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丽萍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时期,然而,又是青少年两极分化最为剧烈的时期:一部分学生勤奋好学努力拼搏;一部分学生胸无大志,麻木地坐在教室里“例行公事”;更甚者,还有少量学生好逸恶学,沉迷网吧。面对这一切,我该如何去做呢?在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个案例。
一、教育经过:
2015年8月27日,集训的第一天,李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聪明有灵气同时也比较好动爱讲话,在操场上他不服输的精神让我很是感动。
自正式开学后,李某在数学课上反应特别快,解题能力强。但是,他在生物、地理等课上纪律松散,经常带头讲话、起哄。然而,他在上体育课或者课间大活动时却能表现出积极的一面。多次看到他自习课的时候起哄我真想立即训斥他一通,但是他正处于叛逆期加之我是中途接班,他心里可能还没有接受我。第一步我先找他谈心。我告诉他我很欣赏他的豁达、阳光,在集训时体现出的不怕输的精神,我很看好他。并委以重任,让他做纪律委员,纪律大权全权交给他,同时也告诉他,要想在班级树立威信,要想得到别人的认可,首先自己得先管好自己。
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他在纪律方面逐渐呈现好转的趋势。但是在学习上他总是没有激情,应付了事。我意识到他的这种“例行公事”来自于他没有学习的动力和激情。和他家长联系后我了解到他的家庭条件比较好,他本身缺乏压力和动力。针对以上现象,我给他找了一个竞争对手,是他关系比较好学习水平相当的一个同学,并安排他们坐在一起,相互竞争相互激励相互督促。
在学习的过程中,多次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的点滴进步,他自己也是越学越有激情。每周借助周记的形式加以鼓励和提醒。然而,没过多久,他又旧病“复发”。由此看来,我的工作还没能深入到他的内心世界。为此,我又多次与他谈心,希望能走进他的心里,让他能真正地“变”。但是他没有。某次在排队前往操场的过程中他又带头起哄。午休时我带着他到操场上一起站军姿。头顶烈日,我让他思考心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现在的自己又是什么样的。我自己也在思考,我该如何用心走进他,改变他。下午课间的时候他来找我承认错误。晚上我写了一封近5000字的信给他。事后他在回信中写到:他是一个真性情的人也是一个对自己要求不严格的人,从不考虑后果,没有想到他的随意伤害了他身边关爱他的人。从此以后,他真的变了,学习刻苦了,纪律也好了。
二、案例分析:
这样的学生往往是学习目的不明确,自我约束能力缺乏。因为他们还年轻,他们是受教育者,他们的人生经历、生活体验决定了他们很容易犯错误、受伤害,但又是很容易改正、治愈的,因为他们一天天地成长。他们的可塑性很强,我们教育工作要多方面的去关注他们。
三、思考对策:
1.加强思想教育
注重正面教育,注重诚信教育,分辩是非;重视和开展六好的学习,运用德育环境化教育模式,以学校素养教育为环境载体,以社会规范和学校行为规范为主要目标,以自我教育为主要手段,开展各种活动,用活动结果去体验规则的重要性.这样体验,使学生处于转化过程的醒悟阶段,提高判断能力,逐步接受正确的道德行为规范。
2.建立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师生在尊严上不分贵贱,人格上互相尊重,思想上互相交流。即便是师生的主客体关系也并非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发生转化。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互相教育、互相影响、互相感染的关系。区别仅在于,前者的教育、影响、感染是主动的,有意识的,有计划的;而后者则是被动的,无意识的,随机性的。
3.做好家长工作
班主任要与随时家长保持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以及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 ,使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得以培养。同时家长和老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多肯定多鼓励。
4.加强情感教育
著名的教育家夏丏尊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班主任要转化一名学生,单靠丰富的知识去教育学生是不够的,还得靠老师用爱心去感化他们,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只有让学生处处感受到你的关心与呵护,才能打开他们的心扉,倾听他们的心曲,并及时客观地分析原因,正确引导点拨,发现闪光点加以鼓励,引导他们走向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