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新星 刘孟影 王亚梅 王敬诗
(河北金融学院 河北·保定)
“互联网+农村市场=新市场”,互联网的普及和农村网民数量的攀升激发了农村电商消费市场的潜力,淘宝村呈现爆发式增长。根据阿里研究院发布的数字,过去三年淘宝农村消费占比不断提升,从2012年第二季度的7.11%上升到了2014年第一季度的9.11%,不过比例依然很低。2014年农村网购市场达到1,800亿元以上,2016年将突破4,600亿元,继续缩小与城市网购规模之间的差距。
电商下乡对农村城市化发展,为农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同时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如何将“电子商务、全民服务、党建政务和创业孵化、互联网+”有机结合;怎样为村民、居民解决网上购物的支付、物流配送和其他增值服务;怎样做到整合全省农副产品及地域特色旅游,打通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通道;怎样引导现有产业尤其是农村现有的业态进行信息化、电商化升级改造、实现农产品线下展示、线上交易、产销对接等功能,对河北省农村电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发展现状。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整体上看“南快北慢”。政府出台了《2015年河北省电子商务进农村发展工作规划》相关政策,制定了每个示范县(市)至少建设1个县级电商配送中心,每个行政村(500人以上)建设1个电子商务网点,电子商务交易额在现有基础上年均增长30%以上的整体目标。截至2015年6月末,河北省65个县共建设电商平台133个,涉及网商21,754家,从业人员82,418人,共发生交易1,500多万笔,涉及金额56.04亿元。从分布情况来看,有19个县电子商务仍属空白,7个县虽存在电商平台或网商但并未开展相关业务获得收益,在其余已发生业务的39个县,仅有11个县电子商务交易额过亿元,基本集中在邯郸、邢台、衡水、沧州等南部城市。相对的,河北省北部仅有承德市滦平、隆化、平泉三地交易额过亿元。北部城市张家口仅有康保、沽源两县电子商务有所发展,且均处于初创阶段,交易量不大,以产品网络销售为主要发展方向。河北省新农村经济建设促进会张习术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金融、医疗可以通过电子商务能快速走进农村,“可以说电子商务在农村大有可为。”
(二)存在的问题。由于农村和农产品的特殊性,比较而言,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更多,主要有以下问题:
1、政策问题。在发展明显滞后的农村搞电商,省政府的作为十分重要。当前农村电商有政策,但方向重点偏差大,仅停留在平台思维上。面临“高速路”太多问题,“车辆通行量”首当其冲,也不能把扶持重点只放在电商园区、企业招商上,而轻视草根电商创业。政府应建立和完善基础设施和软环境,创建适宜电子商务成长和发展的政策和法律软环境,建设相关配套体系,如电子货币、银行电子支付系统。
2、网络和物流等基础设施问题。当前绝大多数农村网络信号不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城市来说还很落后。想致富先修路,物流问题是农资电商发展道路上遇到的真正问题,许多快递企业的营业网点最多只开设到县城,快递物流“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尚存在问题。完善的物流体系和配送速度才是农资电商最先应解决的问题。
图1 一体化模式
3、品牌问题。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和品牌化需面对面地检验产品质量,且需更高的辨识度和品质保证。河北省的乡镇仍以分散的小农生产为主,省内拥有QS认证的农产品企业少得可怕,难以建立起涵盖生产过程控制、质量检验、清理筛选、分级包装、冷藏保鲜等环节的一整套质量管理体系。以阜平大枣为例,当地规模化种养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发展滞后,组织货源非常困难,品牌难以树立。设立“互联网+农业”,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返乡创业者以及农村居民,建立起电商卖家与供货农户的收益分享机制,引进QS认证,整合资源,运用各县村特色农产品,开创新品牌。
4、标准与安全问题。如何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和标准化,支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适度规模,完善加强农产品“三品一标”的认证和监督;如何加强对生产过程的指导和规范,建立农户会用、市场认可、管理方便的农产品线上交易分类标准;如何引导对售出前农产品进行初步的清理筛选、质量分级、保鲜包装等处理,这些问题迫在眉睫。且Internet自身的开放环境决定了电子商务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病毒、黑客攻击、网上支付、信息安全、信用问题等这一系列都会对电子商务产生影响,影响农村电商经济的发展,面对此难题要加强信息安全防护,树立安全意识,规范交易活动。
5、电商人才问题。目前,大多数农村人口主要是老人和儿童,而电商主要是年轻人在搞,缺乏年轻人意味着缺乏相应的电商人才,这是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一大因素。加强技术型电商人才培养,即懂得“如何做”电商,能以最有效的技术手段予以实施和满足;商务型电商人才,即懂得电子商务“能做什么”,善于提出满足商务需求的电子商务应用方式。
(一)现行模式。2015年12月,河北省提出到2016年底在全省实现县域农村电子商务体系、农村电子商务双向流通渠道及行政村电子商务应用全覆盖,吹响了全省电商进军农村市场的号角,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活力。农村电商的CtoGtoB(农户+政府+企业)模式,实现了从卖到买、从自发形成到政府推动的转变、从粗放到精细、从个体为主到企业参与、从商品到品牌、从由产品到服务的转变。就目前而言,河北省电子商务市场仍是以网络交易平台为主的市场结构,但不排除今后向复合型电子商务市场结构转变的可能性。
(二)创新模式
1、一体化模式。推动农产品“三网合一”即营销网、物流网、信息网的有机融合,全面涉农数据库等的釆集技术等等。其中物流配送技术衔接了信息流、商流、营销流,并且采用直销、直供、分销、预售等新型的农村农产品流通模式。提升河北省特色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水平。强化数据挖掘,整合语音服务、网络服务和电子移动性商务三为一体的模式。(图1)
2、A2A模式。提升农村信息技术水平,切实享受到互联网上的高质量信息。要成立专项攻关小组,实地研究与优化农业信息与网络技术。加强特色农产品流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积极开展跨平台数据库、远程诊断技术的应用,为农民共享价值高的信息提供保障,该模式是将一个区域的农产品供求信息聚集,向另一个区域销售或求购,用信息平台来对其进行统一管理,通过这种分销体系实现A2A农产品电子商务。(图2)
3、平台服务模式。应用电子商务营销管理系统,促进河北省特色农产品流通管理模式创新。要协调统筹农业物流的科学规划与逐期建设工作,实现现代物流业的良好发展务必要对其开展中长期设计和建设,扶持涉农组织自建电商平台要主动扶持更多的涉农组织、涉农中介自主、联合组建商务网站。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拓宽特色农产品流通渠道和市场。统筹基础资源,构建便捷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在县域与乡镇村等基层政府、企事业单位、农户间形成互联互通的通信网络。通过这个平台,可以便捷地实现农村政务公开,同时可提供管理信息、实用技术、市场信息、生活信息等信息服务。
(一)培养大量的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提高农民信息素质。充分利用党校、行政学院及其他教育培训机构,制定农村电子商务培训计划,建立全省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农民的信息素质和互联网意识。
(二)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和健全农村电子商务的政策、法律和法规,给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农村宽带、公路等设施建设,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推动宽带网络提速降费;提高农村物流配送能力,加强交通运输、商贸流通、农业、邮政等各部门及电商、快递等各相关农村物流服务网络和设施的共享衔接,逐步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基础设施网络。
(三)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力度。河北省建设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对于促进地方特色农业发展、特色农产品品牌推广具有重要作用。政府应规范电子商务网站的信息采集、上传等工作,增加网站的实用性、时效信息,促进网站上档升级,省级政府也应该努力争取国家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
图2 A2A模式
(四)传统4P向4C的跨越。4C以方便和沟通顾客为主,营销是一对一和交互式的,顾客可以参与到公司的营销活动中来,增强主动性,引导个性消费复归;而4P是以企业为主体,通过媒体或工具与顾客进行沟通和联系,促销成本很高,其沟通方式是强势推销而非软推销,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要。4P理论这种仅仅考虑商家自身的利益的理论模式越来越受到挑战,而4C更加注重顾客的利益,因此农村电商也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实现4P向4C的跨越。
(五)农企合作开发特色产品扶持优势品牌并加强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生产环节,要保证农产品的品质,农产品质量控制是向自有品牌创建迈进的关键;监管环节,农产品生产标准化控制应由政府成立专门机构来监督执行,改善农村及涉农企业的电子商务诚信状况;政策服务环节,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强电商人才的培养、引进与培训。规范电商市场秩序,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与典型案例推广,引领带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氛围。
发展基于“互联网+”视角下的电子商务对于正在向信息化、科技化社会迈进的农村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构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对河北省经济发展进程中占主导地位的农业经济作物销售以及就业难题的缓解提供了用武之地。
[1]李海平,刘伟玲.农村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与模式创新[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
[2]李丽军,王永钊.农村电子商务对区域的影响及发展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