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多媒体强化课堂教学

2016-03-24 08:55九木草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西湖古诗苏轼

九木草

一、背景分析

随着学校的新课程改革已经在社会迅速发展的影响下发生了诸多变化。所谓学生活,即将课堂教学立足于学生活,实现课堂教学与生活的巧妙融合。这已经成为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激发每一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例如,在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紧密贴近生活,借助学生活,更加深入地讲解、领悟古诗的内涵,让古诗在久隔多年之后的现今生活中更加鲜活起来。因此,不仅增加了古诗本身的生命力,也使整个课堂教学更加饱满、精彩。

二、案例描述

我们以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为例。苏轼,他豪迈、大气,又不失儿女情长。我们在朗读的时候,要声情并茂的朗读,并想象诗句中所描写的画面。人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杭州,最有名的景点就是西湖了。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去过西湖吗? 我们一起来欣赏西湖美景!

【播放课件:《动人的西湖》】

旁白:西湖的美景,晨昏各异,四时不同。这里夏天的荷花很有名。雪后的西湖是否别有一番风味呢?雨中的西湖又增添了几分诗意!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雅士在此留下了他们的笔墨。宋代大诗人苏轼就在这儿留下了他的传世佳作——《饮湖上初晴后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老师讲课前提问】

老师:同学们,你们有去过杭州的西湖吗?

学生:去过。

老师:说说你眼中的西湖。

学生A:西湖很美,并且有很多荷花。

学生B:西湖还有美景及断桥。

【音乐(古筝)起,老师动情简介西湖。引出课题:《饮湖上初晴后雨》】

【学生读题】

老师:从这个课题中,你能读懂点什么吗?

学生A:先是晴天然后下起了雨。

学生B:这是苏轼赏风景时写的。

学生C:苏轼先是在饮酒。

老师:连起来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

学生B:苏轼先是在饮酒,一开始是晴天然后下起了雨。

老师:对呀,那是什么样的美景吸引了苏轼呢?自己读读这首诗,自己读,多读几遍。

【学生读】

老师:读诗不仅要读正确,还要理解诗的意思,你有什么好方法?

学生A:看下面的注释。

学生B:问老师

学生C:查字典。

学生D:四人小组讨论。

学生E:联系上下文理解。

老师:其实呀,还可以联系课文中的插图,反复诵读来理解,好,同学们,就用你们自己的方法,反复读,来理解诗的意思吧。

老师:读着读着,你看到了什么景色?

学生A:我看到了苏轼在庙里饮酒。

老师B:我们刚才从题目里知道,是在湖上饮酒。

学生C:我看到山。有雨有雾。

老师:从哪句看到的。

学生C:山色空蒙雨亦奇。

老师:谁能读好这句话?

【学生C读】

老师:看,这就是山色空蒙雨亦奇。【课件出示图片】

老师:是什么使西湖这么美啊?

学生A:是大雾。

学生B:是苏轼。

学生C:是大雨。

老师:从哪句能体现?

学生C:山色空蒙雨亦奇。

【老师板书:雨亦奇】

老师:谁来读读?

【学生A读】

老师:我看到了一点点雾。谁再来?

【学生B读】

【老师范读】

【学生B再读】

老师:你还看到哪些景色?

学生B:我看到了湖水很美。

老师:你从哪句话感受到的?

学生B:水光潋滟晴方好。

老师:平时见过吗?

学生B:平时,太阳照在水面上,水面像金子般闪动。

老师:谁能闪动得再耀眼一些?

【学生C读】

老师:跟老师一起去看看吧。【屏幕出示图片】

老师:谁能用朗读来读活这幅画,让水波荡漾起来?

【学生A读】

老师:为什么会这么美啊?

学生A:因为是晴天。

【播放一系列西湖景色(配乐)】

老师: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学生A:西湖,你太美了。

老师:不管是晴天,

学生B:还是雨天。

老师:不管是春天,

学生C:还是冬天。

老师:不管是早晨,

学生D:还是黄昏。

老师:诗人说……

学生E:总相宜。

老师:诗人此时坐在小船上,看着金子般的湖水,他说:

学生A:水光潋滟晴方好。

【学生自读】

【请一学生读】

老师评:你读得有点诗情画意。谁再来?

【一学生读】

老师评:虽然是个男孩子,但嘹亮的声音恰到好处地读出了西湖的风韵。谁再来?

【一学生读】

老师:谁能背啦?

【一学生背】

【齐背】

老师:其实苏轼和西湖还有这样的缘分,读读这份材料,你又会读懂什么呢?

【屏幕出示材料。学生自读】

学生:我知道了,苏轼在杭州作知州,他为西湖疏通河流,还造了苏堤。

老师:不光是苏轼和西湖有缘份,我们的诗人白居易也和西湖有着特殊的感情,他游了西湖后写下了“钱塘湖春行”,自己读读,可以联系注释去理解。

【学生自读】

老师:只有深入诗的字里行间,你才能真正读懂它,谁来读?

【一学生读】

【学生齐读】

老师:为了纪念白居易,我们把白沙堤称作白堤。

老师:谁来背背像这一类的古诗。

【几个学生背平时积累的古诗】

【老师布置作业】

【下课】

三、演绎精彩课堂

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让我感到很高兴!也庆幸自己没有错过这道美丽的风景线。我们不能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去限定学生的思维,而是留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的空间以及想象的余地。并且珍惜学生的所有发现,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学习,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发展。由此可见,让课堂生活化,让生活化的方式走进课堂,教师和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中平等地对话,既能调动学生结合生活来学习古诗,又能让学生不会因为枯燥的古诗课堂而感觉乏味无趣,真实地体现了全员参与、有效参与,也真正体现了课堂因生活化的演绎而精彩。

猜你喜欢
西湖古诗苏轼
시후 ( 西湖), 야간 개장 재개
从善如流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当西湖遇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