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对有机化学实验的日常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发现实验课堂中大学生普遍存在纪律性观念淡薄,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不强,教学内容和方法对学生的吸引不够等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具体包括加强纪律和制度建设,提高大学生对有机化学实验课的重视程度,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教学 问题 改进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56-02
高等院校担负着向社会输入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是国家人才储备的源泉,重视实验室建设、加强实验教学、优化教学方式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法。近年来,各高校根据专业特色开展实验教学研究,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促进高等教育的全面提高。
《有机化学实验》是青岛农业大学制药工程、药学、材料等专业的必修课之一,是有机化学教学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学生化学基本操作和实验技能的全面训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锻炼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塑造学生良好的品格,同时也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打下基础。近些年来,不少学者就有机化学实验课的教学资料、实验形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本文通过分析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相关建议,以提高教学成果,努力培养优秀的化学人才,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有机化学实验课重视程度不够
大学生在思想上对有机化学实验课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可以瞎混,甚至有许多学生认为实验课是有机化学理论课的附属,基本原理掌握即可,实验结果可以预料,做实验和不做效果差不多,对有机化学实验的复杂性和系统性认识不足。有些学生在经历长期应试教育的环境后,只重视有机化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实验操作重视不够,造成眼高手低的情况,一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只重视结果,对实验现象和细节不重视,实验操作不规范。实际上有机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有机理论的产生都是以大量实验事实为基础的。更有部分同学认为有机化学实验有害身体健康,进而对实验敬而远之,在心理上形成了抵触情绪。
在有机化学实验课堂中,很多学生纪律观念淡薄。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变得越来越普遍,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也越来越重,实验课上玩手机成为普遍现象。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手机上,对于实验现象漠不关心,不仅起不到教学效果,甚至还会造成安全事故,对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有机化学实验课中存在的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逃课和早退,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需要在实验室内流动,相较于理论教学课堂更加无序,对于学生的出勤情况更加难以把握,有些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出现早退现象,最后剽窃别人的实验成果,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抄袭现象严重。实验报告是对整个实验进行整理而形成的书面材料,它的内容包括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原理、方法、结果和分析等。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大学生照搬照抄课本上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抄袭别人的实验结果,整个课堂中只有几个模板,没有同学出现意外结果或者偏差较大的数据。这种实验报告严重制约了学生的积极性。由此也带来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大学生不能有效地提出问题,不会质疑实验结果,甚至不会分析实验结果和数据,只是照搬实验教科书上的公式。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对学生的吸引不够
有机化学实验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由任课老师来教授,学生的实验都是在教科书和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学生只会在教科书的安排下按部就班的完成,只能被动机械地重复课本内容。知识是具有情景性的,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情景之中才是有效的,只有在情景中呈现的知识,才能激发学习者的认知需要,从而产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实验教科书中没有设定任务场景,学生只知道做实验,不知道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做实验,不知道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实验,实验的成功对于社会的发展有何推动作用。另外,实验主要以验证性内容和简单合成为主,对于探索性实验涉猎较少,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造成大学生缺少创新意识,综合能力不足。在实际的实验课中还存在学生动手能力较差,实验原理不熟悉,实验方法不得当,实验仪器操作不规范等问题。
二、提高有机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改进对策
(一)加强纪律和制度建设
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笔者发现同学们存在玩手机、旷课、早退等问题。针对这一状况,笔者认为首先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考勤制度和请假制度。在第一次课上,教师就应该强调课堂纪律,明确规章制度,强化同学们的纪律意识。通过班级自查和老师抽查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监督,并将结果向团委及班主任反馈。实验结束后,同学们需要任课老师在其预习报告上签字,并查看实验器材完好以及实验台清洁的情况下方可离开。
(二)提高大学生对有机化学实验课的重视程度
老师在第一次实验课中就应该让同学们了解有机化学实验的重要意义。实际上,进行有机化学实验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学习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对理论知识产生感性认识,更有助于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实验是同学们从单纯的理论知识到实际应用的必要过程,实验课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机化学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大气污染,环境污染,药物的开发及合成等,实验是人们从认识到了解的钥匙,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将每一次实验内容都放置在大的工业背景或者社会背景之下,让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有机化学实验的重要意义和重大价值。
(三)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一个国家富强的源泉。当今正从传统工业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知识经济的作用日趋明显,知识经济的核心就在于创新意识。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既是反映时代精神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又是以创新为价值追求的全新教育实践。创新教育需要种类繁多,内容广阔,需要全体教师和同学共同参与其中。对于教师来说,创新教育需要改进教育思想、更新课程教材以及创新教学模式等。比如,老师要积极引导同学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使同学们一方面能够获取知识,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另一方面思维空间得到扩展,从而最大限度地培养他们的实验创新能力。对于学生来说,首先要夯实专业基础,还要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学会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学会举一反三,学会批判的学习和思考。
三、结语
有机化学实验的学习为当代大学生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养成严谨的生活态度提供了重要途径,为大学生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学习机遇。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相信在广大有机化学人的共同奋斗下,有机化学的授课效果不断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吴存兵.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 科技信息,2010(1):790.
[2]姜佳佳.化学学习情景对学生化学学习方式选择影响的个案研究[D].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2007.
[3]丁慎德.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2):180.
作者简介:
肖建(1981.6-),男,汉族,山东潍坊人,博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有机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