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 歌 韩 红
(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河南·洛阳)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彻底改变了原有的社会化生产方式,各行各业也积极结合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进行新的创新升级和落地实践,这必定会对能够从信息中挖掘财富的信息管理专业人才产生更大的需求,而这一需求不仅表现在人员数量上,更重要的是人才质量。
2015年3月,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对国内近几年逐步形成的搭借互联网发展的行业模式进行了深度归纳,也预测了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现代化,未来社会对于信息管理的要求也会越来越强。例如铁路订票系统,就是对车票信息的查询和管理系统,面向客户的购票软件的开发就是基于良好的信息管理系统开展的。此外,网络的普及加剧了数据的爆炸式增长,数据中所蕴含的海量信息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竞争的第一手资源。在这样一个真正的信息化社会中,如何管理大量纷繁的信息并且从中获得有效的信息是未来企业竞争的关键。
放眼社会,咨询、服务、物流等诸多行业急需高质量信息管理人才的参与和支持。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未来的数据分析人员必须具备多方面的技能和素质来适应深度数据分析的需要,如工具、流程、专业知识等方面的技术能力,领导艺术、项目实施等方面的综合管理能力,交际、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等方面的社会交往能力以及系统开发、企业规划等方面的系统能力等。由此可见,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必须着力提升自己相应的素质和能力,才有可能适应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
信息管理专业以计算机为工具,将信息管理科学与计算机有机结合,实现信息管理的高效和实用。该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高尚健全的人格、一定的国际视野、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宽厚的专业基础和综合人才素养,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领导潜质,具备良好的数理基础、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知识、信息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折、设计、实施和管理等方面的方法与技术,具有一定的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实践和研究能力,能够在国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组织从事信息系统建设与信息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生毕业时其应该具备良好的数理基础,掌握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信息技术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掌握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管理等方面的方法、技术与工具,具有一定的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技能,熟悉经济管理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本专业的理论与应用前沿以及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以及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表1 判断矩阵标度定义
表2 企业1对四项职业素质重要程度排序
表3 38家企业数据统计结果
高校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着力于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职业素质的要求才是高校学生应该着力提升自己的部分。而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按照许启贤对职业素质的定义,一般可以将其分为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以及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内容。信息管理专业自1998年教育部正式设立以来,现已经过近20年的发展,大量的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已经就业于社会的各行各业。面对新的时代变化,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应该具备哪些职业素质才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调研设计。洛阳市是河南省重点发展地区,大量的企业和单位需要既懂管理又懂计算机相关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洛阳市提出了到2020年洛阳市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信息化人才队伍,确立中西部地区信息化人才竞争比较优势,为促进洛阳市信息化快速发展奠定人才基础。为了深刻了解洛阳市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在实际工作中的职业发展情况,笔者选择了洛阳市38家企事业单位进行访谈调查,其中大中型企业12家、小型企业25家、事业单位1家。调研采取主管领导访谈的方式,首先让受访者对本单位信息管理专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四项基本素质进行重要程度排序,之后根据排序进行详细访谈。
(二)调研实施与结果
第一步,让主管领导对信息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代码A)、身体心理素质(代码B)、科学文化素质(代码C)、专业技能素质(代码D)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四项基本素质在整个信息管理专业人才职业素质中所占的比重,判断矩阵标度定义如表1所示。(表1)在此,以企业1为例,如表2所示。(表2)
第二步,根据主管领导的排序进行深层次访谈,了解各项素质依次排序的原因。
第三步,进行资料处理。同样,对另外37家企业相关主管领导的重要度排序进行量化处理,求出38家单位对于这四项基本素质的平均权重,如表3所示。(表3)
通过38位主管领导对四项基本职业素质的排序,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出专业技能素质(D)在整个职业素质中的比重占到45.7%,其他依次是职业道德素质(A)29.1%、科学文化素质(C)14.4%、身体心理素质(B)10.8%,如图1所示。(图 1)
图1 四项基本职业素质所占比重
在主管领导对职业素质进行排序后,通过访谈对各项内容进行深入了解。结合访谈可知:(1)有22家用人单位将专业技能素质放在了首位,约占总用人单位数的57.9%,他们更强调信息管理人才的技术应用能力,多以系统工程师、信息技术主管、软件开发与实施工程师等方向对信息管理人才进行要求,偏重他们在团队中的领导地位,要求他们进入单位时直接拥有工作经验,能够直接将自身技能转移到现实工作中;(2)有16家用人单位将职业道德素质放在了首位,他们强调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应当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信可靠、勤奋敬业、团结合作,严格做到保守企业信息资源,维护企业荣誉;(3)大部分用人单位认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在科学文化素质上应当有所提高,他们区别于专门的技术开发人员的主要点就在于更懂得项目管理知识、经济学知识等,能够从现代企业管理的角度进行整个团队的维护和领导,所以信息管理人才的分析研判能力、文字写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也很重要;(4)在身体心理上,用人单位认为,现在的市场竞争压力非常大,信息管理人才是收集、处理信息的主要人员,他们也应当承受工作压力,提升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高效率地完成任务。
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在校时除了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两大模块技术知识外,还要掌握经济管理领域的基础理论,这些知识在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时需要较长的过程,因此他们在校时应该接受科学思维、系统分析及技术工具的基本训练,增加自身的实践机会,参与到相关专业的实习当中,以社会需求为方向提升自身以下方面的职业素质:
(一)保持对信息行业浓烈的兴趣,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分析能力。大数据的时代已经到来,国外的高德纳咨询公司、帕兰提尔科技公司、麦肯锡咨询公司等已具有非常高的市值,国内诸如易观智库等第三方数据公司也在逐步崛起。信息管理专业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处于信息集散的大环境中,其基本素质就是能够分析信息需求、信息现状,并借助工具在有效的时间内对相关数据或信息进行检索、识别、选择、分析、获取,提高信息的效用,为用户提供客观、公正的论证报告及市场调研报告,满足用户市场分析、技术选择、项目论证以及投资决策等深层次的需求。
(二)具有广博的知识面,扎实的基本功,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管理专业的边缘性和实践性决定了该专业人才在学习工作的同时要注意拓宽知识面,增强动手实践能力,提升信息技术,掌握基本的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运行、管理、维护的工具和方法。
(三)注重自我学习能力,善于识别、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当今社会,信息更新速度一日千里,“互联网+”时代对人才提出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创新,所以该专业人才要有极强的学习能力,跟随时代的步伐学习新知识、新工具、新技能,用新的思维、观点和眼光去看待信息,并借助可视化展示、模型化分析等工具将海量化信息知识化,为企业、社会提供数据化服务。
(四)具有一定的沟通交流、组织协作能力,能有效地组织实施与知识信息资源管理相关的项目,善于合理地调配数字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物质资源等各种资源。《财富》杂志曾经对世界500强的高层主管进行访谈调查,发现管理技能的缺乏是管理者感到自身失败的重要原因。信息管理专业人才较之计算机专业人才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宽口径的发展,其掌握更多的项目管理、经济管理等基础知识,这就要求该专业人才能够在团队中起到良好的组织作用和导向作用,发挥自身的沟通能力,增强团队的协作精神。
(五)具有极强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信息的经济属性凸显出来,其商业价值使得某些人产生邪念,网络犯罪事件层出不穷。能够与坏的信息行为抗衡的就是社会责任感,敬业就是一种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精神。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应当尊重信息工作产生的各项成果,工作中严格对待每个比特的数据和每一条信息,离职后能够保守企业机密,遵守职业道德。除此之外,处理分析问题的逻辑能力、项目的组织领导和控制能力等也很重要,需要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在实习、实践中侧重培养。
总之,处于我国发展动能转换的“衔接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充分认识到社会对于人才素质的高标准和高要求,在在当今社会,影响消费的因素越来越多,除原先有的因素如家庭状况、性别等先天因素的影响外,还有一些新兴因素,如电子商务、明星代言、同学朋友间交往花销等,这些因素都以不同比重在影响着现代大学生的消费观与消费额度。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看到大学生消费方面一些不好的消费习惯,如餐饮购物方面的浪费与虚荣、对名牌的盲目追求和生活上所谓的“不拘小节”等。
北京理工大学是北京市优秀高校之一,作为20世纪40年代创立的延安自然科学院的延续,北京理工大学有着其内在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科学素养。本次调研报告是以北京理工大学本科学生作为样本进行的统计调查,这些样本有着相似的学术背景与生活背景,我们可以通过探究个人方面的种种因素来有针对性的分析其自身与外界对大学生消费习惯的影响。
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调查报告与文献资料相结合,整体表述与细节概括相结合等方式,主要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北京理工大学学生消费概况与消费特点,在统计结果上进行深入分析,再在此基础上提出引导合理消费的策略。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图表分析法。在数据的处理方面,主要使用了IBMSPSS20.0社会科学统计软件。本文采用的大学生消费态度的数据来源于大学生消费水平影响因素调查问卷。问卷采用在课堂上发放、学生在课堂上当场作答、填写完毕立即回收问卷的方式采集数据,然后及时对问卷进行整理、编号、统计,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及真实性。扎实掌握专业技能和基础理论的同时,也要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和实操能力,以此应对“互联网+”浪潮下各行各业对于信息管理人才的选择。
[1]闫娜.大数据视角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3.11.
[2]文祺.全国高校专业解读[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3]许启贤.职业素质及其构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34.4.
[4]洛阳市人才办.洛发[2011]4号.洛阳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5]李晨.2015易观企业教育互联网+创新大会在京开幕[EB/OL],2015.12.3.ht tp://money.china.com/f in/kj/20151 2/03/2662749.ht ml?qq-pf-t o=pcqq.c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