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鹏 徐景华
吉林农安辽代遗存中的渤海文化因素辨析
杨海鹏 徐景华
扶余府 万金塔基 渤海 辽代
吉林农安目前发现的辽代遗迹遗物当中,列举了农安古塔塔身暗室出土的文物(铜佛、绞胎瓷盒),农安县万金塔基及塔基出土的石雕小塔、薄铁小塔等,通过比较分析其所反映的时代文化特点,揭示其所蕴含的唐代渤海国文化因素,并以此作为认定农安为渤海扶余府所在地的考古学依据。
《新唐书·渤海传》载“扶余故地为扶余府,常屯劲兵捍契丹,领扶、仙二州”,“扶余,契丹道也”。以此记载,根据《三国志·夫余传》《后汉书·夫余传》①所描述的古扶余国的位置,目前学界普遍认为渤海扶余府位于今吉林省农安县,杨保隆《渤海史入门》、王承礼《渤海简史》、郭素美《渤海国历史与文化》、魏国忠《渤海国史》、杨雨舒《唐代渤海国五京研究》、郑永振《渤海史论》等著作,均采用此说。近年张福有先生认为,“渤海的扶余府不在农安,当是辽源龙首山山城”②。理由是考订农安为渤海扶余府,必须要有渤海的遗迹为依据,农安无渤海遗迹,而辽源龙首山山城则具备。今以吉林农安县发现的遗迹和出土遗物列举一二,试分析它们的形制特点是否为渤海遗物或者带有明显的渤海文化因素,或许能为我们认定农安为渤海的扶余府提供可借鉴的考古实物依据。
古塔位于农安县城内,现存的塔身是在原辽代塔身的基础上修复的,从外形上看是辽代典型的八角十三级实心密檐造型。1953年,吉林省农安古塔在修缮过程中,在塔身的暗室发现七件文物,本文着重分析其中出土的铜佛、瓷盒这两件文物的时代文化因素。
1.铜佛
农安古塔出土的这尊铜佛,为铜释迦牟尼造像,“高10厘米,手已经残缺,后背的铜很薄,已经锈烂,坐在木制的八角形须弥座上,座高6厘米”③。这尊释迦牟尼坐像,面相丰腴、螺发高髻,结跏趺坐,左手臂朝下,右手臂抬起,由于两手都丢失,看不出是作何手印,但总体来看与辽代铜佛造像的造型风格出入很大(图一,1)。辽契丹族受唐中原文化影响较多,皇帝多崇信佛教,因此辽代佛塔在我国北方地区仍有较多遗存,佛造像出土更多,佛塔佛寺遗址及传世佛像较为常见,总的来说,“辽代的佛像一般肉髻较为平缓,面相肥瘦适中,佛座像的上半身偏长,胸部宽厚。佛座常见的有六出花口形和方、圆形,莲花瓣丰满呈盛开状,花瓣肥大饱满”④。这种佛造像也是我们常见的辽佛造像,我们从辽宁省博物馆馆藏的辽代铜鎏金释迦坐像(图一,2)上就可以看到这些辽代佛造像的上述特点。而农安辽塔暗室里出土的这尊铜佛造像并不具备辽代佛造像的典型特点,可以说,这种形制特点的辽代佛像目前仅见这一尊。无独有偶,它却与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上京龙泉府出土的一尊渤海坐式鎏金铜佛极为相似。这个坐式鎏金铜佛出土于渤海上京龙泉府白庙子遗址(图一,3)。其“面相丰腴,体态肥硕。身披袈裟,胸前露出内衣结带。头饰螺髻,肥头大耳。盘腿而坐,赤足,脚心朝前,左手伸前,手心朝上。通高10.2厘米”⑤。
图一 铜佛像1.农安古塔出土 2.辽宁省博物馆馆藏 3.宁安市渤海上京龙泉府出土
从图像上我们不难看出,农安古塔出土的铜释迦牟尼造像和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出土的铜释迦牟尼造像均为结跏趺座、着通肩大衣式袈裟、手部缺失,佛手与佛身非一体铸造,而是在佛身铸造好之后安装上去的,相对于整体的佛像而言,佛手是活动的,所以很容易随着使用的时间丢失,这是渤海铸造佛像的一个特点。在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就曾出土不止一个铜佛像的“铜佛手”⑥。渤海上京龙泉府的坐佛像没有底座,如参照农安辽塔暗室的佛像,原来或许也有木制佛座的,可能毁于上京的大火,没有保存下来;尤其让人惊讶的是二佛所着袈裟的衣纹褶皱及胸部的衣结,几乎完全一致。纵观辽代的佛像,底座多半为束腰莲座与铜佛同体铸造,而单独的木制底座的佛像并不多见,况且抛开底座,这两尊佛像在造型、铸造方式、雕像风格上有太多的相同,应该只有同时代的遗物,才有如此多的相同吧。如果我们解释为:农安辽塔暗室的这尊释迦牟尼坐像是存在于辽代的渤海遗物,或许就能解释两尊佛像有如此多的相同之处的原因了。
2.绞胎瓷盒
瓷盒底径8.2、高4.4厘米。圆形,有盖。中有子母口,口部稍残、矮圈足。盖盒造型小巧玲珑,高4厘米、盖直径8厘米,盖与盒作子母扣合,下承矮圈足。其做法系用黑白两色瓷土揉搅为胎,然后旋削周正,外挂无色透明釉;胎釉自然流畅,极富变化。这件瓷盒绞花纹饰施于盒、盖的外部及内底,而器物的口沿和内壁均为坚密细致的白胎,外罩透明釉烧成,其制作工艺应属“绞化妆土”一类。
绞胎瓷器,为唐代瓷器中的珍品,在渤海国的遗址中出土极少,目前为止只在和龙石国墓葬出土有绞胎枕、和龙北大墓葬出土过绞胎碗⑦,两处均为渤海国王室贵族墓地。彭善国先生对比唐代绞胎瓷器与渤海绞胎瓷器,认为“渤海出土的绞胎器,均为中原釉陶中的常见的典型器”⑧,是来自于中原的,非渤海自产陶瓷。“绞胎陶瓷器在唐代多用作随葬的冥器,而宋以后才改作日常生活器具”⑨。唐代的绞胎瓷器中比较常见的是枕,碗、盘、俑等均不多见,绞胎粉盒也仅见于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⑩。“北宋是绞胎瓷器的大发展时期——辽境出土的绞胎器不多,且与北宋绞胎器风格较为一致”,作为辽塔出土的礼佛用具绞胎瓷盒,正是辽代不多见的绞胎瓷器之一,彭善国《辽代陶瓷的考古学研究》总结,辽境出土的白釉绞胎瓷器有两件:其一出于辽宁朝阳七道泉子辽宁轮胎厂附属厂区辽墓,为白釉绞胎盒。其二就是本文所言之农安辽塔绞胎瓷盒。彭善国认为,这两件绞胎盒表现的均为翅状花纹,俗称“野鸡翅”,系用白、赭二色胎泥相间绞合,模制成型后施釉烧成。笔者以为,作为辽代非主产瓷器品种绞胎瓷器来讲,能在辽宁朝阳和农安出现,应是受唐文化而非同期的北宋文化影响所致。隋朝在朝阳设置柳城郡,唐朝在朝阳设置营州,隋唐时期,朝阳是中央政府与东北各民族往来沟通的中心。朝阳七道泉子辽宁轮胎厂附属厂区辽墓出土的绞胎瓷盒,受唐代文化影响也是理所当然,基于农安所处地域考量,那么远在吉林农安的辽塔出土绞胎瓷盒,如果作为北宋的辽代输出瓷器来讲,能到偏远的吉林农安,是很少见的瓷器输出方向,比较合理的解释就是,农安辽塔出土的绞胎瓷盒是受唐代渤海国文化影响的遗物。从图片上看,农安辽塔的绞胎瓷盒与陕西历史博物馆所藏唐代绞胎粉盒,绞胎花纹不尽相同,瓷盒形制很相似。
万金塔村在农安县城东北约30公里,南距伊通河2.5公里。村东部有一座东西880米、南北830米的长方形古城址,有东西南北四门,从古城地面散落的遗物看该城为辽金古城。万金塔基坐落于古城北门外108米处。根据残迹推测,塔基为方形,东西长8.5米,南北长8.8米。“塔基内原有‘地宫’,平面为方形,长宽各约3米,高2.5米,叠涩盝顶。塔基塌毁时,除壁画损坏外,‘地宫’内文物全部由当地群众保存,相当完好。根据群众所述,在紧临地宫北壁前有一方台,用条砖平砌。台上叠砌一个中间带方孔的扁平方石,石上置石雕小塔,塔底有方形凹槽,与其下石方孔对合成一竖洞,内装薄铁小塔,铁塔中空,内藏三个套装着的舍利盒”。
石雕小塔 “用灰色砂岩雕制,并施红、橙、蓝、绿、黑、白等色。实心,四角三层,基本上仿木结构……残高96.5厘米,基座平面横向33.5、纵向25.8厘米”(图二,1)。
薄铁小塔 “通高29.5厘米、宽17厘米。平面四角方形,双层、空心,庑殿顶,设基座和平座、栏杆,正面辟门,内藏舍利函”(图二,2)。
辽朝受唐文化影响颇多,国内现存辽代佛塔佛寺较多,有很多学者对辽代的佛塔做过专题研究,辽代佛塔以八角、六角密檐塔居多,方塔较为少见,且目前仅见于辽宁朝阳地区的几座塔,对于辽代佛塔的这一特点,有学者认为:“现存辽代方形塔五座,全部分布于朝阳地区……而在其他地区仅有已毁吉林农安万金塔为方形平面。这种带有唐塔作风的方形塔在此持续流行是受到唐代造塔的深刻影响的。”
农安万金塔基、塔地宫出土的石雕小塔和薄铁小塔都是方形的,如果作为辽塔,这有悖于辽代的塔多为六角、八角形的时代特点。从石雕小塔“基座是仿砖石机构的须弥座”、第一层“左右两壁雕佛像,前后两壁辟门”、“第二、三两层较低,四壁不辟门窗,而雕出花、叶、奔羊、兽面等雕饰”的形制特征来看,与朝阳的北塔及其他辽塔有着许多共同点,日本学者向井佑介在考查朝阳的辽塔特征后总结:“以朝阳为中心分布的方形密檐砖塔,简言之,是在唐塔的传统中加进辽塔的特征。这就是北塔营建和维修的历史。及唐塔的方形密檐的形式仍然保留,加进了辽代特有的多样图案的砖雕和须弥座,是朝阳一带辽塔的特征。”笔者推测,石雕小塔出土于万金塔基的地宫,万金塔基是方形塔基,石雕小塔或许就是万金塔倒塌前的模样。
朝阳市的方形塔是受唐代造塔的深刻影响,那么地处吉林西部的农安塔基平面为方形的万金塔以及万金塔基地宫出土的石雕小塔、薄铁小塔也应是受唐代造塔风格影响之产物,按吉林农安的时空分布来判断,农安出现的方形万金塔基、石雕小塔,薄铁小塔只能是唐渤海国造塔风格延续所致。渤海国立国228年,设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余县,目前发现的渤海佛寺佛塔遗迹均处于京、府一级的行政设置之内。和龙贞孝公主墓塔、珲春马滴达墓塔、吉林和龙龙海王室墓地M10墓塔都是方形的,这些考古发掘证明,至少到渤海国中期,渤海的墓塔都是方形。作为唯一现存的吉林长白县渤海灵光塔,也是方形塔,这说明渤海国受唐塔形制影响,是方形的,农安万金塔基在倒塌之前,极有可能是唐代渤海时期就已经建好的塔。
图二 农安县万金塔基出土小塔1.石雕小塔 2.薄铁小塔
综上所述,农安发现的铜佛造像、绞胎瓷盒以及万金塔基,都具有渤海时期文化的元素,如果作为渤海故地,渤海人生活痕迹是有可能延续到辽金时期的,这或许能为农安为渤海扶余府的考定提供考古学依据,至少,农安在辽契丹征服渤海之前,应是渤海的一个级别较高的行政设置所在地。
注 释:
① 《三国志·夫余传》有“夫余在长城之北,去玄菟千里,南与高句丽,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方可二千里。户八万,其民土著,有宫室、仓库、牢狱。多山陵、广泽,于东夷之域最平敞。土地宜五谷,不生五果。”《后汉书·夫余传》有“夫余国,在玄菟北千里。南与高句丽,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地方二千里,本濊地也”。
② 张福有:《“黄龙府”考辨》,《辽金历史与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辽宁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291页。
③ 《吉林省农安古塔在修缮过程中发现的古物》,《文物参考资料》1953年第7期。
④ 金申:《佛像品鉴与收藏》,海风出版社2008年,第152页。
⑤ 阴淑梅:《宁安市渤海上京城发现的铜佛像》,《北方文物》2007年第2期。
⑥ 李陈奇、赵哲夫:《海曲华风——渤海上京城文物精华》,文物出版社2012年,第318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六顶山与渤海镇》,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第110页。
⑦ 魏存成:《渤海考古》,文物出版社2008年,第288页。
⑧ 彭善国:《渤海的釉陶和陶器》,《边疆考古研究》第5辑,科学出版社2006年。
⑩ 《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编撰委员会:《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陶瓷器》,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第58页。
〔责任编辑、校对 孙 琳〕
杨海鹏,女,1973年生,现任黑龙江省博物馆历史部主任,研究馆员;徐景华,男,1960年生,黑龙江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邮编150001。
K871.43
A
1001-0483(2016)03-00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