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研究综述

2016-03-24 04:16叶胜红
关键词:个人人学马克思

叶胜红

(中共中央党校 哲学部,北京 100091)



国内外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研究综述

叶胜红

(中共中央党校 哲学部,北京100091)

摘要:国内外学术界对马克思的个人理论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国外学术界在个人与总体、个人需要与个人异化、个人辩证法与个人存在、个人与人道主义等方面的研究多有建树;国内学术界在马克思的个人概念界定研究、马克思的个人理论演变史研究、马克思的个人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硕果累累。综合评析来看,中国的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研究与国外相比,体现出起步较晚、差距较大和范围较窄等特点。

关键词:马克思;西方马克思主义;人学;个人;个人理论

马克思的个人理论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马克思的个人理论贯穿于马克思的思想始终,是理解马克思的思想的一条红线。因此,随着马克思的思想在世界范围的研究越来越深、热度越来越高和影响越来越大,马克思的个人理论也逐渐被学术界所理解、挖掘和阐释,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笔者拟对国内外学术界有关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研究作一简略回顾。

一、国外学术界对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研究

国外学术界对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研究呈现出全面开花之势,学派众多,观点新颖。始于20世纪20年代形成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分析解读和发展马克思的思想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因时代背景、发展境遇、理论视野和现实诉求等原因而使其各种流派的代表人物对马克思的思想及个人理论有一些新的理解或误解,最主要的是“他们对马克思思想的解读特别关注其社会历史理论的精神解放和文化批判维度,基于现代性批判和后现代社会文化背景,特别强调马克思思想的精神价值和意义,又如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比较注重方法的自觉和创新,追求研究方法和范式的转变,依据当代的结构主义、解释学、心理学、语义分析等方法,从不同侧面和层面对马克思哲学的内涵和当代性作出了新的理解”[1]。这些新的理解或误解涉及到个人与总体、个人需要与个人异化、个人辩证法与个人存在、个人与人道主义等领域。

(一)个人与总体

黑格尔主义马克思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阐述了他的总体性思想及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思想。卢卡奇认为把握一个社会不仅应从经济基础入手,也应从上层建筑着手;不仅要研究客体,也要研究主体,两者是互相联系的整体。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不能正确处理好社会的总体性,而无产阶级作为一个强大的整体主体,可以很好地解决社会的总体性问题。因此,他认为:“不是经济动机在历史解释中的首要要位,而是总体的观点,使马克思主义同资产阶级科学有决定性的区别。……总体范畴的统治地位,是科学中的革命原则的支柱。”[2]79无产阶级作为一个总体的阶级,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依靠阶级意识才可以把握整体的社会关系,而不是由个人的思想所决定。因此,卢卡奇认为阶级的观点和个人的观点在科学方法上是相反的,阶级的观点优于个人的观点,历史的发展只有在阶级的联合和现实的总体作用下才可以加以改变,也即是在整体的实践运动下才能取得对资产阶级的胜利,实现共产主义。

黑格尔主义马克思主义学派另一代表人物柯尔施在《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一书中也表达了与卢卡奇同样的观点。他认为,马克思的思想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总体性,二是理论和实践相统一。这两个特征决定了不能把马克思的思想碎片化、分割化和条块化,否则会影响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理论。他指出:“因为在后期的论述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社会主义,仍然是社会革命理论的唯一整体。”[3]59他强调,个人活动应自觉服从社会革命需要,并放在历史长河之总体中去考察,才能理解当下个人活动的全部意义之所在,人的精神生活应与社会的政治生活密切联系,才能反映出社会革命是一个整体性结构的巨变。

(二)个人需要与个人异化

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者、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马尔库塞对马克思的个人需要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发达工业社会是一个不断制造虚假需要的极权社会,这种社会通过技术手段不断强化人的感官刺激,麻痹人的内在否定的意志,从而达到全面控制人及社会的一切因素。社会表面的繁荣正在潜意识地瓦解个人的斗志,人们在乐于享受社会生活的同时,却也在慢慢地失去了自己。马尔库塞指出:“决定人类自由程度的决定性因素,不是可供个人选择的范围,而个人能够选择的是什么和实际选择的是什么。……在大量的商品和服务设施中所进行的自由选择就并不意味着自由。何况个人自发地重复所强加的需要并不说明了他的意志自由,而只能证明控制的有效性。”[4]8-9马尔库赛强调,个人的需要呈现出来的都是虚假的需要,个人是处于被决定性地位的,个人自由完全受到压抑,个人成为了“单向度的人”,社会也成为了“单向度的社会”,人的本能需要与社会的需要在虚假的背后达成了完美的统一,人们身处此中却茫然无知,个人失去了内在的否定、批判和超越,人成为工业文明的奴役。马尔库赛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里,个人只能服从技术的统治,人的需要在琳琅满目的商品面前而无从选择,人的行为受到了物的控制,人成为了工厂里单纯的工具,处在最纯粹的奴役状态,人也变成了奴隶。因此,个人解放的前提是依赖于对奴役状态的觉悟,是要用真实的需要代替虚假的需要,抛弃那种被压抑的满足,摆脱社会控制,达到真正的自由需要的理想境界。

另一位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者、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弗洛姆对马克思的个人异化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弗洛姆认为,异化的个人使自我成为陌生的个人,个人的异化使自我与他人相分离,异化的个人无法认识到以自我为世界的中心,个人只能是随波逐流,个人只能服从他人或他物,个人失去了自主性。他强调:“离开关于生产性的否定的概念,即异化概念,就不可能充分地理解关于能动的、生产的、以其自己的力量把握和包摄客观世界的人的概念。”[5]347-348弗洛姆认为异化的实质在于主观的体验,对偶像的崇拜变成了信仰的盲目,个人内心的冷漠与外在激情的碰撞使得个人异化处在矛盾之中,弗洛姆把这种个人异化的矛盾状态称之为“燃烧着的冰”。正如他解释的:“他的振奋不是产生于生产联系的快乐;它是一种强烈的、然而是冷冰冰的、建立在肉体麻木的基础之上的振奋,或者说,如果希望形象一些,它是‘燃烧着的冰’。”[5]349

(三)个人辩证法与个人存在

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萨特对马克思的整个思想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批评,主要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割裂了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个人和整体的辩证关系以及个人自为和被决定的辩证关系。萨特认为应该恢复人在马克思主义中的至上地位来弥补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空场,并提出了用个人辩证法来实现这一目标。个人辩证法是一种实践辩证法,是个人的内在化和扬弃客体的客体化的自为行动,体现出个人在总体化之中的主观能动性,是个人对于实践过程中的自我认识、理解和反省的最纯粹的行为。萨特的辩证法是从个人出发,而不是从任何超个人的整体出发,整体是对个人存在的否定的规定,而个人自为的存在正是瓦解整体存在的有效手段,整体只能通过个人自为而存在。萨特强调指出:“整体作为种种‘这个’的本体论的内在关系,只能在特殊的种种‘这个’中并通过它们被揭示出来。这意味着自为作为面对种种‘这个’的实现着的在场,自身实现为面对整个存在的实现着的在场;它又作为面对整个存在的实现着的在场,自身实现为面对种种特殊的‘这个’的实现着的在场。”[6]235-236

萨特在1960年发表了著名的《辩证理性批判》,他在书中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承受作为一种敌对潜能的辩证法,从另一种意义上说,他造就辩证法;而如果辩证理性就是历史理性,那么,这个矛盾本身必须承受辩证角度经受体验;这说明,因为人造就辩证法,所以他必须承受辩证法,因为承受辩证法所以造就辩证法。”[5]587萨特认为辩证法来自个体(个人),是个人的自我运动或实践成就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而与自然没有关系,同时他也批判了整体化法则强加给个人之上一些集合体、一些社会、一部历史的实在性。

(四)个人与人道主义

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阿尔都塞认为青年马克思与成熟马克思之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思想体系,即理论上的人道主义体系和科学体系。青年马克思的哲学是属于意识形态或称为人的哲学与“理论上的人道主义”,他如此解释人道主义:“我们说人道主义是个意识形态的概念(因而不是科学概念),这是为了肯定,一方面它确指一系列存在着的现实,另一方面它不同于科学的概念,因而不提供认识这些现实的手段。它用一种特殊的(即意识形态的)方式确指一些存在,但不说明这些存在的本质。”[7]218阿尔都塞认为青年马克思一直宣扬人道主义的哲学。阿尔都塞把青年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的哲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理性加自由的人道主义,阿尔都塞认为人只有作为理性,才真正拥有自由,人的自由不是任意所为,也不是为利益所驱使,更不是受奴役,而是服从理性的内在规律;第二阶段是费尔巴哈的“共同体的”人道主义,阿尔都塞认为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指出了非理性中存在着理性的异化,而在理性的异化中又存在着个人使命的实现,人的本质成为历史和政治的基础。

阿尔都塞认为成熟马克思的思想完全成了“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理论,里面不存在以个人为中心的哲学思想,而是一种稳定的社会结构理论。他认为成熟马克思的思想反对一切从个人出发来解释历史,反对用人的本质来说明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反对从人的本性去演化社会发展规律,而主张用行动或实践去说明一切问题,去解决一切问题,因而不是人道主义。阿尔都塞区分了青年马克思和成熟马克思之间的差别,青年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的思想的本质是意识形态,而成熟马克思的反人道主义的思想的本质是科学,阿尔都塞认为科学总有一天会代替意识形态。

二、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研究

从国内来看,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研究时间虽晚于西方学术界研究,但发展势头良好,各种观点碰撞,硕果累累。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关注的问题批判地加以继承;另一方面又结合中国的国情有所发展和创新,诸如对马克思的个人概念界定研究、马克思的个人理论演变史研究、马克思的个人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关系研究等。因此,通过比较和分析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研究,可以更好地挖掘整理马克思的个人理论,为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学理上的支撑。

(一)马克思的个人概念界定研究

在对马克思的个人概念界定上,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看法并阐述了其基本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个人(Person)不等于个体(Individuum),应严格把两者区分开来。侯才认为:马克思“重视‘人格’(Persoenlichkeit)及其对于人的发展的意义,但他也清晰地看到,在资产阶级完成了的‘政治解放’的条件下,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发生了严重分裂甚至对立;与此相适应,人也被二重化,分裂为‘公人’(der oeffentliche Mensch)与‘私人’(der Privatmensch),即‘个人’(Person)与‘个体’(Individuum)”[8]。因此,侯才认为马克思的个体是特指资本主义社会中市民社会存在的人,是一个具有普遍历史意义的人。而个人是指在法律意义上的拥有权利和义务的人,后来在德国古典哲学中这个概念特指具有自我意识和人格的个人。因此,可以看出侯才从语义学和文本学上考究了个人与个体之间概念的巨大差异性,个人不等于个体。

第二种观点认为“个人”就是一个有“人格”的人。从古希腊到启蒙运动到康德和黑格尔,西方文明史对马克思的个人理论影响很大。所以,李文堂指出:“目前马恩著作的中译,基本上将Individuum译成‘个人’,意思虽然不能说错了,但至少可以说有很大的缺点:一是没有完全传达出Individuum的本义;二是没有把握马克思使用该词的初衷与苦衷;三是许多地方掩蔽了Person一词在马克思关于‘人’的思考中的重要地位。”[9]同时他认为人、个人和个体成为“三位一体”的“完整的人”的概念。所以,他认为从大的方面看个人与个体可以划等号,没有问题,但如果细究,则也有不少问题,主要是忽视了“人”在马克思的个人理论中的地位问题。

第三种观点认为个人这个概念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已经被用来明确地指谓有自我意识和人格的个人”[10],并带有在法学意谓上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及政治国家上的强烈倾向。但持该观点的张守奎也认为:“‘person’(个人)与‘indiviual’(个体),其义多有重叠。”[10]如他在文中多次论述把个体与个人划等号,他说:“《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个体’(个人)的论述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得到了进一步强化。”[10]

(二)马克思的个人理论演变史研究

马克思的个人理论演变史也是国内学术界关注的重点,这种观点主要是基于马克思的人生历程来划分其在某个时期所呈现出来的理论特色。

韩庆祥认为马克思的个人理论大致走过了5个历程:一是从“《博士论文》至《莱茵报》时期——基于人的类本质的人学一般原则”;二是从“《德法年鉴》至1844年《手稿》时期——基于人的类本质与个人感性存在对立的人学理想方案”;三是从“《神圣家族》至《共产党宣言》时期——基于社会关系的人学理论纲领”;四是从“《共产党宣言》问世以后至《资本论》以前时期——基于理论和工人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人学实践”;五是在“《资本论》时期——基于个人和社会关系统一的科学的人学体系”[11]。韩庆祥在注解中特别说明“这里的‘人学’,指马克思的个人理论”[11],并认为这一演变历程是一个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路线。

李志认为,根据马克思哲学中所处的理论地位,马克思的个人理论可分为4个阶段:“它们分别是原子式的‘个人’、市民与公民相统一的‘个人’、作为类的‘个人’及‘现实的个人’。”[12]191同时认为个人是马克思哲学的主题之一,个人理论是马克思哲学与其他西方哲学的分界线,也是最具有特色的能反映马克思哲学本质的内核之一。

周世兴认为,按照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阐述的“现实的个人”理论,可把马克思的个人理论演变史划分为“自然形态的‘依附的个人’、自发形态的‘独立的个人’、自由形态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个人’等前后相继的三种历史形态。”[13]145周还创新性地提出了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社会主义个人”的概念。他认为这是“普遍发展的现代生产力和世界性普遍交往的产物,其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主体,又是建成社会主义的决定性因素”[13]143。应该说这种个人形态理论的划分体现了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规定性,实际上表达了个人形态理论与劳动、分工、所有制度关系的一致性思想[14]。

最后有一种观点认为,按照《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哲学中的核心品牌位置,马克思构筑了个人理论的框架,得出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主题思想和基本内容是关于个人的理论,它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以全新的基础、视野、角度和方法,赋予个人概念以全新和丰富的含义”[15]。对包俊洪的这一观点,赵甲明提出了不同见解。赵甲明认为在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不仅形成了个人理论,同时也形成了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他说:“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所研究的对象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的社会’,二是‘社会的人’。……而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社会’的研究,则形成了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对‘社会的人’的研究,则形成了个人理论。”[16]他指出两者交融,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共同构成《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主题思想和基本内容”[16]。

(三)马克思的个人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关系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的个人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关系研究呈现出方位全、领域宽和层次多等特点。其主要观点涉及: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人学包涵了马克思的个人理论;二是马克思主义的人学基本原理鲜明地体现出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的基本内容,如有个性的个人、自由的个人、人道主义、人的本质与异化、人的需要与价值、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等。这些观点都集中体现在近40年改革开放的大量著作中,内容翔实,成果丰富,表现如下:

首先是人学的研究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学术界对人学的研究出现了一些代表性人物和书籍,如黄楠森的《人学的足迹》、陈志尚主编的《人学原理》、韩庆祥和邹诗鹏合著的《人学——人的问题的当代阐释》、孙鼎国等主编的《人学大辞典》等等。如陈志尚主编的《人学原理》,其人学包括了马克思主义人学以及马克思的个人理论,内容丰富多彩。陈志尚给人学下了一个科学定义,即:“人学是从整体上研究人的存在、人性和人的本质、人的活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生价值、目的、道路等基本原则的学问。”[17]3陈志尚在书中阐述了人学的一系列基本原理,如人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人学的背景,意义和条件,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性和人的本质,人的活动和人的主体性,人的个性,人的需要和利益,人的交往,竞争和合作,人的理性与非理性,人的审美,人的自由,人的信仰和理想,人的素质,人的价值,人的权利,做人之道和人的发展及其规律等,初步形成了人学的基本体系。

其次是对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论研究呈现出细化的趋势。20世纪80年代,王锐生和景天魁合著的《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就细化了马克思有关人的理论。该书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异化、人道主义和人的全面发展等问题的基本观点,说明了马克思主义解决人的问题的一般方法论原则。该书强调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梳理了从《博士论文》到《资本论》时期马克思的有关人的问题研究,这“对于澄清混乱,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是非常必要的”[18]112。20世纪90年代,袁贵仁出版了《马克思的人学思想》,该书从当代人学研究的现实出发,系统解读了马克思人学思想丰富而深刻的内容,如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论人性、马克思论人的本质、马克思论人的主体性、马克思论人的需要、马克思论人的价值、马克思论人权、马克思论人的自由、马克思论民主、马克思论平等、马克思论公正、马克思论人的发展等,指出了马克思人学思想研究的方法原则。在论述到为什么强调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时,袁贵仁指出:“马克思的人学贡献在于其基本思想和方法,而不在于具体结论和体系。”[19]33袁贵仁在书中就指出了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包涵了个人理论的基本内容,如人的主体性、人的自由、人的需要、人的价值,侧重点都在研究个人的一些基本内涵。

最后是不少学者开展了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研究。20世纪90年代初,韩庆祥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发微》出版,该书立足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和当代社会的现实关系,围绕着个人本体中的价值因素和科学因素这一中心线索,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内人学的争论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文中对个人的本质、个人的存在、个人和社会、个性及个性自由、人性、人道主义、人的自由、人的价值等重要概念,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探讨,并提出了他自己的见解。如他所指出:“人既是有个性的存在,又是社会的存在和类存在;既是有生命的存在,又是活动的存在;既是能动的存在,又是受动的存在。在这些存在中,包含着价值因素和科学因素。”[20]2-3周世兴的著作《个人的历史与历史的个人——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研究》把马克思的个人理论分为“现实的个人”论、个人形态论、个性生成论和个人发展论,从不同侧面提出了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的深刻内涵,同时也阐发了个人与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强调个人是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重要通道[13]。李志的《马克思的个人概念研究》从马克思的个人概念的历史与逻辑、马克思的个人概念的规范意义和马克思的个人概念的现代处境等几个方面,对马克思的特定的历史语境中的个人概念进行了分类,提出了原子式的个人、市民的个人、公民的个人以及全面物化的个人等概念[12],论证了个人解放与个人自由的辩证关系。

三、研究评析

中国的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研究与西方相比,体现出3个特点:即起步较晚、差距较大和范围较窄。但中国的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研究也具有后发优势,主要体现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的阶级属性上。

首先,中国的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研究与西方相比,起步较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由于历史文化传统和政治生态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相对容易较早地接受马克思的思想及个人理论,他们能结合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境遇,有所选择地抽取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的个别结论,并加以无限扩大,成为能影响世界的核心观点,并牢牢掌握了话语权,成为输送西方意识形态的有力工具,对中国的影响很大。中国的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研究虽有近40年的发展历程,但在中国的土壤中缺少适应个人生长的营养因素。因此,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研究步伐较慢,体系还不太成熟,不少观点还停留在鹦鹉学舌阶段,很难形成自己的独立话语体系。

其次,中国的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研究与西方相比,差距较大。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有好几百年的历史,相对而言比较成熟,而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从提出到现在时间很短,市场环境相对不太成熟。个人理论与市场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市场经济内在要求个人的自主意识觉醒、个人的自由个性张扬和个人的能力发展,正是这些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润滑油,可以减少摩擦,提高效率,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为人民幸福提供保障。因此,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吸收消化马克思的个人理论时捷足先登,享受着经济环境带来的天然好处,思想触及之处,火花显现。中国的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研究属于后起之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可以很好地克服西方市场经济的负面,弘扬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的独到优势,扬长避短。也正如此,虽然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研究个人理论相比有差距,但差距正在慢慢缩小。中国学术界的研究不是重复昨天的故事,而是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个人理论体系,适合了本国国情的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再次,中国的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研究与西方相比,范围较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研究马克思的个人理论时,多点开花,跨学科综合研究,效果显著,如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一些代表人物从社会学、政治学、结构学、语言学、教育学、生态学、医学、心理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以致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高潮迭起。中国的马克思的个人理论多从哲学角度来研究,就哲学而论哲学,就很难真正深入展开,很难让人信服,也很难与时代发展共进步,与人民需要共呼应。

当然,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研究马克思的个人理论时也有不少劣势,其中最突出的是体现在他们的政治立场上。不少学者的身份其实是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他们思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中国的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研究的起点和终点是截然不同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身上体现出来的虚伪性因素太强烈,无法真正解决资本主义本身存在的内在矛盾[21]。因此,这些学者,只能抓住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的某一方面,无法理解马克思的思想的真谛,不能摆脱阶级属性带来的思想奴役,以致在实践巨变之下无所依靠。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劣势正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的优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研究马克思的个人理论具备天时、地利和人和。因此,在这一点上,应充分发挥阶级属性带来的巨大红利,在个人修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真正体现出个人作为生命力量之源泉、价值之归宿和本质之所在。如此,人才能真正解放自己,从而解放全人类。

参考文献:

[1]陈新夏.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哲学对话[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37-42.

[2]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M].王南湜,荣新海,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4]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5]陈学明.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西方马克思主义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6]萨特.存在与虚无[M].3版.陈宣良,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7]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8]侯才.马克思的“个体”和“共同体”概念[J].哲学研究,2012(1):3-11.

[9]李文堂.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0(6):5-13.

[10]张守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个体”概念[J].哲学动态,2013(8):38-43.

[11]韩庆祥.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的演变历程[J].河北学刊,1993(1):29-36.

[12]李志.马克思的个人概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13]周世兴.个人的历史与历史的个人——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14]韦顺国.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的三种表述及其现实意义[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6):68-73.

[15]包俊洪.一种全新的个人理论[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23-27.

[16]赵甲明.论马克思的个人理论与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统一性[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25-29.

[17]陈志尚.人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18]王锐生,景天魁.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

[19]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0]韩庆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发微[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21]李琳琳.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文化资本与新阶级理论[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12):98-102.

(责任编辑张佑法)

收稿日期:2015-12-15

作者简介:叶胜红(1978—),男,江西鄱阳人,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个人理论。

doi:10.3969/j.issn.1674-8425(s).2016.07.015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425(2016)07-0102-07

The Overview of the Research on Marx’ Individual Theory at Home and Abroad

YE Sheng-hong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Party School of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 Beijing 100091, China)

Abstract:Academic circles have proceeded with in-depth and extensive research about Marx’ individual theory at home and abroad. Foreign academia have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in such aspects as individual and totality, individual need and individual alienation, individual dialectic and individual existence, individuals and humanitarianism. Domestic academia also have made innumerable and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 definitions of Marx’s concept “individual”, the evolution of Marx’s individual theor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x’s individual theory and Marxist humanology. Generally speaking, compared with foreign studies, Chinese Marx’s individual theory research exhibits characters of later start, larger gap and narrower range etc.

Key words:Marx; western Marxism ; humanology ; individuals; individual theory

引用格式:叶胜红.国内外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研究综述[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7):102-108.

Citation format:YE Sheng-hong.The Overview of the Research on Marx’ Individual Theory at Home and Abroad[J].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16(7):102-108.

猜你喜欢
个人人学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借东西的小人》:跟小小人学“说”法
北人学没
家园忧思与人性之殇——“生态学”与“人学”视野下的“山珍三部”
中国梦的人学新境及其希望价值
办公室人员尚需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