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宇
摘 要:在古代的《四书》十九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拨打和宽容,唯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笔者在此赋予新义,即博学笃行是指教师专业发展与加强师德建设的一体化。
关键词:博学;道德建设;发展;笃行
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这就要求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要具有“教育性”。现代驾驭的培养目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求教师不仅要做到“传授只是”,而且还要通过传授知识去实现学生“人格的建设性变化”,这就意味着教师对学生负有更全面的责任。因此,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不只是知识与技能的发展,还要提高教师内在的专业品质,即实现教师个体专业知能与专业精神在知行范畴和道德范畴的高度统一。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是加强师德修养,不断提高师德水平
1、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教师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师德建设要以造就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为目标,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师范”为准则,以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基本要求,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提高师德水平。特别要把“爱”与“责任”的教育放在师德建设的首位。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是师德中最重要的因素,有了“爱”与“责任”,我们教师就能志存高远、爱国爱教,肩负起三大使命(包括传授只是、启迪智慧、润泽生命),承担起三大责任(包括岗位责任,就是要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社会责任,就是把学生教好、保护好、培养好,有责任让家长放心满意,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国家责任,就是要担负起将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的重任);就能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严格依法执教,模范履行师德规范;就能严谨笃学,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思想政治业务素质。师德建设要确立“以人为本,言传身教”的育人理念,坚持从我做起,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真正做到以德立身,以身立教。还要增强教师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包括长期成就感、短期成就感、即时成就感),體现出“自豪、合作、拼搏、向上”的教师风貌。
2、加强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的途径是要科学、合理地制定符合教师专业发展要求的师德规范。师德规范对教师专业行为应有明确、具体、可衡量和可操作的规定。教师专业道德是一种他律下的自律,没有专业道德规范的约束、知道与激励,教师专业生活与专业发展中的自律是很难养成的。当教师规范仅仅是一种价值上的瘾大,而对具体的教学行为缺乏规定是,就不能真正发挥师德规范的作用。因此迫切需要对现行的师德规范进行深入的研究,从教育学与伦理学的高度对传统的师德规范进行重新审视,期简历有深厚专业理论基础、能够反映教师专业发展特性、具体、明确、可衡量、操作性强的师德规范体系。新的教师道德规范体系应该具有深厚的专业伦理基础、能反映教师专业发展特性、明确、具体、操作性强;师德规范的内涵也应不断丰富,补充更能体现教师专业发展特征的内容,要突出体现教师的专业精神,包括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理想、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主动追求专业发展的精神等;
3、加强教师专业道德建设还要把师德教育贯穿于教师成长的整个过程中。教师专业道德修养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应把师德教育贯穿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整个过程中,师德教育也应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但实际上,目前我国的教师教育系统在师德培育上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职前教师教育环节基本上处于“真空”地带,既没有具体的师德要求,也没有具体的课程安排,只是在教育学课程中的教师一章里有所涉及,教师资格证书虽然有一些模糊的规定,但是在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时候并无实质上落实的要求。另一方面在教师的职后教育中,我们要么根本没有师德教育环节,要么有师德教育内容,但多是“雷声大、雨点小”或是采取“一锅煮”的形式,没有真正的成效。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的教师教育必须进行改革。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是师德教育与教师专业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专业实践是实现师德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一体化的一个结合点。师德教育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与教师专业实践结合。尽管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众多,但是都不能代替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场景中的日常专业实践。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教师是一个专业,然后有一个“化”的过程。它是指教师内在专业结构包括教育观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态度和动机、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和专业道德等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专业水准不断提高,教师获得持续专业发展的过程。随着教师专业发展的不断完善,教师专业道德的内涵也会不断生长、日益丰富,师德规范也应被注入新的内容,教师专业道德要突出体现教师的专业精神。师德主要表现在教师的专业实践当中,专业实践也是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途径。教师的许多优良品质是在专业实践中形成与发展的,专业道德规范只有在专业实践中才能内化为教师的专业品质。道德具有实践性与情境性的特征,不同的教育教学情境会呈现出不同的道德现象与道德问题,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究竟会如何做,在专业实践中能不能主动按照教师专业道德规范履行自己的职责,这与本人的时间经验有着极大的关系。因此,师德教育要与教师日常的专业发展紧密结合,让教师在专业实践过程中,通过对道德现象、道德问题,甚至是道德冲突的人事、解释与诠释来提高师德修养与能力。脱离教师专业实践的师德教育难以深入教师心灵,更难以激起教师内在的道德需要。
三、建立符合教师专业发展要求的师德规范
1、师德规范对教师专业行为应用明确、具体、可衡量和可操作的规定
1997年教育部全国教育工会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执教”、“为人师表”等八个方面对师德进行了规范,但这些规定不够具体、操作性也不强,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效果关注不足,专业特性也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教师专业道德是一种价值上的引导,而对具体的教学行为缺乏规定时,就不能真正发挥师德规范的作用。因此,迫切需要对现行的师德规范进行深入的研究,从教育学与伦理学的高度对传统的师德进行重新审视,以期简历有深厚专业理论基础、能够反映教师专业特性、具体、可衡量、操作性强的师德规范体系。
2、从教师专业发展看,还需要补充更能体现教师专业发展特种的内容
师德规范是具体,也是历史的。它是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因此教师专业道德是与教师教育活动紧密相联的,是在教师的教育活动中表现并提升的一种专业性的道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和统帅,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标志。总之,新时期的教育要把师德教育与教师专业实践相结合,实现师德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体化。
参考文献:
[1]胥刚.从校训看大学的人文信仰与育人信念[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2.
[2]红孩.致师长[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3]杨育武.“笃行”与“博学”结合方为真知[J].生活教育,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