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形成初探

2016-03-24 22:26赵圣熠
人民论坛 2016年5期
关键词:批判

赵圣熠

【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是否包涵人学思想一度成为国内外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在形成过程中充分地汲取了前人人学思想中的合理成分。但是,它的诞生并不是前人成果的简单叠加,而是结合了阶级斗争的实践经验,与唯物史观一同成长,而最终形成科学的人学理论体系。它的诞生是人类人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 西方人学 思想渊源 批判 形成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是否包涵人学思想一度成为国内外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马克思曾经在其著作中反复批判过旧哲学中的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因而,有错误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不包涵人学思想。不可否认,历史上的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思潮是以研究人为中心。但是,不能就此武断地认为一切研究人的问题的学说都属于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范畴。实际上,马克思十分重视人的问题。他认为同自然科学一样,人学研究也是一门科学。本文将从以下两大方面初步探索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形成过程。

马克思人学理论形成的主要理论渊源

任何思想学说都不能凭空产生,其或多或少都会与之前的学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亦是如此。它是在批判吸收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明成果中逐步形成和确立自己的人学体系的。

古希腊人学思想。马克思“每年总要重读一遍埃斯库罗斯的希腊原文作品”。①因为古希腊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全部希腊文明的出发点和对象是人。它从人的需要出发,它注意的是人的利益和进步。”②从古希腊德尔斐神庙门前“认识你自己”的石刻,到被马克思称为“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的普罗米修斯;从伯利克里明确提出“人是第一重要的”的命题,一直到苏格拉底最早赋予“认识你自己”深刻的哲学内涵,开辟了西方哲学史上真正研究人的哲学历程。而被马克思称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的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人是政治的动物”的命题,更是人类自我认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这些都深刻地影响着马克思的人学思想。

人道主义所体现的人学思想。人道主义是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社会思潮。人道主义者把目光由神转向人自身。强调人性的尊严,主张自由、平等和实现自我价值。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自文艺复兴之后,人道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在西方存续了几百年。马克思充分肯定了人道主义在反对封建专制、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斗争中所起到的历史进步作用。并且,批判地汲取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中关于人权、平等、尊严、人的价值、人的自由等合理因素,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科学地分析、归纳、总结,最终形成了科学的人学理论体系。但两者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后者并不是前者发展过程的一个阶段或是一个环节,更不是人道主义发展的最高形式。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思想体系。否则,就是从根本上否定了马克思主义革命性的本质特征。两者阐述社会发展理论的切入点不同。前者用抽象的人和人性来阐释社会、历史问题;与此不同,后者则认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焦点在于劳动关系和社会关系。两者对于人和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不同。前者认为通过单纯的人性改善以实现社会的发展;与此不同,后者则坚信,剥削是一切社会罪恶的根源。无产阶级只有通关过革命和斗争的方式才能实现社会的彻底变革和一切的剥削和压迫,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两者对谁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认识上不同。“英雄创造历史”成为前者坚守的信念;后者则认为历史的创造者和历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两者价值观念不同,前者鼓吹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后者则强调集体主义。

德国古典哲学中人学思想。德国古典哲学对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诞生有着深刻的影响。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的思想使哲学深入到了一个新的理论维度,也是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依据康德的思想,人的问题是属于那些不能不使每一个人焦虑不安的问题。而且他把人的问题概括为“人是什么”、“我能够知道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能够希望什么”等几方面的问题,并以此确立起庞大的哲学体系。康德认为,人是有限的理性存在。一方面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服从于普遍必然的自然法则;而另一方面人又是“人自身”。人之所以优越于动物的本质特征在于人是理性存在物,可以“意志自律”,甚至人可以“为自然界立法”因而具有不受自然法则限制的一面。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其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黑格尔认为,人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存在。因此,人能够认识必然,并且从必然走向自由。马克思曾高度评价了黑格尔“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的思想。但其所倡导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与马克思所倡导的劳动观点本质是完全不同的。

费尔巴哈所创造的人本学理论中的合理成分也为后来马克思主义人本学的创立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人本学以人为出发点和立足点重新认识人和自然,改变了整个哲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提升了人在现实中地位和作用。并把人作为开启自然界之谜大门的钥匙。他在其著作《论哲学和基督教》中,彻底地批判了宗教的本质,并将神的本质还原为人的本质,将人从神学家变为人学家,从爱神者变为爱人者。③把天国生活还原为现实生活,要人们相信自己,为追求现实生活而斗争。在同宗教彻底决裂、风道扬镳的基础上,他深刻地认识到:人是以自然界为基础的人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物质统一体。人是以身体(肉体)为基础的灵魂与肉体,思维与存在的统一体。人是以感性为基础的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体。人是类的物质统一体。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中人学思想。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中的人学思想是形成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主要源泉之一。尽管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想是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为基础,试图通过改变人性实现其社会主义主张,而不是立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因此,无法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如何转变为共产主义社会,而只能流于空想。但是,对于空想社会主义中的人学思想并不能全盘否定,它的很多人学思想成为马克思人学理论形成的宝贵财富。其中最富有特色的成果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阐释。文艺复兴之前,从奥古斯丁到阿奎那,人性完全被压抑在神性之下。人是神的奴仆,人世间的一切事情都要按照神的意志和安排进行。直至文艺复兴时期,人性开始从神性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圣西门针对十五世纪欧洲人首次提出他们是“全面发展的人”④的概念;傅立叶则提倡人的全面发展理念;欧文则在智、德、体、行方面要求儿童成为最完善的人,并“把他们教育成全面发展的人”⑤。此外,圣西门主张未来社会不承认特权,以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根本利益;人人都应当兄弟相待,互敬互爱。欧文提出的环境对人的本性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观点、关于合理安排环境以使人的性格和智慧得到全面发展的观点以及教育形成人的性格的观点等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性。就人性认识方面而言,傅里叶是最有成就的。他不把人的需要理解为单纯的贪欲,而是看作包括对社会有利的生产劳动、一切才能的发展以及社会全体成员兄弟般的团结。这说明,空想社会主义学者已经开始意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并注意到雇佣劳动的异化性质。但是其观点带有片面性。对某一具体劳动给予肯定,而对于其他劳动却予以否定。例如:傅里叶认为农业劳动是最好的劳动。而圣西门则认为工业劳动才是本质劳动,并渴望工业家独占统治和改善工人状况。此外,空想社会主义者幻想要立即解放全人类,而不是仅仅解放一个阶级。并且,幻想建立一个理性和永恒正义的王国。他们对当时社会不合理性、不平等的抨击,只是出于道德的义愤,而并没有真正认识到私有财产的本质。这些不成熟的观点是由当时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所决定的。但是,他们所提出的消灭雇佣劳动制度和私人占有制度,建立新的生产关系,消灭城乡对立,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对立和国家消亡等观点都成为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有益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形成大致经历了萌芽期、雏形期和形成期三个过程,最终由幼稚走向了成熟。

第一阶段: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萌芽期。早期马克人学思想是在启蒙运动思想、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和人的本质是自由以及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的启发下开始萌发的。1837年处于大学时期的马克思开始专研黑格尔哲学,并曾经参加过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结识了黑格尔左派分子布·鲍威尔等人。其人学思想曾受到青年黑格尔派思想的影响。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批判活动,继承了德国启蒙运动的传统,以批判宗教的形式完成德国反宗教的历史任务。青年黑格尔运动从精神、社会、自然、个体性等不同方面对主体性进行了探讨,把上帝归结为人,把主体的地位、性质还原为人本身。认识到人是自我意识的人、类的人或社会的人以及个体的人。从而开辟了研究现实中的人及其本质的历史发展道路。这既是对黑格尔企图用“绝对理念”来调和哲学与宗教之间矛盾的反叛,又是对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复归的再次高扬。但是,他们所意识到的“人”仍然是抽象的人。

1839年初,马克思开始撰写他的第一部哲学著作—《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迈出了他对人的问题探究的第一步。尽管这篇论文所持的观点仍然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但是,他运用了对“自我意识”的独特理解来批判宗教,充分地肯定了人的作用。马克思意识到不能以逃避现实的方法去追求“绝对自由”,应该通过改造环境来争取人的自由。这说明马克思已经认识到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由此可见,马克思对人的自由本性的追求是建立在对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制度批判的基础上。

第二阶段: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雏形期。1841年马克思开始受到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影响。通过参加各种实践斗争发现,德国资产阶级社会问题不可能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框架中解决。因此,他在1842年之后,开始转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1842年4月马克思在《莱茵报》发表了第一篇题目为《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的论文,认为“自由是全部精神存在的类的本质”。1843年3月,马克思在撰写《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手稿)中开始转向了唯物主义立场,与青年黑格尔派划清了界限。并提出,人的本质是“社会特质”。并且,第一次指出无产阶级是一种能够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社会力量及其社会政治理想。1843年秋至1844年2月末,马克思在其撰写的《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两篇文章中,批判了费尔巴哈“把社会东西”视为“个人东西”的观点。人被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发展主体。这说明虽然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源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但是却已经超越了费尔巴哈的人本理论。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部著作中,强调人类历史是由人的劳动所创造的过程以及自由自觉地劳动。马克思人学思想内容在这一期间又进一步得到发展。但是,仍然保留着费尔巴哈的术语,在人的本质的异化等方面仍然保留着人本主义的痕迹。关于生产劳动的思想也带有某些抽象性和理想性。

1844年8月,恩格斯和马克思第一次合作撰写了《神圣家族》一书。在这部著作中,虽然仍然包含着某些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残余,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开始对现实的人进行历史考察,并提出社会生产关系的思想。列宁曾评价指出,这已经“接近”自己的整个“体系”。

第三个阶段: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形成期。1845年春,马克思撰写了“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他在《提纲》中,深刻揭露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内在的根本缺陷是对事物只从客体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从主体或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去理解。他科学地说明了人的社会性本质,正确地阐述了社会实践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也正是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正确地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进而阐明了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性意义。《提纲》第一次归纳总结出新唯物主义,即历史(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提纲》的发表标志着一种崭新的人学理论诞生。之后,在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又第二次合著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并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是马、恩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这部著作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847年,马克思撰写并发表了《哲学的贫困》,它是马克思主义学说最早发表的文本。他认为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但是社会决定了人的能力和人的需求。因此,人不能自由地选择社会形态和生产力。同时,提出人类的本性是可变的观点。另外,“在一切生产工具中,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⑥

次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他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分析阶级和阶级斗争,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生、发展过程,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使命。“阶级斗争”理论的提出则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研究。总之,这两部著作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以及唯物史观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在此之后的《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等著作中深刻地认识到人类的历史由人民群众自己创造,但是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而不是随心所欲的。之后,《资本论》的问世,对人的问题的哲学分析也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从“一定的经济时期出发”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视角,探讨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问题以及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问题。

小结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在形成过程中充分地汲取了前人人学思想中的合理成分。但是,它的诞生并不是前人成果的简单叠加,而是结合了阶级斗争的实践经验,与唯物史观一同成长,而最终形成的科学的人学理论体系。它是人类人学研究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而且,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为中共营口市委党校副教授)

【注释】

①[法]拉法格等:《回忆马克思恩格斯》,北京:人民出版社,1937年,第4页。

②[苏]鲍·季·格里戈里杨:《关于人的本质的哲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第28页。

③《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523页,第525页。

④《圣西门选集》(第2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265页。

⑤《欧文选集》(第2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117页,第135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94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415页。

责编 /张蕾

猜你喜欢
批判
哲学思维与大学生创新项目
知识分子对时代的批判与反思
五礼制度沿革与萧梁文运兴变
强人工智能和超级智能:技术合理性及其批判
对风险刑法理论的批判与反思探究
冲破单向度的枷锁
用“批判”的思维解读语篇的光辉
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价值探讨
在批判中寻求解放
批判与承续:在理性选择中提升文化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