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病治肝发微兼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心绞痛的疗效评价
黎文杰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广东江门529000
心绞痛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方案较多。中医五行认为,肝属木,心属火,木为火之母,母病及子,故肝病可累及心[1],因此治疗心病可实施调肝之治则。小柴胡汤属调肝经典药方,至今已有上千年应用历史,为进一步探讨心病治肝发微兼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本科以此方治疗心绞痛患者40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8月—2015年5月本科收治的心绞痛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22~85岁,平均年龄(59.4±5.2)岁;病程4个月~20年,平均病程(6.4±2.9)年;心绞痛分级:Ⅰ级16例;Ⅱ级14例;Ⅲ级10例。研究组,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4~82岁,平均年龄(59.9±5.1)岁;病程5个月~21年,平均病程(6.9±2.5)年;心绞痛分级:Ⅰ级17例;Ⅱ级14例;Ⅲ级9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及时确诊,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2组入院后均停止使用原有的长效抗心绞痛药物、抗血小板功能、溶纤及抗凝等治疗,观察1周后,给予速效硝酸甘油处理。对照组采用西药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每次200 mg,2次/d,口服。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中药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方药组成为半夏、炙甘草、瓜蒌各10 g,柴胡15 g,太子参、生龙骨、生牡蛎各30 g,黄芩12 g,九香虫6 g。气滞者加延胡索、郁金、紫苏梗各12 g;血瘀者加丹参30 g,川芎12 g,同时半夏减为6 g;血压较高者加葛根、牛膝各20 g,钩藤10 g,地龙15 g;热结者加石菖蒲10 g,黄连3 g,同时去半夏;气阴两虚者则用西洋参10 g替代太子参,银柴胡12 g替代柴胡,并加黄芪30 g,五味子10 g。上药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分早、中、晚3次服完。2组均连续治疗3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
1.3观察指标
比较2组临床疗效,记录治疗期间2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包括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发热等。
1.4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文献[2]制订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心绞痛发作次数不超过2次,无需服用硝酸甘油;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一定缓解,心绞痛发作次数与硝酸甘油用量均减少50%以上;无效:未能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40,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2组不良反应的比较
研究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2,P>0.05),但研究组有降低趋势。
3讨论
心绞痛属于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中医认为情志失调、气机不畅等极易损伤肝脏,过度急躁或兴奋等情绪可导致机体气机不畅,气滞血瘀,气血不和及脉络不利等,进而引发心脉痹阻,痰瘀交阻,经络不通,不通则痛,从而引发胸痹心痛[3]。现代研究[4]认为本病发生机制比较复杂,常见的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而来、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及冠状动脉痉挛所致等。各种原因引发的机体阴阳气血交接失常,营卫不和,气血不调等,也是引发本病的机制。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小柴胡汤为调肝治疗伤寒少阳病主方,中医沿用该方药治疗心绞痛已有多年历史,并取得不错的效果。
本科将诊治的80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95.00%,对照组则为80.0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有降低趋势,说明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轻西药治疗产生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中医对心绞痛研究已有多年历史,但中医并无“心绞痛”病名,而将其归为“胸痹”等范畴。《素问·举痛论》中指出“气为百病之源也”;明代曾有医家提出:“肝虚则胸痛,引背胁,肝实则胸痛不得转侧,可见胸属肝也”[5]。按照中医五脏的相关理论,疾病的传变,多见一脏受病,波及他脏而致疾病发生传变,如肝脏疾病,可通过生克乘侮关系影响及心,故肝胆功能失调有可能导致胸部发作性疼痛,并伴有胸部胀满等,若患者情绪不佳则会随着情绪大起大落而加重病情。心主血,肝藏血、主疏泄;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功能,还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的作用;血液充盈,脉管通畅,心气充沛,气机通畅,方可确保气血畅通与心血充盛[6]。若人体肝胆发生病变,可影响心,导致气瘀血阻,心脉不畅,痹阻不通而发心痛。怒则伤肝,肝失疏泄,肝郁气滞,甚则气郁化火,灼津成痰,无论气滞或痰阻,均可使血行失畅、脉络不利,而致气血瘀滞,痰瘀交阻,心脉痹阻,不通则痛,而发胸痹。基于此,中医认为肝心痛主要病因为肝火旺盛,肝郁气滞,进而引发气血瘀滞与脉络不通,本虚标实则成为引发心绞痛反复发作与迁延不愈的关键。
小柴胡汤在古代医学中多处提及,该汤剂遵循“调整少阳枢机则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心神得养”原则[7],将调整气机作为治疗心绞痛的基础与关键。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心绞痛效果明显,该方剂属于阴阳变理之总方,可以促使机体阴阳气血重新恢复,达到按时交接的生理状态,并促使阴阳调和与气血畅通。本方中含有多种中药成分,其中柴胡感一阳之气而生,少阳之邪,非此不解,能疏泄气机之郁滞,与甘草合用可和解表里;生姜兼有散太阳之寒的效果,使得半表之邪得从外宣;黄芩有清少阳之热,使半里之邪得从内彻的效果;大枣擅和中之用;半夏有逐饮之能,并起到降逆的效果;加用芍药以制阴,柔肝缓急,则邪返于阳而阴亦安,不除痛而痛自止[8]。此外,临床治疗中随证加减,可更好地达到活血化瘀,益气化痰镇静等效果。
综上所述,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病,病情较重,应及时确诊与治疗。心病治肝在中医理论上治疗心绞痛是可行的,从相关研究可以看出,采用心病治肝发微兼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心绞痛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不过,因缺乏相关的循证医学资料,还需要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证实心绞痛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患者。
参考文献
[1]韩五九.心病治肝发微兼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心绞痛[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6):75-76.
[2]李庆.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冠心病劳累性心绞痛80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7):84-85.
[3]晏建立.心病治肝发微兼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心绞痛[J].中医药通报,2011,10(2):32-34.
[4]黄志高,薛生辉,王伟,等.小柴胡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J].中医研究,2013,26(2):24-26.
[5]韦爱欢.小柴胡汤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体会[J].光明中医,2010,25(11):2107-2108.
[6]宫丽鸿,王月莹,于波.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发热验案[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2):260.
[7]刘励.小柴胡汤临床应用体会[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5):329.
[8]刘汉宗.小柴胡汤合冠心Ⅱ号方治疗变异性心绞痛50例[J].国医论坛,2009,24(5):22-23.
(收稿日期:2015-10-22)
doi:10.3969/j.issn.1674-4616.2016.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