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寿祥
摘 要:从体育教学应当强化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应当强化团结协作精神教育、应当强化顽强拼搏意识教育、应当强化宽容仁爱理念教育四个方面,研究体育教学中思想教育的渗透。
关键词:体育教学;思想教育;育人;初中生
中图分类号:G631;G633.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4-0016-01
相对于其他文化课程而言,体育学科更加有利于进行思想教育,关键在于广大教师如何把握其要点,如何将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体育学科结合起来,如何提高思想教育的技巧性。本文主要针对这方面进行相关论述。
一、体育教学应当强化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我国体育事业取得的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重大赛事的冠军,体育赛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抓手。教师要结合体育教学对学生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的教育,使学生的思想受到引领。在体育教学中,要向学生介绍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辉煌历程,从第一枚奥运会射击金牌的获得,到现在每一次世界级重大赛事中国的杰出表现,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学生会从内心油然而生一股爱国主义热情。在教学工作中,还可以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介绍一些优秀运动员的事迹,比如为中国排球夺得五连冠做出巨大贡献的郎平、在世界乒坛为祖国夺得多项世界冠军的邓亚萍。这些具有浓厚爱国主义情怀的优秀运动员事迹,可以给学生以启迪,让他们感受到这些先进模范人物身上所流露出来的爱国主义情愫,从而进一步提升教育成效。
二、体育教学应当强化团结协作精神教育
当前学生多数属于独生子女,平时处于几代人关心爱护的环境下,团结协作意识有所欠缺。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强化团结协作精神的教育。通过创设一些机会,搭建一些平台,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明白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与角色定位,只有融入到集体中才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要有意识设置一些团体性游戏活动,需要通过整个团队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才能在与其他团队的竞争当中胜出。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充分意识到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融入到集体之中才能获得成功。除此之外,还将一些动作的训练安排到小组之中进行,学生在小组面前进行动作的表演,小组的其他学生进行指点,这样就可以将集体的作用体现出来。每一位学生在小组中既帮助别人,又可以获得来自其他同学的帮助,充分体会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三、体育教学应当强化顽强拼搏意识教育
调查显示,62%的初中生遇到困难时出现退却心理。困难不仅表现在心理方面,也表现在身体方面。一些高强度的体育训练会使许多学生中途退下阵来,究其原因,有个别学生身体素质低下的原因,更多的则是学生的内心情感支撑不够强劲,他们遇到困难容易退缩。比如800米中长跑,有些学生跑到一半就支撑不下去,实际上只要加以鼓励,激发他们内在的动力,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坚持下去,哪怕跑的时间长一点,也不影响整个活动的完成。因此,强化顽强拼搏意识教育显得非常重要。在中长跑训练中,和学生一起跑步,在学生跑到中途以后产生强烈的疲劳感、内心打退堂鼓的时候,教师一边助跑一边用言语激励他们。这样的教育,可以让学生内心受到振奋,鼓起尽头向着终点冲刺。体育学习中的许多项目训练,体力消耗较大,教师需要进行顽强拼搏意识的教育引领,让他们重振雄风、战胜自我。当代学生面临着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局面,将来遇到的困难也较多,需要面对的逆境也更加复杂。如果遇到困难一味退缩,甚至封闭自我,对理想人格的形成乃至人生道路的成长都会产生负面效应。在体育教学中强化顽强拼搏意识教育,可以让学生勇于直面困难,克服困难,这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将产生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体育教学应当强化宽容仁爱理念教育
宽容仁爱,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细心观察近几年各类媒体报道可以发现,青少年学生的宽容仁爱的理念相对匮乏。不久前,某地两名学生因为打开水的事情大打出手,导致一名学生被严重烫伤,这样的惨痛案例令人惋惜,同时也暴露教育中的一些薄弱环节。各学科的教学除了重视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培养之外,同样要强化思想教育引导,特别是传统美德教育更应当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体育教学中,许多契机可以强化对学生的这方面教育,广大教师要重视发扬光大。在体育室内课教学中,要经常教导学生:有机会在一起学习,有缘分在一个教室里共同听课,一个寝室里休息,都是一种缘分,并且这样的经历将会成为人生中非常值得回忆、难以忘怀的一段岁月。人与人之间,特别是青少年之间相处要相互宽容,不要因为一丝一毫的利益斤斤计较。对别人要多一些爱心,多一些关心,多一些帮助。针对班级一些体育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特别是特殊体质的学生,动员其他学生进行帮助。除了降低训练的要求之外,还在技能技巧训练、平时体质锻炼等方面给予帮助,营造更加浓厚的友爱氛围。通过谆谆教诲和细心引导,学生之间变得更加融洽了,这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言显得弥足珍贵。
参考文献:
[1]徐益鹏.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时代教育,2010(04).
[2]张鲁川.中小学实施学科德育的有效策略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2009(14).
[3]曹斌.用学科德育提升教学价值[J].上海教育,2009(08).
[4]李浩然.以学生的发展为导向发展学校体育[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