟家梁古城位于昆都仑河西岸,今处于包钢废钢厂院内,遗迹已破坏无存。早期的调查资料,对其形制、时代描述不一。形制描述较为详细的是,古城平面呈倒梯形,东墙长442米,南墙长340米,西墙长440米,北墙长382米⑧;或认为是汉代古城⑨。古城内西北隅曾发掘清理一座东汉时期墓葬,表明古城墙体要晚于汉代。从以前古城采集遗物分析,有考古学者推测为北朝后期的军事性防御城邑,有一定道理⑩。古城平面形制不规整,与北魏城址的特点有一定相似性。据《水经注•河水三》记载,“阚骃曰:五原西南六十里,今世谓之石崖城。”石崖城旧址为今达拉特旗二狗湾古城,是沿用自汉代宜梁县的一座北魏戍城。从二狗湾古城向东北至孟家梁古城的直线距离为22公里,与北魏六十里大致相合。五原屡见于《魏书》记载,是北魏早期几位皇帝的阴山巡幸地之一,孟家梁古城应即北魏五原城。
五原郡三都尉均位于阴山之南,管辖的东西范围各约60余公里,中部都尉与东部都尉的分界点约在古城湾古城,古城湾古城以东进入东部都尉辖区。都尉之下,管理若干候官。一个候官管理若干亭障,统称为塞。石门障应为西汉五原郡东部都尉管理之下的石门候官治所,而石门塞则包含若干亭障。
在对五当沟的调查中,于五当沟沟内及其两侧山上,发现汉代当路塞长城墙体1段、烽燧9座、障城3座,均为石门塞的组成部分(图三)。分布于五当沟东侧山上的缸房地当路塞长城墙体,防止行人从沟中道路向山中阑越,当路塞旁侧的障城为守护当路塞士兵的屯驻之所;沟中夹道烽燧起到沟通南北通讯的作用;官牛犋障城扼守出五当沟北口的险要之处,据当地村民反映,障城中曾出土大量五铢钱,似为一座关隘所在。
这些遗迹中,哪一个是石门障呢?首推五当沟烽燧的可能性较大。该烽燧位于石门山东山下、五当沟大转弯处西侧的山前台地之上,形成扼守险要之势。烽燧由墩台和坞两部分组成。墩台高大,黄土夯筑而成,平面呈椭圆形,底部东西长径20、南北短径12米,残高11米,夯层厚10厘米。墩台南侧有方形坞,边长约20米。坞墙主体为土筑而成,南墙外侧包有砌石。现存坞墙内侧高度基本与地表平起,外侧残高最高可达2米(图四)。其他8座烽燧均规模较小,残存土筑墩台较为明显,坞均已破坏不清(图五)。
图四 五当沟烽燧,山下为五当沟
图五 石人壕烽燧
图六 石门以北的五当沟,沟东侧为古城塔村
然而从作为石门候官治所的石门障来讲,五当沟烽燧显得规模偏小,且其位置不利于对五当沟的全面指挥。从石门向北,五当沟北岸有一片高台地,台地上坐落着古城塔村。据村中老人介绍,这里原来有一座古城,村庄因此而得名,但今天古城已了无痕迹。古城塔村所在高台地,处于五当沟大拐弯北侧,利于掌控整个五当沟,南面遥望石门,亦是北出石门沟首经之地。如此,则位于古城塔村中的已消失古城,可能正是汉代的石门障(图六)。石门塞兼具塞防和通道作用,其遗迹构成,可以说是汉代阴山一线塞道的一个典型代表。
北出石门障,西汉五原郡管辖的阴山北假中,未设置县邑,而是设置有北假田官,开展军事屯田。阳山汉长城以北,汉代五原郡、朔方郡、西河郡亦未设置县邑,分布有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光禄勋徐自为开始主持修建的光禄塞,包括汉外长城北线、南线与五原塞外列城等。初步推断,北出石门障五城并非一条驿道沿线的城邑,而是阴山北假中与光禄塞的五个军事指挥中心,分别位于今天明安川、小佘太川与西汉光禄塞的沿线,其级别与田辟城、原高城一样,均设有都尉管理。对于北出石门障五城的具体治城,将另作专文探讨。
进入东汉以后,五当沟流域以及阴山以南的五当沟以东地区,成为归附汉朝的南匈奴驻牧地,稒阳、蒱泽二县均撤治,石门塞仅存塞道,塞防功能弱化。东汉时期将五当沟流域泛称为稒阳塞,北魏写作棝杨塞,均为地理概念名词,而非具体军事建制。清代以来,大量汉族移民进入五当沟,当地有适合烧制陶瓷器的瓷土,陶瓷制造业大兴,由此可以想到,汉代的“石门窑”也正在五当沟之中。
至于昆都仑沟沟口西侧的昆都仑召障城,为战国赵北长城障城,这样的障城在赵北长城沿线每隔5~7公里分布有1座。昆都仑沟沟口东侧的边墙壕障城,为阴山一线汉长城障城,这样的障城在阴山山前分布间距多在8公里之上,较赵北长城障城间距为远。如,陈二壕障城、小召门梁障城、铜铺窑障城、古城村障城等,均为汉代障城,与石门障一样,设有候官建制。昆都仑沟障城经实地踏查,位于昆都仑沟西侧的一个小山包南侧,地表散布陶片、动物骨骼极多,局部可见部分夯筑墙体遗迹。该障城所见遗物时代为汉代,但不见汉代障城普遍存在的筒瓦、板瓦等,所以是否为障城尚难以确定,极有可能仅是一个普通的汉代聚落址。
综此可见,《清史稿》对于“古稒阳道”的记载,不但位置有误,而且其名称属于“新发明”,缺乏历史依据。中国传统考古学一直讲究证史、补史,考古工作者运用古代史料时要加以科学辨析,而对待晚近史料记述古代事尤需谨慎。
附记:本文的写作,得到了张海斌、苗润华、马登云、丹达尔、七十四、张利军等诸多同仁的帮助,丹达尔绘制了相关遗存分布图,在此谨致谢忱。
注 释
①郭建中:《汉代石门障的考察与分析》,《内蒙古文物考古》2004年第2期。
②王文楚 :《从内蒙古昆都仑沟几个古城遗址看汉至北魏时期阴山稒阳道交通》,《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S1期 。
③李逸友:《汉光禄城的考察》,《内蒙古文物考古》1984年第3期。
④刘幻真:《石门障今地考》,《包头文物资料》第二辑(内部刊物),1991年。
⑤莫久愚:《昭君坟、石崖城与达拉特旗段黄河——关于〈中国历史地图集〉相关注记的考疏》,《西部资源》2010年第1期。
⑥张海斌:《九原地望及相关问题》,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共包头市九原区委员会、包头市九原区人民政府合编:《2012•中国“秦汉时期的九原”学术论坛专家论文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2年。
⑦阿勒得尔图:《西汉石门障揭开神秘面纱》,《中国文化报》2016年2月22日。
⑧郭建中、车日格:《黄河包头段沿岸汉代古城考》,《内蒙古文物考古》2007年第1期。
⑨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下册),西安地图出版社,2003年,第61页。
⑩张郁:《中受降城址初探》,《包头文物资料》第二辑(内部刊物),1991年。
责任编辑:郭治中
Shimen; Shimen Fortress; Guyang County; Wudang Ditch
According to the records of Qingshigao, some present scholars hold that Shimen fortress, which located in Guyang county of Wuyuan prefecture during Western Han dynasty was related to the fortress sites that near the Kundulun ditch of Baotou city.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combined with the relative records of Hanshu Dilizhi and Shuijingzhu, this paper restudies that Wudang ditch is recorded as Shimenshui in Shuijingzhu, and finds the Shimen ditch at Wudang ditch and the Shimen that excavated during Han dynasty, then further states that during western Han dynasty there was a Shimen stronghold which relies on the Wudang ditch, centered by Shimen fortress and consisted of series of forts and bas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