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教学方法在少数民族学生病理实验课中的应用及探索

2016-03-24 08:55杨兰陈云昭齐妍崔晓宾庞丽娟赵瑾李锋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教学改革实验教学

杨兰陈云昭 齐妍 崔晓宾 庞丽娟 赵瑾 李锋

【摘要】PBL与传统教学模式联合应用已经成为病理学教学及实验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通过近几年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实验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综合运用PBL、CBL教学模式,并不断摸索、改革与实践,总结了PBL联合运用CBL教学过程中的体会与经验,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并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PBL、CBL教学 少数民族学生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教高函[2009]19号-152)。

【中图分类号】R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237-02

病理学是学习好临床各学科的主要理论基础,其在医学教育、临床诊疗和科学研究中均扮演着重要角色[1]。近年来,随着以问题为主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方法在我院病理学教学及实验课中的应用与开展,获得了学生的一致认可,并取得一定成效[2],但PBL教学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较强的思维能力[3]。而医学专业少数民族学生入学后通过一年汉语预科学习,基础汉语水平虽有很大提高,但对刚刚接触的医学基础课程中的专业名词理解不到位,因此在实验课中如单纯运用PBL教学法,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需联合运用以病例为主(case Based Learning,CBL)的教学法;CBL教学方法是在PBL基础上改革创新并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4],一定程度可弥补PBL教学法的不足。因此,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病理实验课,我们综合运用PBL、CBL教学法,并通过近几年不断地实践与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2个班,共70人)为实施对象,其中1个班为实验组,另外1个班为对照组,各组均为35人,实验课实行小班制,每实验室15-20人,病理实验课按各论(基础病理学)、总论(系统病理学)分两学期上完,每学期实验课时24学时,每次实验课为3学时,实验组病理实验课教学方法为PBL、CBL综合模式,对照组用传统的单一模式的教学方法。

1.2 实验教学内容

两组均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8版《病理学》教材与教研室自行编写的《病理学实验指导》教材;两组教学进程相同。

1.3研究方法

1.3.1 方法实施

实验课授课时,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方法授课,即教师在每次实验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先向学生简要回顾上节理论课所讲内容,然后把本节实验课要观察的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的主要病变特征做详细的展示和讲解,随后让学生自己观察并书写实验报告。

实验组授课时,对基础病理学(各论)理论性较强的部分,采用PBL教学模式为主,辅以传统教学模式,即教研室全体教师根据实验教学大纲要求,精心选择并设计问题,提前分发给学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上,教师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将上周讲的理论课知识要点及重点利用多媒体简要串讲一遍,然后根据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仔细观察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提出学习见解,并讨论发言,最后由教师归纳总评,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系统病理学(各论)部分与临床联系较紧密,而且通过病理学总论的学习,少数民族学生对病理学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采用PBL、CBL综合教学模式为主,即教师将选择的病例提前一周发给学生,并安排合适的时间让学生观察和学习相关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如在学习心血管系统疾病时,我们提供临床病例资料为:患者:男,75岁,以主诉“气促、少尿、下肢浮肿加剧一周”入院。病人既往有长期患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有数十年抽烟历史。体检:BP 25/13kPa。腹部可扪及质软肿块,有与心跳一致的搏动。B超检查:脐周上下有搏动性暗区,后者与腹主动脉相延续。入院第二天BP 28/14kPa,在床上翻身时突然出现腹部撕裂性疼痛,BP降为8/0kPa,经抢救无效死亡。腹腔穿刺抽出血性腹水,尸检发现腹主动脉粥样硬化继发动脉瘤形成,部分区破裂。根据以上资料引导学生提出问题:(1)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相对应的切片观察所见,患者由于什么原因死亡?(2)诊断依据是什么?(3)患者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间有何联系?带着这些问题,提醒学生通过教科书、去图书馆及网络等多种途径查找、收集相关资料,授课时,由老师安排大家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切片并观看大体标本,根据所观察到的内容进行分组讨论,然后结合课前准备及预习,由学生对讨论的案例内容和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最后教师对需要补充及本节实验课须重点掌握的概念、内容等做总结性发言,并要求学生完成案例分析报告;在整个实验学习过程中,教师起着协调、引导、鼓励及激励学生的作用,必要时可以与学生共同探讨,营造和谐、有序的学习氛围。

1.3.2 实验成绩及评价

结合PBL、CBL教学模式评分方案,以传统教学模式考试方案为基础,学生的成绩构成中,期末考试成绩占60%,实验教学成绩占40% (包括期末实验成绩+平时成绩)。该学习成绩评价体系既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又注重终末性评价,能够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2.结果

2.1 教学效果问卷调查

实验教学结束后,对实验组学生发放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运用PBL、CBL综合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对病理课程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还有助于病理学与其它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

2.2 实验成绩结果

期末实验考试结果见表1,实验组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3.讨论

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其语言背景与汉族学生不同,入学初期对医学专业语言理解存在一定障碍,随着对医学基础知识有了一定了解后,他们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活跃程度高于汉族学生,针对这些特点,运用PBL+CBL综合教学模式,通过真实临床病例分析,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将病理学等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锻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以及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运用PBL、CBL综合模式在病理实验教学中体现出了明显的优势,但是在整个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PBL、CBL教学模式的灵活性要求教师不但要熟悉医学各专业领域知识,还要具有良好的引导、沟通能力,这就需要老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改变以前的认识,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和目标;此外,PBL、CBL教学模式采用小班授课能够大大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但又会面临学校师资力量、多媒体教室等人力、物力的不足,如何全面推广这种新的实验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困难。

综上所述,PBL、CBL综合教学模式将以往以教师、课本为中心的教学变成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既起着教学,又承担着引导的作用,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我创新能力,为培养新世纪医学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基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如何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在传统教学法基础上更好地开展 PBL、CBL实验教学是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玉林,病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2,第八版

[2]邹鸿,李锋,赵瑾等.PBL+LBL综合教学模式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7) :47-48

[3]于述伟,王玉孝.LBL、PBL、TBL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的综合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 (5):100-102

[4]王沁萍,陈向伟,李军纪.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PBL教学模式应用的研究现状[J].基础医学教育.2011,(12):1071-1074

作者简介:

杨兰(1974-),女,讲师,研究方向:病理学及肿瘤病理学。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学生教学改革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