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霞(巴彦淖尔市环境信息监控中心,015000)
试析如何坚持绿色环保理念促进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杨玉霞(巴彦淖尔市环境信息监控中心,015000)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环境问题在严重危害我国人们身体健康的同时,还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阻碍。本文针对绿色环保理念和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这一问题提出相应的论述和见解,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下面做具体阐述。
坚持;绿色环保理念;促进;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目前,我国人们已经意识到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但是受到经济利益的影响,人们还在不断的开采资源,破坏自然环境。人们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绿色环保的理念,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促使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随着我们国家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随着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破坏的日益严重,我们国家逐渐对绿色环保重视起来,绿色环保主要是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的、合法的、合理的开采,在降低环境污染的情况下,逐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国的环保事业起步较晚,现处在初级阶段。通过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与环境法的完善,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与国外的一些国家相比,我国的环保工作还相对较为落后,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局面。绿色环保这一理念的提出,是站在一个长远的角度提出的。
自然为我们人类提供了正常生存所需的自然资源。因此在人类的发展与生存过程中,离不开自然对于我们的馈赠。人和自然之间具备一体性,因此我们要更好的理解人和自然一体性,这有利于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正确理解。人类需将自己看成自然的一部分,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会在一定范围对自然加以利用和改造,但是由于人类与自然之间存在一体性,因此对自然的改造,势必会对我们人类产生一定的影响,自然不是随意进行改造的对象。在对自然的改造过程中,要对改造程度和改造方式进行一定的约束,以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反之,人类在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若对自己没有约束,就会对自然造成损害,从而对我们人类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3.1 推广低碳生活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倡导低碳生活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口号,人们所提倡的低碳生活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能量的耗用,以降低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目前,低碳生活不仅仅是我们社会的一种流行语,而且关系着人类未来战略的选择。低碳生活的中心思想是 “节能减排”,主要是改变人们传统的生活模式、消费习惯,最大化的降低排放全球温室气体,以避免气候变暖与环境恶化的出现。
3.2 资源可持续利用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指:不仅需要满足当代人日常生活与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需要在科学合理调整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保障以后子孙后代正常的生产与生活活动。在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应保证再生资源的利用率需处于再生速率的范围中。其次,在资源开采后,我们需采取相对完善的措施,以防止再生资源枯竭的出现。
3.3 回收利用废旧物品
在回收利用废旧物品的过程中,需与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这一思想紧密相连。重视废旧物品的再回收利用,不仅能够“变废为宝”,而且还能够有效的避免废旧物品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①有关部门需重视废旧物品的回收再利用,并大力宣传废旧物品回收的重要性,对其进行集中处理,以避免分散污染,降低回收利用所需的资金成本投入;②我国利用废旧物品的相关技术,和国外的发达国家比较,还处在劣势地位。由于在我国废旧物品利用的水平还达不到国际水平,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回收利用的成本,还有的出现了“得不偿失”的局面。我国的相关部门需重视研究回收利用技术,在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我国的废旧物品回收利用。
3.4 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做好环保工作,不是个别部门的事,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需要大家的参与与配合,需要环保部门对人民群众进行有效动员,以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①重视环境保护的宣传,促使人们对环保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比如报纸、电视、社区宣传、网络等多个途径,还可以在固定的时间段内,开展环保知识的讲座;②环保部门在环保活动中承担组织者和策划者的作用,在活动中需发挥核心作用。想要在环保中取得好的效果,部门除要以身作则,端正工作态度外,还需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发挥好带头作用。
综上所述,我国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因此需在绿色环保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最大限度的降低环境污染,体现自然资源的价值,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朱建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J].中国园林,2009,25(2):78~82.
[2]杜文艳,袁卫民.城市化过程中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3(5):202~205.
[3]陈德敏,董正爱.环境权理念: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视角审视[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1):189~192.
[4]李 莉,袁 超.地理设计的思想、方法和工具[J].地理空间信息,2011(6):42~44.
[5]徐菲菲,何云梦.环境伦理观与可持续旅游行为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6,35(6):724~736.
F416.6
A
2095-2066(2016)29-0001-01
201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