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丹格言》的智愚观及英译特色

2016-03-23 13:53闫曼茹

闫曼茹

(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



《格丹格言》的智愚观及英译特色

闫曼茹

(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

摘 要:《格丹格言》是藏族格言诗的一部重要作品,善用新奇的对比和夸张手法,塑造出生动多样的智愚形象。其中蕴含的智愚观不仅为世人提供了辨别智愚的范例,立下了行为准则规范,还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李正栓的译著《藏族格言诗英译》是首部《格丹格言》英译本,其英译特色体现在追求对仗,以诗译诗,异化为主,语言表达追求与原文近似等四个方面。探析《格丹格言》及其英译本,不仅可以挖掘其中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还能引领读者更好地欣赏《格丹格言》英译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格丹格言;智愚观;英译特色

《格丹格言》是西藏著名学者班钦·索南扎巴继萨班·贡嘎坚赞《萨迦格言》之后的又一部藏族格言诗。这部优秀的藏族文学作品成书于16世纪,自问世之后便在藏族人民中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历经数百年,仍然对当代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指导意义。《格丹格言》全书共125首格言诗,采用七言四句的民歌形式,两句指实,两句为喻,善用比喻、夸张、典故和寓言等艺术手法对智愚思想进行考辨,使深邃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颇具说服力和感染力。《格丹格言》主要论述什么是智者,什么是愚人,以及智愚思想的差别。李正栓在2013年出版的《藏族格言诗英译》中,首次将《格丹格言》译为英文,成为世界上首部《格丹格言》英译本,由此弥补了此前其英译本缺失的空白,这一创举也为我国民族团结及典籍英译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格丹格言》的智愚观

藏族格言诗中蕴含丰富的智愚观。李钟霖指出,“所谓智者和愚人,是两个含义完全不同的名词,根据藏族格言中所说的而言,前者是指性格完美的饱学之士,后者是指不学无术的缺德之徒。”[1]《格丹格言》专门研究什么是智人,什么是愚人,以及智愚思想的差别。作者对智愚的定义也体现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宗教习俗及人们的心理要求,下面就《格丹格言》中的智愚观一一论述。

(一)智者僧俗法理皆通,愚者无视僧俗法理

藏传佛教是藏族群众广泛信仰的宗教之一,在这样的文化背景和宗教影响下,对藏区人民而言,智者便不单纯是指在世俗生活中做一个有智慧的人,还要谙熟佛教的法理。只有僧俗法理皆通者才能称之为智者,相反,那些只懂世俗之道却忽视佛法之人,就只能归入愚者之列。《格丹格言》在开篇第一首诗中就指出其写作目的:“对于通晓僧俗二规大师,谨以虔诚赤心致以敬礼,特将区分智愚宝贵格言,作一简要论述公诸于世。”[2](P196)由此可知,作者作此格言诗,是为表明自己对智愚的看法,并提出如何辨明智愚,即通晓僧俗之法之人是智者,背道而驰之辈则是愚者。

(二)智者勤勉尚学,愚者不学无术

《格丹格言》把是否潜心钻研学问以及如何对待真理、智者,作为衡量智愚的一个重要标准。智者勤勉刻苦、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崇尚学问知识,爱戴钦敬智者;而愚者不学无术、贪图安逸、浅尝辄止,鄙视学问真理,轻蔑排斥智者。作者列举了两个典故。一个是去大海探宝的商人,听取了船家的建议,因而避开危险,获得了珍贵的珠宝;另一个则是愚者不识檀香之贵重,反而烧成木炭以卖之。通过典故、对比和比喻的手法,作者塑造了两个形象截然相反的智愚形象,也教导了世人应像商人一样敬爱智者,善于听取善言,不要效仿愚者闭目塞听、不辨好坏,最终自食恶果。

(三)智者谦逊为公有修养,愚者傲慢自私缺教养

真正的学者也便是智者,他们高而不危,满而不溢,学识越广博却越懂得谦虚之道;而愚者则恰恰相反,腹中没有笔墨反而处处招摇,因而被人嫌弃,为人不齿。例如,作者用海水的深沉广博、润物无声来比喻智者谦虚恭谨、内有教养,而用小溪的嚣张狂妄、喧嚣聒噪来比喻愚者骄傲自满、缺少教养。智者对待他人能够心怀大善、乐善好施,因而人们仰慕而至,智者所在之处就如同泉井一般兴旺;而愚者却心胸狭隘、吝啬布施、贪婪自私,因而失去人们的信任和拥戴,就像月亮于白天消亡一般,形象荡然无存。

(四)智者宽厚待人,愚者虚伪冷漠

智者宽以待人、以德报怨,而愚者自私冷漠、以怨报德。智者即使遭遇不公之人事,也能平心静气、既往不咎,并对仇人以德报怨,最终感化仇敌;而愚者却心胸狭小、锱铢必较,对待仇人以牙还牙、以暴制暴,故矛盾与日俱增,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在为人处世方面,智者待人真诚、团结友爱,看到纷争战乱试图缓和,劝诫人们以和为贵;而愚者虚与委蛇、喜爱争斗,总爱挑拨是非,唯恐天下不乱。作者列举了两个典故。王子台巴使得两个相斗的龙王平息了争斗,以善心使之和好如初;而老鼠看到大象和鼬的争斗,反而挑拨离间最终引火上身。借此教导人们要像智者一样无私友爱、爱好和平,不要像愚者一般冷漠自私、自食恶果。

(五)智者聪颖意志坚,愚者愚昧斗志弱

智者聪颖能干、见多识广,做事能够四两拨千斤;而愚者愚昧无知、才疏学浅,做事常常得不偿失。此外,智者临危不惧、意志坚定,而愚者刚愎自用、胆小懦弱,容易轻信他人而被人利用。对于他人的建议,智者会独立思考、见机行事,而不是盲目跟风,而愚者则是不经思考,难分善恶对错,往往导致自己的悲剧。作者列举了两个典故。婆罗门的弟子对于师傅所下的错误命令,敢向其提出挑战而不是言听计从;而商人盲目听从夜叉之言而不做思考,最终难逃丧身于大海的厄运。

二、《格丹格言》的英译特色

藏族格言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格丹格言》流传四百余年而历久弥新,其独树一帜的写作风格和鲜明的思想特点使其在藏族文学史上经久不衰。李正栓在英译过程中采取了恰当的英译原则,力求忠实传达出原诗的意蕴,同时兼顾其短小精悍、韵律和谐的形式,并尽可能地保留了原诗的文化内涵,其英译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追求对仗,展示原诗意美和修辞美

藏族格言诗短小精悍,整饬有序,采用七言四句的民歌体,其中蕴含着大量的艺术手法和修辞手法,对仗是格言诗常用的手法之一。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管是词组还是句子,都十分注重对仗工整,以体现原诗的意美和修辞美。例如,“智者不爱锦衣美食,特别珍惜名誉善言”译为:“The wise is not fond of nice dress and dinner,But cares much about good words and honor.”[2](P221)其中,两个偏正短语“nice dress and dinner”和“good words and honor”分别对应“锦衣美食”和“名誉善言”,nice形容衣服和食物的精致富贵,good修饰言辞和名声的珍贵美好,原文中的四个偏正短语也被转换为两个偏正短语“衣食”和“誉言”,英译为dress and dinner,words and honor,一一对应,能够凸显出两者的区别:物质上的殷实和精神上的崇高不可一概而论,智者重视“名誉善言”而并非“锦衣美食”。再以第118首为例,“紧紧依靠如宝智者,坚决抛弃如草愚者”英译为:“Depend on the treasure-like wise definitely,Discard the grass-like fools resolutely.”[2](P228)两个动宾短语相对,都以副词结尾,句法上实现了一致,两个动词depend on和discard相对,两个程度副词definitely和resolutely相对,在遵循英文的语法结构的同时,完美体现了原文的对仗工整。再有,“如宝智者”、“如草愚者”分别译作复合词形式“the treasure-like wise”、“the grass-like fools”,其中like包含了“像……一样”的意义,两个名词相对简洁明了地传达了原诗意思,即如同“宝贝一般的智者”和“草芥一般的愚者”,原诗的意美和修辞美得以忠实再现。

(二)以诗译诗,体现原诗音美和形美

诗歌是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其形式与三个方面密切相关:音韵、外形、节奏。以诗译诗的方法,即诗化译法,要比非诗化译法优越,更能体现出诗歌内在的意象美和外在的形象美。[3]因此,在不损害原诗内容的前提下,尽量临摹原诗的音韵与形式,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相得益彰,这样才能让读者体会到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以《格丹格言》第110首为例:

愚者恶言挂在嘴上,

敌人容易把他灭亡。

请看老狗汪汪狂吠,

饿狼一来魂飞魄散。

李正栓译为:

Fools put their harsh words on the mouth,

It’s easy for foes to bring them to death.

Pray mark though an old dogs barks wildly,

When a wolf comes he holds his breath timidly.[2](P226)

首先,原诗和译文都是4行,译文每行8~10个单词,大致和原诗每行8字相对,诗行长度实现了形式上的整饬统一,具有对称整齐之美。其次,每行诗末尾的单词分别是mouth,death,wildly,timidly,前两行韵脚押/θ/,后两行韵脚押/i/,整首诗韵式为aabb,使得诗歌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具有节奏感。原诗第一、二行的末尾“上”和“亡”押/ang/,译文中mouth,death韵脚押/θ/,这样不仅照顾到押韵,而且与“嘴”和“死亡”二者遥相呼应,也实现了意义上的契合。原诗第三、四行末尾wildly和timidly韵脚押/i/,韵律和谐一致,同时wildly形容狗狂吠的嚣张之态,而timidly则表现了狗的怯懦胆小,前后对比,更凸显狗的自大狂妄和丧胆之后的怯懦,其虚张声势的本性显露无遗。由此看出,韵律和形式的结合,不仅能够使诗歌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还使得形式上对称规整,二者融为一体,为诗歌增添了音美和形美。

(三)异化策略为主,保留原文文化思想

翻译实质上是两种文化间的交流。异化和归化都是有效的翻译策略。归化是使译者靠近读者,保证译文流畅地道,通俗易懂,容易被译入语读者所接受;异化是使读者靠近译者,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有意保留原汁原味的文化内涵和语言形式,从而打破译入语读者的习惯,使得文化互通有无。藏族格言诗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宗教文化和典故故事,因此,译者多采用异化的策略,这样不仅能保留原文的文化内涵和意蕴,留给读者适当的“陌生化”和异域色彩,体现中华民族诗歌的平等性和异质性,还能够启示读者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促进中外文化的传播交流。例如,“请看阎王露出笑脸,就是准备夺人性命”英译为:“When Yama shows his smiling face,he will take people to Death place.”[2](P218)阎王,又名“阎摩罗王”、“阎魔王”等,是佛教中阴间的主宰,掌管人的生死轮回。在佛教传说里面,人死后要去阴间报到,接受阎王的审判。译者将其音译为梵语形式Yama,而非the lord of death,这种音译的异化策略不仅符合西方的发音规则,容易被西方读者所接受,而且还保留了西藏佛教文化传统。兹再举一例:“愚者如果一次穷困,就像酥油小灯燃尽”英译为:“If the fool is for once down and out,he is like the buttered light burning out.”[2](P209)其中,“酥油灯”是指使用酥油作为燃烧源的油灯。酥油是从牛奶或者羊奶的油脂中反复提炼出来的,酥油灯燃烧时火光稳定,奶香悠然,是蒙藏地区人民供奉神明时不可缺少的法器之一。因此,译者将“酥油灯”异化为“the buttered light”,符合藏区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恰当地保留了藏族的文化特色,也体现了对藏族宗教和文化的尊重,并且在译入语中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向外传播了藏族的文化。

(四)语言表达追求与原文近似

藏族格言诗语言通俗易懂,简洁明了,且常用藏族人们常见的花鸟鱼虫、山水草木、飞鸟走兽等事物打比方,故在藏区人民中广为流传,形成了妇孺皆知、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局面。李正栓在英译中注重词语语体色彩,用词恰当准确,语言简洁凝练,使得英译的语言风格与原文近似。以《格丹格言》第74首为例:

愚者对敌急于报复,

总是不断招来痛苦。

请看乌鸦与猫头鹰,

经常争斗不得安居。

李正栓英译为:

Fools are eager to carry out their revenge,

Which brings himself trouble and pains.

Pray mark the raven and owl’s fighting,

Which results in no peaceful nestling.[2](P217)

纵观全诗,译者没有使用生僻难懂的单词和句法,与原文通俗易懂、简洁凝练的风格保持一致。词汇都是比较常见的,比如,名词fools,revenge,ravenand owl,trouble and pains,动词eager to,carry out,brings,mark,results in等,避免了生僻的词汇,在阅读上不会给读者造成任何困扰,给读者一种亲近自然之感。句法上,译者使用两个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对仗工整,语言简练,又忠实地表达了原文的含义。由此看出,译者在语言表达上追求与原诗风格一致,没有冗长的叙述,也避免了过多的修饰和华丽的辞藻,言简意赅,寓意深远。

三、结语

《格丹格言》中的智愚观涉及到宗教信仰、治学精神、道德修养、为人处世和自身宝贵品质等多个方面,不仅启迪了世人的思想,并且为后世提供了行为规范,时至今日,仍然对人们的生活、教育、品行、为人处世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格丹格言》英译本中,李正栓充分发挥以诗译诗的优势,兼顾韵律美和形式美。在处理文化因素上,坚持以异化策略为主,保留藏族文化的异域特质;形式上注重对仗,使格言诗形式整饬,增强了表现力和感染力,而且力求语言表达与原诗风格保持一致。此次英译实践也为今后的典籍英译者提供了一个典范——译者要时刻谨记职责,做好文化传播的桥梁,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展现自己独特的风格,这样才能使得我国的典籍英译实践不断丰富,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

参考文献:

[1]李钟霖.藏族格言诗中的智愚观[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

[2]李正栓.藏族格言诗英译[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3.

[3]卓振英,李贵仓.壮族典籍英译的新纪元——试论壮族《磨经布洛陀》英译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08(4).

责任编辑强 琛 E-mail:qiangchen42@163.com

文献标识码:分类号:H315.9A

文章编号:1673—1395(2016)03—0066—04

收稿日期:2016-01-2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13Y5A740030)

作者简介:闫曼茹(1989—),女,河北邢台人,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