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升自信力的大学生口语表达体系研究

2016-03-24 16:17李晓东周超凡
中国市场 2016年12期
关键词:大学生

李晓东++周超凡

[摘 要]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力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必然要求。完善大学生口语表达体系与提升自信力有着密切的联系。高校要不断优化、创新教育手段,通过构建有利于大学生自信力提升的教育模式,建立完善的口语表达体系,从更积极、更富有建设性的角度去提升大学生的自信力。

[关键词]自信力;大学生;口语表达体系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2.067

1 大学生自信力与口语表达的关系

自信力的提升依赖于知识、心理、思维、实践等多个要素共同构成的教育环境,其中口语表达体系是重要环节。口语表达训练之所以对个体自信的提升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从以下理论与实践上可以得到验证。

1.1 从理论上看,口语表达能影响自信力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在 1977 年提出“自我效能”的概念,用以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得到满意结果的预期。他认为个体对效能预期越高,就越倾向做出更大努力。班杜拉指出了4点影响自我效能形成的因素,即直接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和情绪的唤起,这四方面的内容影响了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同时也对大学生自信心的唤起有很大的影响。

口才表达在这4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具体表现在:

一是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大学生的口语表达属个人行为,讲的好,会认为是平时训练的结果,这种成功会增强效能期望;反之,不敢讲,讲不好,一般人会埋怨自己,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这些都会增强大学生的上进心与自信心。二是人的许多效能期望是来源于观察他人的替代经验。大学生在讲话时,往往会与同学作比较,在从众心理的作用下,会产生群体效应。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班里有几个能说会道的,往往成为成员的榜样,并效仿,很快形成一种班风。三是言语劝说,就是口语表达,言语劝说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较大。四是口才训练会促进个体情绪的唤起。口语表达是个渐进的过程,个体在训练过程中得到的成功经验会打破消极的认知定式,有助于个体形成新的认知模式,也有助于提升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1.2 从实践上看,大学生口语表达能促进自信力提升

我们在多年教授大学生演讲与口才课时,每次开课时都作个调查,了解学生选课的动因及最想解决的问题。多数学生表示选择上“演讲与口才”课,主要是为了增强自信心及当众讲话的胆量。为此,我们会从班级中选择多名学生,推荐一种“三十天口才训练法”,其中包括心理训练、口语表达技巧训练、思维训练、辅助训练等,让大学生坚持练习。经过一个月后,认真训练的学生一致反映,他们的自信力得到提升,也敢于当众讲话了。这种方法连续了4年,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就说明,口语表达训练对个体自信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2 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欠缺的原因

在传统教学中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不够重视,有着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建立并形成一套从小学到大学的口语表达体系,主要原因如下。

2.1 传统文化的影响

口语表达由于受到中国传统社会文化意识的影响,还受到一种特有的限制。中国传统文化多讲究内敛,而不主张外显,对能说会道者有一种天生的另眼相看和抵触情绪。于是有了“祸从口出,少说为佳,不说为妙”和“沉默是金”的生活哲学,这些都是传统文化带来的特有影响,以至于很多人认为,能说、会说是“耍嘴皮子”。这些对说话能力的培养更是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此外,中庸思想固化了很多人的思维。思维方式包括形象思维、抽象思维、逆向思维、创新思维等。讲话首先要严格遵循逻辑规律,但同时,一个有良好口才的人,需要想象力和联想能力。只有敢想才能敢说,只有多想才能多说,只有会想才能会说。“想”正是“说”的前提。尤其是创新思维是一个人言谈深受众人欢迎的重要动力。但多数大学生受传统思想影响,在口语表达时,思维模式相似,缺少创新。这样常常会出现有时自己认为讲明白了,但别人没听明白,或自己都认为没讲明白等现象。

2.2 片面追求升学率

现在的初中、高中阶段的教学在相当程度上仍是围着“升学率”这根指挥棒来转的。而升学考试中却没有口语表达这一项,于是口语表达便被忽视。这样,长期以来,在教学课堂上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景:即教师说的话要比学生说的多得多,老师要在课堂上灌输,才能完成教学任务,而学生是在听和记。在这种教学法的主导下,教师讲得越长越多,学生被动接受的就会越多,学生表达自我思想的机会就越少。这从客观上影响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等到了大学再来提升大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其实已经晚了。

口语表达能力,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综合体现。而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就必须从素质修养、知识积累、思维能力等方面着手。我们连续4年在海南大学开设全校“演讲与口才”公选课,每年人数约150人,每年都会对学生进行调查,经过对问卷进行分析,概括起来,在口语表达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心理障碍、知识积累不足、思维无条理。

2.3 缺少相应的课程设置

在传统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大学阶段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均以专业课为中心,学生在校期间没有系统地接受口语表达训练。即便是有的学校开了“演讲与口才课”,也将“演讲与口才”课列为选修课,也只是一个学期,让学生在半年的时间里,把中小学时欠下的口语表达缺陷补上来,是不可能的。这样,课堂情境下,学生的口语表达会成为众人极为关注的对象,这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加上受挫败压力的影响,即“当众出丑”的心理压力,会造成学生想说而不敢说。这些最终的后果就是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缺乏。

现在很多学生写还可以,说就不行。很多资料显示,这部分大学生大约占上课学生的60%~80%。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自尊心强,看到个别表现好的同学讲话,觉得自己和他们比起来差得很远,所以害怕自己讲不好,怕丢面子,于是就不讲,或表现为言语迟钝,回答问题前过多的踌躇,说话语调低沉或单调。二是自信心不足,有的人可以跟亲朋好友聊上一两个小时,有的人打起电话来一聊就是老半天,话题源源不断,越说越起劲,但是,真正到了公共场合,面对一大群人或是麦克风,他们就不知所措了。三是缺乏锻炼,主要是从小到大这种训练很少,造成莫名其妙地紧张。

3 以自信力为目标的大学生口语表达体系完善途径

大学生口语表达涉及一系列体系,因此,首先要清楚口语表达体系到底包括什么内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一方面,从衡量口语表达的标准来看,主要涉及两大块:一是口语表达的形式,包括讲话时的语音、语调、语速、停顿、表情、动作等。二是口语表达的内容,包括叙述时是否具备基本六要素,议论时是否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说明时是按时间顺序还是空间顺序等。另一方面,口语表达的过程还涉及思维、心理、哲学、历史、文学、表演等相关学科内容,看来如此,口语表达包含一个庞大的体系,提升口语表达的系统工程。这需要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中小学开始打好基础,到了大学应该“收官”的课程设置体系、训练体系、考评体系等。

3.1 构建从中小学到大学的口语表达课程框架体系,强化学生口语表达意识与能力

自2000年1月起,教育部在新颁布的中小学《语言教学大纲》中,将“口语交际”技能训练列入了教学内容;2001年8月,教育部在向全国公布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教材规划选题”中,在“高职高专教材”的公共课中,正式列入了“口才与演讲”课程。2003年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尊重他人,说话文明,仪态大方,善于倾听,敏捷应对”;“注意口语的特点,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行表达”。十几年过去了,当务之急是不仅要将口才类课程列入大学必修课,使之在大学教学中得到应有的地位,改变过去不受重视的状况,更重要的是要在学生走向社会前,建立并完善口语表达的科学体系,从而能使大学生重新认识口才的重要性,重视口才的训练。

3.2 构建口语表达训练课程体系,强化大学生课内实践训练

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构成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关系上。以自信力为目标的大学生口语表达训练,需要三个步骤。第一步是让大学生在“敢说”中找到自信。这个步骤可以安排在大一完成,通过一系列的训练,欣赏成功的学生,让他感受成就;鼓励沮丧的学生,让他保住尊严;唤醒自卑的学生,使他发现自己。第二步是让大学生在“会说”中找到自信,要让大学生自己喜欢自己所讲的内容,这就需要在讲话的内容与形式上加强训练,这步骤可以在大二完成。第三步是让大学生在“说好”中找到自信,重点训练逻辑,这步骤可在大三完成。到了大四后,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口才,再用自信力评价体系考评学生。

3.3 构建口语表达课外训练体系,增强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努力进行非智力因素的理智情感与意志的培养,是指与认识没有直接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的、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这些非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多大的成就。相反,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他得到很好的发展,就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做出比较大的贡献。这方面,一般大学生都能做到,如开展演讲比赛、学生会干部竞选、辩论比赛等,丰富课外实践活动,营造大学生口语表达条件。

参考文献:

[1]李旭红,金新,陈宝佳.演讲与口才训练在提升大学生自信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2009(3).

[2]徐渊,徐向阳.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口语表达训练体系的构建[J].广西教育,2013(9).

[3]曾庆华.在口语表达中找到自信[J].文学教育,2011(2).

[4]张歆.提高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探讨[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9).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