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志辉
(锡林郭勒盟草原工作站,内蒙古锡林浩特 026000)
合理利用草地资源 发展季节性畜牧业
——以锡林郭勒盟草原畜牧业生产经验为例
闫志辉
(锡林郭勒盟草原工作站,内蒙古锡林浩特 026000)
文章介绍了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根据多年的实践工作,锡林郭勒盟在发展草原畜牧业中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为今后发展畜牧业奠定了基础。
草地;合理利用;发展;畜牧业
草地资源是一种可更新性的自然资源。其特点是,在适宜的自然环境中与合理的利用条件下,它可以更新繁衍并被人类永续利用;反之,它可以崩溃解体甚至消失和灭绝。对这类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应有三个目标:一是维持基本的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如土壤的再生与保持,养分的再循环与平衡,水分的供给与保护等;二是保持遗传的多样性,为人类社会未来的育种保存丰富的“基因库”,如优良牧草种子的选育等;三是保证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的持续利用。合理开发利用可更新性资源,还有两层更为积极的含义,即仰赖绿色植物,充分利用太阳能;沿着各种“食物链”进行多层次利用,努力建设高效的、有多层互补与反馈自我调节功能的人工生态系统,如建立人工草地等。
一个时期以来,随着“草畜”双承包生产责任制的确立与完善,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和社会生产力。广大牧民学科学、用科学建设草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千里草原开始“由重畜轻草向以草定畜”、“由粗放经营向科学管理”、“由头数畜牧业向效益畜牧业”的三大转变。过去,草原建设投资全部由国家包干,现已逐步变为银行贷款与集体个人集资建设为主,国家扶持为辅;草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步趋于合理化、科学化,草地管理体制逐步健全与完善,草原畜牧业生产开始走向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长期以来,全盟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建设养畜的路子,不断探索推进畜牧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从1983年开始,在全盟牧区推行了以牲畜承包到户为重点的“草场公有、承包经营、牲畜作价、户有户养”的“草畜双承包”生产责任制,解决了牧区吃牲畜“大锅饭”的问题。从1989年开始,以草场承包到户为重点的“双权一制”,解决了牲畜吃草场“大锅饭”的问题,到1998年草牧场“双权一制”全面落实到位。在此基础上,全盟积极推行草畜平衡责任制和草牧场使用权有偿转让,使草牧场管理走上了法制化轨道,大大地调动了牧民群众发展牲畜的积极性。大小畜头数由1949年的164万头只发展到1989年首次突破1000万头只大关,到1999年曾一度达到1811万头只的最高峰。这一时期,出现的超载过牧,自然灾害频发,对草原生态造成的压力难以承受,数量型畜牧业走到了尽头。上世纪90年代,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结合自身特点,提出了发展集约化草原畜牧业的战略构想,开始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不断加大畜牧业基础建设,陆续启动了畜牧业防灾基地、农业综合开发草原示范项目、牧区开发示范项目、沙源治理项目等。特别是抓住国家实施沙源治理、天然草原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牧草种子基地建设等重大生态建设项目的有利时机,坚持保护与建设并举,开展了大规模的草原生态保护建设。进入21世纪,草原建设突飞猛进,数质并举。全盟草原建设总规模1500多万亩,人工草地建设面积达100万亩;高产饲料地面积达到80万亩;围栏草场达到1.6亿亩,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50%以上。并将饲料机械、牲畜暖棚建设列入到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内容,改善槽斗、机械等配套建设,大力发展养牛业,压缩山羊养殖数量。在农区实行全面禁牧、舍饲圈养。借助伊利、完达山等龙头企业的入驻,发展奶牛业。
2.1 坚持以牧为主,草业先行,多种经营、综合发展
锡林郭勒地区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决定了“以牧为主,多种经营”的综合发展方向。全境大部分地处温带半干旱与干旱地带,水、热、土各项资源条件不能充分满足多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要求,也不能保证稳定的收成,一旦进行大规模的垦殖活动,生态系统的各个环节就必然要遭到破坏,而导致气候恶化、土壤侵蚀、风沙危害、资源破坏等一系列恶果,这就是本地区要避免全面发展以种植业生产为主的最基本原因。然而,本区有广袤的适宜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天然草地,牧草资源丰富,广大牧民有着长期经营畜牧业生产的历史和经验,是发展畜牧业生产的重要基地。因此,充分合理的利用天然草地资源,大力发展畜牧业,应该是本地区经济发展坚定不移的方向。以畜牧业为主,实行多种经营和综合发展,包括农田饲料生产、林业生产、副业生产等许多方面。因地制宜地安排各业的规划与生产,在以牧为主的前提下,实行农牧林结合,促进畜牧业生产全面发展,同时推动以畜产品加工为主体的地方工业、乡镇企业、第三产业和其他各业协调发展,以工促牧,增强牧区经济实力,提高牧民生活水平。
2.2 坚持“以草定畜”、“畜草平衡”
在草畜双承包的基础上,逐级落实理论载畜量指标,使各级领导、业务部门和每一户牧民都知道自己管辖或承包范围内的草地,暖季、冷季到底能生产多少饲草、可养多少牲畜,在此基础上逐级制定切实可行的畜牧业生产发展规划。实践证明,草地载畜量及其极限是有条件的和相对的。一旦条件改变了,原来的载畜量和极限就可能被打破。如以天然草地产草量与通过不同方式、不同层次建设后的草地产草量进行对比,其自然生产力级差是十分明显的。“以草定畜”是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克服草畜矛盾,保持和恢复草地生态平衡,稳定发展畜牧业的一项重要措施。其实质就是在一定的草地利用区域内,根据年度内草地所能提供的饲草数量,适时地调整畜牧业发展规模和速度,制定最佳的草地利用方案。
2.3 治理沙地,建设人工草地,改善草地生态环境
本区天然草地总盖度仅有20~45%,这是光能利用率低、草地生产力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从生态和生理学角度来看,采取一定的人工措施可以增加植被盖度,提高植被对光能的利用率,从而提高草地的第一性生产力。在其他生态因子相对不变的条件下,牧草光合作用的速度与其叶面积的大小成正相关关系。因此,通过种草来增大叶面积,对提高草地生产力和保持草地生态平衡,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切实保护好沙地植被,治理沙漠化草地。本区共有沙地草场239.38万公顷,占全片草地面积的12.27%,是本片草地生态系统中最为脆弱的地区。沙地的存在,加强了气候的大陆性,增加了冷热变幅和大气的干燥度,尤其是春季的风沙,严重危害着牧草的返青和农作物幼苗的成活。因此,治理和改造沙地,防止沙漠化扩展,对本片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发展农牧业生产,都具有十分迫切的现实意义。沙地的治理,应以生物措施为主,积极开展植树造林种草活动,增加沙地植被盖度,这实质上是利用植被改造环境条件的一项艰巨的生物工程。同时,沙地的治理必须和沙地草场的合理利用紧密地结合起来,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进行;治沙的根本目的,是力求保持沙地生态系统的平衡,扩大沙区土地利用率,提高沙地草场的生产力。二是重视和加强人工草地建设。建设人工草地无论在水、土资源方面或者在光、温利用效率方面,都比天然草地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是世界上畜牧业经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在牧区建立人工草地要处理好与“禁止开荒,保护牧场”的辩证关系。在具体地块选择上:要具有一定的水利设施或水分条件良好;土层深厚,土壤肥力较高或具有充足的肥源并便于施肥;土壤水分含盐量正常;土壤质地与结构良好;地势平坦或坡度很小。在建设布局上,应以小型为主,集中力量逐步实现高水平的农牧结合;在措施上,应以兴修水利为重点,营造防护林,注意防止土壤沙化和盐碱化;在草种选择上,应以地方良种为主。
2.4 合理利用放牧场
放牧,是家畜在草地上采食活动。这是家畜从草地牧草中获得能量和物质的重要途径,是天然草地上放牧的家畜与牧草之间的一种正常的“食物链”关系。因此,建立合理的放牧制度,是维持草地正常结构和功能的必要条件。为了保证放牧场在长期利用情况下不再发生退化,在已划分季节营地的基础上,实行季节营地更换和季节营地内的划区轮牧,将季节牧场划分几大块,在整个放牧期内,每块草地在利用时间及利用次数上逐年依次更换。冬季牧场上保存的牧草处于休眠状态,秋季牧场上的牧草在利用后生长缓慢,并需要为其自身越冬储备充足的营养物质。因此,这两季牧场在利用次数上最好是1次,但应做到利用时间上的更换。春季和夏季牧场处于生长旺季,利用后能迅速再生,所以春、夏季牧场实行划区轮牧,既包括利用次数的增加,又包括利用时间上的更换。本片东部草甸草原地区,牧草再生力强,春季可利用2次,夏季可利用3~4次;中西部的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地区,牧草的再生能力稍差,故春季宜利用1次,夏季利用2次。控制适当的放牧强度,是草地合理利用的主要内容。追求一时的高产量而实行强度放牧,绝不是合理利用草地的最佳方案。强度放牧虽然带来暂时的高效益,但牲畜质量下降,草地变劣,失去进一步高产的后劲和基础;轻度放牧虽然牲畜和草地质量均可得到改善,但单位面积草地的报酬低。因此,中度放牧利用草地时,其报酬才是最高而稳定的。
2.5 加强储草基地建设,完善储草体系
畜牧业生产的主要矛盾是草和畜的矛盾,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饲草不足。暖季的旱灾和冷季的白灾,是发展畜牧业生产的主要灾害,它们最终都因为缺草而造成损失。因此,防灾、减灾的立足点,应放在储备充足的饲草,建立完善的储草体系上。本片天然打草场主要集中在阿巴嘎旗以东的地区,其他地区很少或几乎没有。因此,防灾、减灾储草基地建设,应集中在天然打草场面积广阔、产草量高、放牧难以利用(主要是缺水或供水不足的草地以及边远草地)的地区,以大中型储草点为主,以国家投资建设为主,配备现代化的打、搂、集、垛、捆机具,增设大型永久性的储草棚,丰年多储,作为地区的储草基地,供灾年调配使用。多年来,围建的许多家庭草库伦,为解决本片南部和西部冬春储草,增强防灾、减灾提供了物质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应该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加以推广。这一类草库伦,应以水利工程配套为重点,发展草地灌溉,采取补播、施肥、松土等综合措施,在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草量上狠下功夫。要注意打草场的保护和培育。调查资料表明,连续3年在同一地段、同一时期割草,草地的产草量常下降1/3,不可食草的比例由原来的3.2%增加到32.3%。为防止打草场退化,要建立合理的轮刈制度或实施条带状刈割,同时要积极开展打草场的松土补播、灌溉、施肥,不断提高打草场的生产力。
2.6 不断改善草地的供水状况
温带草原区生长季节地上植物量的年限变化,总体上是受着大气降水多少的制约,并表现出明显的线性函数关系。如果按草原植物的蒸腾量和土壤蒸发量推算,半干旱草原区在比较干旱少雨的年份里,每形成一吨牧草干物质,需耗水200吨左右,如每公顷产干草1500公斤,需消耗300毫米左右的降水。本片实际情况,本片天然降水年度率大,因此,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非常重要,采取途径:一是打机井,利用深层地下水开发缺水或供水不足草地。机井间距最大不应超过15公里,控制面积200~250平方公里。机井的提水设备与土建工程要配套,维护与管理要专业化,水源要综合利用。二是井点布局要合理,对质量低、水量少的筒井要加以维修与改造;对深度大于10米的筒井,要安装提水机具,修建永久性蓄水池;三是充分利用地表水,要利用有利地形,广泛集资修建小型水库、塘坝,把一切可以利用的地表水,充分收集起来,发展草地灌溉。在灌溉方式上,要特别注意节约用水,积极发展喷灌和滴灌等。
2.7 利用天然草地夏秋季优势,大力发展季节性畜牧业
长期以来,草地畜牧业生产效益不高,同人们主观上只追求牲畜存栏数,忽视牲畜质量,缺乏商品生产意识,特别是不注意提高牲畜的出栏率和商品率有关。将“头数畜牧业”转变为“效益畜牧业”,是变草地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逐步提高草地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其关键则是提高牲畜个体与群体的转化与产出能力。本地区开展的肥羔生产,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西乌珠穆沁旗肥羔生产试验表明,幼畜在达到其成年体重70%时,对饲草的转化率最高。饲养1只6岁绵羊比饲养1只当年羔羊多消耗牧草4147.2公斤,而产肉量只增加12.6公斤。如果用饲养1只6岁绵羊所耗费的全部饲草来饲喂羔羊,则可饲养15只羔羊,产肉量要比6岁羊多8倍,饲草转化率提高7倍。因此,通过发展肥羔生产既可以发挥天然草地的季节优势,增加畜牧业经济收入,又可以减少冬春牲畜存栏数,解决冷季饲草不足与超载问题。乌珠穆沁羊是一个肉用型早熟地方良种。初生至6个月龄平均日增重:公羔为216.7克,母羔为209.9克。乌珠穆沁羔羊的生长速度快,成熟早,是进行肥羔生产的优良地方品种。进行肥羔生产,要提高母羊在畜群中的比重,提早配种产羔,在羔羊5个月龄时再育肥1个月,其产肉能将显著提高。此外,要加强棚圈建设,贮备充足、优质的干草,加强饲养管理。
S8-1
A
2095—5952(2016)01—0013—05
2015-09-19
闫志辉(1965-),女,内蒙古锡林浩特人,高级畜牧师,从事草原建设与保护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