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书建
市里认定“学科带头人”,我忝在“评委”之列。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能力评价”,按照规则每名候选人需现场上一节“微型课”,先抽签确定课题,稍事准备,再说课和答辩(共5分钟),接着开始上课(15分钟)。十几名选手轮番“轰炸”,换老师不换学生,就跟走马灯似的连轴转,场面好不热闹。整整一头午下来,自诩定力超强、久经战阵的“老将”我都被折磨得头昏眼花、腰酸背痛,而那些正当花季少年的初中生们,几乎始终要保持一个姿势端坐在硬硬的铁木椅子上,全身心地配合或男或女、或老或小、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或美或丑,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不同水平,戴着“先进”“优秀”“骨干”“能手”等闪亮头衔的各路精英比武献技,最终还要决个输赢、比个高低、分个上下,又得承受怎样的煎熬与痛苦呢?
什么是“微型课”?“微型课”概言课之“微”,主要特征是“时间短”。也许有人会补上一句“容量小”,在我看来,这不是其主要特征,因为在我所见过的“微型课”中,有些就被强塞进去了很多东西,刻意制造所谓的“大容量”,然后贴上“高效课堂”的标签。
“微型课”是相对于正常课或常规课、常态课来说的。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课时基本上皆为45分钟,有人称之为“标准课时”。“45分钟”几成“课堂教学”的代名词,在校长和教师惯常的话语体系里“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就是“向45分钟要质量”。可目前我国中小学校的课时并不统一,非但不同学段或不同地域的学校课时存在差别,就是同一地域不同学校的课时也不尽相同。
据《北京晨报》报道(2013年12月19日B16版),北京市部分中小学打破一节课45分钟的惯例,开展了“长短课”探索。将每节课45分钟的标准课时缩短或延长,长则八九十分钟,短则三十分钟,甚至只有短短十几分钟,形成了“长短课结合”的课时设置模式。部分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安排长短课时,既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也根据学科特点进行安排。教育专家认为,要让形式服务于内容,探索试点长短课,关键在老师。也就是说,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每天的课时也不是固定的,此外,所有这些一并都打着“改革”与“创新”的旗号。
课堂上学生的认知是有规律的。教育常识告诉我们,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加涅的学习层次理论认为,学习任何一种新知识技能,都是以已经习得的、从属于它们的知识技能为基础的。“复习提问”和“导入”环节的作用,不仅仅是简单重复、机械再现学过的旧知识,更在于唤起学生的既有经验,使之与新知识的学习衔接起来,这样新知识的习得就变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学生才能学得轻松、有效。
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持续时间是有限度的,从小学到初中、高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持续时间逐渐延长,有经验的教师会充分利用这段课堂教学的“黄金时间”,用于重点、难点的教学。遗忘是学习的大敌,而遗忘又是有规律可循的,“艾宾浩斯曲线”揭示:人的遗忘遵循先快后慢的规律;同遗忘作斗争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及时复习巩固,否则,学生当堂所学的绝大部分知识会在短时间内忘得干干净净,“课堂练习”及“巩固复习”的作用即在于此。
任何学科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割裂的,相互间一定存在着逻辑关联即知识的系统性。由此决定了课堂上知识的发生、发生是渐次展开的。一位训练有素的教师通常不会干这样的蠢事:在学生的脑壳上插一只“漏斗”,把现成的知识强灌进去,或者唱“独角戏”,让学生充当了“看客”。而是要引导、帮助学生实实在在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之来,把教师教的知识系统与学生学的认知系统统一起来;要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必须综合运用提问、讲解、演示等教学技能,学生也要通过读书、练习、实验等活动跟教师积极互动。
课堂教学环节是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的,许多环节是不能舍弃、绕过的:课堂教学的时间不能随意缩减(当然随意增加也不行)。课堂上学生心理发动要有一个过程——“慢热”过程,这就跟汽车的马达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预热,才能逐渐达到较高转速,其实是一个道理。试想,一堂10-30分钟的课——姑且称之为课,为了让课更“精彩”“好看”,教者只有偷工减料、花样翻新了,学生的神经可能刚刚达到一定的兴奋度,学生的注意力可能才集中起来,课就嘎然而止——结束了,这跟汽车刚刚开起来,紧接着就来了个急刹车又有什么区别呢?
这些并不是什么高深的道理,也不是什么精尖的科学,而是一些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知道并自觉践行的教育常识——教育,许多时候能够做到真正尊重这些常识,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