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针刀术治疗寰枕筋膜挛缩型颈椎病

2016-03-26 03:57:57侯延巍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护理

侯延巍,李 晓,郭 豪

(北京市羊坊店医院中医综合科,北京 100038)

小针刀术治疗寰枕筋膜挛缩型颈椎病

侯延巍,李晓,郭豪

(北京市羊坊店医院中医综合科,北京 100038)

摘要:目的观察小针刀术治疗寰枕筋膜挛缩型颈椎病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予针灸按摩疗法,治疗组给予小针刀手术,并在术前、术中、术后行全方位护理,保证针刀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对照组84.2%(P<0.05)。结论小针刀术配合有效护理治疗寰枕筋膜挛缩型颈椎病,能有效促进术后恢复,提高针刀手术的疗效及预后。

关键词:小针刀术;寰枕筋膜挛缩型颈椎病;护理

寰枕筋膜挛缩型颈椎病多由风寒湿侵袭、外伤、退行性改变等诱发[1]。常见于长期伏案、电脑工作者以及喜卧高枕者,多数患者经过针灸、药物治疗虽可缓解,但疗程长,起效慢,且易复发。临床使用小针刀术治疗交感神经型、神经根型、脊髓型及椎动脉型颈椎病均有良好疗效[2-5]。笔者使用小针刀术结合护理方案,治疗寰枕筋膜挛缩型颈椎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羊坊店医院接受治疗的寰枕筋膜挛缩型颈椎病患者76例,其中男41例,女35例;年龄35~83岁,平均52.2岁;病程0.6~5年。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8例。2组在性别、年龄、X线、CT或MRI表现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针刀医学》[6]拟定:有长期低头工作、高枕劳损史;枕部酸胀、顽固性疼痛、麻木;有椎动脉受压症状及枕大、小神经和项筋膜牵拉症状者,如头晕、头痛、视力模糊、耳鸣、恶心呕吐等;头颈前屈、后伸、转颈试验阳性;枕部压痛明显;X线颈椎侧位片示寰椎后弓与枕骨靠近,加拍颈椎前屈位片仍显示寰椎后弓与枕骨距离较近者。

1.3治疗与护理方法

1.3.1治疗方法2组均治疗14 d,对照组予针灸按摩,针灸主要采用风池穴、颈肩部阿是穴等[7],局部按摩主要采用局部捏揉及滚法等。治疗组给予小针刀手术,1次/7d。操作:确定体表病理性痛点,避开重要的动静脉、神经及血管,患者取俯卧位,胸下垫枕,低头,下颌内收,手术刮刀暴露术野至风池穴上1寸,常规消毒后,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巾,使用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0.1 g与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5 mg,分别在风池穴与病理性痛点进行局部麻醉,再使用4号小针刀分别在风池穴及病理性痛点处进行松解,进针方向应该与体表垂直,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进针深度据病情而定,拇指与食指推动针体按肌肉走行,先进行纵行疏解数次,再横行剥离数次,摆动不能超过30°,小幅度提插向枕骨大孔方向移动针刀,将刀锋调转90°,横行切寰枕筋膜2~3刀,以达松解黏连之效,针刀通过寰枕后膜时会有明显的阻力感,病情越重,则筋膜越厚,切割时务必要集中精神,紧贴骨面,刀下有松动感时迅速出针,用消毒纱布持续按压针孔2~5 min严防出血,术毕用创可贴贴于针口创面,患者仰卧休息30 min后离开医院,嘱其保持刀口处干燥清洁,避免长时间持续低头工作,3 d后更换敷料。

1.3.2护理方法

1.3.2.1术前护理1)术前协助医生明确患者有无晕针病史、过敏史、高血压病、心脏病史,确定患者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颈椎平片等辅助检查结果,排除凝血功能障碍,避免空腹治疗,做好心理护理,向患者介绍该治疗方法、作用原理、治疗效果、可能的并发症及注意事项,协助医生与患者签署手术同意书,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患者术前紧张情绪及心理顾虑,使其积极配合。2)清洁治疗室,1次/d,1 h紫外线消毒。术前备齐小针刀手术治疗所需药品: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0.1 g与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5 mg及抢救药品,并开放氧气。3)协助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嘱其手术前1 d洗澡并换上干净、舒适、宽松的衣服,以便于手术视野的暴露和手术区域的清洁,并协助病人取俯卧位,胸下垫软枕,低头,下颌内收,充分暴露颈项部,手术刮刀暴露术野至风池穴上1寸,以便操作,一人、一巾、一刀、一次性手术包,专人专用,遵守“一次性无菌、用物污染及时更换”的要求,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1.3.2.2术中护理1)严格无菌操作:针刀手术是一种有创的治疗方法,有潜在的感染危险,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向医生递送无菌物品要避免跨越手术区,递送动作要做到快速、准确,降低术后感染的可能性。2)手术治疗期间的监护: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神志等生命体征,适当与患者进行沟通以转移其注意力,避免因过度紧张出现晕针现象,主要表现为头晕、心慌、恶心、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出现此类情况时,应立即告知医生,停止手术,使患者取头低脚高位平卧,可给予水沟、内关等穴位按压,必要时可给予吸氧、静脉补液等应急处理。3)针刀口护理:手术完毕,无菌纱布按压5 min以上,以防出血,随后创可贴覆盖伤口,嘱患者保持刀口清洁、干燥,以防感染。如病情需要,可协助医生做颈椎复位或牵引。

1.3.2.3术后护理术后患者坐位休息30 min以上,可适量饮水。无不适主诉方可离院,嘱患者近期不做剧烈运动,伤口1周之内不可近水,禁食辛辣刺激、鱼虾海鲜、油炸火烤等食物,留联系方式,定期随访。术后应循序渐进地进行颈部功能锻炼,患者取坐位或站位,身体放松,自然呼吸。然后进行以下活动:1)屈伸运动。头先缓慢前屈,使下颌尽量触及胸部,再缓慢尽量后伸,反复3次。2)侧弯运动。头由中立位向左肩尽量屈曲,然后恢复中立位,再向右侧重复相同动作,双侧各3次。3)转头运动。头缓慢尽量向左侧旋转,然后缓慢转向中立位,再缓慢向右侧重复相同动作,双侧各3次。4)摇头运动。沿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头3圈,然后再逆时针方向进行3圈[8]。

上述运动可以改善颈椎活动范围,缓解肌肉黏连,改善椎动脉供血,促进颈椎功能恢复。锻炼的要点:首先,动作一定要缓慢,运动角度应小,待适应后再逐渐增加,若头部稍有不适,即应停止;其次,应加大患侧的锻炼强度,但要以头颈感觉舒适为宜;再次,活动时,腰脊保持稳定。锻炼2次/d,30 min/次为宜。

1.4疗效标准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9]拟定。痊愈:枕部酸胀、顽固性疼痛、麻木、头晕、头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体征全部消失,可进行正常生活与工作;显效:枕部酸胀、顽固性疼痛、麻木、头晕、头痛等症状明显减轻,活动受限等体征明显好转,不影响正常生活与工作;有效:枕部酸胀、顽固性疼痛、麻木、头晕、头痛等症状部分减轻,部分活动受限;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均无变化或加重(经治疗后需手术者,按无效统计)。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2组疗效比较采用计数资料的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时间14 d,随访4个月,随访结果未出现颈部活动受限加重或新不适出现。治疗组有效30例,显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有效24例,显效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小结

小针刀术能够松解挛缩的寰枕筋膜,消除或减轻对血管神经的压迫刺激,改善局部循环,以达到舒筋通络止痛之效[10-13],针刀疗法简捷价廉、见效快、安全,且其远期疗效优于近期疗效[14]。但在治疗过程中,仍要预防晕针等情况,注重个体化护理[15],为患者创造整洁放松的诊疗环境,减少患者负性心理,保证治疗安全[16-17];从患者整体出发,制定个体化的饮食及术后功能锻炼方案,巩固和提高针刀术的疗效,发挥针刀术的最佳治疗效果。

全方位的护理既是针刀术治疗寰枕筋膜挛缩型颈椎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必要保证。临床实践证明,在小针刀术治疗的过程中,行术前、术中、术后的全方位护理,可为患者达到满意疗效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义凯,徐达传.寰枕后膜挛缩症的临床思考[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10):936-938.

[2]李庆华,邓芳,雷志凯,等.超声引导下小针刀松解颈椎间孔外口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6):588-589.

[3]施俊,陶建军,梁修龙,等.针刀加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9):1680-1682.

[4]张丽瑾,朱中书,孙钦然,等.针刀治疗颈椎病的临床应用概况[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5):1087-1091.

[5]陈建辉,周子静.针刀分层多刀松解联合针灸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2例[J].中医研究,2015,28(2):47-48.

[6]朱汉章.针刀医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542-544.

[7]张立志,常乐.白良川副教授运用“T”形针刀松解术治疗颈椎病针灸取穴思路[J].中医研究,2014,27(5):48-49.

[8]刘燕,洪珍兰.颈椎病针刀术后护理[J].护理研究,2013,27(2):160-161.

[9]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10]李石良.寰枕间隙狭窄与针刀治疗的若干问题[C]//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一学术报告,2008.

[11]鞠程.郭礼跃主任医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经验介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6):125-126.

[12]张航,卢红.评价针刀与针灸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差异[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6):66-67.

[13]桂清民,孙德礼,李刚.针刀松解配合整脊对椎动脉型颈椎病X线片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0(7):949-952.

[14]朱汉章,权伍成,张秀芬,等.针刀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针灸,2006,26(5):316-318.

[15]李慧.个体化护理对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0):1128-1130.

[16]黄桂梅.小针刀联合中药内服治疗颈椎病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89-90.

[17]郭丽,严玉君.心理干预对小针刀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3,26(3):73-74.

Treating atlanto-occipital fascia contracture cervical spondylosis via relaxing operation with small needle knife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HOU Yanwei,LI Xiao,GUO Hao

(General 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Yangfangdian Hospital,Beijing 100038,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small needle atlas pillow fascia contracture sabreplay treatment curative effect and nursing of cervical vertebrasickness.MethodsThe 76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all the 38 cases,control group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therapy,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small needle knife surgery,and in preoperative,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comprehensive nursing,ensure the safety of needle knife surgery.ResultsObservation group total effectiveness 94.7%,control group 84.2%(P<0.05).ConclusionSmall needle sabreplay with effective nursing treatment atlas pillow fascia contracture type cervical spondylosis,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to improve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prognosis of needle knife surgery.

Keywords:relaxing operation with small needle knife;atlanto-occipital fascia contracture cervical spondylosis;nursing intervention

DOI:10.13463/j.cnki.cczyy.2016.03.048

作者简介:侯延巍(1975-),女,主管护师,主要从事中医综合治疗研究。

中图分类号:R27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258(2016)03-0571-03

(收稿日期:2015-11-10)

猜你喜欢
护理
护理札记
安徽医学(2022年10期)2022-11-12 02:42:20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医学概论(2021年18期)2021-01-21 22:46:45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与养生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32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