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云,陈 丽
(青岛农业大学体育教学部,山东 青岛 266109)
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普通高校女生软式排球课教学实验研究
吴秀云,陈 丽
(青岛农业大学体育教学部,山东 青岛 26610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采用小群体、运动教育和班内联赛制等多种教学模式,经过2学期72学时的教学实验,对参与实验的55名女大学生的软式排球成绩和身体素质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新教学模式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软式排球技术和身体素质。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小群体;运动教育
目前,许多普通高校的公共体育课仍普遍是传统教学模式,注重系统的运动技能传授,遵循运动技能掌握的规律来安排教学过程,目标单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忽视了对学生能力、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精神的培养。建构主义的体育教学模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强化创新意识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核心目标是在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中,以学生发展为本,凸显学生的主动学习,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强调培养学生对体育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本文从建构主义理论视角,结合体育教学理论特点的基础上,对青岛农业大学2014级女生软式排球基础课进行实验研究,探索对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
2.1 研究对象
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普通高校女生软式排球课教学。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主要通过中国知网收集有关“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小群体教学法”“体育教育模式”等方面的论文资料及阅读相关专著,为实验设计和实施奠定理论基础。
2.2.2 实验法 实验对象:青岛农业大学2014级女生软式排球基础课的学生。实验时间:根据学校教学安排,教学实验时间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2014年8月25日—12月28日,共计18周,36学时;第二阶段:2015年3月9日—7月12日,共计18周,36学时。实验设计:采用组间比较设计,以检验2组间的差异。青岛农业大学体育课采用的是学生网上选课方式,笔者教授2014级8个教学班,从中随机抽取2个班,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28人,对照班27人,均无人中途退出。考虑到学生原始条件对实验效果的影响,实验前对2个班进行了身体素质(参照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项目包括仰卧起坐、800m、100m、立定跳远、掷实心球和体前屈)测试和排球专项技术—自垫球和自传球的达标测试(因多数学生排球技术没有基础,故仅计算击球数量),传垫球无法完成测试,故不测试。实验中,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班采用新教学模式。实验班和对照班均由笔者任教,上课时间、教学条件一致。
2.2.3 数理统计法 根据测定所得的原始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有的数据资料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3.1 实验前测试
本实验前测试项目选取学校体育课测试项目,对所测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由表1看出,实验班和对照班6项身体素质差异均不显著.排球技术按照青岛农业大学女生软式排球基础课考试方法与规则要求对2班自垫球、自传球和2人传垫球进行测试,因2班学生有软式排球基础者较少,技评测试和传垫球技术无法进行,故只进行了自垫球和自传球的数量测试。结果发现,2班学生软式排球技术差异不显著,说明本实验研究对象身体素质和软式排球技术基础一致,符合统计学分析条件。
3.2 实验后测试
根据青岛农业大学女生软式排球基础课考试方法与规则要求,实验后测试项目,身体素质考试项目第1学期为800m、1min仰卧起坐和立定跳远,第2学期为100m、实心球和体前屈,每项满分10分,参照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合计得分是把6项得分转换为百分制;专项考试项目第1学期为自垫球和自传球,自垫球40个为满分,每个球0.5分,技评10分;自传球20个为满分,每个球1分,技评10分。第2学期是2人传垫球,2人传垫球10个来回为满分,每个来回2分,技评10分。具体成绩测试情况见表2、表3。
3.2.1 实验后排球技术成绩对比分析通过对表2、表1数据对比发现,经过软式排球基础课的学习,无论是实验班还是对照班学生的排球技术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自垫球实验班由原来的平均4.71个提高到现在的39.25个,对照班由原来的平均4.81个提高到39.48个;自传球也分别由原来的平均3.32个和3.34个提高到19.86个和19.26个;2人传垫球技术也能很好地完成考试,说明2个班技术教学效果均比较好。
表1 2014级实验前学生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成绩一览表
表2 实验后学生自垫球、自传球和传垫球技术成绩比较表
表3 实验后学生身体素质成绩比较表
通过观察表2数据可发现,实验班和对照班自垫球和自传球数量上差异不显著,自垫球技评差异非常显著,传垫球数量、技评均存在差异,且技评差异非常显著。自垫球和自传球是独立能完成的技术,无需他人配合,所以教学模式对其影响不大,差异不显著;传垫球需要他人的配合,新教学模式的优势就凸显出来,因此说,随着课堂学习难度的增大,新教学模式的优势会更加明显。通过统计数据还发现,对照班专项成绩无论是个数还是技评,离散数据较大,实验班则较小,且实验班技评分8.5分以上的高于对照班。
3.2.2 实验后身体素质成绩对比分析
表3数据显示,对照班和实验班仰卧起坐差异非常显著,实心球差异显著,虽然其他4项差异不显著,但除100m外,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这也是素质总成绩差异非常显著的原因。仰卧起坐差异非常显著与学生原来的基础有关,初始成绩实验班高于对照班。实心球学生在中小学接触不多,存在一定的技巧性,立定跳远和800m差异虽然不显著,但2个班还是有一定差距。100m和体前屈差距较小,因为个人身体素质与先天遗传有很大关系,说明技巧性大的素质项目实验组学生提高明显。
3.3 小 结
实验班专项成绩和部分技巧性大的身体素质项目好于对照班,说明新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由于学生清楚自己的表现好坏关系到群体的整体利益,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练习的紧迫感和主动性也大大提高,成绩的提升作用比较明显。学生以小群体形式学习时,课堂上接受的信息量远远大于传统教学模式,学生之间互相指导和帮助,在合作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和练习,每一次课接受的信息量要大于教师所传递的信息,联赛时人与人之间、组和组之间又存在竞争性,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交流、学习中竞争,共同提高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而对照班的学生之间缺乏交流,在学习和练习中各自为政,所以在动作的掌握程度上差距较大。
经过2个学期的实验研究,对学生身体素质和排球技术的测试发现,实验班采用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技术的掌握和身体素质的提高;新教学模式下,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极大地满足了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教学时间不足。新教学模式内容丰富,为更好地发挥新模式的作用,要求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但1周2个学时的体育课显得捉襟见肘。
本论文研究仅仅局限新教学模式对学生排球技术的掌握和身体素质的研究,研究不够全面,缺乏对学生体育学习态度和团队凝聚力的研究,在后续的实验研究中拟用《体育学习态度量表》和《团体环境问卷》(GEQ)量表研究新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团队凝聚力的影响,以使新教学模式的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入。在总结软式排球教学实验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拟将此教学模式推广至学校足球、篮球、排球的教学实验中,以检验其教学实验与教学改革的效果,推动学校三大球教学模式的改革进程。
[ 1 ]郝海涛.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体育教学模式研究[ C ]//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东卷),2012:5.
[ 2 ]翁凤瑜,张凯,章朝辉.小群体教学模式在高校健美操课教学中实验研究[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8):104-106,118.
[ 3 ]蒋新国,肖海婷.美国运动教育模式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1):82-85,90.
[ 4 ]吴军.建构主义——革新高校体育教学的理论基础[ J ].体育学刊,2002(3):58-60.
[ 5 ]柴娇,周登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体育教学中要深思慎用[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8):1105-1107.
G843
A
1674-151X(2016)10-061-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6.19.033
投稿日期:2016-09-03
青岛农业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工程第三批教学研究项目(课题编号:XJG2013182)。
吴秀云(1970— ),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