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通”与图书馆RFID实践新探析

2016-03-25 02:21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盘点流通图书

郭 巍

(长春图书馆,吉林长春 130021)



“大流通”与图书馆RFID实践新探析

郭巍

(长春图书馆,吉林长春130021)

RFID;“大流通”;自助借还;诚信教育

文章着重介绍了图书馆RFID服务系统在文献管理中体现出的优势及在文献“大流通”模式下出现的弊端,并针对这些弊端提出了图书馆在文献管理与流通中应采取的措施。

1 RFID简介

RFID即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性的利用无线电波发射射频信号自动识别并获取有关数据的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起,RFID技术被图书馆界所关注。进入21世纪,众多图书馆开始逐步引进RFID技术,将RFID技术应用在流通服务中,主要包括文献管理、自助借还、安全检测三个方面。图书馆将RFID标签粘贴在文献或书架上,通过自助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管理等,实现了公共图书馆真正的人机对话,开启了智能图书馆建设的序幕。对图书馆界而言,RFID服务系统的引进是图书馆为用户服务的一种全方位变革。

2 图书馆“大流通”

“大流通”的概念最初是由马克思针对商品再生产和商品流通提出的。卡特彼勒提出了“一站式服务”,即让用户在一个营业点就可以办理全部的业务。基于马克思的“大流通”与卡特彼勒的“一站式服务”理论,图书馆“大流通”理论应运而生。

无论是传统图书馆还是智能图书馆,流通服务一直是图书馆正常运行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图书馆管理中也占有很大比重,体现了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因此,众多大中型图书馆都摒弃传统的手工借还服务,大量引进RFID设备,为用户开通各种便捷的流通服务,致力于图书馆“大流通”,以此来提高图书馆为用户服务的整体质量。

图书馆“大流通”借鉴了3M公司的“人文图书馆管理模式”,打造了图书馆特有的“大流通”服务模式。传统图书馆采用闭架管理模式,人书分离,用户借书需要向工作人员提供书名、著者名等信息,由工作人员进库查书,办完借书手续后再送到用户手中。“大流通”服务方式的开通,实现图书馆全开架、借阅一体,由“以书为本”转为“以人为本”。RFID设备的引进将“大流通”模式不仅仅局限于大空间、大开放服务,而是进军于完全开放、快速选择、自助借还的高科技的管理模式。这种服务的开通是图书馆的一种技术改革,是现代图书馆“大流通”服务所趋。图书馆以开放作为自己的特色,打破藏书壁垒、布局壁垒、规章壁垒、时间壁垒、部门和条块壁垒,最大限度地拉近图书馆与所有服务对象的距离,建立大的“读者服务”概念。

3 RFID服务系统在馆藏文献管理工作中的优势

3.1将RFID服务系统与OPAC检索系统相结合实现图书定位

迅速增长的文献量和全开放的阅览、外借模式更激化了文献服务与文献管理之间的矛盾。虽然读者可以通过网络或数字的方式查询文献信息,获取文献却如大海捞针。RFID设备的引进实现了图书定位,改变了在图书馆找书难的情况。图书定位一般使用RFID服务系统的智能书车来实现。此设备能够将馆藏文献与层架标相关联,建立层架标管理系统,对文献进行精确定位至层,层内文献不再按索书号排序。新书入藏一般采用两种方式进行定位:一是人工定位法,即馆员使用智能书车逐一对新书进行手工定位;二是首书智能定位,即系统使用回溯时的首书数据,对新书进行自动定位。用户在查找图书时,可以根据OPAC检索系统提供的智能架位导航,精确了解所查文献所在的书架位置及借阅情况。未被借阅的文献直接锁定层架标,使得用户能够快速、精确地查找到文献;被借阅的文献能够显示此文献被借阅及归还的日期,大大节省了图书搜索时间。

3.2RFID服务系统简化了文献盘点工作

盘点文献主要使用的设备是便捷式读写器。此设备通过传感器来扫描文献,与网络数据相对接,将文献馆藏情况传送到终端。文献盘点一直是让图书管理人员头疼的工作,非常繁重,几乎难以完成。RFID设备的多本扫描、快速读取的特性简化了文献盘点工作,从而改写了文献难以盘点的历史。文献盘点时只要用读写器扫过书架某一层,设备显示器上会即刻显示出此层所藏文献的信息,并对错架乱架的文献有所标识。这种设备的引进简化了文献盘点工作,缩短了盘点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3.3保护用户隐私,实现用户自助借还

图书馆实现“大流通”模式主要的设备就是自助借还设备,它也是RFID服务系统的核心部分。图书馆引进自助借还设备改写了传统的一对多的工作人员手工借还服务,用户按照自身喜好自由、灵活地在设备上自行操作完成借还图书等工作。自助借还机除借书、还书功能外,用户还可以查询自己所借文献的册数、文献名、归还日期以及所持卡是否可以正常使用等。自助借还将借还图书的权利赋予用户,充分调动用户的主动性,让用户完成独立的文献流通借阅手续,具有较好的用户隐私性,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3.4用户可随意进出,解决存包难的问题

传统图书馆的自修室和阅览室是单独开设的,用户想进入阅览室必须将随身携带的背包存至存包柜才能进入。存包柜无人看管且在数量上也无法满足众多用户的需要,因此,图书馆内经常出现用户因无处存包而被拒之门外的现象。RFID所用的标签在文献处于借出状态时即被消磁,出入安检门时不会出现警报;未借出的文献没有经过消磁,经过安检门时会报警。基于此特性,图书馆实施大开放政策,用户可以带包随意进出,彻底解决了存包难的问题。

4 “大流通”模式下RFID服务系统易出现的弊端

4.1出现借(还)失败现象

用户在使用自助借还机时出现提示借(还)失败现象主要有几点原因:用户的借书证内有超期图书或者有未缴清的滞纳金;所借图书数量超出限额;借书证没有缴押金或者证件已被注销;所还图书不属于此馆区。

4.2出现错借现象

自助借还机属于高频设备,其感应特别灵敏。用户在进行借书操作手续时,如果附近有其他用户持书等待,稍不注意就会感应到附近用户手中的图书;或者前一位用户借书完毕后没有把借书程序关闭,下一位用户直接把文献借到他的借书证上。这两种情况都会给用户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4.3出现漏借(还)现象

自助借还机在正常工作时会受到金属的干扰,读写数据时遇到金属封面的文献就会无法识别。另外,RFID标签破损时,自助借还机在采集RFID标签数据时会出现无法识别的现象。而且,对于无法识别RFID标签的图书,即使在未借出状态下经过安检门,安检门也不会报警。用户在应用时不详细查看所借的文献与自助借还机所扫描的数据时,就会出现用户漏借或者漏还现象。

4.4出现用户不文明行为

自助借还机是用户自动化操作的过程,这种操作方式使用户在还回文献时不再经过工作人员的检查追责环节,降低了文献破损处罚力度。用户在享受图书馆服务的同时,出现了各种违规、失信等不文明行为,使得图书污损情况相当严重:或是用户圈圈点点做批注,或是“开天窗”,或是被撕页,或是偷梁换柱,最甚者是用户盗取图书只把电子标签还回。

5 图书馆应采取的策略

5.1对用户进行自助借还机操作方法的教育和宣传

图书馆要做好设备使用的教育与宣传:在自助借还机醒目的地方粘贴使用说明;在显示屏上播放操作视频;利用电子平台做好自助借还机的宣传。随着用户逐渐熟悉,其使用率也逐渐提高,但是有些用户对这种完全自助的仪器还是会感到无从下手。因此,在接待使用自助借还机的用户时,工作人员要做好引导工作,加强巡视管理,及时帮助用户解决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5.2定期抽查,及时排查文献破损现象

文献的自助借还难以及时发现文献污损和破损,针对这种现象需要工作人员监督用户,及时发现、及早处理。对馆藏的文献也要定期抽查排损,污损不严重的加盖公章以作标示,严重的下架加工,处理完毕后再重新上架流通。

5.3对用户进行诚信教育,适度处罚,规范用户言行

面对图书馆用户道德缺失和违规现象,图书馆在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同时,也要制定相应的处罚条例,加强用户道德观念,培养用户诚信意识。从长远的角度看,我国应尽快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并建立相应的文献保护条例,用具有法律效应的制度来管理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对道德败坏、行为恶劣的用户适度处罚;对有不遵守公德的用户进行诚信教育;对诚信度较差的用户,采取法律手段予以制裁,以保护图书馆文献。

[1]谭振坤.图书馆自助服务应用探讨:以深圳南山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2015(9):103-106.[2]杨先红.浅论开放式服务方式:大流通[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21):113-115.

[3]甘琳.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创新应用[J].图书馆论坛,2007(3):8-11.

[4]陈茫.图书馆RFID流通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5(8):106-109.

[5]江波.移动图书馆架构下RFID的应用创新: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RFID项目实践[J].图书馆论坛,2015(4):23,106-109.

[6]黄海彬.逾期志愿服务:文献逾期处理制度新举措[J].图书馆建设,2013(9):70-72.

[7]刘开琼.诚信视角下高校图书馆自助借还图书的问题新探:以广西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界,2014(2):37-40.

(编校:马怀云)

2016-02-02

郭巍(1979—),长春图书馆馆员。

G250.78

A

1003-1588(2016)03-0067-02

猜你喜欢
盘点流通图书
富“鳜”逼人!标鳜最高38元/斤,订单去到39元/斤,流通商疯狂抢订!这条鱼成“抢手货”
睁眼瞎盘点
睁眼瞎盘点
图书推荐
盘点各国网红猫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建国以来新年献词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