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 丽 梁 霄 遵义师范学院
贵州苗族银饰旅游商品开发策略
■杨丽梁霄遵义师范学院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贵州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独特的自然风光及少数民族风情吸引了中外游客纷至沓来;而贵州苗族文化中多彩神秘的魅力,特别是精美华丽的苗族银饰商品,更是吸引了大量游客的目光,成为游客旅游纪念品的首选。但是,由于贵州市场经济欠发达,人们的思想观念落后,苗族银饰旅游商品质量和价格不一,商品销售渠道单一,贵州苗族银饰旅游商品,可谓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一)银饰旅游商品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
由于生存环境恶劣,苗族人民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形成了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等原始宗教信仰,苗族迷信鬼神,崇尚巫术。苗族银饰不仅成为财富地位的象征,更具有驱魔除鬼的功能。苗民很早就发现白银具有疗养保健的功能,相信白银能够避灾祈福。苗族银饰中不乏取材于巫术宗教的作品,如“蝴蝶妈妈”、牛角银器、丹江苗族背部银衣的“宗庙图形”等,都渗透着浓厚的宗教文化。
苗族银饰花式各样,种类繁多,几乎包含了从头到脚所有装饰。主要的银饰旅游商品可分为头饰、耳饰、颈饰、胸饰、衣饰和手饰等几大类,这些都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其中,银角是最常见的头饰,分为西江、西洞、排调三种类型,主纹以双龙戏珠为样,形状巨大夸张,宽、高约80厘米,体现了苗族银饰以大为美的特点。另外一种代表性的头饰便是银帽,主要有重安江、雷山、革东三类,由银花、银健和银铃组成,造型有花、鸟、植物等,工艺复杂,大气华贵,是苗族银饰的代表。苗族银饰与苗族服饰自古融为一体,是苗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最重要的特征。主要的衣饰有银衣片、围腰链、衣扣。以贵州清水江流域苗族的银衣最为著名。银衣片由主片和配片组成,主片大而精美,一般印龙凤、麒麟、花鸟等吉祥物样,装饰衣背、衣摆等部位,配片较小,用于衣袖、衣领等部位,配合补充主片装饰效果。
(二)银饰旅游商品的市场规模不大
目前贵州省有127家省级旅游商品定点生产经营企业,旅游商品品种达1 000多个,直接从业人员达到10多万人[1],旅游商品市场上的商品纷繁复杂,除了本地商品外,外来产品也很多,主要有湖南、四川等地的商品,而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商品主要有土特产、刺绣、银饰、蜡染等。近年来,银饰旅游商品深受游客的喜爱,其市场规模在不断增长,但是与刺绣、蜡染等旅游商品相比,总体市场销售规模不大,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据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银饰品公司资料显示,2005年银饰品产值30万,2007年则达到300万,增长速度惊人,但是利润率仅约30%左右。外地的银饰商品也冲击着本地的银饰旅游商品市场,据调查,广东、福建等地的商品已经进入黔东南商品市场,激烈的价格竞争导致本地企业利润不高,甚至有企业因为生产成本过高,市场占有率过低,市场规模较小而倒闭。
(三)家庭作坊与企业经营并存
苗族银饰旅游商品市场的发展,改变了苗族银饰的生产规模。银饰生产已不仅仅是传统子承父业的家庭作坊生产,现代企业经营模式应运而生。传统的作坊继续发挥传承历史工艺,保持银饰制造的原生性的作用。银匠采用定点加工和游走接单相结合的方式,满足苗族本民族对银饰的需要,在制作加工技艺和银饰花样取材上沿袭古老的民族传统。贵州境内出现了大大小小的银匠村,如“雷山县西江镇的乌高、麻料、控拜,台江县排羊乡久摆村以及施洞镇塘龙村等都是贵州省著名的银匠村,各村银匠均有上百人之多”。但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今天,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银饰款式、质量上,传统的家庭作坊生产显然已不能满足越来越多的外来游客对银饰的需求,银饰生产加工企业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近几年更有专门从事银饰商品生产的企业成立,如贵州凯里市好花红工艺品销售有限公司、雷山县民族银饰制作有限公司等。银饰加工企业结合苗族民族特色,创新苗族银饰造型,采用现代科技生产加工,扩大生产规模,有力的推动了苗族银饰旅游商品市场的发展。
(四)商品质量、价格不一,缺少收藏价值
由于制作工艺复杂程度与白银纯度质量上存在差别,再加上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与消费喜好各不相同,苗族银饰商品存在质量、价格不一的现象。比如手工打制、工艺精湛的成套纯银饰品,在市场上的售价可高达万元以上,而作为一般消费品的银饰装饰品因在制作中采用机器设备批量生产,工艺简单,价值较低,故价格较为低廉。市场上还有不少白铜仿制的银饰,俗称“苗银”,就是为了满足较低端消费者的需求而产生的,虽在制作工艺上同真正银饰一样精致,亦可作为消费者欣赏把玩的工艺品,但不及真正白银打造的银饰那般珍贵,收藏价值不高。尽管苗族银饰工艺精美,寓意美好,除具有装饰价值之外,不少还兼具使用价值,作为日常生活装饰、赠送亲友的礼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收藏银饰的人非常少,银饰的升值空间较低,缺少收藏价值。
(一)市场混乱,缺乏规范引导
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滞后性和盲目性,当苗族银饰作为旅游商品进入市场以后,出现市场混乱的局面就在所难免,尤其在苗族银饰进入商品市场的初期,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尚不成熟,缺乏规范的引导,产品质量更是参差不齐,最终损害的是消费者的利益,让苗族银饰旅游商品产业难以取得长足的发展。
在银饰的选取用材上存在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的现象。之所以存在,很多原因。当苗族银饰成为商品进入市场后,白银的稀缺性导致了用白铜等金属仿制的苗族银饰的出现,这些产品作为一般的工艺品,以低廉的价格销售给游客,可以满足消费者猎奇、装饰的需求,然而一些不良商家却以其冒充白银打制的商品,用高昂的价格销售给游客,极大的打击了游客购买银饰旅游商品的积极性,损害了苗族人的形象。苗族银饰作为旅游商品有其不同于日常商品的特点,它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一些不了解苗族文化的游客就很有可能被不法商家以文化内涵为幌子进行欺骗。其次,苗族银饰是以贵金属白银为原料,并要求白银的纯度在百分之九十以上才能打制,由于白银的稀缺性与市场需求的旺盛形成巨大反差,苗族银饰旅游商品的价格很大程度上受白银市场价格的牵制,用不同纯度的白银打制的银饰价格不一,从而很难进行规范管理。
另外,因为市场不规范,一些导游人员业务不精,缺乏专业常识,对贵州苗族银饰的讲解张冠李戴,有的甚至把贵州苗族传统银饰说成是其他少数民族所有,或是信口雌黄的编造出一些历史典故来欺骗旅游者,给一些游客造成了很大的误解。有些缺乏职业道德的导游,还利用苗族银饰旅游商品的销售作为获得个人利益的途径,欺客宰客,给贵州苗族银饰旅游商品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二)产品设计总体档次不高
目前贵州旅游商品市场上的苗族银饰普遍存在对产品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充分、粗制滥造,不够精致、缺乏主题、产品档次不高,没有品位等问题。
从题材来源上看,贵州传统苗族银饰的图纹造型主要来源于传统宗教信仰、民间故事传说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物象。如因对水牛的崇拜而用牛角作为银饰的造型,雷山丹江的银雀簪,贵州黄平、凯里等地区流行的以龙纹为主要样式的响铃银项圈以及各种花、鱼、蝶、凤等自然元素为题材的银饰。这些经典题材再现了苗族的历史发展与生产生活,是苗族银饰的代表作品。贵州苗族银饰产品设计缺乏创新的根源就在于没有对贵州苗族文化的内涵进行充分的挖掘和提炼,体现在银饰产品上的苗族文化还停留在对传统题材的模仿复制的肤浅层面,设计思路狭窄,没有精心提炼传统文化元素的部分或细节。另外,由于苗族文化没有文字记载,仅靠苗族人民世代口头相传,这就难免造成一些故事题材丢失。
(三)银饰旅游商品销售渠道单一、封闭
目前贵州银饰旅游商品的销售主要在旅游地周边的银铺内进行,由家庭作坊生产而出现的货摊也有不少,银饰销售点分布不均匀,缺少大型的旅游商品购物中心。主要的销售方式和渠道有三种:一是自产自销,当地的妇女有佩戴银饰的习惯,直接就在当地小作坊中购买银饰商品;二是为外地经销商供货,一些比较有规模的家庭作坊中的银匠在家中生产,定期给外地经销商(主要是一些旅游景区景点的商铺)提供银饰商品;三是供到当地旅游的游客购买,但由于纯手工制作,数量较少,购买者也相对较少,完全依赖于当地景区的游客发展情况。由于银饰旅游商品的生产主要集中在一些交通不发达、经济比较落后的民族村寨中,其销售也受到了一定的制约。虽然外国游客非常喜欢苗族银饰旅游商品,但因其不方便携带,制作时间较长等缺点导致购买数量减少。
(四)传统技艺面临失传
苗族银匠虽然不少,但大多数是在生存的压力下从事银饰打造工作,把银饰制造看做是民族技艺而传承保护的银匠并不多。真正掌握传统精湛技艺而又对银饰制作怀有民族情感、了解银饰历史发展的工匠大多年事已高,他们随时的离世对于银饰工艺的传承和发展都是不可挽回的损失。在贵州苗族地区,民族技艺保护意识不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思想观念等的改变,大多数年轻人对于相对枯燥的银饰制造不感兴趣,更多的人选择外出打工。尽管银匠在银饰加工业收益颇丰,但多数银匠也不支持子女继续从事银饰加工,而是希望其读书考大学,银饰加工技艺只有在子女考不上大学后才作为一条出路传授给子女。传统技艺的传承令人堪忧。
另外,银饰民族文化内涵与款式花样的流失现象也不容忽视。很多年轻的工匠在银饰制作上盲目追求创新、时尚,更看重消费者的审美需求,而对于银饰的历史发展及银饰本身体现的民族文化内涵并不知晓。尤其现在银饰制作走向机器加工的现代生产道路,以及外来文化、观念的冲击,传统苗族银饰技艺正在被侵蚀,传统银饰技艺面临失传的尴尬境地。
(一)打造苗族银饰精品
旅游需求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旅游商品不但要满足游客的审美需求,也要满足游客的使用需求,通过专业的市场调查来了解不同旅游者的市场需求,针对性地推出产品。例如,年轻的游客喜欢时尚,追求个性,银饰耳环、手饰的设计就应该别具一格,2009年多彩贵州“两赛一会”上的作品银饰“蝶恋花”、“门神”、银绣石项坠都深受国外游客的欢迎。随着旅游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者对旅游商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苗族银饰旅游商品应该根据旅游者需求,创新银饰设计,提高工艺技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打造银饰精品。苗族银饰中的加工素材不能拘泥于传统的花鸟鱼虫,而是要融合更多的时尚创意元素,从而扩大苗族银饰旅游商品的市场消费群体。一些传统元素可以通过现代工艺技术和创新理念进行夸张、放大,如对于传统题材“蝴蝶妈妈”,改变传统将其整体作为图案,而单独刻画“蝴蝶妈妈”所生的蛋,即苗族祖先及其十二个兄弟,体现苗族文化的起源,寓意深刻。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可以将苗族银饰与其他传统文化或者传统工艺品融合开发,提升其品质。比如可以将银饰与刺绣结合,使得两种不同的传统工艺迸发出新的装饰效果,必然会极大的丰富苗族银饰的造型和种类,银绣技艺表演也会让游客赞不绝口。
(二)重视银饰旅游商品信誉和包装
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市场形象和信誉,只有质量好的产品才能受到旅游者的信赖,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口碑。所以苗族银饰商品的开发要注意产品的质量管理,要严格把好质量关,严格杜绝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的产品出现在市场上,多开发质量好的纪念品,以质量获胜,杜绝粗制滥造、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等银饰产品出现。对于银饰旅游商品要进行含银量鉴定,和金饰一样出具鉴定证书,如果是纯手工打制的银饰,还应该刻上制作者的名字,以便游客能够购买到货真价实的商品。另外,旅游商品的包装是旅游商品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陈旧老套的包装会降低旅游商品的档次,精美轻巧的包装是吸引游客眼球的第一要素,包装精美的银饰往往是游客赠送亲友的佳品,而且还可以大大提升苗族银饰的档次。包装更是苗族银饰品牌化的外在体现,统一的包装标志和风格是游客识别品牌的重要载体。特别是要在外包装设计上体现苗族文化内涵,具有贵州少数民族特色,文字、及精美图样,同时还要能提升购买者的品位,方便携带与收藏。
(三)举办银饰工艺品博展会
研究表明,会展的举办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可以利用会展活动扩大苗族银饰商品的影响力,通过举办购物节或银饰工艺品博览会对银饰旅游商品进行促销,邀请知名专家为旅游者讲解银饰商品价值的鉴定方法,深度挖掘苗族文化内涵,在银饰工艺品博展会上不但展示精美绝伦的手工艺品,而且将银饰销售与参观银饰生产、了解银饰文化、动手学习体验银饰打制等旅游项目结合起来,让消费者获得更多的银饰商品信息,利用博展会来带动非节日旅游商品销售数量,提高旅游商品的经济效益。除此以外,积极参加全国各地举办的旅游商品博展会,将苗族银饰文化带出贵州,走向全国,提高贵州旅游商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发掘民间工匠设计潜力
银饰旅游商品具有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性,其制作过程主要是依靠传统的手工艺,要建设一支对苗族文化有深入了解,有创新意识的高水平设计队伍,作为银饰旅游商品开发的强大支撑。政府和旅游企业应重视这一方面人才的培养,对于一些传统民间艺人,应该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扶持,对这些民间艺人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并且把他们的手艺进行大量的推广,使这些民间手艺后继有人,不至于造成手艺的流失。大力发掘民间工匠的设计才能,引进专业设计人才,保障民间传承人的利益,扩大传承人的队伍。利用“公司+农户”的模式来组织传统手工艺者加入银饰商品的制作,增加对从业者的培训。为了能够培养更多的设计人才,“贵州省从2006年起开始举办‘多彩贵州’旅游商品设计大赛、旅游商品能工巧匠选拔大赛和旅游商品展销会,即‘两赛一会’”。这些比赛的举办,对培养和挖掘苗族银饰设计人才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体现了对创意设计和人才的尊重,有力的提升了贵州苗族银饰旅游商品的竞争力。除此之外,要具备国际战略眼光,聘请优秀的国际知名设计师作为设计顾问,更好的满足国际市场需求。
(五)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销售渠道
苗族银饰旅游商品的市场营销,有必要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销售渠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银饰旅游商品销售渠道,包括景区景点旅游商店、特色旅游商品购物街、贵州旅游商品批发市场、大型旅游商品购物中心、互联网云销售平台的综合性销售渠道,进行连锁经营或者专门化经营,甚至可以让某个村寨作为试点,走集团化经营的路线。利用官方微信平台发布贵州银饰旅游商品的图案,手工艺成品,传承人的银饰制作过程,让更多的游客了解银饰商品的特色,喜爱银饰商品,激发游客的购买动机,进而购买银饰商品。可以进一步开拓网络销售平台,游客在出发前可以通过网上预订的方式购买银饰商品,银匠根据预订信息来制作商品,形成产销对应,当游客到达当地后就可以拿到商品,节约经营成本。除此之外,还要构建国外直销渠道,银饰旅游商品的精美让外国游客赞叹不已,但购买量并不大,究其原因,大多都是因为不方便携带而无奈放弃。因此,在外国建立直销渠道是让贵州苗族银饰旅游商品走向国际舞台的重要途径。当外国游客在贵州看中某一商品后,可以通过贵州官方网站或者扫描商品包装上的二维码进行购买,然后直邮到家。另外,也可以直接通过外文旅游网站销售或者在国外的中国旅行社门市设立贵州银饰旅游商品专柜,或者在国外的一些电视购物频道上销售银饰商品。贵州省旅游局、银饰生产公司可以在国外的旅游推介会上对贵州苗族银饰旅游商品进行展示和销售,并联合国外的华人商会组织将贵州银饰旅游商品推向世界。▲
参考文献:
[1]雷显兵,但文红.贵州旅游商品市场特征与开发战略[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1):108
[2]徐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旅游商品开发探析[D].贵州师范大学,2009:43
[3]杨晓辉.贵州台江、雷山苗族银饰调查[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5(2):10-16.
[4]黄竹兰.贵州苗族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分析[J].美术大观,2011(9): 91.
[5]曾祥慧.贵州省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黔东南苗族银饰》《地理标志产品黔东南苗族刺绣》发布实施[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2(3):31.
doi:10.3969/j.issn.1003-5559.2016.03.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