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华,杜雪君
(1.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杭州310023;2.浙江科技学院,浙江杭州310023)
MOOC对大学生学习和大学教学的影响:基于浙江3所高校学生的调研①
黄忠华1,杜雪君2
(1.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杭州310023;2.浙江科技学院,浙江杭州310023)
摘要:MOOC将对大学生学习及大学教学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浙江3所高校学生调研数据发现,总体来看,现阶段大学生参与MOOC学习的程度还不高,MOOC的发展尚未对大学教学产生较大影响。专业、大学生上网行为、对网络课程认知和对大学课堂教学评价影响学生参与MOOC学习的倾向。大学生在大学课堂学习与在MOOC学习被发现具有互补性。为应对MOOC冲击,建议提升大学课堂教学的内涵价值和核心竞争力,革新大学课堂教学理念、模式、手段和形式,并引导大学生理性选择网络课程学习。
关键词:MOOC;大学生学习;大学教学;影响
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的兴起已成为当前教育界热烈探讨的重要事件[1]。MOOC的出现时间不久,最早于2008年由布赖恩·亚历山大与戴夫·科米尔合作开设一门大型网络课程并提出MOOC概念,随后一大批开放式网络课程和大型在线平台相继产生。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一批世界顶尖大学陆续加盟和设立MOOC平台,给全球各地学生提供了大量免费网络课程。MOOC的快速发展,将对高等教育的理念和模式产生较大冲击,并引起高等教育界人士的强烈关注。
MOOC的兴起使得大学生学习方式和大学教学理念正在悄然发生变革。以2011年斯坦福大学Thrun与Norvig教授开设的大型开放式在线课程《人工智能导论》为例,该课程吸引全球各地16万学生注册[2],开创了规模化教学之先河。不久,U-dacity、Coursera以及edX三大在线课程平台相继问世,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十几所世界著名大学纷纷参与其中。我国一些著名大学也开始迎接MOOC发展的浪潮,2013年清华大学推出学堂在线平台,向全球提供在线课程,北京大学也在Coursera 和edX上上线多门课程。2013年,在大型中文MOOC平台果壳网注册的学生成员已达3万多人。
随着MOOC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传统大学学习和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重新审视和反思MOOC及其对大学生学习和大学教学的影响正日益受到关注[3][4]。2015年Science开篇就有文章呼吁重新审视MOOC及其对教学的启示[5]。本文主要分析MOOC对大学生学习和大学教学的影响,基于浙江3所高校学生的调研数据实证分析大学生对MOOC的认知、态度、需求及参与MOOC的影响因素,最终探讨大学教学的应对策略和改革建议。
(一)MOOC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
1.拓宽大学生课程学习的选择范围
MOOC的来临给大学生提供了多元化丰富的学习选择。MOOC能提供大量免费的课程,甚至还有“学分”(课程结业证明),大大拓宽了学生课程学习的选择范围[6]。一旦高校认可学生在MOOC上修读的课程和学分,将真正打通线上线下课程平台和实现大融合,届时学生的选课范围将大大增加,有些大学不开或开设不了的课程,学生也可轻松方便地在MOOC上学习。
2.减小大学生学习的成本和限制
传统的大学教学中学生需要支付高昂的学费才能学习知识,并在统一时间、统一地点参加指定课程学习,部分学生还需跨越不同校区去听课。相比之下,MOOC具有显著的低成本、无限制的优势,学生在全球任一地方,只要一台电脑和一根网线,均能与全球其他地方学生共同分享世界一流大学的精品课程资源、便利地参与课程学习。MOOC的兴起使大学校园和课堂的概念正在从1.0向2.0悄然转变[7]。
3.被动接收向主动获取转变
传统的大学教学,教师居中心地位,学生被动学习课程和接收知识,即“学生学教师教的有限知识”。而MOOC的出现将改变甚至颠覆大学教学的理念和模式,学生可以主动、积极地在MOOC选择和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和知识,即“学生学自己想学的一切知识”[8]。这一内在学习逻辑的变化将给传统的大学教学带来挑战和冲击。
4.大学生的学习分化将更趋明显
MOOC给大学生带来丰富学习机会和较大便利的同时,也在加速大学生的分化。MOOC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对于学习能力强的人或学习主动性强的学生,MOOC出现确实提供了更多机会和选择;然而对于缺乏学习兴趣和热情的学生,MOOC发展对他们并无直接影响。因此MOOC发展将使一部分学生主动参与MOOC学习和获得更多知识,而另一部分同学将保持原有学习方式,不同学生的学习分化将日趋严重。
(二)MOOC对大学教学的影响
1.冲击大学教学的功能和市场
MOOC的快速发展正在冲击传统大学教学的功能和市场。传统大学集知识创造和传播两个功能,而MOOC的兴起冲击了大学承担知识创造和传播的完整链条,MOOC也承担起部分知识传播的功能,并且具有低成本、无时空限制等优势,将不可避免冲击传统大学教学的市场和功能[9]。此外,MOOC的规模化教学优势也将给传统大学教学方式带来冲击和挑战,一名教师可以同时对数万名学生上课,而传统大学一名老师只能向数十位学生同时上课。Udacity公司创设人Thrun教授曾大胆预言,50年后全球只需10所大学提供大学教学。
2.促进教学理念转变
传统的大学教学以“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和教室为基本点”,注重知识理论的传授,然而却对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关注不足,而MOOC的兴起正颠覆传统的教学理念。MOOC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中心来精心组织和生动呈现课程内容,如每节课通常安排在10-15分钟,其原因是超过一定时间,学生的注意力将下降,MOOC的兴起使学生回归学习和教学的主体地位。
3.重构大学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
MOOC的发展将对现行的大学课堂教学形成挑战。面对MOOC中的大量“精品课程”、名师资源和可数万人同时上课的规模化优势,传统大学课堂教学的价值正在受到质疑和挑战[10]。大学如何重新认识和重构课堂教学的价值,重新定义其核心价值,正在被提上议事日程。
4.倒逼教学手段与形式革新
MOOC的出现是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的一次大变革。互联网技术、社会化媒介和移动设备的发展成熟是MOOC兴起的技术基础,MOOC课程通常将课程分为授课、测算模块,并通过社会网络、邮件列表等工具与学生展开互动交流[11],相比传统大学课堂教学其技术性要先进和丰富。MOOC的兴起对大学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大学教学带来挑战[12],MOOC也正在倒逼大学教师采用新教学方式和技术来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否则传统大学教学将面临失去市场的危险。
本次抽样调查的对象为大学在校本科生,向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科技学院、浙江外国语学院的320位学生发放一对一问卷,最终回收306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6%。从有效问卷的对象结构来看:理工科类的学生占65%,文史类学生占30%,艺术和体育类学生各占4%和1%;大一学生占40%,大二为25%,大三为24%,大四为11%。
(一)对MOOC的认知度
从调研结果来看,有21%学生表示关注过MOOC学习平台,表明总体来看,当前大学生对MOOC这一新生事物的认知和关注度还不高。从表1分学科的情况来看,对MOOC关注度最高的为文史类学生,有28%学生关注过;其次为艺术类,关注度为23%;再次为理工类学生,关注度仅为17%。比较而言,文科学生对MOOC的关注度要稍高于理工类学生。大学生MOOC关注度分学科比较情况见表1。
表1:大学生MOOC关注度分学科比较
从分年级的情况看,大二学生对MOOC关注度最高,为26%,其次为大四和大三学生,大一学生因刚进大学不久,对MOOC关注度较低,仅为15%。具体见表2。
表2:大学生MOOC关注度分年级比较
(二)MOOC的使用方式
对使用过MOOC学生的调研发现,60%学生每周花在MOOC上的时间为1-3个小时,每周所花时间不到1小时和3-6小时的学生分别占17%和 21%,超过6小时学生仅为2%,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在MOOC所化时间不多,与传统大学教学时间相比仅占较小一部分。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大学生每周花在MOOC上的时间分布
从在MOOC所修课程情况统计来看,88%学生在MOOC上只修1门课程,修2门和3门课程的学生比重还不高,仅为10%和2%,表明当前大学生对MOOC的使用程度还不高。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大学生在MOOC上选修课程的情况
(三)对MOOC学习效果分析
在对MOOC学习效果评价的统计中发现,91%的学生认为MOOC学习效果差,5%的学生认为MOOC学习效果一般,只有较少部分(4%)学生认为MOOC学习效果较好,表明与传统大学教学效果相比,当前大部分学生认为MOOC学习效果还不好,有待进一步实践检验和提升。具体如图3所示。
图3 大学生MOOC学习效果评价
(四)对MOOC态度分析
当问及MOOC是否对传统大学学习和教学产生影响时,98%的学生认为没有产生影响,仅有2%的学生认为有影响,表明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当前MOOC发展尚未对传统大学学习和教学产生较大影响。
然而,当问及是否希望学校推行MOOC式教学时,53%的学生希望学校推行MOOC式教学,只有6%的学生不希望推行MOOC式教学,另外41%的学生认为无所谓,这表明尽管大部分学生尚未深入体验到MOOC教学带来的便利和收益,但都希望改革传统大学教学。部分学生还提及有些大学课程学习比较枯燥。具体如图4所示。
图4 大学生对MOOC教学的需求
进一步问及希望哪类课程进行MOOC教学,统计结果发现,45%的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计算机、外语和思政类)更合适MOOC教学,分别有29%和26%的学生认为专业前沿课和专业基础课适合推行MOOC教学。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希望在公共基础课中率先推行MOOC教学,以满足其个性化和自主化的学习需求。具体如图5所示。
图5 大学生对不同类型课程推行MOOC教学的认知
本文实证检验分析了大学生参与MOOC学习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效应。因变量为是否参与MOOC学习(参与为1,否则为0),自变量包括基本特征(性别、专业和年级)、网络行为(上网时间、上网主要行为)、对网络课程认知和对大学课堂教学评价等变量。
模型1-4分别选取不同层面变量进行回归,相同变量的系数值基本稳健,拟合效果不断增强,特别是增加网络课程认知和对大学课堂教学评价后,拟合优度从0.03增加至0.75,最终选取模型4进行结果分析。
首先,在基本特征方面,性别对大学生参与MOOC的影响不显著。专业的影响显著,理工类学生参与MOOC学习的概率较低,这可能是因为理工类学生课程负担相对较重,较少有自由时间和兴趣参与MOOC学习,相反,文史和艺术类等学生具有较多的自由时间,其参加MOOC学习的可能性更高。此外,不同年级的影响不显著。
其次,在网络行为特征方面,上网主要为娱乐和社交的学生,其参与MOOC学习的可能性较低;而上网主要为购物的学生,其参与MOOC学习的可能性较大,但显著性较低。上网时间对学生是否参与MOOC学习的影响不显著。总体而言,学生在网上非学习活动所花时间越多,将更少可能参与MOOC学习。
再次,网络课程认知的影响显著,认同网络课程具有获得知识、可弥补大学课堂教学不足和具有灵活授课方式和时间安排优势的学生,其参与MOOC学习的倾向也越高,表明对网络课程的正确认知将助推大学生参与MOOC学习。
最后,学生对大学课堂教学评价显著影响其参与MOOC的倾向。从系数值来看,对大学课堂教学评价越高的学生,其参与MOOC学习的倾向也越高,表明学生想在传统大学课堂教学之外寻找新的学习来源,并不是因为认为大学课堂教学效果较差才去参与MOOC课程学习。这一结果表明MOOC与大学课堂教学是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
采用logit模型的回归结果见表3。
表3:大学生参与MOOC学习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
续表3
MOOC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尽管当前大学生对MOOC的认知和参与度还不高,但新一波互联网教育革命势必将对传统的大学教育教学产生较大冲击,不确定的只是这一冲击来临和持续的真正时间。大学教学必须充分重视MOOC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并提前应对和积极变革,提升大学教学的核心价值和效果。
(一)提升大学教学的价值和核心竞争力
相比精心组织、规模化的MOOC课程教学,大学教学需重视发现和定义其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尽管MOOC有低成本、规模化、无地域和时间限制等优势,但在面对面交流和思想交流、创新方面却有所不足,而大学课堂教学正具有面对面交流、激发思想碰撞创新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大学教学要尽可能多地营造面对面互动、思想交流与创新的环境和机会,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其思想的传授、交流、碰撞和创新功能,弱化传统知识灌输的功能。
(二)主动变革教学理念和模式
面对MOOC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冲击,传统大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弊端凸显,教师教学内容安排并非充分关注学生兴趣和需求,导致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因此,大学教学理念和模式需真正来一次大变革,真正组织和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和需求,让学生自主、主动和快乐地学习和体验学习的快乐。
(三)改革和完善大学课程体系,提高课程内涵和质量
MOOC的兴起将对大学原有课程体系产生巨大冲击,大学应优化原有课程体系,重视大学课堂建设,提升大学课程教学的内涵和质量,积极调动教师参与课程协同建设,改变以往重复课程建设和单调传授课本知识的弊端,注重课程案例库、实验和实践模块的建设。
(四)改革大学教学的手段和形式
部分学生参与MOOC学习的原因是认为传统大学课堂教学单调和不够有趣。相比MOOC课程的内容精心安排和教学形式的丰富生动,大学课程主要依靠老师单独讲授,部分课程重复建设,在教学手段和形式的丰富生动性方面相形见绌。因此,应注重改革大学课堂教学的手段和形式,依靠多媒体、对话讨论、实验情景等多种教学手段,深化信息技术应用,大胆探索混合式学习、翻转课堂等教学手段和形式,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五)注重大学课堂教学的拓展
目前的大学教学模式下,学生与教师的接触、交流与互动大多仅限于课堂内。要提升大学教学的功能和市场,大学教学需注重课堂外教学和交流的拓展,给学生在大学期间创造更多的学习、互动和思想交流的场所、机会和氛围,使大学留得住学生、营造出环境、塑造出价值。
(六)支持学生网络课程学习,主动迎接MOOC挑战
MOOC的兴起和发展已成不可阻挡之势,大学在注重提升自身建设的同时,还应支持和服务学生参与MOOC课程学习。引导和帮助学生成为理性的MOOC学习者,使其科学地针对自身发展规划选择合适的课程,自主高效地参与学习,并使其具有较强的学习目标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学生适应信息化和网络化条件下学习环境与模式,更好地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达到个性化、自主化和终生化学习新境界。
参考文献:
[1]耿学华,桑新民.学习者、教师、研究者三重身份的MOOCs体验——对美国圣塔菲研究所网络课程的学习与反思[J].中国高教研究,2014,(7):14-19.
[2]段丽华,周霖,柳海民. MOOC的全球化发展与高等教育公平[J].现代教育管理,2015,(4):12.
[3]叶伟剑.大学生网络课程学习行为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4,(6):101-105.
[4]于小艳.MOOC:传统大学的警钟还是表钟[J].现代教育管理,2015,(8):91-92.
[5]Reich J. Rebooting MOOC Research[J]. Science,2015,347(6217):34-35.
[6]李大力,杨成丽,单丹. MOOC的发展及其对大学教育的影响[J].学理论,2014,(23):181-183.
[7]Waldrop M M. Campus 2.0[J]. Nature,2013,495(14):160-163.
[8]余慧杰,胡莲. MOOC的发展和影响及对策研究[J].远程教育,2014,(10):83-84.
[9]Mcandrew P,Scanlon E. Open learning at a Distance:lessons for Struggling MOOCs[EB/OL]. http://Portal. Scienceinthe classroom. org/sites/default/files/ postfiles/science-2013-mcandrew-1450-1.pdf.
[10]缪子梅.网上课程对我国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基于对某高校在校学生的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2014,(11):94-98.
[11]王文礼. MOOC的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江苏高教,2013,(2):53-57.
[12]刘芙,齐伟. MOOC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功用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5,(6):86-91.
(责任编辑:李作章;责任校对:徐治中)
Study of the Impact of MOOC on University Students Learning and University Teaching
HUANG Zhonghua1,DU Xuejun2
(1.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gzhou Zhejiang 310023;2.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ngzhou Zhejiang 310023)
Abstract:MOOC will have an important effect on university students learning and university teaching.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students from 3 universities in Zhejiang province,it is found that university students’participation in MOOC learning is not very high currently. The development of MOOC has yet to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university teaching. Major,university students’internet behavior,the recognition of online course and the evaluation of university teaching impact the students’tendency to participate MOOC learning. It is found that university students learn in MOOC and university course are complementary. To cope with MOOC’s shock,it is suggested that university should enhance the values and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university teaching, innovate the ideology,mode,tools and forms of university teaching,and guide students to rationally choice the online course learning.
Key words:MOOC;university students learning;university teaching;impact
作者简介:黄忠华(1981-),男,浙江绍兴人,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教育发展研究;杜雪君(1981-),女,浙江宁波人,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教育发展研究。
基金项目: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土地资源错配的形成机理及其对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研究”(7137324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土地财政对城市增长的影响机理与管治策略研究”(71203197);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高水平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实践研究:剑桥大学经验及其启示”;浙江工业大学经贸学院院级教学改革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85(2016)02-005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