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安全教育实效性,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2016-03-24 08:55张效云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幼儿园家长幼儿

张效云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应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幼儿期的孩子活泼好动,对任何事都充满了好奇心。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但3—6岁的幼儿正是身心发育的阶段,身体的协调性较差,缺乏一些必要的生活经验,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常常不能预见自己的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家长和教师不仅有保护幼儿生命安全的责任,更重要的是要对幼儿进行初步的安全指导、教育,帮助幼儿树立一定的安全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技能,让幼儿健康快的成长。

一、创造健康安全环境是幼儿安全教育的有力保障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幼儿园的环境关注幼儿的健康和安全。”环境创设是幼儿园最直观的教育方法。首先创设墙面、走廊安全文化,在幼儿园门口悬挂、张贴安全宣传标语。开辟安全文化长廊,利用图示、标语等形式宣传安全小常识。其次在每个楼梯上都利用可爱的小脚丫标识上下楼梯的方向,每层楼道口的墙壁上都张贴安全小儿歌,使幼儿有意无意在朗朗上口的儿歌中掌握了基本的安全小常识。最后在进入活动室,我们会看到毛巾架、口杯架都有每个幼儿的照片,盥洗室的墙壁上有如何正确洗手的顺序图示。入厕的地面上贴有相应的小脚印,幼儿踩在小脚印上避免拥挤。手工区贴有正确安全使用剪刀的图示等,幼儿在耳闻目染中树立安全意识。

二、安全教育与游戏融为一体,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技能

游戏是幼儿园安全教育的重要途径,游戏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活动能力,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学习的最佳方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会什么是安全。因此,我们经常设计一些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实景表演来帮助幼儿掌握一些躲避、处理危险的简单方法。如在情境模拟表演中《走失了怎么办》,布置一个超市,让幼儿假扮与妈妈走失的情景,表演出各种应急方法,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又如角色扮演《小交警》,让幼儿扮演交通警察,懂得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迷路要找警察叔叔帮助,能熟练的说出父母的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或用电话求救。这些事例生动地教育了幼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想出各种各样的自救自护的方法。培养幼儿遇事不慌乱,机智勇敢的品质,懂得采取有效的自我保护措施,以及应对危险的能力。将自我保护的学习内容融入游戏之中,能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生活技能,学会独立处理问题,逐渐形成一种安全意识。安全教育更多地与生活相结合,自然的融入安全教育内容,变消极躲避为积极预防,把危险降低到最小限度。

三、安全教育渗透一日生活常规,提高幼儿安全防范意识

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是安全教育的好时机,通过一日生活常规中各个环节渗透安全教育的方法。3—6岁的幼儿正是身心发育的阶段,缺乏一些必要的生活经验,自我保护的意识较差,常常不能预见自己的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安全教育作为幼儿园长期的教育内容,需要与幼儿的一日生活有机的结合和渗透。如晨检、早餐、喝水、散步、午睡、户外活动、自由活动等,时时抓住机会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晨检接待与幼儿拥抱,愉悦家长和孩子的心情,顺便检查幼儿是否携带危险物品入园,以防幼儿在园被危险物品戳伤或异物塞入耳朵、鼻子、嘴巴里;盥洗前交代幼儿的注意事项,同伴间相互监督,发现危险及时制止;吃点、进餐前教育幼儿做到餐前洗手,进餐时不说不笑,不催促幼儿快吃,以防被饭菜噎着、烫着;午睡前提醒幼儿自我检查,加强午睡时的巡检;幼儿准备户外活动时,提醒幼儿有序排队,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打闹、不追逐;离园时播放轻音乐,鼓励幼儿耐心等待,离园时和家长“大手牵小手”。幼儿的一日生活有许多安全自护的教育,教师要抓住每个教育契机进行随机教育,才能更好的保证幼儿的安全。

四、家园共育,形成安全教育合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安全教育不仅指幼儿园的安全教育,还有家庭安全教育。双方应积极主动的相互了解、配合、支持,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形成安全教育合力。为此,我们借助班级宣传栏、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安全常识。鼓励家长加强幼儿安全实践,强化幼儿安全行为,如果家长经常帮助幼儿实践,则有助于幼儿习惯的养成。只有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进行,才能正真做到家园共育。

幼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和社会的安宁,关系到国家长远发展和民族的未来。让幼儿拥有一个幸福、快乐、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是所有家长和幼教工作者的美好愿望。所以,幼儿园视安全教育为己任,时刻不忘安全,时刻牢记安全,安全常在心中。扎扎实实把安全融入孩子真实的学习生活中,充分抓住每一个细节将安全教育工作做充分,让家长满意,让孩子得益,让社会放心。

猜你喜欢
幼儿园家长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爱“上”幼儿园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