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监测数据的浅埋隧道大变形成因分析及其处治对策

2016-03-21 17:57许敏娟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15年3期
关键词:监控量测偏压

许敏娟

摘要:为了解决隧道穿越浅埋偏压、松散破碎地层时极易发生大变形、坍塌等安全事故的问题,依托实际工程分析了隧道开挖后初支背后围岩压力、拱顶沉降、支护结构内力及衬砌表观病害的变化规律与分布特征,得到隧道结构的受力变形特征,进而阐明浅埋段大变形的形成机理,并针对其形成机理给出了处治策略,可为后续施工控制及同类工程的顺利修建提供借鉴。

关键词:浅埋隧道;偏压;大变形;监控量测

中图分类号:U457.3

文献标志码:B

引言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公路隧道得到快速发展,截止至2013年底,已建成公路隧道11359处、9605.6km。然而,受多山地貌的影响,隧道结构不可避免地会碰到浅埋偏压、断层破碎带、高地应力等不良地质环境,给工程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与洞身段相比,隧道洞口通常处于浅埋、偏压、围岩破碎等复杂地质、地形条件下,同时受洞口边仰坡的影响,空间受力条件复杂,施工中容易出现大变形、支护开裂等问题,甚至存在坍塌、冒顶风险。因此,隧道洞口段的设计与施工是保证整座隧道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前,中国公路隧道修建多秉持“新奥法”理念,以监控量测为设计、施工的连接枢纽,及时反馈并调整支护设计体系、施工工艺参数,确保施工安全及后期的顺利运营。结合工程实例,国内外不少学者已论证了监控量测对施工安全控制的重要作用,验证了施工过程中及时施作监控量测的必要性。基于这一现状,本文依托老寨隧道实例,结合监控量测数据及现场踏勘结果,分析隧道洞口结构受力变形特征,探究洞口浅埋偏压段大变形的主要成因,并对其整治措施效果进行了跟踪评价,以期为同类工程的顺利修建提供一定的借鉴。

1 工程概况

1.1 隧址区地质条件

老寨隧道左线隧道起讫里程ZK38+425.00~ZK38+870.00,其中ZK38+725~ZK38+870段为隧道出口段,长145m,隧道埋深约0~46m,覆盖层较薄,厚1.0~3.Om,强风化层厚3.5~16.5m,洞身穿越强~弱风化变余砂岩。岩体节理裂隙极发育,岩体破碎~较破碎,呈松散碎裂结构,[BQ]=168,属V级围岩。现场勘测表明,隧道出口处存在偏压现象,横坡大于50°,侧覆土厚小于5m,且为发育最不利节理(338°∠25°)面,属于典型的浅埋偏压隧道洞口段。图l、2分别为ZK38+870断面工程地质横断面和左线隧道工程出口段的地质纵断面。

1.2 进洞预加固措施及开挖工法

为确保洞口浅埋偏压段施工安全,采取如下进洞措施:坡脚浅埋侧施作C20抗偏压挡土墙,抵抗由于偏压造成的不均衡水平推力,如图3所示;超前施作φl08mm、壁厚6mm大管棚,节长3m、6m,环向间距50 cm,如图4所示;边仰坡防护采用锚网喷,具体采用φ50×4注浆小导管,长度为6m,间距1.5m×1.5m;采用φ8钢筋网,间距为20cm×20cm;喷C20混凝土,厚度8cm。

隧道洞身开挖采用三台阶匕步法,隧道掘进过程中遵循“短进尺、弱爆破、勤支护、早封闭”的原则,以确保开挖面的稳定。

为确保施工安全,修建过程中严格执行既定的监控量测方案,重点监测地表变形、围岩压力、拱顶沉降、支护结构内力等项目,及时整理数据反馈,并分析结构受力的实时状态,以期及早发现潜在危险,并做出正确处治方案。

2 基于监测数据的结构受力变形特征分析

依监测数据及现场调查,选取洞口段两个典型断面进行分析,探究结构受力的变形规律,为大变形的成因分析及控制对策的选取提供理论依据。

2.1 围岩压力与结构内力的分布特征

2.1.1 初支背后压力

对隧道初支背后围岩压力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结构承受着明显的非对称压力:在浅埋侧回填反压及深埋侧主动压力作用下,衬砌结构产生向外侧的整体变形,浅埋侧拱腰至拱脚范围内被动压力值明显偏大;断面一处,左侧拱腰压力为0.22MPa,是右侧拱腰的2.4倍,偏压效果更甚于断面二处(左侧拱腰压力值为右侧拱腰的1.3倍),如图5所示。

2.1.2 初支钢拱架弯矩

依钢筋计监测数据,换算初支钢拱架弯矩,并绘制出最终状态分布图,如图6所示。

由图6可知,浅埋侧钢拱架弯矩值偏大于深埋侧,断面一处偏压效果更为明显,与围岩压力分布特征吻合。

2.1.3 二衬背后压力

对二衬背后压力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出二衬压力分布图,如图7所示。分析表明,洞口段两边侧墙处二衬压力值明显较拱顶、拱腰位置偏大。需要注意的是,因断面一处钢拱架初期变形较大,处理时围岩压力得到一定释放,使深埋侧二衬边墙压力小于预期值。

上述分析表明,钢拱架主要承受了来自拱顶及拱腰部位的围岩压力,而二次衬砌分担了部分围岩两侧传来的围岩压力。因此,在现场施工时要注意钢拱架锁脚锚杆的施作,以提高钢拱架两侧承载能力的发挥。

3.2 拱顶沉降变化规律

整理断面一及断面二处的拱顶沉降监测数据,如图8所示。

隧道开挖施作初支后的沉降规律总结如下。

(l)整个洞口段拱顶沉降值都很大,最终沉降量均超过lOOmm,最大下沉量达到了500mm,致使隧道初支产生严重侵限。

(2)隧道开挖2周内,拱顶下沉速率最大,沉降量为17~35mm·d-1。之后进入趋稳阶段。需要注意的是,下台阶开挖或施作二衬时会导致支护沉降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

(3)5月30日开始的近一个月的持续降雨,使得ZK38+859、ZK38+850断面一开挖便产生了急剧增大的位移。特别是在6月26日全天大雨的情况下,监测发现,已开挖但未施作二衬的部分出现了拱顶下沉急剧增加的情况,并进行了临时支撑的紧急处治,监测的拱顶沉降量的情况表明,ZK38+859和ZK38+850断面在采取了临时支撑的措施后,拱顶的下沉量得到了非常有效的控制。endprint

2.3 结构表面变形特征分析

5月3l号和6月l号,隧道掌子面掘进至ZK38+840断面附近,隧道所在地出现了连续两天的大雨天气,观测发现了隧道护拱开裂、拱顶沉降显著以及边仰坡开裂等现象。边仰坡开裂变形如图9所示。

6月26日,前方掌子面施工至ZK38+850断面时,深埋侧ZK38+860附近拱间工字钢变形严重,在2h内向洞里突出0.6cm,拱顶附近及其他地方开裂较大,造成停工。调查表明,整个ZK38+862~ZK38+855.7断面的初期支护发生了严重变形,喷射混凝土崩裂掉块,反压挡墙下侧出现明显裂缝,整个型钢拱架向浅埋侧挤压变形明显,左右侧拱腰处变形最大达到了67cm,如图lO所示。

3 大变形成因分析

结合监控量测数据与地勘资料,将隧道出口段出现大变形,进而导致初支严重破坏的原因总结如下。

(l)围岩质量差。隧道洞口段地质为强风化的变余砂岩并夹杂粘土,岩体节理裂隙极发育,岩体松散碎裂,自稳能力差。

(2)浅埋偏压的影响。按围岩压力计算理论,未考虑预加固效果时,受地面坡度角的影响,两侧壁均布围岩压力差值极大,内侧围岩平均压力最高达外侧的7倍之多,对隧道构成了极为显著的偏压荷载。现场量测结果表明,深埋侧拱腰压力值平均为浅埋侧拱腰压力值的11.7倍,同样验证了这一特征。

(3)降雨的影响。5月31日开始了持续的降雨天气,隧道边仰坡出现裂缝,挡土墙下侧出现较大的裂缝,且洞内初喷混凝土出现剥落、掉块。此外,岩体风化和破碎程度高,大量雨水下渗弱化了岩土力学参数,增加了附加孔隙水压力,使得围岩质量进一步劣化,形成恶性循环,这是造成围岩大变形的另一主要原因。

4 大变形控制对策及其效果评价

根据上述分析和现场的实际情况,考虑到病害情况紧急,处理方案必须是临时强支护与长远稳定措施相结合,既要保证处理过程中的安全,又要满足结构永久安全的要求。最终采取了如下的处理措施。

(1)施作临时支撑。支撑就地取材,采用20b工字钢,排距为1m,均采用LlO×lOcm角钢进行纵横连接,连接件间距1m,底座采用槽钢支垫牢固,如图ll所示。要求支顶和落脚处必须紧贴,不应出现单点受力现象,以达到整体受力的效果。

(2)减载反压回填及排水。对仰坡进行刷坡减载,取土对隧道外侧反压,以平衡偏压荷载。施工中应及时采用钢筋网、注浆小导管和喷射混凝土对减载后的边坡进行防护,避免因减载反压引起深层次的滑动。做好地表排水的截水沟,并在坡体表面喷射混凝土,防止雨水下渗,如图12所示。

(3)换拱。上述措施落实到位并施工结束后,7月29日,洞身变形已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边仰坡没有出现任何异常,拆去临时支撑,并对变形过大段的初期支护进行替换。

完成上述处理措施后,工程重新开工,并通过监控量测继续跟踪。替换后的钢拱架力最大值与替换前钢拱架同部位受力值相比,明显减小,且现场观测显示重喷的混凝土并未出现明显裂缝,验证了上述措施的可行性。详细统计结果见表l。

5 结语

基于监测数据与现场踏勘,综合分析了老寨隧道出口浅埋偏压段的大变形灾害特征及成因,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控制对策。主要结论如下。

(l)隧道穿越浅埋偏压地层且围岩松散破碎路段时,应加强监控量测工作的实施与反馈分析,通过分析结构受力变形特征,及早发现大变形、坍塌等潜在风险,为控制措施的合理选取提供指导意见。

(2)围岩松散破碎、浅埋偏压是老寨隧道洞口段产生大变形的根本原因,持续降水加剧了大变形的程度。

(3)监测分析表明,洞口段浅埋侧的结构内力与变形明显偏大,设计、施工时对远离山体一侧隧道的拱脚处要认真考虑施工方案。endprint

猜你喜欢
监控量测偏压
乌斯通沟水库导流洞偏压洞段埋藏式锚筋桩的应用
预留土法对高铁隧道口浅埋偏压段的影响
结构力学大小偏压在结构计算中的理解及运用
浅埋偏压富水隧道掘进支护工艺分析
灰色理论在偏压连拱隧道中的应用
基于TPS40210的APD偏压温补电路设计
公路隧道穿越采空区的探测与处理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