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陶艺创作中的无意识

2016-03-25 07:16李红斌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6年7期
关键词:陶艺艺术家意识

李红斌

河南工艺美术学会

浅谈陶艺创作中的无意识

李红斌

河南工艺美术学会

艺术创作的源泉都是“意识”的积累,是艺术家所感悟到对生活的认识和对人生的认知,是一股非常茁壮的带有方向性的力量从朦胧逐渐延伸到清晰的线性过程,穿插在混沌却普遍地移动的“无意识”中。陶艺创作中艺术家把生活中看到的事物、感受的情感,通过意识的主导,无意识的支配,在审美和材料的制约下,经由艺术手法加工和处理,然后重返无意识的境界,使作品升华为艺术品。

陶艺创作;意识;无意识;

一、相关概念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将人类的精神世界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部分。意识,就是我们日常中能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当我们有目的地去做某一件事情时, 意识就发挥了重要作用。“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道出了艺术创作的真谛是从生活中产生的“意识”的提炼。而相对的,无意识, 就是主体没有意识到的不知不觉的一种潜在的心理活动,是头脑中一种潜在的特殊反映形式,始终伴随着人类的心理活动及日常生活,包括了原始的欲望、冲动、各种本能等方面,同时也是瞬间的、极具个性的精神情感外化,也称潜意识,下意识。

二、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

艺术创作不是纯粹的无意识的活动,意识和无意识作为两个组成部分,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无意识建立在意识的基础之上

众所周知达利的画足够疯狂和颠覆性,他自己也认为自己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创作的。但是弗洛伊德则认为达利是在有意识的描绘自己的无意识,他曾说“我感兴趣的不是你画中的无意识,而恰恰是你的有意识。”在陶艺创作中的“无意识”创作并不是真正的“无意识”,是建立在清晰的、潜在的“意识”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具有继续开展创作的必要条件。

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应物质。也就是认为任何天马行空的想法的产生,都是观察生活的积累所得。就像郑板桥的“胸中之竹”也是“眼中之竹”的图像化。陶艺创作中的意识和无意识都是创作者生活经验陶艺作品上的综合反映,包括美学修养、文化背景、技术技能等等。

(2)无意识受意识引导

在陶艺创作中的无意识并不是随心所欲,是受意识引导的。老子总结的更为简练“随心所欲不逾矩”,不逾矩是什么?是理论是章法。艺术品的创作还是要遵循章法的,作品如果不在一定的美学理论的指导下,那么很难能称之为是一件成熟的艺术品。艺术家看似漫不经心地信手拈来的一件作品,其实是在头脑中有意识的加工了很久,直至炉火纯青的。一个高超的陶艺家能够熟练的把他的想法通过高度概括、看似随意的技法,简练的表达出来,这需要长时间的各种实践和思考的积累。另外,无意识在陶艺创作过程里也会触及到艺术家内心中某种潜在的或者遗忘的“意识”积累,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含义,隐喻了某种象征,因此“意识”成就了“无意识”创作。

三、陶艺创作中的无意识

德国作家茨威格曾说:“艺术家从千百次艺术创作实践中体验到,每当他放弃了意识的有意控制时,一种新的意象便会奇迹般地涌现出来,一种长期想要解决而未得解决的问题便突然得到解决。那往往使自己注意力集中于一点的有意识思考是不能够控制艺术形式中那同时出现的众多因素的。”对于陶艺创作来说,在大多数时间,创作者在创作时候都受到有意识的支配,换而言之,陶艺创作遵循创作者的预设的创作思维、思路和框架。有的时候在陶艺创作过程中也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奇妙思维,灵感大发,继而将其融汇在陶艺创作当中,这当属无意识的支配。

陶艺创作与其它艺术有着共性也有不同的地方,其表现的都是人的思想对生活的领悟、对文化的思考或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它通过多种制作方法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作品,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无意识”心态对陶艺创作的影响其根本就在于,通过审美、习惯和材料等方面探索,将无意识的创作理念与作品表达的主题彻底契合。

四、陶艺创作中影响无意识的因素

弗洛伊德曾说:“艺术家的创作也同梦一样,是无意识的。”确实,无意识创作隐藏的很深,通常很难自觉,正是如此,无意识才是陶艺创作者真实心境的体现,也是最真实的流露。如果可以通过对陶艺制作过程的分析,了解创作者在工艺过程中的自觉行为,就会渐渐地感受到创作者所持有的无意识创作。这种无意识创作实则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

(1)审美

大到各个时代的审美,小到局部形式美的法则,这些审美意识贯穿着陶艺创作过程的始终。拉坯成型一个圆筒是很稀松平常的事,一个圆形立柱也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美和内涵,如果放任无意识的就烧制一个圆形立柱,并冠之以各种前卫和实验之名,也无不可。比如看似随心的一件陶艺头像,实则需要考究每一个立眉瞪眼的传神、鼻头的灵动、嘴角的弧线和胡须的样式,经验中的审美法则和艺术理论都在无形之中控制着自由随心的双手,是故大家和草根也许就是一念之差。在创作陶艺的过程中,审美是影响无意识创作的最主要的因素。

(2)材料

首先,由于各个瓷区的泥土成分的不同,所以泥料的特性也千差万别,硬度、粘性和密度都大不相同。经过长时间对泥性的运用和摸索,熟练一个地方的泥性之后,一种得心应手的技法也会随着成熟。在钧瓷瓷区的泥土粘度小、立性好,所以手工成型并切割一定高度的卷泥坯的作品成为可能。《头像系列》作品是在习惯泥性的基础上做出的选择,并以一种立式圆筒的造型呈现,运用切割和凹凸的手法表现五官和细节,似是偶然的、自由的划割,实则是在创作过程中长期探索的结果。

其次,釉料的种类和使用方法更是多种多样。钧瓷瓷区的釉料是矿物颜色釉,有不可预知的魅力,同一釉料,有时可以出现红霞万里,也可以出现云雾渺渺,有时欲表现“千山鸟飞绝”,却得到“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奇妙窑变。釉料的神奇虽然不随人的意志转移,但是经过反复的实验和总结,还是可以部分控制其发色的。不经意的一笔涂抹,其实心中潜意识里是有预想的效果的图像在引导,即使是凭空胡乱涂抹一气,也并不是真的无意识这样做,而是“想要得到一种不同寻常的效果”的意识在指导。

在陶艺创作过程中,这些因素都不单一的在起着作用,而是同时交织着在影响。孤立和片面的看待问题总是不成立的,所以要承认无意识中在陶艺创作过程中是同时受着多种因素的影响。

五、总结

可见在陶艺创作中的“意识”与“无意识”之间是相对而言的,艺术家往往只有在清晰的“意识”状态下才能进行“无意识”创作。天才艺术家的本能都是懂得驾驭意识和无意识,不得不承认“无意识”创作也是受“意识”的引导,创作其间的随心所欲和妙手偶得都是建立在“意识”作用的基础之上,并受审美、习惯和材料等因素影响。由此可见陶艺创作中的意识和无意识互相作用,不可分割,艺术作品的独特与创新,要合理的挖掘无意识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在陶艺创作上定会有更加精彩的作品呈现。

钟馗系列

猜你喜欢
陶艺艺术家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疯狂”的陶艺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当代陶艺
陈烈汉陶艺
对现代陶艺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