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英语教材出版的“文化失语”与传承

2016-03-21 15:43徐若梦
出版广角 2016年1期
关键词:英语教材文化传承问题

【摘要】英语教材从出版到使用的过程,是凸显和传播我国文化内涵的重要方式和手段。目前我国英语教材出版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如:文化内容过于简单、文化体系零散以及文化传承偏离等,而这些也一度导致了我国英语教学的“文化失语”现象。本文将对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进行分析,通过对“文化失语”和英语教材出版之间的关系解读,对英语教材出版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文化传承;英语教材;教材出版;问题

【作者单位】徐若梦,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外语学部。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专项资助重点课题“多元化时代大学英语课程的文化嫁接价值研究”中期成果,课题编号:2014A142;2015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指导性项目“多元化时代推广大学跨文化通识教育的可实施性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G187。

英语教学作为一种语言性的教学,是语言与文化的结合。英语教学的整个过程不仅是语言的传播,而且是文化的传播,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工具。目前我国英语教材的编写和出版仍存在不足,如:文化内容过于简单、文化体系零散以及文化传承偏离等,而这些也一度导致了我国英语教学的“文化失语”现象。

一、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1.“中国文化失语”及在英语教学中的表现

“失语症”最初出自医学,属于医学术语的范畴,主要是指由于受伤或者是疾病引起大脑损伤导致思想表达、话语及书面理解等能力的部分或者全部缺失。随着南京大学教授从丛的相关文章在《光明日报》发表,“失语症”这个概念在英语教学领域中被不断关注。从丛发现,我国有很多英语水平很高的学者,在国际交流中能够流利地用英语对西方文化进行表达,却不能够用英语来对本国的母语文化进行表达,在交流中无法显现其作为来自文化古国的学者应有的文化素养以及独立的文化风范。在英语教学中,不管是对课程目标的设定还是对教材编写出版相关政策的制定,国家和个人都开始重视文化意识。但据一些研究者调查显示,我国的大学生依然无法流利地使用英语来介绍本国的文化,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依然存在。

2.“中国文化失语”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在英语教学中很早就存在了,这不仅不利于实现文化的双向交流,而且也易使学生产生挫败感,影响学生的自信心。反之,如果学生能够在双向交流中克服“失语症”,流利地使用英语介绍本国的文化,不仅能激发出他们更为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会让他们的英语学习进入良性循环。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的问题亟待解决。

二、“中国文化失语”与英语教材出版的关系解读

在英语教学中,教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它们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要材料与工具;另一方面,它们也是教师实现英语教学的关键部分,是文化传播的直接载体。因此,想要探究并解决“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对英语教学的不良影响,提高英语教材的质量就是很好的突破口。

1.教材出版的“工具”观念导致文化内容单薄

虽然人们对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但在英语教学及其教材出版过程中,仍会或多或少地受到理论语言学的限制。正是由于“将语言本身的教学当作是英语教学的唯一目标,将‘工具性作为英语教学的核心价值理念”这一现象的存在,导致英语教学以及英语教材蕴含的文化内容单薄甚至缺失。在现今的各种英语教材中,虽可看到一些反映我国文化的内容,但把这些内容放在整个教材的框架体系中来看,内容显得过于简单,这些涉及我国文化的内容也大多为英语的教学服务,很难起到文化传播的作用。总的来说,英语教材出版的“工具”观念导致教材文化内容过于简单,这是“中国文化失语”原因之一。

2.教材出版的“厚此薄彼”导致文化体系零散

对任何一种文化来说,文化体系的构建都十分重要。在我国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出现同英语教材中文化体系的结构零散紧密相关。从目前英语教材的出版情况来看,虽然教材中会涉及我国文化的内容,但大多都是被零散地割裂、分散在各个章节之中,并没有遵循系统性思路,自然也无法形成完整的文化体系。反观英语教材中对西方文化的排布和处理,却有着比较完善的体系,在英语教材的各个章节都有所体现。西方文化在英语教材中的处理方式,不管是篇幅还是深度都优于我国文化,这也是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能够广泛传播,并被学习者所熟知的一个主要原因。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究其根本,与英语教材出版中“厚此薄彼”的观念有关——英语教材在编写出版过程中注重对西方文化的挖掘与传播,对我国文化挖掘不够,体系也呈零散状态。

3.教材出版的“功利”观念导致文化传承的偏离

很早以来,我国对英语教学就已非常重视,偶有出版单位受到功利思维的影响,在英语教材的出版中,被功利的观念所占据,将英语学习行为过分地符号化、功利化,以分数与证书代替语言文化的自身意义。英语教材本应是传授学生更多的学习技巧、应试知识,但不能只是语言技能学习中的机械操作训练工具,这只会使整个教材体系中文化内涵越来越淡薄,文化传播、传承的功能越来越弱。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疲于应付各类考试,很难有充足的时间感受语言学科中的文化魅力;另一方面,现有英语教材内容忽视了对中国文化的传递与渗透,使“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普遍存在,并使跨文化交流有一定的阻碍。

三、文化传承导向下英语教材的出版策略

“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长期存在,不仅不利于跨文化交流中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的学习。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能否从英语教材出版的角度出发,以文化传承为导向,解决好其“中国文化失语”的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对此,笔者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1.将文化传承融入出版理念,丰富教材内涵

英语教材的出版要秉承文化传承的理念,以跨文化交流为出版的主要目标,以教材为媒介进行本国文化的传播,让我国英语学习者在具备了扎实语言功底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本国文化修养,最终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具体来说,就是指在英语教材出版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英语教材的文化内涵,将文化传承融入出版理念。例如,在教材的出版过程中,编者可从对英语文章的文学欣赏角度出发,加强对教材课文的选择。这期间,编者应以传统的文化为基础,以整套教材为对象,系统化地设计、制定涵盖我国古今文化的课题,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地了解中国文化的表达方式。

2.制定双重文化对比大纲,搭建文化体系

英语课程在我国教学中的设置,不仅是为了让我国的学生学习到西方的语言与文化,而且还让我国的学生能够使用英语这种语言工具来实现跨文化的交流,能够在文化上实现与西方的对接。跨文化交流是一种双向互动,而非简单的单向交流。因此,在英语教材的出版中,针对以往教材中“厚此薄彼”的情况,我们需要制定以双重文化为基础的教材对比大纲,完善教材的文化体系。具体来讲,就是在英语教材的出版中,将我国本土文化与西方的文化放到并重的位置上。针对部分双语学校,教材大纲还可以在设计内容时,以对比分析为手法讲述西方的文化与中国的文化,向学习者展示一个饱满的文化王国。

同时,英语教材的编者可以在每个单元的后面增加类似“文化点滴”模块,围绕课文主题,进行我国本土文化与其他国家文化的介绍和对比,由此可使学习者在教材的阅读与学习中逐渐学习、接受并传播我国文化,进而让我国的英语教学更快地远离“文化失语”。

3.明确英语教学终极目标,实现文化传承

在英语教学目标的构建中,可以从多个维度出发,通过多种方法开展教学。教学的根本使命,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这里所谓的全面和谐发展,不仅要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要求学生通过英语教材的学习,能自如地运用英语实现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对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文化是根,是魂,是最能体现国家和民族精神面貌与精神实质的凝结体。就我国英语教学而言,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对教学效果影响很大。因此,在今后解决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问题时,需重视教材的出版工作,并以此为出发点,在丰富英语教材文化内涵、完善文化体系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传承,最终实现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目标,进而让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跨文化的交流中向世界传播。

参考文献

[1]肖龙福,肖笛,李岚,宋伊雯.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研究[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1).

[2]金海萍.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及对策研究[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5(1).

[3]田颖. 探析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4).

[4]李秀娟. 大学英语教材出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编辑之友,2012(3).

[5]肖英荃.教育改革背景下的英语教材出版研究[J]. 出版广角,2015(12).

猜你喜欢
英语教材文化传承问题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国外优秀英语教材词汇和语法的布局、复现及练习方式
初高中英语教材衔接分析及教学策略建议
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高专护理英语教材编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