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恶性互动的前车之鉴

2016-03-22 09:20本刊编辑部
新传奇 2016年4期
关键词:右翼民族主义中日关系



中日恶性互动的前车之鉴

回望百余年的中日关系史,历次恶性互动都酿成战争灾难或局部冲突。今日,中日两国在各个领域的较量角力,出现了诸多恶性互动,只有从历史视野考察,才有可能对这一问题形成比较清晰的认识。

中日关系从稳定到突变

中国人对日本的态度具有复杂的两重性。一方面,一百多年来,日本发动了两次对华战争,两次中断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给中国人留下了深重的苦难记忆。中国人对日本人有一种长期的不信任感,有时甚至是过度的敏感。这已经扎根为民族生存经验中的潜意识,它需要漫长的岁月才能逐渐消解。

另一方面,中国人又受惠于日本现代化的成果,中国近百年来的改革家与革命家都得到日本人的支持与赞助。长期以来,中国人对日本是充满兴趣的,日益增多的旅日游客,对日本国民的教育水准与文明素质之高,都留下深刻的印象。正因为中日关系的复杂性,在不同的情景与环境下,中日关系就有可能出现不同的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初期,中日关系相对稳定。当时日本与中国对彼此的观感都相对良好,从民意调查结果来看,双方对对方的好感率均高达80%以上。日本右翼是极少数,没有多少影响力。日本和平宪法的基础也很牢固。

上世纪90年代以后,虽然日本首相以公职身份参拜靖国神社问题,影响了中国人对日本人的看法,但随着中日经济与文化交往的不断加深,两国关系还是稳定地向良性发展。

在2005年到2012年中期,双方关系进入一个稳定的发展期。虽然安倍是日本右派,但2006年他作为日本首相访问的第一个国家就是中国,那次访问被称为“破冰之旅”;2007年时任中国总理的温家宝访问日本,被称为“融冰之旅”;此后,日本的新任首相福田在同年又对中国进行访问,被称之为“迎春之旅”。2008年的奥运会、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中日关系都表现得相对友好而平稳。虽然彼此有分歧,但都在可控范围内。

然而,风云突变,2012年下半年,日本右翼人士引发的钓鱼岛国有化事件,是双方关系从良性互动转向恶性互动的转折点。

中日恶性互动如何形成

在日本,许多学者都指出,右翼势力在日本社会并没有多大影响力,然而,却在最近几年起到影响中日关系正常发展的强大作用。这是因为以石原慎太郎为代表的极端右翼势力的失落感与焦虑感,使他们终于找到了中日关系中的一个“软肋”,并且作出了超常发挥,从而改变了中日关系的走向。

石原利用其作为东京都知事的权力地位,提出了由东京收购钓鱼岛的计划。不幸的是,这又进一步引起了野田佳彦内阁错误的处理,野田似乎想用“政府购岛”这样的举动,让钓鱼岛继续荒废,从而减轻该问题对中国的敏感性。

但是中国人却倾向于认为,两者是一种“唱双簧”的行为,侵犯了中国的民族利益。可以说,正是右翼人士石原慎太郎的一个意想不到的动作,引发了中日关系的“蝴蝶效应”。沉重的不幸历史记忆由此而被重新激活。2013年11月,中国政府宣布东海防空识别区,将钓鱼岛包括在内,中国政府对日本不得不表现出强硬的态度。

日本方面对中国反日游行中的某些过火行动的不满,对中国公布“东海防空识别区”的不满,让越来越多的日本民众出于不安全感与逆反心理,转向对右翼政策表示支持,右翼势力变本加厉。2014年2月,东京选举中极右翼大胜,从前一年的30万票上升到60万票。中国人觉得,右翼与民间力量的结合,是日本右翼势力进一步崛起的信号。中国反应性的民族主义也因此水涨船高。中国2015年9月进行了抗战胜利日的大阅兵,日本方面对此作出回应,国会轻松顺利地通过了“新安保法”,意味着在法律层面正式解禁“集体自卫权”,这是自中曾根康弘担任首相以来的30多年间,历届日本首相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这样一种恶性互动已经在形成。

2015年4月22日,习近平在雅加达应约会见安倍晋三。习近平指出,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希望日本同中国一道沿着和平发展的道路走下去。

两次惨痛的前车之鉴

从历史上看,中日双方的恶性互动是有前车之鉴的。重温这段历史,对两国人民都十分重要。

甲午战争后不久,中日曾出现过双方关系向好的局面,中国的变法人士与革命派都不断得到日本方面善意的支持,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取得胜利,客观上有利于中国东北避免成为俄国殖民地。日本在日俄战争中死伤达数十万人,仅战死就达10万人,耗费了20亿日元。由于各种原因,战后日本并没有取得中国的东北作为殖民地。1905年以后的十年里,中国向日本学习达到高潮。

然而,这样的良好关系,却由于少数日本右翼势力而发生逆转。1915年的日本右翼内阁向袁世凯政府秘密递交“二十一条”要求,逼迫中国同意日本方面提出的极为苛刻的条件,以此来逼迫中国对日本在日俄战争中的损失作出“补偿”。当时连中华民国总统袁世凯也惊呼,日本直接把中国当作战败国来对待。中国作为弱国,不得不接受了其中大部分条款。从此以后,中国人对日本产生极大的警觉,抵制日货的反日民族主义浪潮越来越强大,“二十一条”也成为几代中国人无法挥去的痛楚与屈辱。此后上台的日本文官政府中的温和派,也曾为缓和这一局势作出各种努力,其中包括以优惠的西原贷款博得中国方面的好感,但两国之间的恶化过程不幸已经形成。

受“二十一条”的刺激,1928年的国民政府采取了强烈的民族主义“革命外交”政策作为回应,在自身国力尚不足的情况下,中国外长王正廷高调提出,要在短期内单方面地取消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得的各种东北权益(例如南满铁路24年的租借权),中国民间也出现对日本商人的过火行动。北伐军进入南京时,也有少数军人对日本侨民有杀害行为,这又引起日本民间的仇华心理。于是,日本民族主义的右翼势力、军国主义者如虎添翼地嚣张起来。这一恶性互动趋势,是“九一八”事件的深层原因,此后,日本军国主义者不断得寸进尺,而中国民族主义则不断强化对抗,直至1937年第二次中日战争爆发。

可以说,在中国和日本已经有了两次恶性互动的经历后,我们有必要考虑内部一些结构性问题。这些结构性问题,就是双方的高度误解以及双方的高度不安全感。中国对日本是高度敏感的,而日本岛国的孤独状态,也使日本人对外部世界具有高度敏感。日本右翼势力对中国发动的事件,激起了中国反应性民族主义,日本中间民众对中国民族主义的反应,引起他们对右翼势力的进一步支持,从而使双方的恶性互动得以形成。

两国应警惕“蝴蝶效应”

从长远来看,中日关系走向健康的“不对抗,不冲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是完全有希望的。要避免中日关系陷入恶性的互动,双方都应该努力,也需要两个民族共同发挥自己的智慧。

日本方面应该看到,要防止右翼人士通过挑战中国人的民族心理,来刺激中国的不安全感,从而激起应激性反应。中国对日本的高度敏感是历史上形成的,只有在比较漫长的时间里才会脱敏,在这一漫长过程中,极端右翼人士有可能利用中日关系上的“软肋”。虽然极右翼势力是少数,但却往往具有很大的活动能量,他们有可能借助日本人的不安全感,成为“蝴蝶效应”的起点,而这种“蝴蝶效应”所产生的后果,却要由两国人民来共同承担,所以应该要警惕这种力量。

而中国人也应该看到,日本战后70年来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温和、理性的中产阶级已经成为社会主流,战争扩张主义已经失去了在民众中的影响力。如果两国人民在良性互动中加深理解,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可能性很小。当然,最根本的一点是,中国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不再像以前那样软弱可欺。我们不怕日本右翼分子兴风作浪,但也不必杯弓蛇影。

(腾讯网2016.1.5萧功秦/文)

猜你喜欢
右翼民族主义中日关系
日本经济界中国观的变迁与中日关系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珍藏书本捐赠促进中日关系
韩国历史编纂学中的民族主义
三民主义之民族主义浅析
本右翼底是些什么人
日本右翼到底是些什么人
日本右翼:喘息过后更猖狂
煽动民族主义情绪 被疑与政府演双簧
中日关系进入 “后摩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