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茂胜
【摘要】学校的发展依赖于规范、科学的管理,从学生管理的角度来看,道德规范是非常重要的方面,道德规范的树立,能够在无形中约束人们的行为,指引人们的思想,具有非常强大的外在约束力,因此学校管理中不可忽视道德规范的建设,本文针对学校管理中的道德性与完善进行几方面分析研究。
【关键词】学校管理 道德性 完善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03-02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任何工作的开展都要围绕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个中心开展,学校管理作为学校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学校管理所包括的内容很多,但是管理的道德性会浸透在每一个管理环节中。教育的主体是人,是以实现人的各种潜能自由和谐发展的手段,而道德管理是从意识和思维上对人的各种行为进行一种约束,避免目中无人、狂妄自大、自私自利等各种不道德的行为意识在学校中蔓延,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健康、轻松的道德环境,有效促进学生思想道德以及文化水平的和谐发展。
一、树立科学的道德管理观念
科学的道德管理观是指导学生道德管理的舵手,是管理这艘船能够顺利抵达目的地的关键和前提。学校管理的道德性体现在管理思想上的先进性,要彻底秉持现代化的教育思想以及“以生为本”的原则,同时将教师与学校事业的发展相互融合和协调,最终达到凡事都能够以公平、公正、正面的动机为前提,实现学生学习、教师工作以及学校事业的高效发展。首先,学校从科层制管理入手,明确学校管理的特点和目标,将现代化的管理技术与民主、人本思想相结合,做到既能够系统化的进行管控,又能够释放人的思想,营造一个民主的管理氛围,道德领导是以德治校的前提。
其次,科学的道德管理观在教学上也有重要体现,在素质教育的倡导下,教育者开始逐渐关注学生受教育的过程,而不是教育的结果,它并不是为了学生的未来做准备,它本身就是融在生活中的,教育本身就是目的,是为了提升人的思维能力,道德能力以及综合素养,在这个过程中道德教育与管理就成为了一个核心内容,强化学校管理的道德性,建立科学的道德管理观,可以有效避免违背公正理念的行为发生,能够更加科学从学生发展规律入手,真正从完善学生的人格、思维以及能力入手,发掘人的潜能。
最后,道德管理必须要秉持平等、尊重的原则,这是科学道德管理观的主要特征,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性,教师和学生应该要相互支撑,和谐发展。
二、建立高素质的道德管理人才队伍
人是管理行为的落实者,想要实现科学管理,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必须要具备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在学校中,管理队伍包括学校整体工作的组织者、指挥者、实施者以及监督评价者,这些管理者本身要具有先进的思想、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能够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行动的影响力比说教要高出很多,管理者的道德行为直接影响学生以及基层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建立一支行动力强、道德水平高的管理队伍是做好道德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如果严格来说,学校内部每个工作人员都是道德管理的行动者,都具有施行道德规范管理的权利,如果能够树立人人有责、人人管理的思想意识,那么学校中那些不道德的行为和思想将无所遁形,最终消失得无影无踪。
三、不断提升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的道德性
学校管理的道德性不只是停留在教育管理理念上,也不只是体现在办学内容上,更为直接地体现在学校管理制度上。学校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要坚持公正原则和善行。公正原则是指对所有个体的平等对待和尊重,管理者以及学校共同体的每一个其他成员都必须受到同样平等、尊严和公平的对待。善行是指对作为共同体的学校整体事业与利益、未来发展的关切,管理者都被视为整个利益共同体的学校中的相互依存的成员,学校所采取的每一项管理行动都必须是谋求这一共同体的利益,这样的管理制度才能够从根源上提升学校整体的道德风气与道德管理水平,为学校各项活动的开展,提供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
在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学校管理的道德性逐渐被淡化,管理多数停留在行为的强制性制约上,忽视了思维与观念本身的约束力,因此在学校管理中提升管理的道德性已经非常迫切,通过学校管理理念、管理队伍以及管理制度的方方面面,将积极、正面的道德观渗透到学校各个环节中,提升全校师生的整体道德品质,以及良好道德氛围的构建,最终达到不管是教师、学生还是学校管理人员都能够自觉抵制不良思想和行为的目的,充分挖掘出道德本身的行为规范力与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冯超.基于道德的学校管理问题、成因及破解策略[J].学周刊,2015,09:12-13.
[2]刘凤云.文化管理:高职院校管理的新趋势与新境界[J].职教论坛,2015,02:31-35.
[3]彭虹斌.学校道德领导的内涵与研究范畴[J].教育科学研究,2015,01:19-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