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 洁
(蚌埠学院外语系,安徽 蚌埠 233030)
新媒体环境下蚌埠花鼓灯艺术的传播与发展
卢 洁
(蚌埠学院外语系,安徽 蚌埠 233030)
媒体是文化发展和传播的重要载体。电子技术、计算机和互联网快速发展滋生下的新媒体,改变了文化传播发展的途径和形式,在给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分析新媒体特点及其对文化传播影响的基础上,文章探究了新媒体环境对蚌埠花鼓灯艺术的生存环境、艺术表现形式及传播路径的影响,并提出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环境展示蚌埠花鼓灯的艺术思想和艺术魅力,进而寻求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方向,促进蚌埠花鼓灯艺术的有效跨文化传播。
新媒体;蚌埠花鼓灯;数字化;交互性;传播
花鼓灯是播布于淮河流域的以舞蹈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民间艺术形式,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艺术语言屹立于世界舞蹈之林。千百年来,蚌埠花鼓灯的舞姿、韵律和音乐承载着淮河人民生活、劳动、民风民俗、审美情趣等的记忆,并以活态的形式传承至今。作为汉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舞蹈之一,2006年蚌埠花鼓灯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3年入选国家公共文化示范项目,2015年正式启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加快了蚌埠花鼓灯走向世界的脚步。
在当今以互联网络技术为标志的新媒体时代,如何将蚌埠花鼓灯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充分借助新媒体之翼承载起花鼓灯古老的东方神韵,让更多的人了解花鼓灯、关注花鼓灯、欣赏花鼓灯,实现花鼓灯的跨文化传播,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索的问题。
(一)新媒体的概念
电子技术、计算机和互联网快速发展滋生下的新媒体,融声、光、电、画于一体,彻底改变了以广播、电视、报刊为媒介的、传统的仅以声音、图像或文字为主要形式的、单一的信息传播和交流的路径与方式,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全球化发展。对于什么是新媒体,以及它的外延与特征,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加以论述。
2008年,匡文波教授撰文《“新媒体”概念辨析》指出,新媒体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利用数字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目前主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网络电视等[1]。
2014年,谭天教授撰文《新媒体不是“媒体”——基于媒介组织形态的分析》指出,新媒体是指从互联网原生出来的各种媒介形态。新媒体其实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它不仅是一个内容集成平台、信息发布平台,更重要的它是一个开放的综合服务平台[2]。
(二)新媒体的特征
从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到一个开放的综合服务平台,新媒体自身也经历着发展和变化。如今,技术上的数字性和传播上的交互性已成为新媒体最显著的特征。
首先,以信息科学和数学技术为依托,新媒体实现了从信息的采集、整理、制作、加工、存取、发布的全程数字化,而且可以根据科学数据定制个人服务,自动匹配个人需求和价值,提供精准化、智能化的个性服务。数字化的书籍、报刊,数字化的图书馆、博物馆,数字化的音频、视频,为人们提供了全方位海量的信息服务。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51.7%,其中手机网民6.56亿,占比92.5%[3]。报告显示,用户互联网平均每日花费时长200分钟,其中Web chat微信占35%,QQ占10%,微博、新闻、音乐、网游、网购等占比30%。
其次,新媒体剥离了传统媒体中各种充当介质的人和物,它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构建人与人、人与信息直接传播交流的媒体生态环境,在去权力和中心化的同时,凸显了人在信息传播中的自主性和话语权。传统媒体中,信息的发布者和信息的接收者身份清晰、定位准确,作者与读者、主播与听众、观众之间是简单的、单线的、点对面的信息流动,是传者与受者的关系。新媒体前所未有的互动性打破了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束缚链条,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人人也都可以是信息的原创者、发布者和传播者。这种角色和身份的快速转换,使得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成为主流。而且,这种非线性的传播特点,使得信息的发送与接收可以是同步的,也可以是异步的,极大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效度。
媒体是文化发展和传播的重要载体。全球化环境下,以计算机、网络和虚拟互动等技术支撑下出现的新媒体环境,突破了传统媒体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其传播的开放性、便捷性、交互性和广泛性,极大地改变了文化传播的途径和形式,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和创新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历史机遇。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交互性和人际传播使得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文化信息的主动接收者、评价者和积极传播者,这种交互性的文化信息流动增强了文化传播的效度,也时刻影响并改变着人们对文化信息的接受度和适应度,引领文化向着不断满足受众需求和审美情趣的方向发展。
新媒体环境极大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形式、拓展了文化传播的内容、提升了文化传播的速度,给地方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加速蚌埠花鼓灯艺术由农耕文化向都市进程的嬗变
蚌埠花鼓灯历史源远流长,它根植于淮河流域的农耕文明,取材于当地农民的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人们自娱自乐、情感宣泄的一种方式,是民间艺术,也是地方习俗。社会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加快了文化全球化进程的步伐,蚌埠花鼓灯面临着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带动大量农民涌入城市,使得蚌埠花鼓灯的生存空间不断缩小。然而,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保护和扶持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蚌埠花鼓灯获得了新的生机和发展。 1979年拍摄的花鼓灯歌舞剧《摸花轿》和《玩灯人的婚礼》,创造性地将蚌埠花鼓灯以艺术的形式搬上了荧屏和舞台,这也标志着蚌埠花鼓灯逐渐开始从田间地头的自娱自乐式农耕文化向专业性、职业化表演形式的舞台艺术过渡,并日益发展成完整的广场艺术。
以数字化和交互性为特征的、以数字电视、网络、移动通信、智能手机等为终端的新媒体环境,加速了蚌埠花鼓灯从农村到都市、从田野到舞台、从乡野到世界的发展进程。2008年在北京鸟巢的高水平演出,2010年在上海世博中心广场的成功巡游,2013年《歌舞淮河》再次登上央视的舞台,同年,蚌埠花鼓灯舞蹈《大河湾的孩子们》在夏威夷举办的第七届国际青少年艺术节上荣获金奖……在新媒体的助推下,一个个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把蚌埠花鼓灯艺术传播到了世界各个角落。如今,在农村,无论春会、庙会、祭祖等传统节日活动,还是欢庆丰收、红白喜事等日常活动,人们都会依情依景打起锣鼓、舞起灯歌,尽兴而归。在市区,每逢传统节日或有重大庆祝活动,总会有刷街演出,男女老少,集会游走,边走边舞,对舞对唱,蚌埠花鼓灯艺术完成了从农耕文化走向都市的进程。
(二)促使蚌埠花鼓灯艺术的表现形式由传统向时尚的转变
蚌埠花鼓灯艺术表现形式灵活多样,有欢腾的锣鼓、随意的吟唱、洒脱的舞蹈,还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其表演具有浑厚的现实主义传统,步法丰富、扇花、手巾花娴熟流畅,体态语言粗犷细腻。然而,物质文明和科技文明的高度发展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文化结构发生重组,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也随之发生变化,人们追求时尚,追求流行,漠视甚至排斥传统艺术和文化,蚌埠花鼓灯艺术的生存和发展濒临危机。然而,新媒体环境数字化、海量化、碎片化、可选择化的信息采集、提供、与读取和交互式的信息流动,为蚌埠花鼓灯的传播搭建了新的平台,也促进了蚌埠花鼓灯艺术的表现形式由传统向时尚的转变。2013年12月在蚌埠大剧院首演的大型花鼓灯歌舞剧《珠城的传说》是蚌埠花鼓灯由传统转向时尚的里程碑。它既保留了花鼓灯传统的歌舞、锣鼓、诗乐、说唱等艺术形式,又注入了声、光、电等现代元素,演绎了一个淮河两岸家喻户晓的关于珍珠仙子的美丽传说,诠释了城市精神,成功地赋予蚌埠本土文化以强烈的时代气息,获得了好评。
(三)催生蚌埠花鼓灯艺术的传播和发展由传统形式向多路径发展
新媒体环境下数字化的普及使用,给蚌埠花鼓灯的传播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数码摄影使人们彻底摆脱了胶卷和相纸等介质,只需数码相机或手机拍摄,即可瞬间将声音、图像或影像转换为数字信号,可欣赏,可转发,可复制传输到电脑,也可以经过简单的编辑加工,并以数字的形式存储,任意复制粘贴。这种低成本使得艺术的创造、再现和传播更加便捷、更加平民化。为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环境下技术的优势,制作更多更好的结合时代特点的花鼓灯艺术作品,加大对蚌埠花鼓灯的宣传力度;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花鼓灯摄影展,普及花鼓灯知识;结合传统庙会、花鼓灯艺术节、大型的广场演出等,通过举办花鼓灯摄影大赛,鼓励人们积极参与花鼓灯的拍摄和传播。
新媒体环境下互动式的传播模式,给蚌埠花鼓灯的传播发展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以微信平台为例,无论政府、组织,还是企业、个人,所有的注册开通用户都既是信息的发布者,同时也是信息的接收者和传播者。一则与花鼓灯相关的信息发出后,会立即收到或点赞或吐槽的评价与反馈,也会很快经接收者直接或加以加工修改后以新的信息源出现,如此周而复始,大量的信息在微信平台上流动,降低了信息发布与艺术传播的门槛和成本,也加快了信息发布与艺术传播的速度和频度。为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环境下人际互动的传播模式,充分利用当今用户量最多、在线时间最长的微信方式。地方政府、文化机构和传媒企业等均可开通花鼓灯微信平台,在博物馆、文化馆、活动现场、城市文化宣传栏等地方,以扫描二维码、定期或不定期发送微信红包等方式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微信,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感知、认知、欣赏蚌埠花鼓灯;可以通过微信平台举办“蚌埠花鼓灯知识竞赛”、“蚌埠花鼓灯征文比赛”等,鼓励更多的人主动去了解蚌埠花鼓灯;可以通过微信平台举办“我最喜爱的花鼓灯艺人”、“我最喜爱的花鼓灯节目”的网上评选活动,借此将更多的蚌埠花鼓灯艺人和作品呈现在人们面前,既可鼓励花鼓灯艺人创作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也可提高人们对蚌埠花鼓灯艺术的欣赏水平,从而树立起主动宣传保护蚌埠花鼓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极大地助推蚌埠花鼓灯的有效传播和发展。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各类评选或征文活动,还可从中获知人们对蚌埠花鼓灯艺术的情趣和审美方向,为蚌埠花鼓灯的艺术创作和发展提供思路和方向。
(四)推动蚌埠花鼓灯艺术的产业化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满足现代人对民族艺术精神回归和生态环保的追求,为新媒体提供丰富的内容资源;同时新媒体也渗透到文化产业链各个环节,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新载体,带来品质提升、消费导向、利润增值等多重效应[4]。
投资达10亿元人民币建造的蚌埠花鼓灯嘉年华主题乐园,充满了刺激有趣的现代游乐项目,但也处处镶嵌着蚌埠花鼓灯的艺术元素。从公园入口处立面装饰的花鼓灯,到园内巨大摩天轮观景舱的花鼓灯造型,到沿途灯柱上的伞把子造型,到照壁墙上镌刻着的蚌埠花鼓灯发展历史,再到集声光电于一体的大型现代花鼓灯表演,在带动地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多角度展示着蚌埠花鼓灯这一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和魅力,激发着人们探寻蚌埠花鼓灯的兴趣。
新媒体环境不仅带动了蚌埠花鼓灯艺术的多路径传播与发展,还使得花鼓灯成为城市的名片,带动了地方和区域文化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如何进一步充分利用新媒体,展示传播蚌埠花鼓灯艺术的思想和艺术魅力,进而寻求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极具研究空间和研究价值的话题。
[1]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 2008,(6).
[2]谭天.新媒体不是“媒体”——基于媒介组织形态的分析[J].新闻爱好者, 2014,(10).
[3]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gywm/xwzx/rdxw/2016/201608/t2 0160803_54389.htm.
[4]曾芸. 新媒体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研究[J].传媒观察, 2010,(8).
(责任编校:余中华)
On Propag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Bengbu Huagudeng Art under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LU Jie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Bengbu University, Bengbu Anhui 233030, China)
Media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for the propag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ulture. Based o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technique, computer and internet, the new media has changed the ways and forms of cultural propagation and development, bringing both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to local traditional culture.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media and its influence on cultural propag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then explores the impact of the new media on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rt forms and spread of Bengbu Huagudeng art. Meanwhile,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the new media should be fully used to display Bengbu Huagudeng and its artistic thought and charm, to seek the orientation of local culture industry, and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propagation of Bengbu Huagudeng art.
new media; Bengbu Huagudeng; digitization; interaction; propagation
2016-09-30
蚌埠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蚌埠花鼓灯传承与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编号:BB16B032;蚌埠学院淮河文化研究中心科研项目“蚌埠花鼓灯艺术的跨文化传播研究”,编号:BBXYHHWH2015B01;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攻关项目“新媒体视阈下安徽花鼓灯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编号:2016CX058。
卢洁(1972— ),女,山东济南人,蚌埠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翻译。
J825
A
1008-4681(2016)06-01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