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宇
(辽东学院 韩朝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1)
辽宁朝鲜族文化产业现状及发展战略
张晓宇
(辽东学院 韩朝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1)
摘要:辽宁朝鲜族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辽宁近年来在朝鲜族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整体上看,仍存在发展观念滞后,资源开发不足,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辽宁朝鲜族文化产业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就要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打造民族文化品牌的同时促进产业链条的纵向延伸与横向扩展。
关键词:辽宁朝鲜族;文化产业;少数民族;民族文化
朝鲜族是辽宁省主要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辽东、浑河、太子河和鸭绿江流域等地区,全省现有2个朝鲜族乡,103个朝鲜族村和7个朝鲜族联合村。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资料,辽宁省朝鲜族人口为23.9万人,占全国朝鲜族人口(1830929人)的13%,居全国第三位。
辽宁朝鲜族受中国文化及朝鲜半岛文化的影响,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辽宁省作为中国与朝鲜接壤的边境省份,近年来在朝鲜族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整体上看,其展观念、发展方式仍存隐忧。立足辽宁省朝鲜族文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辽宁朝鲜族文化产业建设,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发展路径与策略,可以对辽宁省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辽宁朝鲜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成效
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服务等方面。
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开发是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民族团结、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项长期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可以说是一项兼具民族事业与文化事业的特殊事业。
1.国家政策扶持
我国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1998年8月,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成立并制定了工作规划,这是政府部门第一次设立文化产业专门管理机构,把文化产业管理与发展置于与其他职能部门同等重要的地位。此后,国家又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与规划纲要,旨在加强扶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以文化产业促进国民素质提升、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进而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促进各民族共同和谐发展。辽宁省委、省政府也始终把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放在全省民族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2010年初,省民委召开了全省民族文化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民族文化工作;2010年12月,省政府制定出台了《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实施意见》;2013年3月制定了《辽宁省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基地管理办法》;2015年3月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意见》。这些特殊优惠政策的出台,无疑给辽宁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对少数民族各项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新闻、出版业成果丰硕
辽宁作为一个多民族文化省份,一直以来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化的保护给予了高度重视,不仅成立了朝文图书出版社,发行的《辽宁朝鲜文报》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
辽宁民族出版社是东北三省唯一一家出版朝鲜文、蒙古文和满文图书的综合性出版社。在第六届国家图书奖的评审中,其出版的《世界文学史》(朝鲜文)荣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朝鲜族历史文化研究丛书》《韩英汉经济贸易辞典》等也在东北三省(北京)朝文协作区荣获优秀图书奖。《辽宁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辽宁朝鲜文报》是辽宁省唯一的朝鲜文综合性报纸,成为中韩文化交流的“使者”和“桥梁”,在全国26省、市、区以及朝鲜、韩国等国家发行,在韩国、大连、丹东、抚顺、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威海、青岛、延边等地均设有记者站。新闻、出版业的稳步发展,有效地保护、传承了朝鲜族特有的民族文化。
3.民族文化旅游业如火如荼
旅游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朝鲜族民俗风情异质文化特征明显,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等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延绵承续,其服饰文化、饮食文化、节庆文化、建筑民居和历史遗迹等都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丹东宽甸的三道河朝鲜族民俗度假村不仅建有辽宁省唯一的朝鲜族民俗博物馆,还有占地5万平方米的朝鲜族民俗风情园,园内保留了朝鲜族百年老屋和庭院,还可以体验荡秋千、跳板、射箭和垂钓等朝鲜族游戏,完整地保留了朝鲜族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辽宁省自2004年起举办的“朝鲜族民俗节”,展现了秋千、跳板、摔跤、尤茨等花样繁多的朝鲜族传统体育比赛项目以及紫菜饭、米肠饭、打糕、凉粉、冷面、狗肉、泡菜等独具特色的朝鲜族风味食品。另外,沈阳的明廉朝鲜族风情街、朝鲜族特色风情村——满融村等特色旅游景点,每年都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既加速了发展省民俗旅游产业,也给辽宁带来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朝鲜族传统文化保护卓有成效
据辽宁省民委提供的资料显示,辽宁省现有2个朝鲜族乡,103个朝鲜族村,7个朝鲜族联合村[1]。朝鲜族相对聚居,民族语言文字、服饰、饮食、礼仪、节日、舞蹈、体育等许多方面独具特色,且保存较为完整。近年来,在国家和辽宁省委省政府的政策扶持下,辽宁朝鲜族文化事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仅2006年至今,就有桓仁满族自治县朝鲜族农乐舞“乞粒舞”,铁岭的民间舞蹈“面具舞”,民间音乐“磐说理”,丹东的民俗礼仪“寿礼”等8项民俗文化被收入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除此之外,盘锦市的红岩朝鲜族村被列为国家首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试点单位,辽阳灯塔、营口大石桥、盘锦辽东湾新区的3个朝鲜族村被列为省级特色村寨建设。
沈阳、大连、鞍山等7个城市分别设立了市级朝鲜族文化馆、艺术馆;“辽宁省朝鲜语学会”“辽宁省朝鲜族经济文化交流协会”等社会团体自发组织的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不仅丰富了省朝鲜族民众的文化生活,对继承和发扬朝鲜族传统文化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辽宁朝鲜族文化产业开发亟待解决的问题
1.开发理念滞后,资源开发不足
近年来,辽宁朝鲜族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体规划还比较滞后,产业布局不够合理,基本上处于一种粗放型、松散型的状态。朝鲜族文化丰富多彩,民俗风情厚重,包括民族习俗、民族饮食、传统服饰、民族歌舞、民间文学等许多方面,但是,只有朝鲜族的传统饮食以及歌舞表演能够在短期内带来经济效益的民族文化得到了较为有效的发展,反映出辽宁省在朝鲜族文化产业开发中,仍然延续了过去“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短平快式的发展模式。这种急功近利的发展理念,虽然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但不利于民族文化产业的长足发展。其实,朝鲜族的民族习俗、传统服饰、民间文化、历史遗迹等更能体现出朝鲜族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是朝鲜族延绵传承的文化根基,是朝鲜族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是朝鲜族历史发展的文化内核。对这些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同样也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还有助于朝鲜族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2.管理模式落后,人才匮乏成瓶颈
文化人才是文化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辽宁有不少精通朝鲜族语言、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人才,但缺乏既懂企业管理、营销策划,又通晓民族文化的现代专业人才,且朝鲜族文化从业人员数量也远远不能满足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究其原因还是要归咎于朝鲜族人口流动性强,整体受教育水平相对比较低。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辽宁朝鲜族很多家庭都有成员去韩国打工,这对子女的教育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辽宁本土培养出的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高素质人才大多另谋高就,而外部的文化人才出于工资待遇、发展前途等多方面因素考虑,不愿意到辽宁工作。因此,培养和引进掌握本民族历史文化、熟悉文化产业管理、具备市场营销、企业运作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是现阶段辽宁朝鲜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辽宁朝鲜族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1.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为朝鲜族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深刻指出:“要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促进各民族共同和谐发展。”[2]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顺应时代发展,强化文化理念,把民族文化工程提升到地方发展战略的高度,走政府推动之路。
首先,要结合辽宁省朝鲜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制定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优惠政策,相关职能部门应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大力支持,紧密配合,以构成朝鲜族文化发展的推动力,形成发展合力。其次,政府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充裕资金保障的同时宣传部门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以招商引资为抓手,推进朝鲜族文化产业项目开发。最后,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人才是第一资源,聚英才而事业兴。民族文化建设需要广纳人才,要把具有专业知识,事业心强,有工作能力的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对民族文化有研究,有贡献的人才,应不受条件限制,破格使用,大胆提拔,切实解决他们的待遇、职称和有关的问题,解除后顾之忧,使其全身心投入工作。
2.夯实特色产业,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挖掘产品特色是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的主要手段[3]。朝鲜族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在悠久的历史长河里,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又不断赋予新的内容,是朝鲜族文化旅游最具魅力的瑰宝。地方政府可以结合本地的实情,通过充分发挥朝鲜族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在特色的基础上培育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相融合的旅游文化产业园区、基地,促进民族文化和旅游的有效结合,推出一批具有战略性、引导性和带动性的民族特色旅游文化产业品牌,以文化旅游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3.促进产业链条的纵向延伸与横向扩展
文化产业化大体包括三个层面:文化产品丰富阶段、文化企业林立、文化产业形成阶段[4]。按照这个标准,从辽宁朝鲜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仍处于第一阶段,文化产品行业内部缺乏应有的联系与合作,大都处于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的状态。辽宁朝鲜族文化产业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学会促进相关产业链条的纵向延伸与横向扩展,也就是深化开发水平,提升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促进行业内部的沟通和交流,要多元化地开发文化产品项目,优化产品结构,开发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促进产业发展多元化,提高配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辽宁朝鲜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与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金海燕. 辽宁朝鲜族现状与发展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2).
[2] 胡锦涛.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2-11-08.
[3] 李晓焕.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分析[J].新视野,2014(5).
[4] 汤丽萍,殷俊. 世界文化产业案例选析[M].成都:成都大学出版社,2006:43-44.
[责任编辑:焦玉奎]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063(2016)02-0117-03
收稿日期:2015-11-19
基金项目:2013年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韩朝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对比研究”(W2013302);2015年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地域优势下辽宁朝鲜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及开发利用研究”(W201516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晓宇(1982-),满族,辽宁丹东人,讲师,硕士,从事韩国(朝鲜)语言及文化研究。
DOI 10.13356/j.cnki.jdnu.2095-0063.2016.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