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顺
母亲年事已高,为了帮我们守住一份家业,年近七旬的她仍住在乡下的老宅子里。幸运的是,老人身体尚好,这也算是上苍对她的一种恩赐吧。
近几年,我在市内的黄金地段开了一家干果店,因为天天忙碌,回乡看望母亲的次数少了。去年年底,为了方便回老家,我买了一辆客货两用面包车,尽量做到半个月回老家一次,顺便给母亲捎些吃用的东西,借此弥补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的愧疚之情。
姐姐与我同城而居,为了兼顾她的工作和我的生意,我们总会选在周六晚上一同回乡下。通常情况下,陪母亲住一晚,第二天清晨,喝过母亲煮的二米粥后,我为了赶回去做生意,便急忙驱车返城。每到这时候,姐姐总是故意不与我同回。她的理由很简单,就是想在家里多停留半日,然后乘坐午后一趟直达市区的末班客车返回。
姐姐年岁不大,可身体上的毛病却不少,高血压和失眠,常年折磨着她。最要命的是,她还患有严重的晕车症,车子稍微坐不顺,下车后便吐个没完。因而每次回老家,我都心疼地劝她随我一同返城,路上也好有个照应。母亲也总是劝她与我同行,可姐姐很固执,怎么劝都不行。
我常常好奇,在这短短的半日时光里,母亲和姐姐会在家里干什么。又是一个周六的傍晚,我和姐姐照例驱车赶回乡下。第二天一早,因天下大雨,我的干果店不能出摊,只好与姐姐同在母亲家多逗留半日。奇怪的是,趁我贪看韩剧的功夫,姐姐和母亲始终窝在炕头的一侧嘀咕个没完。整整小半天的时间,她们连屁股都没挪一下,说到高兴处,俩人便将头靠在一起笑个不停。午后2点,雨停了,太阳也透出了云层,母亲便忙着催我们上路。临行前,姐姐还宝贝般地拿走母亲送给她的两棵白菜和一瓶大酱……
返城的路上,我忍不住向姐姐询问起母亲高兴的原因。姐姐看了看我,认真地对我说:“母亲年岁大了,对吃吃喝喝的事儿已经不感兴趣,每次我们回来,她都攒了一肚子的话专等说给我们听。因而无论有多忙,我都要晚走半日,让母亲把攒在肚子里的话说完。母亲平时太孤单了,有子女陪她聊天,大概是最让她高兴的事了!”
我忽然双眼湿润,并在瞬间悟出一个道理:孝心重在有心,像姐姐那样,始终心里惦记着孤单的母亲,所以每次都要争取多留在母亲身边半天陪母亲聊聊天。她的这番良苦用心,既充满温情,也充满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