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艺
【摘 要】中国绘画的“墨法”是中国绘画特有的表现技法,构成了中国绘画的基础条件。我国古代画论中对中国绘画的“墨法”问题的探讨是非常丰富而深刻的,对于这些探讨,我们都可以用中国传统五行学说理论来加以诠释,并以其来理解一幅中国绘画作品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关键词】五行学说;中国绘画;中国传统;墨法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2-0172-01
中国绘画的“墨法”归属于中国绘画艺术的“技术”层面,庄子在“庖丁解牛”中提出“技近乎道”,阐明了中国绘画艺术中的技术与“道”的辩证关系。
宋代的郭熙《林泉高致·画决》关于“墨法”论:“运墨有时而用淡墨,有时而用浓墨,有时而用焦墨,有时而用宿墨,有时而用退墨,有时而用厨中埃墨,有时而取青黛杂墨水而用之。用淡墨六七加而成深,即墨色滋润而不枯燥。用浓墨、焦墨欲特然取其限界,非浓与焦则松棱、石角不瞭然故尔。”
清代的唐岱在《绘事发微·墨法》中论言:“墨色之中分为六彩。何为六彩?黑、白、干、湿、浓、淡是也。六者缺一,山之气韵不全也,渲淡者,山之大势皴完而墨彩不显,气韵未足,则用淡墨轻笔重叠搜之,使笔干墨枯仍以轻笔擦之所谓无墨求染。积墨者,以墨水或浓或淡层层染之,要知染中带擦,若用两支笔如染天色云烟者则错矣……”
所以说,中国历代画论就有“墨分五色”之说,即“干、湿、浓、淡、黑”五种墨色。
明·董其昌《画旨》论:“老米画难于浑厚,但用淡墨、浓墨、泼墨、破墨、积墨、焦墨,尽得之矣。”具体而言,如下:
1.淡墨:墨中掺水较多,色度较浅,用于表现物象的向光面、凸出面和较远的景物。有湿淡、干淡两种,湿淡是笔上先蘸清水,然后蘸少量浓墨,略加调和后速画。用淡墨要明净无渣,要“淡不浮薄”。明代王履的《华山图册》,用淡墨表现了近处山峰的向光面和远山。
2.浓墨:墨中掺少量水,落墨较重,色度浓重,浓墨要浓而滋润、活脱,用笔头饱蘸浓墨后速画,可使画面厚重有神。宋代李唐的《万壑松风图》,用浓墨描绘山脚下近处背光的山石、树木与溪水。
3.泼墨:用笔蘸墨汁泼洒在纸上或绢上,落笔大胆,点画淋漓,气势磅礴。墨汁像泼上去的一样,墨色丰富,笔墨酣畅,恣意挥洒,滋润而生动,追求画面墨色淋漓的艺术效果。明代徐渭的《墨荷》中,用泼墨生动地表现残破的荷叶。
4.破墨:作画时,当前一墨迹未干之际,又画上另一墨色,以求得水墨浓淡相互渗透掩映的效果。破墨法又可分为六法:浓墨破淡墨、淡墨破浓墨、湿墨破干墨、干墨破湿墨、墨破色、色破墨,各有不同的特点。破墨法的特点是渗化处笔痕时隐时现,相互渗透,纯为自然流动而无雕琢之气,有一种丰富、华滋、自然的美感。徐渭《墨葡萄图》中,运用以浓破淡的“破墨法”表现葡萄叶的明暗重叠关系。
5.积墨:即层层加墨,由淡开始,待第一次墨迹稍干,再画第二次第三次,可以反复皴擦点染许多次,甚至上了颜色后还可再皴、再勾、画足为止,使物象具有苍辣厚重的立体感与质感。积墨可湿积也可干积,湿积易显墨韵,干积易见墨骨。能做到积染千层,仍然元气淋漓为佳。明末清初·龚贤的《深山飞瀑图》中,运用“积墨法”表现山水的阴阳向背,有着浓重的苍郁深邃的趣味。
6.焦墨:焦者枯干也,用笔枯干滞涩凝重,比黑墨更深一层,或可称为枯笔、渴笔、竭墨,用来刻画极深重而又突出的部分,极富表现力。焦墨运行中速度缓慢,故而老辣苍茫,表现物象的厚重与沧桑感。宋代苏轼《枯木怪石图》中,用焦墨表现苍劲枯干的物象。
7.宿墨法:即隔一日或数日的墨汁,蘸清水在宣纸上所呈现出的一种脱胶墨韵用墨方法。宿墨在宣纸上的渗化比新墨渗化多了一种笔墨意味,具有空灵、简淡的美感。宿墨常用于最后一道墨,用得好能起“画龙点睛”作用。但因宿墨中有渣滓析出,用不好极易枯硬污浊。黄宾虹最善宿墨,每于画面浓墨之处点之以宿墨,使墨中更黑,黑中见亮,从而加强黑白对比,使画面更加神彩焕发。黄宾虹先生晚年时期作品《溪桥烟雨》,运用宿墨法出现了“亮墨”的奇效。
近代画家黄宾虹先生提出的“五笔七墨”法中,“用墨之法有七:浓墨法、淡墨法、破墨法、泼墨法、渍墨法、焦墨法、宿墨法。”黄宾虹先生的“浓、淡、破、焦、泼、渍、宿”的“墨法”与形成他显著的“浑厚华兹”的艺术特色是分不开的。
结合中国传统五行学说理论,我们将古人对中国绘画的“墨法”论述如此对应,则为:
金——“焦墨、干墨、宿墨”;
木——“浓墨、重墨”;
水——“湿墨、淡墨、轻墨”;
火——“破墨、泼墨”;
土——“积墨、渍墨”。
中国绘画作品的“墨法”与绘画作品的“笔法”一样,注重和讲究的是五行属性的品相俱全,在中国传统画家中,黄宾虹先生的显著的“浑厚华兹”的艺术特色与他全面运用“墨法”是有着密切关系的,所以,每个中国画家如果能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注重画面的整体关系,综合考虑画作的“墨法”的五行属性的和谐与均衡,那么其画作必为优秀。
参考文献:
[1]任应秋.阴阳五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2.11.
[2]刘筱红.神秘的五行[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