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发健 刘华
一、课程基地提出的背景
不知从何时起,县市级中学的学科教育走入了一个怪圈,一个令人尴尬的词语“县中模式”开始出现在公众视野,且一度成为教育界的时髦词语。许多人认为它只将目光聚焦于应试,忽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而将大量的精力放在学科知识的简单、浅层、机械、低效的传授与训练上,虽然在短时间内提高了考试成绩,但是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观察能力、辨析能力、交际能力、合作能力等等,几乎全被解题能力所取代。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如何重新思考提升县市级共同体学科教育教学的新路径,将学科教育教学的重点从“拼时间”转向“提效率”上,打造县市级共同体学科教育教学的新名片,是县市级中学教师的一个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国内外关于课程基地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2011年,江苏投入5000万元启动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决定到2015年建成200个左右的普通高中课程基地。这一创新举措,在基础教育领域掀起一股强烈风暴。如何围绕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师生“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巩固、演示、验证、探究和拓展教学内容,建成一个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教学“新课堂”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
三、课程基地研究的主要观点、研究内容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1.主要观点
(1)作为县市级的初中语文课程基地,首先要从学科环境的硬件做起,重视实体建设,以营造“书香”校园为抓手,设立学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班级书屋及其它浅阅读区等阅读场所,将学校成为培养“终身阅读者”的摇篮;
(2)课程基地建设要打破以往的“学科基地”概念,突出课程要求,体现课程意识、特点和质感,不能把课程狭隘地理解为课堂,也不能把课程基地建设成一般的活动、演示场所;
(3)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是县市级初中语文学科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上,在我校原有的“结构—尝试”的基础上,重点探究如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问题,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培养能力,促成智慧;
(4)在研究过程中,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打造学校语文学科教学品牌,同时实现与兄弟学校联合互动,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2.研究内容
(1)创设具有鲜明的语文特色的教学环境,营造学习情境、凸现语文特色,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语文素养;
(2)开发丰富而有特色的语文课程资源,实施好国家课程,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为不同潜质、不同水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多层次的选择和帮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3)建立具有科学性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快乐学习;
(4)形成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中心,通过教研组织建设在基地、教研活动开展在基地、成果首先应用在基地等措施,大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以名师支撑基地,以基地促进教师成长,以教师引领学生发展;
(5)以本学校语文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积极配合市教研室语文组开展教研活动,与之合作成为市青年骨干教师实践基地,并作为培育优秀教师基地,对全市语文教学起到辐射作用,力求打造宜兴市实验中学语文教学知名品牌;
(6)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教学信息资源库,把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强学科教学内容的信息化建设,将教学内容、课程背景、教材的补充材料等加以整合,建立起数字化的资源库,让全市教师共享基地成果。
3.可能的创新之处
(1)可以探索一条面向县市级初中语文教学的工作效能提升之路;
(2)可以打破“学科教学”的狭隘观念,从课程的高度审视初中语文学科教学,构建“大语文”的学习框架;
(3)更加关注学生主体,关注学生成长,探索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方式和实践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4)建立语文教学资源库,更好地辐射地方语文教学,带动兄弟学校共同进步,进一步发挥地区骨干学校的引领作用。
四、课程基地研究的研究思路及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
(1)要围绕提升课程基地工作效能这一问题,制定年度实施计划,明确目标;
(2)要充分体现课程价值,突出课程的要求,体现课程意识、特点和质感;
(3)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面向全体学生;
(4)要充分体现教师参与、层层推进;
(5)要充分体现实践体验、载体创新;
(6)要充分体现外援力量、社会共享。
(7)可以考虑建立一个自我评估的标准和机制,随时检测课程基地建设目标达成的情况。
2.共同体语文课程基地实施的主要步骤
(1)前期准备阶段;
(2)前期探索阶段;
(3)深入研究阶段;
(4)总结鉴定阶段。
五、共同体语文课题研究的实施原则
1.发展性原则;
2.针对性原则;
3.合作性原则;
4.开放性原则。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