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生命观与生命教育思想探析①

2016-03-23 14:24吴伦水
关键词:生命观生命教育论语

吴伦水

(广东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论语》生命观与生命教育思想探析①

吴伦水

(广东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摘要:在世人生命意识缺失较为严重的背景下,探析《论语》的生命观与生命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论语》认为,生命的主题应是弘道崇德。在《论语》中,这一主题是通过推礼行仁而得以展开,并在好学勤习中得到锤炼的。

关键词:论语;生命观;生命教育

探求生命的学问,有助于维护生命的尊严,构建生命的意义,进而实现生命的价值。牟宗三先生认为:“中国文化的核心是生命的学问。”[1](P1)《论语》作为探讨生命的学问的经典,不仅为我们建构了一个不朽的生命意义世界,而且为我们指明了通达这一意义世界的道路。因此,探析《论语》的生命观与生命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生命的主题:弘道崇德

黑格尔认为,《论语》“里面所讲的是一种常识道德,这种常识道德我们在哪里都找得到,在哪一个民族里都找得到,可能还要好些……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2](P119)。程子有云:“读《论语》《孟子》而不知道,所谓‘虽多,亦奚以为’。”[3](P45)显然,黑格尔是读《论语》而不知道的,因为他完全忽视了《论语》中道德的形而上学性,忽视了《论语》所具有的终极关怀意义。

从字面意思而言,道指的是“在(神灵或上天的)指引和召唤之下行动”,德指的是“视上(神灵或上天)而有所行止”,故“德者得也”,即“外无愧于人,内有得于心”。[4](P282)在《论语》中,道与德是生命的终极关怀和人生的最高价值目标,人只有领悟了道与德,才能实现生命的终极价值,故“朝闻道,夕死可矣”[5](P26)。孔子认为,“士见危致命”[5](P178),大道当前,当以小我成全大我,因此,“比干谏而死”而为“仁人”[5]170,伯夷、叔齐守节饿死而为“有德”,齐景公死则“民无德而称焉”。[5](P154)“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5](P102)的境界,之所以得到孔子的由衷赞叹,正在于“孔子之志,在于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使万物莫不遂其性”[3](P131)。这里所言的“性”即道与德,显然具有形而上的终极关怀意蕴。

在《论语》中,道与德也是人生修养所应达至的最高目标。只有“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5](P52),人才能真正做到超然物外而不怨天尤人,才能在有限的生命旅程中寻求无限的生命意义。因此,“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5](P146)“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5](P24)只有始终不懈地践行仁道,才能超越生命之困顿,享受生命之喜悦。当此之时,“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5](P56)。

在《论语》中,道与德都不是异己的力量,而是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不是用来束缚自己的绳索,而是成就自我的途径;因此,人应该以弘道崇德为己任,即使明知“道之不行”,“德之不彰”,也要“知其不可而为之”,故“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5](P66),“笃信好学,守死善道”[5](P68)。由此而言,《论语》中的道与德指的就是人的本质属性。在孔子看来,弘道崇德的过程就是生命价值的实现过程,可以让人获得具有终极意义的关怀。

二、生命的展开:推礼行仁

礼是道与德的外在建构,推礼则是养成良好品格的必要途径。《论语》非常强调礼在人格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5](P66),“不知礼,无以立也”[5](P190),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待人接物的规范靠的就是礼,如对待父母的基本原则就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5](P8)。当然,在孔子眼中,作为人生修养重要内容的礼,首先是使人获得外在的行为规范,使其行为符合社会要求;但孔子推礼的更深层目的,则在于通过礼的训导,以涵养人的内心。

仁是道与德的内在本质,也是构筑人生优良品格的核心内容。《论语》虽然没有给仁下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在《论语》一书中,仁的意义结构还是比较清晰的。首先,仁的核心要义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5](P112)孔子崇尚人与人之间的共存共荣与互爱互助,反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紧张与对立,此即朱子所谓“仁者,心之德,爱之理”[3](P48)也。当然,这种爱绝不是伪善的“乡愿”,因为“乡愿,德之贼也”[5](P162),而仁者则“能好人,能恶人”[5](P24)。其次,爱有等差序列,从“亲亲”到“仁民”再到“爱物”,依次扩展。面对父母家人,《论语》主张“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5](P2);面对青山绿水,林鸟河鱼,《论语》呼唤“智者乐水,仁者乐山”[5](P48),“钓而不纲,弋不射宿”[5](P58)。再次,行仁必须做到恭、宽、信、敏、惠、刚、毅、木、讷、忠、敬,“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5](P160),“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5](P120),“刚、毅、木、讷,近仁”[5](P124)。最后,仁者贵有“忠恕”之心。忠指的是“尽己为人”,以“道人之善”为乐,[5](P152)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5](P50)。恕者即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是否定层次的推己及人,也即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人的不足,做到“既往不咎”[5](P20),“不念旧恶,怨是用希”[5](P3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5](P146)。总之,“忠恕”不但寻求自我与他者生命的契合,即“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5](P110),如朱子所谓“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3](P72),而且还强调以虚心和真心来面对一切,做到内省、宽容、表里如一,借内省寻求德业的精进,用宽容凸显人格的伟大,以真诚展现人性的光辉。

在《论语》中,仁与礼是密切关联的,仁是礼的情感基础和精神实质,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和实践展开。一方面,“人而不仁,如礼何?”[5](P16)没有仁作为基础,礼就成为虚礼,而虚礼对人的道德提升和精神成长,则是有害无益的。例如,奉养父母如果只按礼节去做而没有内心的真诚,则是不行的:“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5](P10)另一方面,没有礼的规范,仁就会变得空疏,缺乏现实根基。礼不只是普通的礼貌与外在规范,还体现着一个人的内在心性和精神价值,故其对人的德性成长和精神提升,都是有意义的。惟其如此,《论语》非常强调礼对培养仁的作用:“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5](P104)总之,在《论语》中,仁与礼互为表里,相互资用:仁强调内在涵养,礼强调外在约束。在孔子看来,只有仁的想法而没有礼的践行,不是真正的人性解放之路;只有礼的行为而没有达至仁的境界,也不可能成就完整的理想人格。

三、生命的锤炼:好学勤习

《论语》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们该当如何弘道崇德,如何推礼行仁,从而实现人生的价值呢?《论语》认为,学习修身是践行仁道,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目的的重要基础,即通过“修己以敬”达到“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5](P138),从而实现从小人儒到君子儒、圣人儒的跃升。因此,探究生命的学问在于好学勤习,“君子学以致其道”[5](P18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5](P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5](P28),“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P56)。显然,这里的学习,即探究生命的学问。它不限于一般的知识学习,更在于养成正确的行为与伟大的人格;不限于谋求处理世间俗事的技能,更在于探寻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不限于学会如何处事,更在于学会如何为人。

《论语》论述了探究生命的学问的主体性问题。《论语》认为,人是探究生命的学问的主体,学习必须为了人,依靠人,发展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5](P146)“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5](P104)“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5](P6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5](P52)学习是为己而非为人,是上达于道而与天地同,不是为了谋取世俗的功名利禄或肤浅的生命认同,因此,君子虽有“人之不己知”[5](P144)的遗憾,但绝无此纷扰与怨怒。

《论语》阐述了探究生命的学问的自觉性问题。《论语》认为,探究生命的学问主要靠人的自觉,因为“人之生也直”[5](P48)。生命实现的过程也是生命自觉的过程,人生最大的困顿,往往就在于对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毫无觉知,如此,则生命缺乏担当,漂泊无依,凋敝阴暗。学习的过程,就是自觉探求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过程,也即追寻生命价值之价值的自觉过程。故《说文解字》云:“学,觉悟也。”[4](P471)由于学习的意愿和信心极大地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因此,学习要有很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做到“学而不厌”[5](P52),“学如不及,犹恐失之”[5](P6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5](P48),若“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5](P154)

《论语》提出了学、思、行相结合的学习原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P12)如果只学习而不省思,人们便会越来越迷惘,白费功夫而毫无进展;如果只省思而不学习,人们便会变得越来越自我,一意孤行而陷入困境。“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5](P2)探究生命的学问,如果仅仅只停留于理论上的学与思层面,是显然不够的,还得习,即通过实践去领悟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是以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5](P30),“敏于事而慎于言”[5](P6),“耻其言而过其行”[5](P134)。

《论语》指明了探究生命的学问的主要内容。生命的本质是自由开放的,因此,在学习中,人们应当博采众长,而不应局限于一技一艺之得。《论语》中涉及探究生命的学问的具体内容的最重要的一句话,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5](P52)。道是天地万物的最高法则,也是人生所应遵循的最高准则,德是道的具体体现,而仁是道与德在人内心中的体现,艺(主要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等)则是道德本体与内在本心在日常生活中的展现。由此,孔子完整地阐述了探究生命的学问的具体内容,为我们如何探求生命的学问,指明了方向。

《论语》论述了探究生命的学问的步骤和阶段。《论语》指出,探究生命的学问的步骤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5](P66),即首先以《诗》激发人们奋发向上的生命热情,然后以礼规范人们的行为,最后以乐熏陶人们的心灵,使其达至内心的平和。《论语》记载了一段孔子总结自己学习历程的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5](P8)这份极具个体性的人生总结,几乎成为国人人生修习各年龄段所应达至境界的代名词。此外,《论语》还针对人生在不同阶段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劝诫:“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5](P154)这些劝诫,对不同阶段的人生修习而言,是非常具有警示作用的。

参考文献:

[1]牟宗三.生命的学问[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国书店,2011.

[5]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

责任编辑 韩玺吾E-mail:shekeban@163.com

On Views of Life and Life Education Thought ofTheAnalectsofConfucius

Wu Lunshui

(TheCollegeofMarxism,GuangdongMedicalUniversity,Dongguan523808)

Abstract:It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probe into the views of life and life education thought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in the context of the lack of life consciousness in the world.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believes that the theme of life should promote “Dao” and advocate “De”.This theme is carried out by implementing “Li” and practicing “Ren”.And it is polished by learning and practicing hard.

Key words: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views of life;life education

收稿日期:2016-02-09

作者简介:吴伦水(1979-),男,福建屏南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生命伦理学研究。

分类号:B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395 (2016)04-0064-03

①本文属2012年广东医科大学博士启动项目(2XB13045)产出论文。

猜你喜欢
生命观生命教育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以“乡下人”身份论沈从文的生命观
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论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三生观”教育
儒家生命观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论语·为政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