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莹莹 杨 晴 付贤志 张广花(河南大学 环境与规划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4)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刍议
李莹莹 杨 晴 付贤志 张广花
(河南大学 环境与规划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4)
摘要:生命教育的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正确地认知生命,感受生命,更好地守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树立生命的可贵性、有限性意识,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实现自身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地理科学研究的范围涉及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以及人类的智慧圈。中学地理课程的内容主要取材于地理科学,同时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突出反映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问题,蕴涵着极为丰富的生命教育素材,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和生活观,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其生存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中学地理;生命教育;地理教学
1.生命教育之兴起
生命是教育的逻辑起点。人的生命具有双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自然属性使得人与其他动物一样有着感应环境、新陈代谢、生老病死等自然活动过程,是“自在”的生命体;人的社会属性则蕴含着人的欲望、情感、希望、快乐、悲伤等,是人之所谓“人”的核心,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自为”生命体,在社会群体中进行角色习得和扮演,人际交往、社会竞争等社会活动。人的生命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教育则是生命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因此生命与教育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在我国大陆,叶澜教授是最早开始关注“生命”与“教育”的内在联系的。她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教育是通过人的生命来提高生命质量的社会活动,是最能体现以人为本社会形态下人文关怀的一种事业[1]。
生命教育(education for life)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华特士提出。华特士的生命教育最初是针对青少年自杀、药物滥用、暴力、辍学、性泛滥等问题提出的,他认为生命教育“是为学生快乐而成功的生活作准备的教育活动,是一种以提升学生的精神生命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学校教育的追求不能仅仅是训练学生获得知识、谋取职业,更重要的是要唤醒学生的精神生命,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和谐成长,以积极的心态迎接生命中的各种挑战。
在我国,学者们关于“生命教育”有诸多不同的看法:刘济良等提出生命教育是一种持续过程[2];王北生等倡议将生命教育作为一种价值追求[3];冯建军等主张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4];阎光才等认为生命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5]。综合来看,本文认为生命教育是从对生命的本质理解出发,依据生命的特征,顺应生命天性,遵循生命发展的规律,激发生命的潜能,最后达成生命圆满的活动。它不仅要教会学生珍爱生命,更重要的是促进人的生理、心理、精神协调发展,使个人以虔诚之心与自我、他人和谐相处,以敬畏之心与自然共存共荣,增进生活的智慧。[6]
2.中学地理教学何以承载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的目标在于使学生树立尊重生命的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地生活,追求自我的发展和圆满。地理科学研究的范围涉及到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如地球宇宙环境、地球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以及人类的智慧圈等。中学地理课程的内容主要取材于地理科学,同时密切地联系着学生的生活,突出反映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问题,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生命教育素材,能帮助学生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可贵性、有限性和非可逆性,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意识,善待栖息家园,珍惜人们共同生存的环境。
1.生命意识教育:“我”来自何方
今天,人类居住的地球,从高山到海洋,从赤道到两极,到处都是种类繁多、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生物,绚丽地装点着地球。然而46亿年前的地球,处处熔岩横流,没有飞禽走兽,没有花草树木,没有生命的诞生,更没有人类的存在。生命开始于何时?生命起源于哪里?“我”从哪里来?“我”要走向何处?这些问题亘古至今萦绕在人们心中。中学生正处于对生命强烈的好奇和求知阶段,生命意识刚刚觉醒,他们与自我、他人和自然的内在关系亦刚刚建立,对世界的探索刚刚启程。中学地理课中的教学内容涉及宇宙与地球,地球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以及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对启发学生生命意识的觉醒,解释生命存在的缘由,讨论生命存在的意义有着重要的启蒙作用。
譬如在高中必修一对“行星地球”这一章节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依次展现出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以及地球上的国家、城市、个人的对比图片,使学生体验到宇宙的广阔、地球的渺小、人类生命的须臾;在学习“存在生命的行星”时,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分析“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的温度条件”、“地球具有的大气条件”、“地球上的液态水”等等,让学生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是件何其幸运的事情,人类的存在是件何其幸运而神奇的事情,从而让学生感悟到我们个人虽然渺小如一粒尘埃,生命虽然短暂如流星,但仍然值得珍惜,值得重视,值得每个人去守护;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诞生极其不易,生命弥足珍贵,要善待、尊重和关爱自己的生命,珍视他人的生命,使他们形成敬畏生命、热爱生活的观念,珍惜短暂而美好的生命时光,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力扩充生命的宽度和厚度。
2.生存教育:“我”何以栖息于世
生命是教育的逻辑起点,人存在于“自在”与“自为”的生命体中。人首先是作为“自在”的生命体而存在,受限于自我的生物本能[7]。自在生命的存在与发展是人一切生命活动的前提,人所有的观念、情感和信仰都栖息于此。自在生命孱弱而渺小,任何一场自然灾害的降临都可能危及到他的存在。在人类发展的早期,人类的生命经常受到威胁。人的生命又是坚韧且充满奇迹的,在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人作为“自为”生命体,是有意识地存在着的存在物。这意味着人在与自然做抗争的过程中有了解自然特征、掌握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的冲动,这是人与动物在本源上的不同。
生存教育是使生命在紧急、危险的情况下存在下去、活下去的教育。它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生存意识的培养和生存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在非常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地理课中的生存教育即根据具体的地理原理和规律,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强化生存意识,习得生存知识,培养生存技能,增强生存的能力。地理新课程改革以“学习对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基本理念,地理教学的内容应贴近生命。地理教学中的生存教育首先关注的是学生“自在”生命的保全与康健。中学地理教材中蕴涵有丰富的灾害教育内容,学生对这些素材的学习有利于提高规避灾害的意识和能力。自然灾害是中学地理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自然灾害部分的学习中可以了解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分布区域、危害和防治措施等基础知识,深入理解自然灾害、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提高紧急应对、互助逃生的能力,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系统阐述了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介绍了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列举了我国多发的地质灾害、水文灾害、气象灾害等,学生可以学习到系统的灾害规避知识,在灾难发生时能够把握生命的曙光,进行积极的自救和互救,提高在紧急状况中的生存能力。教师在课堂上通过韵律歌的形式对自然灾害的特性和规避措施进行讲解,利于学生识记。如在地震多发区,教师可着重介绍地震形成的原理,借助于编写的“地震躲避歌”提高学生规避灾难的能力:“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靠在墙角曲身体,抓住机会逃出去,远离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在台风多发区,教师可以重点讲解“气旋”“反气旋”天气系统,解释“台风”“龙卷风”形成的机制和原理,借助于简单易懂的“台风防护口诀”提高学生的台风防范能力:“台风来,听预报,加固堤坝通水道,煤气电路检修好,临时建筑整牢靠,船进港口深抛锚,减少出行看信号”;在泥石流多发的山地,有些教师带领着学生进行一系列野外考察,学习当地山体的特征,总结泥石流多发地区的特点,编写出了简单易记的“泥石流规避口诀”:“下暴雨,泥石流。危险处地是下游,逃离别顺沟底走,横向快爬上山头。野外宿营不选沟,进山提前看气候”等等。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较大,地形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的类型亦复杂多样。由于国民的防灾意识不强,抗灾能力不高,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往往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学校在加强学生生存教育和防灾教育的同时,更要因地制宜地开发本土化的生存教育资源,尽可能多地开展丰富的地理生存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亲近大自然,提高在非常条件下的生存意识和生存技能,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切身体验获得知识的喜悦,在合作交流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在积极探究中去感悟生命的奥秘。
3.生命之美教育:赐我发现美的眼睛
世界那么美,应当去看看!中学地理课为学生打开了一扇观察美丽世界的窗口。地理学科知识涉及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涵古盖今,包罗万象,蕴涵着丰富的生命美育资源。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通过播放地理视频、展示图片的方式将各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呈现给学生,为学生解释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使学生在欣赏自然之神奇,山河风光之壮丽,人类文明之奇迹的过程中获得地理知识。譬如,在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地形地势”的学习中,复杂多样的地形特征和纵横交错的山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资源,教师在讲解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可以泰山为例展现其“辟地摩天,气冠群仑”的雄伟壮丽,以桂林山水为例展现“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情画意,以华山为例展现其“挺拔险峻、峭壁千仞”的天下之险,使学生在获得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欣赏、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独具匠心;另一方面,自然界处处充满生机,到处都有美的感动,地理教师可以在暑期开展地理探索活动,带领学生登太行、攀长城、游西湖,以美丽的眼睛欣赏多姿多彩的世界,领略山川雄奇秀险之美,欣赏花草树木之盛,体味虫鱼鸟兽之乐,激发学生奋勇进取、不畏艰难、顽强不屈的斗志,感受生命在时间洪流中之渺小与生命存在之美好。
人孕育于宇宙的晃洪之中,接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在不断适应大自然的过程中生存了下来。人的生命转瞬即逝,无法与地球比年岁,亦不能和宇宙比历史,但人的生命又是顽强而神圣的。人类从无到有创造了文明,在与大自然艰苦卓绝的磨合中创造了瑰丽的人类文化,亦创造着壮丽的人文景观之美。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素材和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素材,有助于学生从地理学的视角深入理解人类的文化和历史。譬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时,教材选取了“江南民居”“蒙古包”“吊脚楼”“四合院”“窑洞”“傣族竹楼”等民居图片进行比较来解释由于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性而造成的不同风格的民居;通过展示民族服装如“蒙古族服饰”“傣族服饰”来展现不同地区由于气候条件的不同造成服饰在材质、色彩等方面的差异;通过例举“新疆烤馕”“山西醋碟子”“东北炖菜”等来展现不同气候区的人们在日常饮食上的差异。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根据教材给出的文字描述讨论自然环境的差异对人们造成的影响,引导学生感受不同自然环境下存在的差异显著的风土人情,学会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信仰和生活习惯,反对种族主义和民族歧视现象,树立生命皆平等的生命伦理观念。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当前人类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十分严峻的人口压力、日益紧缺的资源状况、不容乐观的环境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科学的发展观,更进一步强化学生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的认识,引导学生执此信念、付诸实践,从自身做起,从小处做起,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珍惜人类共同生存的环境。
生命教育的宗旨是关爱生命,敬畏生命。个体生命的存在是生命价值得以实现的前提,同时生命成长的过程不能仅限于生命体的“活着”,更要发展人的精神气质,唤醒人的精神生命。中学地理课程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关怀学生自在生命和精神生命的成长,使学生达到与自身、与周围生命、与自然万物的和谐。中学地理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素材,这些素材经过教师合理的加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保存自在生命,发展学生的精神生命,使他们开启发现美的眼睛,去欣赏世间的美丽,去探索过去未知的历史,去创造更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李高峰.国内生命教育研究述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6):18-19.
[2] 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 王北生.生命的畅想:生命教育视阈拓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 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5] 阎光才.走向日常生活的生命教育[J].教育科学研究,2005(5):13-15.
[6] 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7] 李颖.生命教育理念的前提反思[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6):164-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