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辉,魏欣
信贷支持小微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重庆市为例
梁辉,魏欣
小微企业的生存状态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息息相关。当前,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已成为我国经济转型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银行信贷对抵押和担保的要求往往超出了小微企业的经济实力,而民间金融借贷融资又极易加剧金融市场的风险。政府强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工具的导向作用,鼓励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成为缓解小微企业信贷瓶颈的当务之急。
小微企业;贷款;金融支持
近年来,重庆市小微企业发展迅速。截至2015年底,重庆市企业总量达58.71万户。其中,小微企业56.24万户,占比高达95.79%,对GDP增长贡献率达48.3%,带动和解决就业达554.31万人,提供了全市新增就业岗位的67%。小微企业为重庆市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小微企业经营困难重重,影响和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表现最突出的问题是小微企业融资难[1]。因此,优化小微企业的发展环境尤其是融资环境,提高小微企业融资效率,扩展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对发展壮大我国的小微企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我们通过对重庆市小微企业信贷支持的情况进行分析,明晰小微企业贷款存在的问题,提出信贷支持我国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2015年,重庆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金融部门通过定向支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信贷投入完成了金融支持小微企业“两个不低于”目标。总体来看,小微企业发展呈现以下态势。
(一)贷款余额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
2015年,重庆市小微企业信贷开展总体情况良好,小微贷款余额持续增长,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截至12月底,重庆市金融机构各类企业贷款余额为2.29万亿元。其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 068.22亿元,同比增长11.47%,超过重庆市企业贷款平均增速0.69个百分点。
(二)贷款占比逐年上升
2015年底重庆市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占企业贷款余额比例为22.1%,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85个百分点,但差距在逐年减少。重庆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的比重为2.24%,近年来呈稳步上升趋势。
(三)贷款结构不断优化
2012年以来,重庆市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占比不断提高,2015年达到14.14%,年增长率达28.6%;抵质押贷款占比为61.54%;保证贷款占比为24.32%,小微企业贷款结构不断优化。
(四)贷款总体投向制造、批发零售业
总体来看,重庆市小微企业信贷贷款投向相对稳定。其中,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贷款占比较高,达20%左右;交通运输业和水利占比次之,占10%左右。从投向趋势看,交通运输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呈上升趋势;而建筑业、房地产业以及水利等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
(五)不良贷款率较高
2015年末,重庆市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为0.87%,高于全市企业不良贷款率。小微企业不良贷款余额占全市企业不良贷款余额的比重达51.04%,但重庆市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控制在1%以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具体来看,微型企业不良贷款率高于小型企业不良贷款率,2015年微型企业不良贷款率为1.22%,比小型企业不良贷款率高0.38个百分点,且2012年以来微型企业不良贷款率一直维持在1%以上。
(六)本地法人银行占主导地位
从总量看,2015年重庆市3家本地法人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的41.87%。其中,重庆农村商业银行是重庆市小微企业贷款规模最大的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的24.90%。从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比重来看,重庆市3家本地法人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比重较高。其中,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为32.51%,重庆银行为36.65%,重庆三峡银行为47.52%,均高于全市20.01%的平均水平。本地法人银行较好地满足了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
(七)贷款利率高于企业贷款平均利率
2015年末,重庆市主要金融机构的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维持在6.17%~8.22%,主要金融机构的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7.29%,比全市企业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7.11%高0.18个百分点。
(一)贷款占比偏低且增长后劲不足
重庆市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企业贷款余额的比例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表明重庆市小微企业贷款支持程度还有所不足。在经济增长放缓、信用风险增大的大背景下,重庆市小微企业贷款增量同比首次出现下降,未达到“两个不低于”的银行机构数量增加,小微信贷增速放缓,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严峻。
(二)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仍较为突出
银企信息不对称仍是重庆市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主要原因。由于小微企业缺乏较完备的管理和财务制度,且小微企业各类信用信息分散在多个政府部门,银行机构要查询需付出较多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使得银行机构难以有效了解小微企业信息,贷款意愿较低。此外,有些小微企业隐瞒其在小贷公司或其他民间融资情况,造成银行无法判断其真实财务状况,使得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增大[3]。
(三)银行内部机制不配套和效益动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小微信贷投放
一是目前重庆市各类银行内部管理机制仍存在诸多制约小微信贷发展的因素,如监管部门对小微信贷有高于整体贷款2个百分点的容忍度,但大部分银行对小微信贷差异化不良容忍度及尽职免责细则的执行仍流于形式,未体现对小微企业的优惠政策,造成基层经营机构和信贷人员不敢放贷。二是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银行的负债成本上升压力逐渐加大,转移资金成本推动总体贷款成本上升。
(一)强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工具的导向作用
一是用足用好贷款奖励、贴息、风险补偿、税收减免等多项财政政策,引导信贷资源向小微企业倾斜。建立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为科技型小企业和微型企业贷款提供风险补偿。二是严格落实定向降准政策,增加银行信贷资金。加大支持小微企业再贷款发放,引导金融机构制定再贷款资金内部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要求金融机构运用再贷款资金发放的小微贷款执行更为优惠的利率。三是建立健全小微金融服务专项评价机制。按年对金融机构小微企业信贷规模、增速、占比、利率、“申贷获得率”等开展评价,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规模较大、融资成本较低的金融机构给予适当奖励。
(二)建立完善小微企业的信息互联互通机制
一是地方政府牵头进一步完善小微企业融资的配套环境,建立统一的社会信用信息查询平台,汇集工商注册登记、行政许可、税收缴纳、社保缴费等信息,推进小微企业信用信息的共享。二是加强小微企业征信体系建设,将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发放的贷款纳入征信系统,不断完善数据管理和应用,帮助金融机构有效防范信贷风险[4]。
(三)改善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融资服务
引导银行机构根据小微企业客户的实际需求,不断完善金融服务,优化产品设计,改进业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5]。支持银行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动产抵押、订单质押、仓单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融资,对涉农小微企业积极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提高信贷产品与企业融资需求契合度。加强保险与信贷的合作,推广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大力发展支持小微企业获得信贷服务的保险产品,不断提高小微企业贷款的可获得性。
(四)推动金融机构完善小微信贷的内部管理机制
一是支持金融机构建立小微业务单独管理机制和核算体系,健全正向激励机制。这包括完善小微信贷业务尽职免责工作机制,对小微信贷业务设定相对较高的不良容忍度,建立简化条件下的小微不良贷款快速核销机制等,全方位提高基层机构和人员发展小微业务的积极性。二是引导金融机构建立合理的薪酬管理体系,完善绩效考核内容,把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作为履行社会责任、实现自身发展转型的重要途径。三是支持金融机构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优化完善信用评级体系,提高信用贷款占比,提升信贷投放效率,清理整顿不合理的金融服务收费,压缩收费空间,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五)探索政策性信贷扶持机制
明确承担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政策性任务的市属国有企业,设立政策性融资机构,从全国性政策银行转贷或境外融资等方式获取低成本资金。制定政策性信贷投放计划,探索采取企业经营信息及信贷需求公示制度等方式,建立公开透明的政策性信贷投放机制,引导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1]周国兰,韩迟,季凯文.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及其破解之策:以江西为例[J].金融与经济,2015(1).
[2]徐骏飞.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西南金融,2012(5).
[3]吴江涛.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2.
[4]郭莉莉.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路径研究[J].金融发展评论,2016(1).
[5]郑九歌.积极的小微企业信贷政策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2(1).
(编辑:唐龙)
F832.4
A
1673-1999(2016)10-0057-02
梁辉(1985-),男,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400067)经济与工商管理系讲师、经济师,研究方向为金融与经济、企业转型发展;魏欣(1986-),女,重庆市邮政管理局(重庆404100)员工,研究方向为贸易与经济发展、行业发展与行业市场监管。
2016-07-22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15年度校级重点科研项目“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动态影响及政策取向研究”(KY201506A);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16年校级特支项目“重庆现代服务经济与产业发展研究”(ky2016tz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