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学院民族传统体育类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2016-03-25 03:29阳小利
考试周刊 2016年14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

阳小利

摘 要: 通过对大理学院内、外环境分析得出大理学院民族体育类校本课程开发宜采用体育需求主导模式,可以用来开发的资源丰富,其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武术类、舞蹈类、技巧类三大类,可以采取通识选修课、专业选修课等开课形式开设。

关键词: 大理学院 民族传统类 校本课程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1]提出以来高校体育校本课本开发研究成了一个热点,校本课程除了能满足学生需求、弥补国家课程设置的不足外,本身就是一个特色,它具有特殊地域文化的特点。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根据师资力量、学生特点、学校办学理念、所处文化地域等因素进行。

1.大理学院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模式的探索

1.1大理学院“外环境”分析

这里的“外环境”分析是指大理学院所处的文化区域或省份内的宗教、民族、地理位置、经济水平等基本情况分析。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区全省居住着26个民族,其中有15个民族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云南境内的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出了种类丰富、内涵深厚、形式多样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据统计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多达300多项,居全国之首,堪称民族体育王国。

大理学院是一所设立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省属综合性大学,作为独具特色的云南少数民族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理学院,应该秉承“文化强省”的宗旨,充分挖掘各种可以利用的民族体育资源,打造自己的特色。

1.2大理学院“内环境”分析

学校坚持立足大理,服务滇西,面向云南及周边地区,培养思想品德优良,基础理论扎实个性充分发展,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把学校建成在云南先进,西部地区有广泛影响、南亚东南亚有较高知名度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确立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教育质量为生命线,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强化科学研究,促进学科专业建设;围绕目标打基础,突出特色创品牌,深化改革求发展,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思路[2]。大理学院80%的学生来自云南本省,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从小受不同节庆日民俗影响较深,对于接受云南文化区域的传统体育项目有一定优势,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据调查发现,大理学院学生社团和体育俱乐部不多,仅有的一些团体开展活动也不是经常性的,学生的锻炼意识较差。另外,在学校机构设置方面,体育场馆的管理部门与使用者分属不同的部门,对于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场地的利用率受到一定影响。

1.3大理学院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模式

从大理学院“内、外环境”分析看,大理学院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从理论上看,采用体育需求主导模式较好。一是学校发展有这方面的需求,地处民族文化区域,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同时,学校有彰显民族区域文化、办出特色教育的需求。二是学生的需求,学生从小生长的环境,从小所接触到的东西,在大学时能让他们挖掘、升华,并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这个手段使他们掌握自己民族的东西。在就业时,还能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宣扬他们民族的文化,这是学生根本的需求。从实践看,大理学院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宜采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这是毫无疑问的。只是在进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发时,注意有选择性地对一些项目进行修改,并进行相应的归类,总结出规律,以做到有序、有目的地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建设。

2.大理学院民族传统体育类校本课程开发资源

民族传统体育类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可以是民族传统舞蹈。民族传统舞蹈的产生和发展,是与每个民族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紧密相连的。同时,不同民族的生产方式也直接影响民族舞蹈的形式、风格和节奏等,而民族传统体育就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为在我国不同的民族中,舞蹈和体育往往是相互交融在一起的,所以民族传统舞蹈是我们开发的资源之一。

民族传统体育类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资源应该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综合实地调查、文献和访谈获得的资料,统计显示大理市现有白族传统项目包括:“龙舟、赛马、霸王鞭、八角鼓、双飞燕、执树舞、白鹤舞、秋千、登山、耍龙、耍狮、跳牛、踩马、跳花盆、跳铁门槛、陀螺、拔河(人拉人)、跳火棚、抢秧旗、上刀梯、火中取铁链、耍火把、打歌等。”[3]项目还有待进一步挖掘、整理。

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武术,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宜开展等特点,是民族传统体育类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最重要的一个来源,在进行开发时要选择适宜的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大规模开发。

3.大理学院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

大理学院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体系主要从武术类、舞蹈类、技巧类进行开发构建。

3.1武术类

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在中国有丰富多样的流派和拳种,是校本课程资源的宝库,但国家统一课程中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导致武术在中小学校及高校普及得不够好。所以有必要根据时代的发展需要、人们的审美观、健身观的需要,改编、创编新的形式,使人们既能容易接受,又能很好地享受武术带来的乐趣及健身效果。大理学院的国际交流活动,在全云南省排在前八名,赢得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大理学院体育科学学院在与泰国开展的国际交流的几年当中,武术一直是主要内容。功夫扇的创编既满足了交流的需要,又符合新时代对武术的需求。功夫扇清脆的开扇声,外化了练习者的力度,形式美,造型美,还能与音乐完美的配合,使一般没有武术功底的练习者也能很好地理解武术,进而接受武术。这几年来的交流活动与教学活动,总结了一定经验,首先是要求教师不断更新功夫扇的内容。在内容的更新方面,最重要的是音乐的选择,当音乐选择好后,根据音乐的旋律与节凑进行动作编排。音乐的选择与动作的编排要做到根据练习者的身体素质进行,如果是表演,则要根据表演的场合及气氛进行编排。

功夫扇只是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武术类的一个项目,以这个项目的实践经验为指导,采取从点到面的方式,做到有步骤、有选择地进行,总结这类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组织教学的共同规律,使参与的学生知识体系更合理、实用。当然这类课程的开发,着眼点可以是云南少数民族特别是白族的某一种或几种,也可以是其他地区一些民族某一种或几种的融合改变,总的原则是做到精品,学生喜欢,突出文化宣传、健身功能。

3.2舞蹈类

云南民族舞蹈丰富了云南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增强了艺术性和观赏性,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与特征,促进了云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弘扬了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其中大理白族民间舞蹈内容极其丰富,形式多种多样,有使用道具而舞的“霸王鞭”、“双飞燕”、“八角鼓”、“执树舞”,有模拟鸟兽的龙狮舞、“鹤鹿同春”、“百鸟朝凤”,有自娱自乐的“里格高”和“打呀撒塞”,有祭祀、宗教时跳的丧葬舞、羊皮鼓舞、八宝花舞,等等[4]。每种民族传统舞蹈的起源、发展、传承都离不开相适应环境,这种环境可能是地理环境、生活方式、经济水平,也还可能是所受教育,高校要开发民族传统舞蹈,并凸显舞蹈的健身功能,难度很大,所以选编、改良是必需的。大理学院最先选择了最能体现白族文化的“霸王鞭”,由于教师专业知识所局限,授课教师只能从艺术学院聘请,可是作为艺术专业的老师传授“霸王鞭”,老师的视角,老师对体育生的思维、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的了解都欠缺,这就导致所教的“霸王鞭”体现不出当代大学生,特别是体育生的精神风貌,而只停留在民间形式的模仿和套路的简单传授。这是几年来笔者在开发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所以要做出精品,套路得改编,授课老师最好从体育专业教师开始培养。在古代,人们跳“霸王鞭”,或是别的宗教、节目仪式,更多的是突出它的文化功能,大家不会分动作属于体育学科,音乐又属于音乐学科,在传承时,也绝不会只传动作而不传配乐,它本身就是一个整体。这里是否启示大家,在对待民族传统体育、舞蹈时,不能以现代人的分科视角研究它,而是要注意它的整体性、文化性与统一性。

3.3技巧类

据调查,云南民族传统技巧类的项目主要有跳花盆、跳马、跳山羊、溜索、过溜、跳火棚、跳竹、跳铜鼓、跳牛、跳竹竿、飞石索、跳大鼓、跳花鼓、跳乐、跳脚、跳歌、跳高脚马[5]。从本质上看这些项目更接近于现代体育项目,对文化背景要求不高,旨在提高练习者身体的某一项或几项身体素质,应该更容易开展。大理学院目前主要开发了花式跳绳这个项目,在传统跳绳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兴趣着手,编排花样在里面,甚至把跳绳的节奏都改变,提升锻炼价值,对练习者的协调性要求也提高,既锻炼身体又用来表演。在民族传统体育技巧类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将组织专门的学生团体,从众多传统项目中选择几项容易开展,对器材要求不高的,如跳竹竿,进行实验开发,逐步完善,以促进大理学院教学的特色化建设。

4.大理学院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设形式

大理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是为扩大学生知识面、开阔视野,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完善人格为目的的一类课程。“三学期”制是为了适应国内外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落实学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解决“两学期”制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反复征求部门和校属各学院意见的前提下,经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学校党委和行政研究同意所实行的一种新的教学运行管理制度。可以向教务处申报,经学校批准即可面向全校所有学生开设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全体学生都有机会选修。可以根据选课的人数分成不同班级,进行授课,学生完成课程学生即可取得相应的一两个学分。

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还可以专门面向体育专业的学生开设专业选修课,既普及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更掌握一种技能。

参考文献:

[1]曲宗湖,顾渊彦.体育课程导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42.

[2]戴志明.大理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校长报告[J].大理学院学报,第8卷第1期2009(1):2.

[3]朱艳.大理市白族传统体育的变迁[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第6卷3期.2012(6):100.

[4]石裕祖.云南民族舞蹈史[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142.

[5]田顺风.“舞”动中的云南民族传统体育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3(5):16.

基金项目:大理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KYQN201221)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
地域文化视野中的音乐校本课程研究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