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华
(安庆市太湖县种植业管理局,安徽太湖 246400)
关于太湖县茶叶公共品牌建设的思考
刘立华
(安庆市太湖县种植业管理局,安徽太湖 246400)
茶叶公共品牌建设是茶产业化工作的重点,在茶产业化过程中必须提高认识,有效管理,加大投入,积极宣传。“天华谷尖”、“二祖禅茶”已成为太湖县茶叶公共品牌,必须不断提高其知名度,使之成为茶农增收茶叶增效的有效措施和重要手段。
关健词:公共品牌;创建;思考
太湖县产茶有史可考可上溯到唐代。唐·陆羽《茶经》记载:“淮南,以光州上,义阳郡、舒州次,寿州下。”据考,唐代舒州辖现在太湖、潜山县一带。事实上太湖产茶应远早于此。公元561年,禅宗二祖慧可大师为避朝庭灭佛之灾,离开中原,辗转南移,来到太湖县狮子山坐禅弘法。传说慧可大师每于狮子山葫芦石旁参禅,禅定始末辄采茶树叶咀嚼,神志清爽,脑清目明。二祖尝与僧徒培茶、采茶,亲制之尤爱甚佳,后僧众争相仿效,可谓无寺不茶,吃茶能“悟道”。 2004年3月太湖县茶叶开发公司据此传说,开发了“二祖禅茶”。
太湖地处大别山南麓,境内峰峦叠障,沟壑纵横,长年云缭雾绕,土壤肥沃,山区海拔大部分在400~800米之间,是茶树生长的理想之地。所产茶叶品质非常优异,被列为安徽省名优绿茶生产优势区域。县志记载:明清时期太湖产“芽茶”因品质优异列为户部贡品。当时在太湖境内天华、乐盛、南阳一带生产名茶“南阳谷尖”更是在皖西南地区倍受青睐。
茶产业一直是太湖县民生产业,十一、十二五被列为农业支柱产业。目前,全县涉茶农户近3.5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近1/3,茶农约8万人。2015年全县茶园面积达6866.7hm2,可采茶园面积5400hm2。全县茶叶总产1861t,茶叶总产值21500万元,其中春茶总产761t,春茶总产值13089万元。全年名优茶产量629t,产值12323万元,其中“天华谷尖”57.5t,产值1932万元;“二祖禅茶”571.5t,产值10391万元,名优茶产量占茶叶总产量的34%,产值占57.3%。茶农人均茶叶收入2687元。
茶产业是太湖县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提高茶叶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做强做大茶产业。共公品牌建设是茶产业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太湖县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着手了这项工作,1986年太湖开发了“天华谷尖”,2004年又创制了“二祖禅茶”。“天华谷尖”、“二祖禅茶”成了太湖县茶叶公共品牌。
在茶叶产业中常见“公共品牌”一词,其基本上是一个茶产品的名称。从一定意义上讲,茶名有类品牌属性。茶叶公共品牌是在某区域大家都生产制作标准一致、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茶叶产品。太湖县区域内“天华谷尖”、“二祖禅茶”就是这样的茶产品。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促进茶产业发展,全国兴起了一股名优茶开发热潮。在这样的大背景下,1986年4月太湖县政府组织全县茶叶技术骨干进行攻关,同时聘请全国著名茶学专家陈椽教授亲临指导,选用当地群体品种成功恢复创制历史名茶“南阳谷尖”,更名为“天华谷尖”。其形似稻谷,色泽绿润,清香持久,汤色碧绿,滋味鲜爽,叶底匀整明亮。1993年县政府决定成立太湖县茶叶开发公司(事业性)专门宣传推广管理“天华谷尖”。县公司 1994年对“天华谷尖”进行了注册保护。2004年县茶叶开发公司根据历史传说又开发了“二祖禅茶”。“二祖禅茶”一经推出就得到好评。为确保茶产品质量,县公司建立了较完善的质量管理标准体系。发布了“天华谷尖”省级地方标准,“二祖禅茶”企业标准及一系列的茶叶生产、加工、管理技术规程。
县茶叶公司在推广宣传“天华谷尖”和“二祖禅茶”两个茶叶品牌过程中作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2008年县政府制订政策并出台一系列措施对全县茶叶品牌进行整合,进一步形成共打“天华谷尖”、“二祖禅茶”茶叶品牌共识。县农委出台了“天华谷尖”、“二祖禅茶”品牌管理办法。两个茶叶品牌在安庆市域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2013年为更进一步提高两个品牌的影响力,县政府决定招商引资引入阜外企业绿之洲公司兼并原县茶叶开发公司,成为两个茶叶品牌的扛牌企业。
“天华谷尖”自恢复生产以来,1988年(1998年复评)获安徽省优质农产品,1989年获农业部优质农产品称号。2002年被中国绿色食品中心审定为绿色食品茶,同年被省政府授予安徽省名牌农产品,2008年被评为安徽省十大品牌茶。前全国政协副主席、佛教会长赵朴初先生饮后,挥毫赋诗:“品遍锡兰和宇治,清芬独赏我天华”。 “二祖禅茶”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这些都为提升太湖茶品牌形象,宣传推介太湖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由各种原因两个公共品牌一直带动能力弱,对本县茶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显著。
太湖县公共品牌自创建以来对茶产业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但在茶产业化过程中由于对品牌作用缺乏足够认识,使公共品牌作用不能凸显。2010年全县共产“天华谷尖”27.4t,占茶叶总产量3%,产值772.7万元,占当年茶叶总产值的9.9%;2015年“天华谷尖”57.5t,占茶叶总产量的3.1%,产值1932万,占茶叶总产值的9.2%。造成品牌推进茶产业发展能力不强的具体问题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产业政策不连续,投入资金过分散
太湖县资源丰富,特色农产品多,大多都曾被列为支柱产业,但最终都没能成为本县特色产业、强势产业与富民强县支柱产业。在打造成产业的过程中政策的多变性、随意性和缺乏长期规划造成抓产业没有系统性。抓这个产业放弃另一个产业,前抓后弃。产业发展资金投入过于分散,形成农业产业小而全的局面,农民无所适从。茶叶是太湖县传统产业和资源优势产业,产业链长,涉及农户众多,消费需求旺盛,市场波动性小,在太湖诸多特色产业中优势明显,但一直以来这种优势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2.2两大主要茶产品品牌宣传力度不够
“天华谷尖”、“二祖禅茶”作为太湖县两个主要茶产品,自生产以来宣传力度不够。政府投入的品牌宣传资金很少,花费的精力也不多。“十一五”、“十二五”期间,茶产业被列为支柱产业,投入的资金有限,投入资金基本用于茶园发展,加工厂补助等夯实基础工作。通过媒体推介、广告宣传太湖茶叶品牌较为鲜见。
2.3没有建立对公共茶叶品牌的维护管理宣传有效负责的公益性组织
1993年县政府决定在原县农业局多经站基础上成立县茶叶开发公司,部分承担政府职能宣传管理茶叶公共品牌。公司经营茶叶并注册了“天华”茶叶商标,兼有公益性和经营性双重职能,使“天华谷尖”公牌品牌属性打了较大的折扣,在 2008年品牌整合中充分表现出来。没有有效建立双品牌管理机制。至2015年太湖县境内有茶叶企业150多家,但注册茶叶商标不足 15个,企业缺乏自我保护自我宣传意识。企业间竞争意识不强,茶叶经济合作组织、茶叶经纪人队伍没有建立起来,产业氛围不浓。
2.4龙头企业实力不强,经营分散
太湖茶叶企业规模小。至2014年全县只有市级龙头企业6家,县级龙头企业7家,没有真正的扛牌龙头企业。生产经营分散,茶产品质量不稳定。“天华谷尖”、“二祖禅茶”的质量良莠不齐,管理难度增加。
2.5质量体系有待完善,市场经营秩序有待进一步整顿
我们的产品制定了企业标准、省地方标准,但标准执行不严格,在实践中缺乏指导性文件。市场茶叶价格不规范。假冒伪劣,以次充好,以劣充优等现象普遍存在,严重损害“天华谷尖”和“二祖禅茶”的声誉。
3.1调整茶产业政策
3.1.1把公共茶叶品牌建设放到茶产业化工作首位
茶业产业化品牌建设是切入点。茶产品转变成商品,广大消费者认知都是从茶叶品牌开始的。太湖县经过十一、十二五茶产业化发展,茶园总面积达 6866.7hm2,无性系茶园面积2333.3hm2,无性园比例占35.2%;茶叶机械化加工能力达 2400t,清洁化加工水平大幅度提升,茶产业化基础得到夯实。要提高茶叶经济效益和茶农收入,首先必须下大气力抓茶叶品牌建设,不断提高“天华谷尖”、“二祖禅茶”公共品牌知名度。
3.1.2建立公益性组织管理公共品牌
茶叶公共品牌属性是企业共同享有使用权。“天华谷尖”、“二祖禅茶”已是太湖县茶叶公共品牌,要建立公益性平台负责运行、管理、宣传。制订各项标准,采取一系列措施规范使用公共品牌者的行为;积极提供优质服务,解决品牌使用者后顾之忧。发挥企业作用,集思广益,就品牌工作提出好的建议。
3.1.3增强企业质量意识和服务水平
政府出台政策,引导企业积极注册自己的茶叶商标,鼓励争创省著名商标,全国驰名商标;鼓励企业进行QS、ISO9001等各项认证。
3.2积极营造产业氛围
3.2.1政府、部门、企业合作共建公共品牌
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茶农组织化程度。涉茶镇(乡)村都要建立茶叶专业合作社,带领茶农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积极培养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使之成为宣传推销“天华谷尖”、“二祖禅茶”的重要力量。营造出良好的茶产业发展氛围。
3.2.2培育产业化龙头,增强扛牌企业实力
政府要在现有150多家茶叶企业基础上积极培育一批优质企业。鼓励茶叶生产企业采取联合、兼并、重组。充分鼓励竞争,调动企业积极性。通过市场竞争,使优秀企业脱颖而出。出台一系列政策和优惠措施扶强、扶大、扶优。争创市级、省级、国家级龙头企业、公共茶叶品牌。
3.3加大品牌宣传投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
品牌宣传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政府每年投入足够的产业化资金,宣传“天华谷尖”、“二祖禅茶”。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刊平台,发挥媒介作用。制作路边标牌进行广告宣传。积极组织企业参评参展,有计划有步骤到各大中城市进行推介。搭建全县统一的名特优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使“互联网+”更好服务太湖茶品牌。改变品牌产品等同高档产品的思路,增加共公品牌产品档次,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支持企业、经纪人在城市开设太湖茶叶销售窗口,提升太湖茶叶品牌知名度。
3.4提升品牌产品质量,丰富品牌产品内涵
3.4.1不断细化品牌产品技术标准
加强技术指导,提高加工水平;开展茶叶制作技术竞赛,进行技术交流;组织“天华谷尖”、“二祖禅茶”产品评比,提高茶产品质量。
3.4.2发挥文化资源优势,丰富品牌内涵
太湖是中国禅宗发祥地,赵朴初的家乡。“茶禅一味”,要用禅宗文化资源丰富太湖茶叶公共品牌内涵;利用好朴老这张名片,宣传好太湖茶,打响“天华谷尖”、“二祖禅茶”品牌。太湖有丰富旅游资源,五千年文博园、花亭湖旅游蓬勃兴起。要建设生态茶园,利用旅游资源优势,发展茶园生态游。使游客充分感受太湖茶文化,亲身体会茶叶生产加工工艺,认识太湖茶叶品牌。
3.5树立质量安全意识,加强品牌保护
茶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消费者身体健康,是品牌的生命。要加强培训,使茶农、企业严格按各项认证要求进行规范化操作。强化投入品管理和清洁化加工管理。要作好两个产品产地认证工作。各乡镇农产品监测站要把茶叶列为重点监测对象,从生产源头监控。对茶产品进行不定期抽检,确保质量安全。
茶叶品牌是推进茶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必须珍惜维护。要向茶叶生产加工企业、茶叶经营单位、茶农宣传品牌保护的重要性,树立他们的品牌保护意识。出台公共品牌及包装管理办法。公共品牌包装要由公共品牌管理单位进行登记、监制。严格双品牌管理,建立可追溯机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对假、冒、伪、劣茶产品依法打击。
(责任编辑:蒋文倩)
S571.1 文献标示码:B
1006-5768(2016)02-081-004
2016-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