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帅 武淑红
山西孝义皮影戏探微
陈红帅 武淑红
皮影戏是中华民俗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山西孝义皮影戏是我国皮影戏的重要支派,千百年来广为流传。其有光有影有唱有演的艺术形式,巧妙地将雕刻、绘画、戏曲、表演结合起来,深受民众的喜爱。
孝义皮影戏起源于何时,目前说法不一。有学者认为孝义皮影起源于战国时期[1],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这一说法缺乏有效物证,尚值得商榷。
另一说法主要依据当地的考古发现资料。1953年,孝义市张家庄发掘出一座元代古墓,墓壁绘有八幅影人形象,并有题记一则:“元大德二年(1298)五月,王同乐影传家,共守其职。”1979年,孝义市驿马乡榆树坪村南发掘出一座金正隆二年(公元1157年)古墓[2],墓壁绘有一老者右手举一影人头像,借光审视,似在做雕簇后的工艺鉴定,旁有一妇女注神共鉴。今孝义市皮影木偶博物馆仍保存该墓出土的皮影头像壁画残片。20世纪80年代,孝义市新城东北侧在修建公路时,发现一座北宋末期墓葬,墓壁绘有两幅表现乡民生活的壁画。画中有男子扶犁耕田,女子坐地纺花、织布,数名儿童一起嬉戏玩耍,有吹唢呐者,有手持影人操弄者。
根据以上考古资料判断:至迟在宋金时期,孝义皮影已经发展成熟,并在坊间流行,同时出现专门从事皮影艺术的世家。无独有偶,在山西省繁峙县天岩村,创建于金正隆三年(1158年)的岩山寺,其文殊殿壁画绘有八儿童弄影戏图,至今保存完好。1981年,在晋南曲沃县裴南庄出土金墓皮影人形和戏曲人物壁画。由此可见,孝义皮影起源早于12世纪上半叶,其发展与流行同山西其他地方的状况基本一致。
孝义皮影戏有两大流派,一为皮腔纸窗影戏(图1),二为碗碗腔纱窗影戏(图2)。二者演出形式与发展脉络不尽相同。
皮腔纸窗影戏流传年代久远,但最早出现时间并无记载[3]。它是民间艺人用牛皮或驴皮雕镂成各种人物、动物和场景作为演戏的道具,并用孝义当地的语言和演唱方法创作的一种旋律和唱腔,地方韵味浓郁,称为皮腔。皮腔的主要伴奏乐器是小唢呐、笙、笛子,也被称作“吹唱艺术”。皮腔表演时,由艺人操作影人并伴唱或由他人伴唱。皮腔影人通常有一尺多高,造型简约、古朴,雕刻刀法遒劲(图3)。演戏时,主竿通常安于操作影人的胸腰处。以麻纸为窗,窗后燃灯照亮“屏幕”,皮影人靠窗而立,由艺人用“长筷”牵拉手脚,做出各种动作,并伴以对话、说唱和对打。
皮腔纸窗影戏作为本土影戏艺术流行早于纱窗碗碗腔影戏。现孝义市皮影木偶博物馆存明代“庆成园”戏折子一份,上面记录时间为“嘉靖二年(1523)二月初二”,这是目前发现最早关于孝义皮影戏班的物证。说明至迟在明嘉靖年间,皮腔影戏已出现演出的班社。戏折子是用于点戏的目录,是影戏艺术发展成熟的标志。可见,皮腔影戏在明代中期已相当成熟,演出体例完善。除此之外,该博物馆还收藏有北桐村影戏班清顺治二年(1645)所立的戏折子,上面记录着二十多个演出剧目,内容出自《封神演义》,几乎清一色神魔故事,如《七箭书》《对金鞭》等。演出剧目之多可窥得当时班社演出能力已非同一般。
另外,清代孝义境内还出现了一个存在时间较长的皮影班社“居义园”。这个班社留有两处舞台题记。一处在孝义东董屯龙王庙乐楼:“大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五月十二、十三、十四日,孝义居义园开台平安”;另一处在孝义岭北村关帝庙乐楼:“大清嘉庆九年(1804)九月八日,孝义居义园班主任……”从这两则题记看出,这个皮影班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个朝代,长盛不衰,是典型的演艺世家,说明当时的演出市场持续繁荣,皮影技艺得以辈辈相传。皮腔影戏剧目多出自《封神演义》,基本反映了当时民众的审美取向,神魔故事充满打斗场面,紧张激烈,情节跌宕,容易抓住人的注意力,为大人、小孩所喜闻乐见。几百年来,它一直占据着这场视觉盛宴的主角。
至民国初年有名的皮腔艺人有武启家、马二红、田忠则、那鹏飞,著名的班社有“二义园”“五美园”“增盛轩”。 此后,皮腔影戏演出台口急剧减少,市场萎缩,流布范围缩小。抗日战争爆发以后,班社颠沛流离,艺人离散或改行,彻底走向衰落。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孝义纸窗影戏仅存“二义园”和“善清班”两个班社。
纱窗碗碗腔影戏源于陕西关中地区,清嘉庆时期起趋于繁荣,光绪年间传入山西,演唱时有类似碗的铜铃作伴奏,故称碗碗腔。碗碗腔影人较皮腔影人小,但雕刻精细、刀法细腻,用纱布做窗比麻纸透明许多。同样是影人,由三根签顶着,但主竿却安放于操作者的肩背,不仅影人转动灵活,操作也方便许多。碗碗腔皮影戏的伴奏乐器有胡琴、二弦、月琴、铜铃,与皮腔的曲调、板式不同,也被称作“月影”“月调”。其唱腔韵味优美、抒情性极强。
纱窗碗碗腔皮影戏传入孝义后[4],与本土皮腔影戏同台竞技,逐渐出现竞争局面。由于皮腔的曲牌很单调“三吹三打三咳咳”,俗称“走马灯影夹笙吹”,加上战魔斗妖、英雄除害的神鬼戏,民众已不觉新鲜,逐渐出现皮腔影戏衰微的迹象。而碗碗腔演唱细腻,唱腔温婉悠长,故事多反映现实或抨击丑恶,直抒百姓心声,容易与观众产生共鸣,如《孟姜女》《反徐州》等,在与皮腔影戏的竞争中迅速走红。光绪七年(1881),金库之在孝义成立第一个碗碗腔班社“义盛园”。两年后,晋南曲沃县碗碗腔艺人张林保北上在孝义成立影班“大成园”。此二人技艺超群,唱法各有千秋,金库之嗓音圆润,唱腔优雅;张林保唱功老道,尤其善演悲情剧,流传有“台上坐上张林保,台下女人哭湿袄”的口碑,至此“西金东张”成为翘首企盼的抢手戏班,为碗碗腔影戏在孝义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贡献,是清末碗碗腔影戏的杰出代表。
民国时期,孝义碗碗腔影戏空前繁荣,皮影班社多达六七十个,演出剧目繁多,名角荟萃[5]。孝义义盛园、大成园等名班继任者革故鼎新,大力拓展新剧目,继续称雄于晋中,乃至山西,甚至远及陕西、内蒙等地,佳话频传。此外,其他著名班社还有和成园、二义轩、三圣源、景梨园等。此时的孝义碗碗腔影戏无论班社数量、演唱水平、雕刻技艺等方面都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当时许多乡村建有专供皮影演出的小戏台,基本是无村不庙,无台不戏[6]。
孝义碗碗腔影戏的衰落与国家的整体命运息息相关。上世纪30年代以后,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加上日军侵华,民不聊生,孝义碗碗腔影戏亦未能幸免,在受到几次冲击后,迅速走向衰落。曾经盛极一时的影班也悉数解散。到解放前,孝义仅存12个临时搭伙演出的影班。
新中国成立后,孝义皮影戏的外围环境大为改善,班社不再颠沛流离,但过去的一些乡俗和迷信也逐渐被简化或被新的风尚所替代,庙会戏、敬神戏、还愿戏、祭祖戏、祝寿戏、婚丧嫁娶戏等逐渐减少,演出市场萎缩。一些艺人转而尝试创作新剧目,如《白毛女》《农民泪》《刘胡兰》等新皮影戏纷纷上演,影人造型与剧情都进行了全新的设计,便于宣传国家政策和法令,受到群众的喜爱,但这仅仅是短暂的繁荣。50年代中期,全国姊妹艺术发展日新月异,促使孝义皮影木偶戏进行改革。而改革和探索的实践是演员登台表演,替代皮影的纱窗显影,使影戏艺术发生了质的改变,而没有继续在影戏传统形式上改革创新。如1959年,孝义影戏班在太原组建为太原市碗碗腔剧团,改由真人演出,从此,皮影戏碗碗腔正式发展为舞台剧。1960年,孝义县晋剧团、跃进剧团尝试用真人代替皮影,把碗碗腔声腔艺术搬上大舞台。至此,皮影戏失宠。此后,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孝义皮影戏频临凋敝。
改革开放以后,皮影戏又面临着新兴媒体的冲击,尤其是电影、电视艺术的影响,致其无人问津,彻底退出市场。影戏已在青年一代的记忆中缺失。在民间,只剩孝义东许街道办必独村皮影戏班社“二义园”的第七代传人武海棠尚可唱十几本皮腔纸影戏。
2006年,孝义皮影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当地政府和皮影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正迎来发展的曙光。
*本文系山西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资助项目)论文,项目编号2012284。
注释:
[1] 侯丕烈.中国孝义皮影[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11.
[2] 张思聪.孝义皮影艺术古今谈[A].张思聪创作选集[C].郭庆龙、张玉田主编.孝义市文化局.1999.
[3]现藏孝义的早期腔纸窗影人赵公明与驿马乡金正隆年间墓室影人头像造型类似,从图像学的角度分析,应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4]清代光绪年间,陕西关中地区连年灾荒,大批饥民逃难到晋南、晋中,一些皮影戏艺人也来卖艺谋生,至此,碗碗腔影戏传入孝义 。
[5]如王宝栋竿工精熟,操技藏神;张立广铜音铁嗓,月惊星迷;井润元专说闺门戏,人称“小姐班”;李付德擅长喜闹剧,誉为“哈哈班”。
[6]到1992年,孝义市仍保存乐楼和古戏台125座,皮影戏台12座 。
[1]孝义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孝义县志[M].北京:海潮出版社,1992.
[2]魏力群.中国皮影艺术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3]康保成等.中国皮影戏的渊源与地域文化研究[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1.
陈红帅:吕梁学院副教授
武淑红:吕梁学院艺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