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观漫画妙解其中意

2016-03-24 08:55潘肖梅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寓意漫画作文

潘肖梅

漫画人物形象、生动、诙谐、幽默的表现手法,常令人忍俊不禁,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当今的孩子从电视、画报、电影等媒介接触了大量的漫画。孩子们穿的是加菲猫、流氓兔服装,背的是米老鼠、多拉A梦书包,里面装的是蓝猫、史努比文具,包书的书皮印的是奥特曼、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图案。漫画早已成为儿童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漫画,就没有童年。

漫画是一种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它带有一定得讽刺性或幽默性,题材紧贴社会,多来源于生活的趣点、焦点或争议点。画家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艺术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赞扬某些人或事。漫画借助这种融趣味性和生活性为一体的特征,成为小学生获取信息,了解生活的重要途径之一。将漫画与作文结合,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作文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一、思索现状,寻求突破

1.阅读取向差异

漫画伴随孩子们的成长,现行大多数学生喜欢阅读的是《虹猫蓝兔》《喜羊羊与灰太狼》《知音漫客》等故事性、情节性较强的长篇儿童漫画书。长期阅读此类趣味性强、主题内容浅显的漫画,导致学生对教材中的漫画题材较难适应,理解图意往往停留在表象,就图说图,对于绘画家隐藏于漫画中的主题思想和含义较难理解。

2.艺术素养不足

看图能力差,没有抓住漫画主要和次要部分,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图画寓意;分析能力差,不能正确理清画面中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缺乏想象力,不能联系生活实际,就画写话。看不懂漫画所要表达的主题或解读不了漫画的深层含义,大大降低了学生对漫画作文写作热情。

3.生活阅历不足

生活是作文永不枯竭的源泉。当前作文教学处于封闭状态,与生活脱节,注重题海训练。生活圈子狭小,生活经验贫乏,知识积累缺乏,认知水平低下……成为学生漫画作文的巨大障碍。学生不能以“我手写我心”,文章缺乏自己的思想,没有形成独有特色的个性化语言魅力。基于以上原因,原本天生喜欢漫画的学生,面对漫画作文敬而远之,望而生畏,考试当中不敢轻易触碰此类命题。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瓶颈,打破了这个瓶颈,语文教学才焕发出它炫人的光彩和活力。

二、漫画习作技巧指津

(一)解读漫画,领悟寓意

1.阅读漫画标题

标题是漫画的眼睛,这个“眼睛”反映了漫画的心灵,透过这双眼睛,可以洞察整幅漫画的主旨。把标题和漫画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弄清漫画的寓意所在,进而得出观点。

2.着眼画面细节

看清图上画了哪些事物?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泛泛观赏,不走马观花。首先要整体观察画面由哪些形象构成?以什么为主?抓住画面主体有步骤进行观察。其次要从局部进行观察,细致观察各细节部分,因为画中无闲笔,一枝一叶总关情。鼓励学生口述感受最深之处,为理清思路、写好内容做好准备。

3.品味语言文字

为了表达寓意,漫画通常会配有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语言文字。如“双休日的食谱”,这是一幅具有强烈的讽刺批判意味的漫画,寓意中小学生负担过重,勾勒了一个小学生双休日所享用的“食谱”,“食谱”暗喻繁多的课外辅导、考试科目,表现了小学生不堪重负,苦不堪言的心态,隐含着教育改革的呼声。我们要仔细品味画中语言文字,思考隐含的观点,它有可能是弄清寓意的金钥匙,是把握漫画主旨的一个捷径。

4.揣摩夸张之处

漫画为了说明某种观点,常常对人物行为或场景描绘给以变形夸张,夸张之处就是要表达的寓意所在,就是弦外之音。漫画多是对现实生活、社会现象的夸张化、讽刺化、喜剧化,弄清楚漫画夸张什么,突出什么,批判什么,这样我们就能从中挖掘出漫画的主旨,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来。

5.展开合理想象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则概括了世上的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如《妈,这儿不安全》,可引导学生联想到以下问题:房间里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为什么这么不讲文明?小鸟张开嘴在呼喊什么呢?鸟妈妈怎么说?怎么想?怎么做?通过合理的联想,把问题解决,具备了对漫画的解读能力。由这些问题引出联想,联系现实中与之相关联相类似的现象,才能做到内容充实,中心突出。

(二)引入课堂,妙趣横生

说起漫画,便联想到“幽默”与“笑声”“快乐”。它以凝练的笔墨,展示了生活的百态,令人捧腹,耐人寻味。著名的德国漫画家卜劳恩的《父与子》是学生喜欢阅读,易引起共鸣的佳作。每个故事都让人在朗朗笑声中感受父子情深。作文课堂上,在实物投影下,《父与子》的漫画作品登堂入室,成为课堂小练笔的素材,成为大家共同品评的对象。课堂上,不仅能感受到孩子们爽朗的笑声,更惊叹于他们丰富的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找到漫画作文乃至作文教学一个新的突破口。

1.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把漫画引入课堂,把紧张的课堂变得轻松、快乐起来。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跟多方面的体力和智力活动密切结合起来,激发学生鲜明、动人的情感,使周围一切像一部有趣的书,诱使儿童很愿意去读这部书。”《三毛流浪记》带着深深地时代烙印,反映旧社会社会问题、《父亲签名》,超超经常数学考试不及格,苦练书法,学会了爸爸那几个龙飞凤舞的个性签名,最终还是没逃过老师火眼金睛。健康有趣的漫画元素的引进,满足了学生认知需求,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

2.改变作文教学模式

如何让学生不讨厌作文转而对作文感兴趣,乃至言之有物、有情有感,语言表达有个性。传统作文教学的模式的新出路正在摸索之中,快乐作文、情景作文等模式都是生活的再现,形式上有所跨越,内容上难以突破。漫画元素的引进,在作文载体和写作素材的拓展上,改变了传统作文的构件基础,充实了题材库存,调动了学生敏感的表达欲。

把漫画引进作文课堂是成功的,它让学生忘记了作文的难度,忘记了提笔作文的茫然。让学生对今后的作文课感到期待,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理可讲。

(三)习于课内,得法课外

图意的描述并不困难,学生的联想和感悟受人生阅历理解力的局限,往往在漫画写作中对主题解读出现偏差,停留在对表象的浅薄认识上,出现描述画面多,感悟少评议少的现象。帮助学生解决这些困惑,应着力于课外恰当的指导。

1.关注新闻报道

引导学生养成每天读书看报看新闻的习惯,关注生活中、社会上焦点问题,鼓励观看《G4出动》《焦点访谈》《今日视点》《时事开讲》等评论性节目,阅读《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等报刊时事评论栏目,利用新闻积累大量的信息,紧随时代潮流,把握时代脉搏。漫画的特征,决定了它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息息相关。时刻关注新闻,积累大量信息,才能从漫画中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信息贮备联想到生活中的相关事件,上升到对社会现象的分析,最终提升到对漫画主旨深度的理解。

2.拓宽社会渠道

小学生生活简单,阅历不够,对感悟漫画主题有一定局限性。需要引导学生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丰富生活体验,增加生活阅历。打开思维联想的大门,迸发出创造性解读的火花。在感悟漫画的过程中自觉联系生活,深入理解漫画的含义,产生创造性的解读。

漫画给了学生一颗感恩生活的童心,漫画给予学生一对想象的翅膀,孩子们用慧眼画下了生活中的善恶,用童心写下了生活中的快乐。陶行知先生说:“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得呼吸。”孩子们心是真诚的,孩子们的童心慧眼一定会为我们展示一个全新的舞台,展示一个多彩的世界。

猜你喜欢
寓意漫画作文
美好寓意品芝麻
盛放的寓意
《绿野仙踪》中隐含的颠覆性寓意
漫画4幅
漫画与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