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斐然,刘旭雯
略论抗战时期南方局的组织建设
杨斐然,刘旭雯
摘要: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在艰难而危险的斗争环境中,创造性地开展党的组织建设工作,成功地巩固和发展了党的队伍。本次研究分析了南方局成立后所面临的斗争环境和问题,介绍了南方局在党的组织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总结了南方局在党的组织建设方面的经验。
关键词:党的建设;抗战时期;南方局;组织建设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在国民党统治区,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建设也进入“巩固发展”时期。在艰苦而危险的环境中,中共中央南方局在党的组织建设方面,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巩固和发展党的组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南方局在党的组织建设方面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和研究。
1938年9月至11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在延安桥儿沟召开。全会在总结抗战以来各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形势变化的需要,决定撤销长江局,成立南方局和中原局。1939年1月,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正式成立,代表中央领导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江苏、香港、澳门和东南亚等海外地区的中共党组织,以及华南、西南地区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当时国民党不允许中共党组织在国统区公开活动,南方局秘密设于公开的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内[1]。
(一)南方局成立之初的国内局势
1938年10月开始,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由于自身国力有限,随着战线的拉长,改变了对华战争的策略,即:将进攻的重点集中于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而对付国民党则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策略。国民党对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的壮大一直感到恐惧,虽然在当时的形势和舆论的压力下,已经与共产党合作抗日,但一直没有完全放弃反共的策略。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立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随后,国民党的一些党政军机关相继制定并秘密下发了《防制异党活动办法》《共党问题处置办法》《处理异党实施方案》《防止异党兵运方案》《运用保甲组织防止异党活动方案》《沦陷区防范共党活动办法草案》等文件,全面布置了“政治防共”、“军事限共”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在国民党的“反共”方针策动下,一些国民党军队和地方顽固势力,接连制造了山东博山惨案、河北深县惨案、湖南平江惨案、河南确山惨案等反共摩擦事件,残杀共产党员和八路军、新四军抗战官兵1200余人[2]。
(二)党的组织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为了适应全面领导抗日战争的需要,1938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将大量地发展党员作为党“目前迫切与严重的任务”,要求各级党组织“大量地、十百倍地发展党员”,打破在发展党员中的关门主义倾向,同时防止采用“拉夫式”的办法。但是,在1938年党的队伍的大发展中却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地方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只注重数量而忽视质量,并存在“拉夫”现象。有些地方的党组织对发展对象缺乏严格的审查,甚至新入党的同志还没有搞清楚发展、考察党员的程序,一些基层支部就给其分配了发展任务。长江局书记王明的右倾错误也使党的建设受到了消极影响。
南方各省的党组织大部分是在国共合作之后建立起来的。一些基层党组织习惯了在国共两党关系较好时期的那种公开的活动方式,不注意自身的隐蔽,不区分党的公开工作和秘密工作、公开机关和秘密组织,使得党的秘密工作暴露在国民党的监视之下,对国民党可能实行“白色恐怖”放松了警惕,对国统区党组织的秘密工作不够重视。新发展的党员缺乏在白区进行地下工作的经验,习惯于组织领导轰轰烈烈的公开的群众救亡斗争。因此,党在南方各省的组织大都处于半公开的状态。
(一)巩固党的组织
(1)提高党员队伍的质量。党组织要有战斗力,需要拥有一定数量的党员队伍,但起决定作用的是党员的质量。南方局在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方面,重视在巩固的基础上求发展,坚持“质重于量,巩固重于发展”的方针,反对“拉夫式”发展党员;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考核党员,在实际斗争中去发现和培养优秀干部。在选用干部的过程中,重视其实际工作能力,不仅仅看家庭出身;重视党员干部对党和革命事业的忠诚;重视对党员和干部的审查。在审查时,注重调查研究,重事实,不轻信、不偏信。
(2)优化党员队伍的结构。如何处理工人阶级与非工人阶级的党员在党内的比例,一直是党的组织建设面临的一个问题。新民主主义时期,由于受共产国际的影响,党组织过于重视党员中工人阶级所占的比重,而如何对待吸纳知识分子的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南方局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带领南方各地的党组织打破“关门主义”的束缚,“大胆地向着积极的工人、雇农、城市与乡村中革命的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坚决勇敢的下级官兵开门,把发展党的注意力放在吸收抗战中新的积极分子与扩大党的无产阶级基础之上”[3]。据统计,1939年底,广东新发展的党员中,工人党员占7%,农民党员占50%,学生、知识分子党员占40%,其他成分的党员占3%[4]110;1940年初,云南的247名党员中,工人占1/5,知识分子占3/5,其他成分占1/5[4]102。中共湖南省委明确要求增加青年知识分子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党员的数量,注意在农工中发展党员,在产业工人和手工工人中发展党员。湖南各地党组织还特别注意发展女党员[4]106。重视吸收知识分子、农民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不仅可以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提高党员的素质,同时也有利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二)转变工作方式和方法
(1)具体区分保密工作和公开工作。鉴于国共关系逐步恶化,为了保护在国统区工作的共产党员,南方局规定:“各办事处、通讯处工作同志,公开做统一战线的同志,与在各机关工作的党员,不得随便来往。公开工作的干部不参加秘密工作,反之亦然。凡转移地方太多已暴露身份的干部,一律不分配秘密组织工作。凡联系党员之人,不分配秘密组织的领导工作。地方党任何党员,一律禁止与办事处和报馆(新华日报)接头。县以上干部如发生问题不能安置时,经过组织介绍可送办事处,但即断绝与地方党联系。任何党员不得写信到报馆和办事处,更不得直接向报馆要书报或宣传品。”[4]139在工作分工上,地下党组织负责从事群众工作;上层工作,如与上层人物联系,由南方局领导或者指定的人员来负责,他们只受南方局上层领导的指派,和与负责群众工作的地下党组织无任何交集。
(2)精简组织层次,缩小党的领导机构。1941年1月初,周恩来指示:云南省工委撤销所属青委、职工委等机构[5]123。1942年1月,周恩来在南方局会议上进一步强调:支部组织最多5人,分两组。5人以上的编为平行支部,一般以3人为好。各省委、特委领导人数一般为2~3人[5]39。浙江、江西、广东3个省委遭到破坏后,1942年7月,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取消秘密省委特委组织的指示。南方局对所属各地党组织作了进一步精简调整,许多地方撤销了特委、工委和中心县委等机构。
(3)建立平行支部,化大支部为小支部。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作出了在一定情况下取消支部的决定,要求“在敌特务严密监视的部门中,不建立支部;一般不开支部会,仅个别接头;党员转地不转党”[5]174。南方局改变组织形式,建立平行支部,禁止基层支部、县委、特委一级之间发生横向联系;同时,压缩在国统区的党组织的规模,化大支部为小支部,以便于隐蔽。实行这种组织结构形式,符合当时斗争的实际。因此,南方局在国统区的严峻的生存环境下仍然能够正常地开展工作。
(三)隐蔽精干,团结群众
为了在国统区更好地开展党组织的工作,中共中央将隐蔽精干作为组织发展的核心策略。1940年5月4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给东南局并转发南方局的指示中指出:“在国民党统治区域的方针,则和战争区域、敌后区域不同。在那里,是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反对急性和暴露。”[6]同年9月,周恩来在南方局会议上强调:“地方党的工作方针是长期埋伏、积蓄力量、等待时机”[7]。
(1)实行“三勤”“三化”的策略。1942年,周恩来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国统区各级地下党组织和所有中共党员必须做到“三勤”(勤学、勤业、勤交友)“三化”(职业化、社会化、合法化)。“三勤三化”的核心是职业化。在当时的环境下,只有党员实现了身份的职业化,通过职业的掩护,才能达到隐蔽和积蓄力量的目的。南方局要求国统区的党员都要有适合自己的职业,利用职业身份掩护从事党的工作。有了职业身份的党员要在工作中勤奋努力,做出成绩,获得群众的好评,在群众中扩大自己的影响;要勤于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树立正确的革命的人生观,要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时事,了解国内外形势;要广泛地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广交朋友。共产党员取得合法的社会地位,有合法的赖以生存的社会职业,既有利于自己站稳脚跟,在经济上独立生存;同时,以合法的职业和社会身份为掩护,便于开展群众工作,进行革命活动,可以更加广泛地团结群众。
(2)建立和发展“据点”。为了保存实力,中共中央要求国统区的党组织,坚决地勇敢地打破“组织上的公式主义”,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必须“杂乱无章”,便于隐蔽[5]160。为此,南方局在工作中探索实践了建立“据点”的办法。这些“据点”是相互信任的朋友和熟人之间,基于共同的政治信仰和深厚的友谊,在同一地区或同一部门建立的组织形式。它是党和国统区群众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其人员构成包括党员干部、非党积极分子和基本群众。党员的身份在朋友圈子和“据点”内部是隐蔽的,积极分子和基本群众在社会上也是隐蔽的,国民党特务很难发现其存在,因此就不容易遭到破坏。1945年4月初,“据点”的数量已经达到48个单位共计989人,分布在昆明、贵州、成都、乐山、重庆等地。
(一)质量重于数量,巩固重于发展
党员的质量关系着党的战斗力。以周恩来为首的南方局在党建实践中注重党员的质量,要求党员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革命的人生观;以身作则,全身心投入党的工作,时刻准备为党的事业奉献自己的生命;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识大体,顾大局,不因为个人恩怨而影响工作;要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为人民的事业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但这并不等于说要把所有无产阶级都吸纳进党内。曾经过分强调工人阶级在党内的比重,一些没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人也得以混入党内,这不利于提高党员队伍的质量。党员质量关系到党能不能经得起考验的问题。经历了1938年的党员大发展后,南方局对各省党组织进行了整顿,对党员干部重新审查考核,不再联系那些意志不坚定的分子,并对表现不好甚至有叛党行为的党员采取了开除党籍、清退出党的措施。经过整顿,虽然党员的人数有所减少,但党员队伍的质量提高了,党组织的战斗力比之前有了较大的提升。皖南事变前后,国民党发动了大规模的反共高潮,在这样艰苦而危险的斗争环境下,南方局领导下的广大党员经受住了考验,他们绝大多数人意志坚定,敢于斗争,被捕后也决不泄露组织秘密。我们现在开展党的组织建设工作,也仍然应该坚持重质量、重巩固的原则。
(二)联系实际开展组织建设工作
抗日战争时期,党中央根据战争形势的变化,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的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把全国人民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中解放出来,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政治路线。南方局按照中共中央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把建立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国统区一切爱国力量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作为南方各省党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正确处理并积极改善同国内资产阶级的关系,坚决反对一切亲日派的投降活动,坚决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破坏统一抗战、限制人民群众抗日力量的发展,针对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的几次反共高潮,坚决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发动了一系列反共高潮,标志性的事件是皖南事变。面对国民党蓄意制造的摩擦,南方局审时度势,始终坚持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时,注意转变工作方法和组织形式,坚持贯彻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没有采取硬碰硬的方式和国民党在正面发生冲突。要求南方各省的党员,严格按照“三勤三化”的要求转变自己的工作方式,以职业身份为掩护,辛勤工作,广交朋友,加强同社会上层人士的交往,把党的组织建设和统一战线的发展融为一体。在环境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保存了党组织的骨干力量。
(三)原则坚定,策略灵活
周恩来指出:“我们坚持共产主义的原理和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两大原则,而实行手段则当因时制宜。”[8]有坚定的原则性,才能保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保证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不至于产生严重的路线错误,才能始终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才能避免出现机会主义错误。坚持策略的灵活性,才能在形势变化多端的实际斗争中牢牢掌握主动权,从而保存、发展和壮大自己,有效地消灭敌人。“一切工作要提到原则的高度,要与政治任务联系起来”[9]。在领导南方各省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中,南方局始终坚持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这使得党的组织建设具有创造性,增强了党员工作的主动性。“一切组织工作都必须从对具体情况的认识出发,从实际情况出发”[10]。周恩来作为中共代表,在多次与蒋介石和国民党谈判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党的立场、原则,并根据斗争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策略来应对。南方国统区的特殊环境,使得南方局在开展组织建设工作时,不能完全按照固定的模式来进行,必须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组织形式和多变的斗
争形式。原则坚定、策略灵活,这是南方局在组织建设方面的一条富有特色的成功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张鲁鲁.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成立[EB/OL].(2007-01-21).http:// www.cq.xinhuanet.com/10th/2007-01/21/content_9096980.htm.
[2]张星星.从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到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J].党史研究资料,1995(7-8).
[3]冯文彬,等.中国共产党建设全书:第4卷[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412.
[4]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党建工作[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
[5]南方局党史资料征集小组.南方局党史资料:大事记[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6.
[6]毛泽东选集:第2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56.
[7]吴葆朴,等.博古文选·年谱[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476.
[8]周恩来书信选集[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40-41.
[9]周恩来选集:上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30.
[10]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664.
(编辑:米盛)
基金项目: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南抗战文化人中的共产党员群体作用研究”(11BDJ011)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6-01-31
作者简介:杨斐然(1992-),男,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桂林541006)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刘旭雯(1990-),女,广西师范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西南抗战文化。
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016)04-0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