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华 许娜
【摘要】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我国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志愿服务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探索高校志愿服务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培育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大学生 志愿服务 综合素质 影响
【基金项目】1.2015年度河北农业大学社科基金项目:探究志愿服务工作对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影响分析,课题号:SK201519;2.2015年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师生协同创新项目:渤海校区大学生学习发展中心项目建设研究,课题号:bhxt051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64-02
志愿服务是指人们不为物质报酬,自愿贡献个人时间与精力,为改善社会、服务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近些年来,大学生志愿服务在适应社会发展变革的过程中做出了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调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本文旨在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点进行梳理,对志愿服务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点
1993年共青团中央实施的“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直接推动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兴起。经过20多年的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机制渐趋完善。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希冀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理论完善和实践提高有所裨益。
从总体上看,在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有着显著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参与动机的单纯性。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类志愿服务,是自发、自愿抽出自己的时间帮助其他个人或群体的行为。其动机是为了丰富自身阅历和履行社会责任,与物质报酬、职位提升没有关系。二是服务取向上的个体偏好性和选择参与的随意性。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往往是根据自身特长和偏好选择服务领域和内容,至于何时参与、如何参与,大多是源于个体需求,随意性较强。对于已定的志愿服务项目,大学生志愿者的流动性也比较大。三是参与平台和服务领域的多样性。大学生可以依托多种渠道参与志愿服务,如公益类学生社团、高校共青团组织等机构团体都成为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重要平台。同时,服务领域广,只要符合志愿精神、需要公益关注都可以成为志愿者参与的领域。四是参与过程中的群体性。绝大多数有组织的志愿服务项目,都需要多人多次参与,往往需要集体行动;而为了确保志愿者的安全,保证服务质量,组织者也会要求志愿者们集体行动。
二、志愿服务对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影响分析
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已越来越成为当代大学生的自觉要求、目标追求。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精神的志愿服务,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了平台,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推动作用
思想道德素质是人们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包含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与道德风貌。志愿服务是一种自发的、自愿贡献个人时间与精力、不求物质回报的活动。大学生自觉参与其中,用实际行动贡献个人力量,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实现个人价值。志愿服务作为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对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推动作用。
(二)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孕育作用
健康人格是指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良好适应环境、持有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可以有效调控自身情绪以及融洽与他人相处。大学生志愿服务通常以团队形式开展,各成员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强化合作意识。志愿服务磨练了大学生的意志,提高了适应环境、沟通交流、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等能力。同时,也能够使其发现自身知识、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从而正确认识、评价自己,并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
(三)对大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作用
当前,模式化的传统教育很容易使大学生厌倦,甚至排斥。因此,单纯的灌输教育已不适应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很难让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用于实践。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大学生通过参与公益型、专业型等形式的志愿服务,将学习到的专业知识付诸于实践。这样,就可以调动大学生学习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其丰富知识储备,挖掘潜力潜能,追求终身学习。
(四)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作用
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时,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群和岗位,这有利于他们了解社会、民情,促进其理性思考、自我反思,提升其应变能力、实践能力,为以后就业做准备。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的正式就业提供了一个缓冲和平台,使他们提早得到了历练。此外,参与志愿服务,也是大学生构建社会关系网络、积累社会资源的过程,通过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宋来,钱嫦萍.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价值研究[J].青年探索,2009.9
[2]沈燎.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动机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
[3]梁春艳.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
岳华(1977-),男,河北宣化人,河北农业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许娜(1984-),女,河北沧州人,河北农业大学助教,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