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变革的审思与展望

2016-03-21 03:12张晓凤
当代教育科学 2016年14期
关键词:变革理论生命

● 张晓凤

我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变革的审思与展望

●张晓凤

纵观新课程实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变革,大体有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课堂教学改革。即以叶澜教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实验与生命课堂的构建为代表;以杜郎口中学为核心的“中国名校共同体”与高效课堂的打造为典范;以聚奎中学为代表、信息技术为媒介的翻转课堂的引进为楷模。审思这些课堂教学变革发现,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特点主要有:教育理论的引领,学校内涵式发展的诉求与国家教育政策的推动。展望未来,理性认识课堂教学变革,警惕趋同化和技术主义;走向师生生命体验的审美模式成为未来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理想追求;拓展课堂教学研究范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未来课堂

改革开放后,课堂教学改革一直活跃在基础教育的舞台上。21世纪初实施的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更是成为研究的热点。近几年风行的翻转课堂,将中小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再一次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在我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改革热潮中,出现了以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为代表的 “新基础教育”实验,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主持的 “主体教育”实验,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祥教授的“深度教学”,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以山东杜郎口中学为核心的“中国名校共同体”的高效课堂,山西的“问题导引”课堂教学,重庆市聚奎中学对翻转课堂的引进与借鉴等,这些都是新课程实施以来我国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对课堂教学进行的卓越探索和实践的重要成果。由是观之,我国许多学者对中小学课堂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思考和研究。但是,当我们思考课堂教学的变革究竟给课堂教学带来怎样的变化,如何理性地实践课堂教学等一系列问题时,我们不得不提出一个逻辑上先在的问题,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和方向在哪里?在这种情况下,梳理新课程实施以来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及其特点,总结实践经验并反思不足之处,以提高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自觉性已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概览

纵观新课程实施以来我国课堂教学变革的历程,总体呈现出大学理论研究者组织的以理论创新为先导的旨在从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和教学实践进行的整体的、理性的和创新性的课堂教学变革,以叶澜教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实验与生命课堂的构建为代表;学校自主进行的以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和学校品牌建设为主旨的变革,以杜郎口中学为核心的“中国名校共同体”的形成与高效课堂的打造为典范;以聚奎中学为代表、信息技术为媒介的以改进课堂教学实践和学生学习方式为导向的翻转课堂为楷模。

(一)以叶澜教授为代表的“新基础教育”实验与生命课堂的构建

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一些学者对国外教育理论的介绍和研究,我国教育界也进行了“哥白尼式的变革”。1981年,顾明远先生提出了“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的命题。随后,在顾明远和黄济两位先生主编的中等师范学校教材《教育学》中,列出专节对“学生的主体性”这一命题加以讨论[1]。由此,“学生的主体性”这一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领域萌发并很快引起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关注和论争。随着“学生主体性”这一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90年代初,这一教育思想便由理论探讨发展为教育改革与实验研究。其中大学理论研究者组织的以学生发展为第一立场的课堂教学变革研究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具有代表性的是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实验。

叶澜教授于1994年发表了 《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建构-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思考》一文,文中指出:呼唤人的主体精神,是21世纪时代精神中最核心的内容,并对理想新人形象作了论述。该文拉开了“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的序幕,该项实验于2009年结题。这项历时15年的基础教育改革研究是以创建新基础教育理论和21世纪新型学校为显性目标,以改变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为深层目标而开展的一项大型研究。[2]“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是一项囊括学校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多个层面的综合整体变革的创生型研究。而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的成“人”的课堂教学改革始终是“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的重要基点。为此,叶澜教授发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和《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等系列学术论文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阐述。叶澜教授从生命的高度重新全面认识课堂教学,揭开了我国研究生命课堂的序幕。之后,王鉴教授(2003)发表的《课堂重构:从“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一文中正式提出了“生命课堂”。2003年学者熊生贵等编著的《新课程:生命课堂的诞生》以及2005年窦桂梅等编著的《建筑生命的课堂》著作,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故事诠释了生命课堂。自此以后,生命课堂便成为我国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探寻。研究者从生命课堂的内涵、特性、实施生命课堂的意义、课堂教学中生命意义失落的表征、原因以及生命课堂的构建等方面对生命课堂进行了诠释和研究。

(二)以杜郎口中学为核心的“中国名校共同体”的形成与高效课堂的打造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先后发起了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国于21世纪初启动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并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列入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新课程改革主张课堂教学的探究式、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由于物质条件、师资力量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农村学校的新课程实施进展相对比较缓慢且效果并不理想。而杜郎口中学进行的草根式的课堂教学改革无疑是新世纪我国学校自主进行的本土化课堂模式变革的典范。

2006年,《中国教师报》于3月22日的头版头条对杜郎口中学进行的课堂模式变革进行了报道,《中国教师报》的全面报道让这所农村中学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之后,这所被誉为“原生性、开创性、扎根本土”特色的杜郎口中学一跃而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一颗“东方明珠”,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2008年,中国名校共同体在山东昌乐二中成立,中国名校共同体是以山东省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和兖州一中等学校为核心校的横跨22个省市,400家成员校组成的中国名校共同体。中国名校共同体以学生为中心,以高效课堂的打造为主旨;将“关注学生弱势群体”、教材分析“无边界原则”作为基本点;以“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为特点。2010年,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高效课堂22条》、《杜郎口“旋风”》和《问道课堂》等系列图书,旨在为更多一线教师构建高效课堂提供智力支持。与此同时,理论界越来越多的学者对高效课堂进行了卓越的研究,就高效课堂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建构策略发表了一系列高品质的文章。譬如:《高效课堂的建构及其策略》、《论当代高效课堂改革的理论架构》、《高效课堂的理念缺陷与实践超越》和《翻转课堂与高效课堂的异同与整合》等。

(三)以聚奎中学为代表、以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翻转课堂的引进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学者将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总结为“人类文化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有学者认为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建设重心逐渐从基础设施建设、软件和人力资源建设转向教学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和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视。[3]国务院颁布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总体部署以及教育部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都体现了这个趋向。

以信息技术为媒介的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作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于20世纪90年代已崭露头角。其发端于哈佛大学物理学教授埃里克·马祖尔(Eric Mazur)于20世纪 90年代创立的同伴教学法(Peer Instruction)。[4]虽然翻转课堂最早植根于教学实践,但是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其认识的深化以及理论的提升,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模式。2011年,聚奎中学率先在国内掀起学习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很快便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几年,翻转课堂成为我国教育界的热点话题之一,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呈指数级发展态势。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就翻转课堂基本理论、翻转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翻转课堂的本土化等问题展开了积极的思考和研究。如,有学者认为翻转课堂的新变化无异于是传统课堂发生的一次深度裂变;[5]有学者认为翻转课堂更具魅力之处在于信息技术的深度介入使课堂教学增加了“现代化”的成分,同时又有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特质;[6]有学者指出,国内教育市场对翻转课堂的盲目引进,缺乏本土化的理性思考。由此认为,翻转课堂未必是治疗中国教育顽疾的灵丹妙药。[7]与此同时,被誉为“翻转课堂先驱”的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的译著《翻转课堂与慕课教学:一场正在到来的教育变革》也于2015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总之,我国基础教育课堂改革总体呈现出多元创新和超越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以理论借鉴和创新引领课堂实践变革,以改善教育品质、提高教育质量为诉求的课堂变革,以教育政策推动课堂教学实践变革的特点。

二、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变革的特点

(一)教育理论的引领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课堂教学复杂性的进一步认识和研究者对各学科理论的介绍、引进和研究,课堂教学研究冲破了狭窄的学科理论视野的樊篱,广泛吸收和借鉴哲学、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譬如,生命哲学理论、建构主义、交往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被运用到课堂教学研究中,这使课堂教学研究的理论视野得以大大拓展,提升了相关研究的品质。

生命哲学理论。其代表人物狄尔泰有句名言:“我们说明自然,我们理解生命。”狄尔泰认为“只有当体验、表达和理解的网络随处成为一种特有的方法时,我们面前的‘人’才成为精神科学的对象。”[8]从生命哲学的视野看,体验是人生命存在的直接形式,具有本体论意义。在狄尔泰思想中,哲学对体验的关注,是哲学关注生命的开始,正是体验这一概念,才真正改变了传统认识论远离生命的谬误。[9]换言之,体验和生命紧密相连,体验内在于生命,生命的过程就是自我体验的过程。因此,重视师生生命体验的课堂,才能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生命共生共融的场所,这也正是生命课堂的本质和目的所在。

建构主义理论。知识如何获得一直以来都是研究者孜孜不倦探索的重要命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10]综上可见,建构主义强调课堂模式的构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指导、帮助和促进作用。当前我国众多中小学进行的高效课堂和翻转课堂改革都体现了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生自学为主要方式的课堂价值取向。这可谓建构主义理论在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体现和运用。

(二)学校内涵式发展的诉求

一是改善教育品质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内驱动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将实施素质教育、提升教育品质、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新课程实施以来,“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等理念的提出,再次打响了我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号角。在这次课改中,学校层面的课堂教学改革率先出现在薄弱学校。改革前的杜郎口中学是地地道道的薄弱学校甚至学校的存在已到了岌岌可危的程度,但是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是课堂教学改革,逐渐提炼升华出一套具有鲜明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2008年形成的以杜郎口中学为核心的“中国名校共同体”对我国中小学的课堂教学实践和变革产生了强大的引领和辐射作用。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积极投身于这场由“杜郎口旋风”引发的课堂教学变革,且课堂模式的变革在我国中小学的课堂教学实践大有燎原之势。以杜郎口中学为核心校的“中国名校共同体”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对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要方式的课堂进行了颠覆性的变革,以克服课堂教学的低效甚或无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主旨,体现了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学生自学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堂价值取向。

二是学校品牌建设的自觉转型。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学校办学条件的显著改善,家长和学生对“有学上”向“上好学”的渴求、学校间日益激励的竞争和内涵式发展的需求使学校品牌化建设逐渐被提到议事日程。学校的品牌化建设既是彰显学校魅力之使然,也是为学生的优势潜能和兴趣爱好的发展提供优质教育资源,[11]破解我国基础均衡发展的重要渠道。《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了重视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的战略目标。

学校品牌的塑造需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校长的人格魅力、独特的学校文化以及良好的办学质量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方可使学校的品牌建设 “形神兼备”。学校文化是打造学校品牌之魂,办学质量是学校品牌建设之本,而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校长的人格魅力则是塑造品牌之基。当前,我国中小学品牌建设以学校课堂变革为主,而提高教学质量不仅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更是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和打造学校品牌的最为便捷而简单的方式。正因如此,我国中小学将学校品牌建设以构建独特的、高效的和彰显师生生命的课堂模式为主要内容。而“中国名校共同体”的建立和高效课堂的打造刚好迎合了众多中小学学校品牌建设的需要。

(三)教育政策的推动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提高……”这一政策性文件虽未直接用“素质教育”一词,但却将“提高国民素质”正式写进了经国务院批准的政府文件。1994年,中共中央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首次使用了“素质教育”这一术语。1999年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部启动了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6年,《义务教育法》修订,正式将“素质教育”写入法律,这意味着素质教育成为我国社会各界和教育工作者必须践行的法定义务。2010年颁发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指出要以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这意味着我国将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今后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化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逐渐凸显。教育信息化在我国教育现代化、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缩小地区教育差异、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成为一支异军突起的重要力量。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心逐渐向教学模式的变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转型,我国制订了一系列教育信息化的政策。譬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提升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水平,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自主学习。2012年,教育部为推进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总体部署,组织编制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总之,在素质教育和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引导下,我国中小学展开了以“坚持育人为本,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12]的课堂教学变革。

三、反思与展望:未来课堂改革的探寻

(一)理性认识课堂教学变革:警惕趋同化和技术主义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逐步深入,课堂变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已被越来愈多的学者关注,越来越多的学校积极投身其中。十余年来,学校自主进行的如火如荼的课堂改革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其涉及范围之广、规模之大、人数之多是我国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这些课堂改革的动机或因学校的生存危机而为之;或追求高的教育质量,打造学校品牌、追求特色化建设为核心;或被推广的、成功的课堂模式所影响。虽然改革的动机略有差异,但是这些课堂改革成果都体现了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生自学为主要方式的课堂模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克服课堂教学的低效甚或无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主旨。二是都有明确的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基本程序。譬如,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课堂教学模式的六大环节和山东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的三步六段。三是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以学生自学、小组合作、集体讨论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减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讲授时间。四是都对课堂改革进行了持续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但是任何成功的课堂教学改革都是“迈小步、不停步”,循序渐进地推进改革,而不是激进式的革命。[13]因此,在课堂改革中需要我们警惕趋同化和技术主义的倾向。有学者认为趋同化的模式使学校层面和教师个体层面独特性消解,课堂生成性萎缩和人的完整性退化,存疑与批判思维品质缺失。[14]还有学者指出,我国大多的课堂教学改革只是停留于教学程序的简单翻转和师生教学时间的简单分配的层次上,所谓的“有效”仅仅是学生对书本知识的占有和学生解题能力的有效训练,这种所谓的课堂教学改革本质上是技术主义取向的课堂变革。[15]

(二)走向师生生命体验的审美模式:未来课堂改革的理想诉求

十余年来,我国研究者还就未来课堂以及我国基础教育课堂改革将沿着怎样的方向推进作了思考和研究,以期为我国课堂改革的深化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范式。如,叶澜教授(1997)指出:“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和“课堂应被看作师生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张玉彬(2010)在《理想课堂的构建与实施》一书中将学生心目中的理想课堂归纳为“有趣、快乐、自由、开放、平等、互动、思考、探索。”陈卫东等(2010)指出:“未来课堂是在针对于未来创新人才培养需求和新课程改革对课堂重构要求基础上提出的,其以互动为核心,旨在构建充分发挥课堂主体的主动性、能动性,促进主体和谐、自由发展的教与学的环境与活动。”郭元祥(2015)指出:实施深度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发展性品质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基础和方向。可见,虽然研究者对未来课堂的特性在表述上略有差异,但对未来课堂的探寻都体现了师生和谐关系构建、尊重课堂主体的主体性、对话性、体验性等特征。即以“真正体现尊重生命的同时实现创新人才的有效培养”。[16]因此,有学者发出了构建教学过程的审美模式的呼吁,教学过程的审美模式要求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上升为学生的生命体验。[17]由此可见,在生命意识凸显的今天,要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生命共生共融的场所,就必须重视课堂教学中师生的生命体验。故而,走向师生生命体验的审美模式成为当代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诉求。

(三)拓展课堂教学的研究范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已往研究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一种是理论研究范式,第二种是实践研究范式。理论研究注重理论的衍生、提升和创新,由于与课堂教学实践的脱节,致使其在课堂实践的解释和引领中陷入困境。实践研究针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效率的现状,以改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作为突破口,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主旨。但是作为实践成果,如果缺乏相关理论的引领,就可能制约其发展。近十多年来,我国教学论研究路向发生了重要转变,以实证方法所进行的旨在发展“课堂教学论”的课堂研究方兴未艾。[18]即理论研究者深度介入课堂,通过对课堂教学现象的观察与分析,以理论创新为先导,从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和教学实践进行的整体的、理性的和创新性的课堂教学变革,以期实现理论的实践性和超越实践性,克服课堂教学实践的顽疾,使教育回归人的生命的起点,引导课堂走向更加完整与和谐的境界。在我国基础教育的课堂改革中,这种研究范式必将成为我国今后基础教育课堂改革研究的主流,即“以理论创新推动课堂教学实践的变革”,而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则为“原创性理论提供源头活水”。

[1]顾明远,黄济.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65.

[2]王建军,叶澜.“新基础教育”的内涵与追求——叶澜教授访谈录[J].教育发展研究,2003,(3).

[3]焦建利等.教育信息化的宏观政策与战略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4,(1).

[4][5]秦炜炜.翻转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范式[J].电化教育研究,2013,(8).

[6]李允.翻转课堂中国热的理性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4,(10).

[7]刘冬,王张妮.对国内翻转课堂热的理性思考[J].教育探索,2015,(4).

[8]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93.

[9]薛晓阳.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新视野[J].教育研究,2003,(3).

[10]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

[11]傅维利.论当代基础教育的特色化建设[J].教育研究,2014,(10).

[12]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EB/OL]. (2012-03-13)[2015-12-26]http://www.moe.edu.cn/srcsite/A16/ s3342/201203/t20120313_133322.html.

[13]郑金洲.课堂模式与教学行为变革 [EB/OL].(2011-07-28)[2016-03-06]http://news.shuren100.com/article/243180/.

[14]贡如云.杜朗口模式的哲学反思[J].教育学报,2010,(6).

[15]郭元祥.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与方向─兼论深度教学[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5,(6).

[16]陈卫东.如何建构未来课堂教学模式[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5).

[17]孙俊三.从经验的积累到生命的体验[J].教育研究,2001,(2).

[18]赵明仁.课堂研究的理论反思:范式的视角[J].教育研究,2013,(11).

(责任编辑:刘君玲)

张晓凤/洛阳师范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项目编号:11YJC880042),河南省教育厅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6-JSJYYB-061)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变革理论生命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变革开始了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
创新IT 赋能变革