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意识在地理教育中的渗透

2016-03-21 04:47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上海200041
地理教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意识教育学生

方 琦(华东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上海 200041)



地方意识在地理教育中的渗透

方 琦
(华东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上海 200041)

摘要:当今世界面临的许多问题和困难都具有很强的地理成分,而这些问题的发生无不与一定的“地方”密切相关,理解地方的存在背景、内化积极的地方感、加深对地方的包容与谅解,最终形成合理的“地方意识”,对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地理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学科,担负着培养未来公民“地方意识”的重担。具有“地方意识”的人,能够加深地方认同感,树立责任意识;能够理解合作的意义,树立地方相互依存观念;能运用地理的思维方式,拓展审视问题思路。为此,应该在地理教育中加强对“地方意识”的渗透,在地理教育工作者对“地方意识”的正确把握基础上,依托乡土地理教学培养学生地方情感、透过热点议题分析深化对地方概念的理解等。

关键词:地方意识;地方感;地方理解;地方依存;渗透

一、地理教育中地方意识的内涵

英国国家课程标准包括各个阶段的学习计划(programmes of study)和成就目标(attainment target)。2007版英国地理课标在关键阶段3(Key stage 3,7-9年级)的学习计划和成就目标中,将“地方”(Place)列为地理学科七大核心概念(Key Concepts)之一,可见“地方”在地理学科中的重要地位[1]。要理解“地方”,首先需要明确“地方”的界定和内涵。地理学家Tuan提出人为给一个较大的、未分化的空间中的一部分赋予意义时,地方就开始存在了。

美国课标中“地方”是指有鲜明特点(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的位置(locations),这些特点给位置赋予了内涵和特征(meaning and character),同时区分于其它位置[2]。

地方意识(sense of place)是一种单独存在于个人认知和经验中的社会现象,它依赖于人们接触它而存在。Thomas A. Wood 认为,通过经历和特定地区的知识形成地方意识。通过一个地区的历史、地理和地质情况、动植物群、一个地方的传说、日益增长的土地意识、居住在那里一段时间的发展史等,地方意识才会出现[3]。

笔者认为,“地方意识”就是在了解“地方”的基础上,引入人的主观意识,包括人对“地方”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主观认识,理解人与环境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进而形成的超越客体地方的主观空间感知。

在地理教育中“地方意识”的形成主要有三个层次阶段:第一,了解地方存在的背景,包括自然背景和人文社会背景等;第二,形成积极的地方感及身份认同感,包括个人认同、社区认同和国家认同等;第三,理解互相尊重的意义,树立地方包容观,欣赏不同地方间的相似和差异。

1.了解地方存在的背景

当问及“什么是地理”时,可能还有许多人会说“地理就是告诉人们什么地方在哪里?什么地方有什么?”为什么这种观点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难以改变?这正说明了地理学的起源与根本所在。地理学发展伊始就是从记述地理演变而来,可以说远古的“地方志”就是地理学的滥觞。一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是学习该地方的入手点,因此想要形成“地方意识”必然要了解地方存在的背景。

地理位置是地方存在与发展的前提条件。不同地理位置其自然环境组合条件不同,地区的发展依托条件不同。地理位置占优的地方,人们能够充分利用其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促进地区的发展。例如,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的地区是古时人类聚居的首选之地,因此在大江大河流域便孕育出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地理位置的意义渐渐发生了改变。交通运输缩短时间距离、信息技术拉近空间关系,绝对地理位置的意义正逐渐空化,相对地理位置的意义逐渐显现出来。这种社会环境下,地方存在的背景随之发生变化。例如,“阳关”自古就被认为是凄凉悲惋、寂寞荒凉的象征,“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更道出了无限的悲凉。当时的阳关地处偏远西北地区,交通不便、气候恶劣,是濒于被流沙掩埋的古城。而今,随着科学技术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如今的阳关一带已是西北最大的鲜食葡萄生产基地,带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总之,了解地方存在的背景对于理解一个地方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地方意识”形成的基础。但地方存在的背景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应以动态发展的眼光辩证的看待地理位置及环境对地方的影响。

2.形成积极的地方感

地方感(Sense of place)是指个人和群体依靠体验、记忆和依恋对地方产生的深厚的依附感[4]。“地方”从空间范围来说,其大小不定,小到个体生活的街道、乡村,大到一个国家,乃至我们人类生存的整个地球;“地方”情感寄托的载体也有多样,可以是一个标志性建筑,可以是一种气候类型,可以是某种风俗习惯,亦或可以是那条必经的道路等等。如果说“了解地方存在的背景”是形成“地方意识”的客观前提,那么“具备地方感”则是在客观环境的基础上注入主观“人”的因素,将“地方”与人类认知活动连结起来,让“地方”不仅是客观存在。正如Tuan所言,地方感所体现的是人在情感上与地方之间的一种更深切的连结,是一种经过文化与社会特征改造的特殊的人地关系[5]。

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在一个地方居住久了,人们便会以一种人类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社会观念去看待这个地方,此时,地方的一景一物已不是其原本的样子,一个地区不再是一些事实的集合体,而被赋予了某种更深刻的内涵,它构成了一个地方特殊的精神,是当地人们通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代代传承下来的情感寄托,最终生活于此的人们在长期共同的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耳濡目染产生一种深远持久的地方意识和强烈的地方归属感。由于这种情感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产生,因此,“地方感本身带有一种盲目性和变成民族主义者至上与仇外的平台的趋势。”[6]故在地理教育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尽量摒弃这种消极的地方感,让学生理解“地方感”的内涵以及它对地方的意义,形成积极的地方感,从关心和了解家乡开始,由小及大,直至领悟地球家园对我们人类的意义,树立起对地球家园负责的意识。

3.理解相互尊重的意义

在地球表层,不同的地方,由于其客观地理背景不同,各地人们的实践活动方式不同,从中衍生出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礼仪习惯、文化信仰传统等等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尽管存在差异,但每个地方都是生存于此的人类倾注了无数代人心血、辛勤耕耘,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因而,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的特有的行为方式、社经制度、文化传统,对每一个地方本身都具有积极意义,每个地方的人们都会对自己生存的地方保有强烈的地方情感和地方意识。

一种发育良好的地方感是一种仔细观察地方的独特性,并对这些独特性保持开放的心态,然后透过这些独特性看出它们所代表的更大的格局和过程的感觉[6]。通过各阶段的地理教育,学生能够在观察地方独特性的基础上,真正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的作用与意义,这是形成“地方意识”的最高层次阶段,是地理教育的终极目标之一,也是地理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意义所在。

二、地理教育中渗透地方意识的意义

地理科学长期关注的不断变化着的地球表层的重要特征和空间结构,以及人类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正逐渐成为科学和社会的核心内容。一个显著标志是越来越多的其他学科的科学家运用地理学的概念和技术来完成工作。斯坦福大学的生态学家哈尔·穆尼认为我们生活在“地理学家的时代”。[7]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最大特性,庞杂的地理知识曾经可能让教师和学生们感到无所适从。随着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行,纯粹的知识传输已经不是地理教与学的重点,而是通过地理材料的分析与学习,学生学会运用地理的思维,辩证地、全面地看待问题。其中,“地方意识”的培养过程就是促使学生学会运用地理思维方式的过程,并且这一思维方式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培养的。

1.培养地方认同感,树立责任意识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均指出,地理课程要使学生能够“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地方意识的形成首先需要认识地方,认识我们生存的地方,既包括大尺度的,也包括小尺度的。就小尺度地方而言,对居住地方的长期观察和认识,会逐渐在人们心理烙上对该地的长久记忆,形成对某种特殊事物的依恋,一旦该事物发生改变便会触动人们对该地的地方认同。例如,儿时上学必经之路中央的大榕树被城市立交取代;曾经的蓝天白云被工厂排放的浓烟颗粒遮蔽;曾经的小河里还鱼虾成群现已无处寻迹……随着经济发展和土地开发,留在人们心中作为地方依恋的对象慢慢消失。当意识到现今的“地方”越来越不像原来的“地方”,如果人们内心存有强烈的地方认同感,便能激发出人们强烈的地方责任意识,进而会采取行动,呼吁保护地方和谐、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不被侵害。“在民主国家里,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发表意见,但也有责任参与每个影响他们的决定,包括土地利用规划。”[8]

因此,在地方意识的培养过程中,从小尺度地方开始,帮助学生建立起与其朝夕相关的空间的地方认同感,让学生理解地方与自己的密切关系,明确我们都是地方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一个地方的存在具有独特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尽己所能积极参与地方建设与管理,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维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进而,在小尺度地方意识的引领下,逐渐扩大地方尺度,放眼全球,形成全球意识,切实理解保护地球家园的现实意义。

2.理解合作的意义,树立地方依存观念

在“地方意识”培养过程中,通过对熟悉地方(乡土地理)或典型地方的分析探究,可以让学生逐步理解地方与人类的相互作用以及地方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在此思维模式影响下,学会用类比的方式学习和分析地球上的其他地方,理解各个地方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的不同,“理解按照不同的文化观念、宗教信仰、技术水平、经济水平和政治制度创建环境的不同路径。”[9]同时,《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指出,“地球上资源的分布是不均均匀的,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自给自足。”介于此,依托当地独特地理环境发展起来的各个地方,为了生存与发展互相之间建立沟通网络,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相互依存,形成了各式各样的交流合作方式。

在“地方意识”培养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知晓各个地方的独特性,明确每个地方都是全球文化中不可替代的分支,各地区都是平等存在的,种族没有优劣之分。在学生内化“地方意识”的过程中,学会辨别地区间各种合作方式存在的合理性,树立积极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正确认识各个地方或国家之间可以在尊重、理解、宽容的基础上,开展广泛的区域合作,增强全球性的相互依存关系;理解各地方之间不仅拥有发展权力,还需承担相应义务,最终理解和平合作的意义。

3.学会地理思维方式,拓展审视问题思路

面对当今社会的各项热点议题,广大公民选择何种反应方式对事态发展起直接的导向作用。很多时候事态的恶化仅仅缘于地球公民之间缺乏正确的互相理解、换位思考,如“人权问题”“种族问题”等。《国际地理教育宪章》中明确指出“地理教育特别注意宣扬国际间、种族间和宗教集团间的谅解、容忍和友谊。”[9]这使得在地理教育中注重“地方意识”渗透的意义更加明确。

具备“地方意识”的人,能够正确地认识地方的历史和原始背景,能够自觉找寻到地方存在发展的要素,能够解释不同地方自然、人文环境结构的复杂性,能够理解不同地方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最终以“俯察”的视角看待地球上不同地区之间文化传统、政治制度、经济模式的差异性,理解它们各自产生的独特的地理背景,从而能够加深对不同地区的尊重和包容,以更加理性的态度认识社会热点问题。针对“地方主义”“种族冲突”等问题,具有“地方意识”的公民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讨论中寻求理性的平衡点,能够跳出问题或者站在问题之上,用地理综合的思维方式全面地看待问题,而不至于深陷纷争大战,人云亦云。地理教育中“地方意识”的渗透就是地理特有的思维方式的渗透,帮助学生以地理的视角看待问题,理清问题思路,正确对待社会热点议题。

三、地理教育中渗透地方意识的建议

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同样“地方意识”不可能通过一两节地理课就能培养起来。地理教育是一个全民的教育,“地理在全部学生的教育中都担当着重要的角色……课程设计必须密切注意学生在各个发展阶段的不同需要”[9]。在地理教育中渗透“地方意识”同样是一个长期的教育目标,它可以渗透在学生发展的各个阶段,从启蒙教育、小学、中学直至大学,甚至是成人社会教育阶段。同时,地理教育中“地方意识”的渗透还需要有“地方意识”的教育者,通过精选合适的教育材料,借助恰当的教育形式,在不同教育阶段渗透“地方意识”。

1.教育者开阔思路,正确把握地方意识

在地理教育中渗透“地方意识”是地理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需要,而地理教育工作者是推进地理教育走向公民教育的关键。“地方意识”能否在地理教育或公民教育中得到直接落实,地理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因而,地理教育工作者亟需认清“地方意识”的内涵与重要意义,正确把握“地方意识”。这里的教育工作者可以是处于较上位的地理教材编写者,也可以是地理教学实施者——地理教师。在编写地理教材时,编写者可以适当在教材中渗透“地方意识”相关内容,包括“地方的背景”“地方的形成”“人类与地方”“地方认同”“地方的独特性”等等。渗透的形式可以多样,或以正文形式提醒学生关注,或以阅读资料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再或以实践活动形式关注学生的实际体验等等。对于地理教学实施者来说,地理教师对“地方意识”有了清晰且深刻的理解,才能在地理教育过程中借助精选的教学材料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这样的意识,学生在地理教师的潜移默化下,逐渐习得“地方意识”。通过效仿学习地理教师的问题分析方法,学生可将“地方意识”内化,并体现于平时的言行举止中,达到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地方意识”的目标。

2.依托乡土地理,渗透积极地方情感

乡土地理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的四大组成部分之一,在总体地理课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乡土地理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学生对祖国及家乡的情感。”[10]蔡文川先生在其著作中指出,“帮学生找到地方感应是乡土教育的目标。”[8]因此,可以依托乡土地理课程,渗透“地方”、“积极地方感”和“地方意识”。地方是一个区域的外在环境条件,欲形成“地方感”必然要对地方进行直观感知。在乡土地理课程中野外调查和社会实践必不可少,这是帮助学生形成“地方感”最直接的方式。例如,组织“家乡土地利用演变调查”“家乡水污染状况调查”等,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切实感受家乡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状况,体察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增强建设美好家乡的情感,树立初步的“地方意识”。

这样,在乡土地理学习中,学生会不断增强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在此基础上,地理教学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引导、发展学生的“积极地方感”,摒弃狭隘的消极的“地方主义”、“唯我独尊主义”,让学生学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理解其他地方人们对自己家乡同样存在类似的地方情感。拥有这种思维方式指引,今后在建设自己美好家乡的同时,要注意尊重其他地方发展的权利,理解它们的发展方式,不妨碍其他地方建设自己美好家园。

3.结合热点议题,深化对地方概念的理解

地理课本中的知识是静止的,而地理教学材料可以是活的、动态的。每时每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热点议题就是最好的地理教学材料。社会热点议题具有即时性,能够引起学生最大的关注,同时用地理的视角和思维方式看待热点问题,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地理学科的现实性和实用性。同样,地理教育中的“地方意识”的渗透也可以结合热点议题,通过梳理热点问题发生的地理环境背景和在该议题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等,教会学生从多角度看待该议题及其影响。例如,当今热点议题——“雾霾问题”就是渗透“地方意识”良好的教学材料。看待该问题时,首先,应该明确“雾霾”主要产生于何地,分析该地“雾霾”严重的自然背景和社会背景;其次,了解“雾霾”对当地及其他地区产生的影响;再次,了解不同地区人们对“雾霾”的不同反应,并分析不同反应背后存在的可能原因,如不同地方人们的地方情结、文化信仰、经济利益等方面的差异;最后,认识到要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我国雾霾问题,包括扩大区域能源合作、加强与发达国家的技术交流等等。

通过用地理的视角,可以向学生清晰展示“地方”环境对“雾霾问题”的影响,人类如何与“地方”相互作用导致“雾霾”产生,“雾霾”如何影响当地人以及不同地方人们之间的相处,不同“地方”的人之间又是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合作共同应对“雾霾”……在一系列的分析过程中,学生渐渐能够理解“雾霾”的影响不仅存在于个别地方,而是触及人类生存的大地球环境,在材料分析过程中,要帮助学生理解“地方问题”并不局限于某个“地方”,扩大对“地方”概念的理解。这里提及的“地方”不仅是个人所在的小的生存空间,更是我们人类共同生存的全球范围内的各个大大小小的空间。学生应该意识到只有互异的“地方”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合作,人类才能更好地抵御地方发展过程中带来的各项问题,树立地方相互依存、共同促进地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参考文献:

[1]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Geography Programmes of study for Key Stages 3 and attainment target[S].2007.

[2] Gallagher S.and Downs R.(Eds.).Geography for Life(2ndedition)[S].Washington DC:National Council for Geographic Education,2012.

[3] Thomas A. Wood.What is sense of place[EB/OL]. http://www.importanceofplace.com/2009/04/what-is-senseof-place.html.

[4] [英]约翰斯顿等.人文地理学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 TUAN Y F. Topophilia: A study of environment perception[M]. 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Hall,1974.

[6] [美]苏珊·汉森.改变世界的十大地理思想[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7] 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研究理事会著,刘毅 刘卫东等译.理解正在变化的星球:地理科学的战略方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8] 蔡文川.地方感:环境空间的经验、记忆和想像[M].高雄:丽文文化事业,2009.

[9] 冯以浤译.地理教育国际宪章[J].地理学报, 1993.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S].2011.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人口流动日益频繁、生态环境问题备受关注、战争冲突一触即发、地区发展愈加不平衡、人权与歧视问题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这些议题每天都在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发生并讨论着,而这些议题无不与区域有关。作为地球公民,如何正确合理地理解和看待这些社会热点议题,是当前和今后公民教育必须关注的话题,而地理教育的作用于此也可有效发挥。任何一个当代社会热点议题的发生都离不开一定的区域或地方。关注地方,认识其地理位置、自然系统及其与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的关系,对于更深刻地理解地方、区域乃至发生于此的事件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刘燕华研究员曾说:“地理科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就是如何更好地为理解这个地球,并在这个地球上更好地生存而服务。”而在地理学科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地方意识”对于帮助人们理解当前的社会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地理教育的当务之急就是强化“地方意识”的渗透,帮助青少年以地理学习为载体,学会运用地理的思维认识区域、国家和国际事务;树立积极的地方意识,加深对社会热点议题的多维度理解,促进地区间、种族间的了解、宽容和尊重;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负担起地球公民应有的责任。

猜你喜欢
意识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